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8 毫秒
1.
负荷多普勒超声评价心绞痛患者左室储备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多普勒踏车负荷试验测量9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左室血流储备,并与10例正常对照者进行比较。结果发现:1.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左室收缩与舒张功能较正常对照组相比明显减低。2.正常对照者运动后有较好的左室血流储备。3.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运动后左室储备功能欠佳。4.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运动后出现轻度室壁运动异常,正常对照组运动前后室壁运动均正常。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方法 200例经冠状动脉造影明确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与100例排除心血管疾病及其他疾病的健康者作对照,用无创心功能监测仪记录血流动力学数据.结果 所测定的冠心病患者的心搏出量(SV)、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左室舒张末压(LVEDP)、收缩功能指数(Q-B/B-X)、总外周血管阻力(TPR)、心室顺应性(WA/C)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的心功能受到潜在的影响,血流动力学指标的检测对临床诊断及治疗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组织多普勒成像(DTI)技术在评价冠心病患者左室舒张功能减退中的作用,并与常用的二尖瓣口血流频谱E/A比值方法相比较。方法:用DTI检测经临床已确诊冠心病患者32例二尖瓣瓣环处的组织多普勒频谱和二尖瓣口血流频谱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DTI测量冠心病组:室间隔、左室侧壁及下壁对应二尖瓣瓣环处组织多普勒均表现为E峰降低、A峰增高、E/A值降低,而二尖瓣口血流频谱的E、A峰及E/A值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DTI测量二尖瓣环水平处的心肌运动速度频谱,是一种无创、定量评价左室舒张功能的方法。结合二尖瓣口血流频谱共同评价左室舒张功能会更为全面一些。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冠脉轻度狭窄的冠心病患者下肢动脉血流动力学情况.方法:对20例冠脉狭窄程度小于50%,且下肢动脉无形态学改变的冠心病患者,行二级梯试验,并设20例正常对照组.结果:运动前两组受试者各指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表明基础条件一致.运动后,冠心病组踝/肱动脉压比明显小于运动前,阻力指数、搏动指数和振幅指数比明显增大,心率和左室射血分数亦明显增加,而正常对照组虽心率和左室射血分数明显增加,但踝/肱动脉压比,阻力指数、搏动指数和振幅指数比前后对比无统计学差异.表明冠心病患者,在冠脉狭窄程度小于50%时,下肢动脉无形态学改变之前,就已出现血流动力学异常.结论:上述指标结合简易的运动试验对早期判断下肢血管病变极有帮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和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120例在临床上确诊为冠心病心绞痛的患者随机分为丹红组60例、丹参对照组60例,分别予丹红注射液和丹参注射液静滴,疗程为14日。结果:治疗组疗效高于对照组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丹红注射液能够改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6.
丹红注射液治疗冠心病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和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120例在临床上确诊为冠心病心绞痛的患者随机分为丹红组60例、丹参对照组60例,分别予丹红注射液和丹参注射液静滴,疗程为14日。结果:治疗组疗效高于对照组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丹红注射液能够改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心律康宁方联合弱激光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缓慢型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78例冠心病缓慢型心律失常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硫酸沙丁胺醇缓释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药内服(心律康宁方)+弱激光血管外照射,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8周。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24小时动态心电图、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mension,LVEDD)、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LVEF)及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24小时心搏总数、平均心率、最慢心率、最快心率和LVEF均明显提高(P0.05),而中医证候积分、LVEDD及血流动力学指标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以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有效率为92.31%,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1.79%(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心律康宁方联合弱激光治疗冠心病缓慢型心律失常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心功能及血流动力学、提高心率,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小剂量阿托伐他汀钙联合常规方法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来我院就诊的患者224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流动力学及心功能变化。结果:治疗后试验组LVEDV、LVESV及血清BNP和CRP水平低于对照组,而CO、SV、LVEF及心功能改善率均高于对照组,分别经t检验或卡方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阿托伐他汀钙联合常规方法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可显著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及心功能状态。  相似文献   

9.
对6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了血粘度、血脂和血流动力学测定。结果显示冠心病患者的血粘度、血脂及血流动力学指标中Co、CI、EF、TPR与正常对照组差别显著(P<0.01),且3种测定结果具有相关性。表明冠心病患者血粘度、血脂增高、血流动力学变化明显,对老年人定期随访测定,有助于及时防治冠心病。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与左室重量指数的相关性。方法:分别对89例高血压患者和40例正常对照组进行经胸超声心动图和颈动脉超声检查,分别测量室间隔厚度(IVS)、左室后壁厚度(LVPW)、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Dd)、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斑块大小及血流动力学等指标,计算左室重量指数(LVMI)。结果:①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高血压患者IMT明显增高,血流动力学呈低速高阻状态。②高血压左室肥厚患者,IMT高于左室非肥厚的高血压患者及正常对照组患者。结论: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与左室重量指数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1.
短评     
虽然右室心肌梗塞(RVMI)较左室梗塞少见,但尸检 RVMI 的检出率并非少见,且远高于临床诊断率。RVMI 是冠心病的一个特殊类型,近年来受到重视。自从血流动力学检查的开展,发现RVMI 的血流动力学特征是右房平均压(右室充盈压)等于或大于同时测定的肺毛细血管楔嵌压(左室充盈压),RVMI 在临床上才获得较为充分的认识。由于病情及条件的原因,目前尚不能普遍开展血流动力学检查,但通过仔细临床观察结合非创伤性检查,尤其是实用而方便的心电图是能够早期诊断 RVMI 的。RVMI 的血流动力学改变迥然不同于左室梗  相似文献   

12.
樊琳 《中外医疗》2014,(30):124-125
目的研究分析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脂症的临床效果以及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选取2011年12月—2013年12月在该院确诊收治的150例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内科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血脂及炎症因子指标变化和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并作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3%,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较治疗前血脂水平均有明显改善,观察组的血脂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脂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有效率,改善血脂水平,增强血流动力学变化,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益气通脉汤治疗冠心病并发心绞痛患者的疗效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62例冠心病并发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采用益气通脉汤治疗。结果经不同药物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总有效率与血流动力学改善情况上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冠心病并发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治疗时,相较于常规西药,采用益气通脉汤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情况,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吴云芳 《中国现代医生》2013,51(26):100-101
目的 探讨活血通脉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2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口服地奥心血康治疗,观察组采用活血通脉汤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和血流动力学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流动力学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活血通脉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显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具有良好的抗心肌缺血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梁震林 《当代医学》2016,(14):23-24
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在改善无症状冠心病早期心功能减退者血流动力学的作用。方法本研究选取早期无症状冠心病心功能减退患者6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接受口服单硝酸异山梨酯40 mg,舌下含服复方丹参滴丸10粒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1次/d的高压氧治疗,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的血流动力学参数恢复情况。结果在治疗10d时,研究组患者的CO、CI、SV、SI、LVSWL、LCWL、VI数值均升高,心功能恢复较快,而对照组则无明显变化,在治疗20 d时,研究组患者的上述血流动力学参数未进一步上升;而对照组的CO、CI、SV、SI、LVSWL、LCWL、VI等血流动力学参数则刚开始升高,这表明单纯扩冠治疗的心脏功能恢复相较于HBO+单纯扩冠治疗的研究组血流动力学参数恢复较晚。在停药60 d后,研究组的血流动力学参数与治疗20 d时的相应参数一致,未发生明显变化,而对照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则明显下降,且与研究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8、2.98、5.11、4.32、4.25、3.88,P<0.05)。结论在冠心病早期心功能减退的治疗中,高压氧治疗可以使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改善,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对116例冠心病患者作血流动力学检测,并与50例正常人对照,结果,冠心病患者血流速度异常及频谱形态变化,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另对冠心病脑血管流速增高或减低,以及频谱形态异常进行了讨论,认为TCD在冠心病患者也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西药联合参松养心胶囊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影响。方法:将118例老年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9例采用西药联合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对照组单纯应用西药治疗,对比两组的疗效及血流动力学参数变化。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6.61%、74.58%,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流动力参数(ESR、FB、HCT、NBL、NBH)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显著改善(P0.05)。结论:对老年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联用参松养心胶囊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状态,提高临床疗效,且不增加副作用。  相似文献   

18.
李守萍  张民 《河北医学》2015,(3):386-389
目的:观察心脏再同步化起搏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已确诊的慢性充血性心衰患者80例,分为药物治疗组(对照组)40例和心脏再同步化起搏治疗组(实验组)40例,比较CRT患者术前与术后1周、对照组与实验组出院后6月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包括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QRS时限、6min步行试验的差异。结果:实验组术后1周的血流动力学指标优于术前,实验组患者出院后6月的血流动力学指标也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心脏再同步起搏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心脏功能,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从而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益气通脉汤治疗冠心病合并心绞痛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59例冠心病合并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29例行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30例行益气通脉汤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显著优于对照组75.86%(P0.05);治疗后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血流动力学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通脉汤联合常规医药治疗冠心病合并心绞痛患者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缓解症状。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高血压与冠心病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的特点。方法:利用彩超测量冠心病组、高血压组(左室肥厚组及非左室肥厚组)及正常对照组的的二尖瓣血流E峰、A峰、E/A值、等容舒张时间(IVRT)、E峰减速时间(DT)。结果:高血压组左室舒张功能多数表现为左室松弛功能减低,E/A<1,DT及IVRT延长;冠心病组多表现为左室松弛功能减低与顺应性减低的交界期或表现为左室顺应性减低,E/A正常,或A峰减低、DT及IVRT缩短。以上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冠心病及高血压(尚未出现左室肥厚时)均有左室舒张功能异常,但两者表现不同,可通过彩色多普勒在早期测量左室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