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药材中氯化两面针碱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色谱柱为SymmetryshielyTM RP18 柱(4.6 mm×250 mm, 5 μm),流动相为乙腈-0.04 mol·L-1醋酸钠溶液(用醋酸调节pH为6.5),检测波长为270 nm。结果 氯化两面针在0.25~5.0 μg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9.6%,RSD为1.49% 。结论 该方法简单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两面针药材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毛两面针中氯化两面针碱、乙氧基白屈菜红碱和毛两面针素的含量方法。方法采用RP-HPLC法,色谱柱:Promosil-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水(含0.2%磷酸和0.2%三乙胺)(28∶72);检测波长:273、328 nm;流速:1.0 mL.min-1;柱温:30℃。结果氯化两面针碱、乙氧基白屈菜红碱和毛两面针素分别在0.011~0.139μg(r=0.999 7)、0.010~0.125μg(r=0.999 9)、0.102~1.23μg(r=0.999 9)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5.8%、103.7%、99.3%,其RSD分别为2.6%、1.1%和2.9%。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毛两面针中氯化两面针碱、乙氧基白屈菜红碱和毛两面针素含量的同时测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飞龙掌血中氯化两面针碱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Phenomenex Gemini 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1%三乙胺(磷酸调PH值3)(28﹕72),检测波长为273nm,流速为1.0ml·ml-1。结果:氯化两面针碱的线性范围为0.04~4.30μg(r=0.9998);浓度范围内进样量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9.88%,RSD=1.10%(n=9)。结论:所建方法简单、快速、准确,可用于飞龙掌血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4.
单面针茎中氯化两面针碱和橙皮苷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HPLC测定单面针茎中氯化两面针碱和橙皮苷的含量。方法采用AgilentZorbaxSB—C18柱(250mm×4.6mm,5μm),分别以0.02mol/ml磷酸二氢钾:乙腈(74:26)、甲醇:水(40:60)为流动相,流速均为1.0ml/min,柱温均为30℃,检测波长分别为328nm和283nm。结果氯化两面针碱,橙皮苷分别在0.072~0.36μg和0.1472~0.736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n=5)分别为100.56%、100.86%。结论该方法为单面针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实验依据,该方法具有简便、快速、准确、重现性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李文仕 《中国药事》2011,25(5):490-492,502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两面针含片中氯化两面针碱的含量。方法色谱柱为Shimadzu Class-VP-ODS C18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水-三乙胺-磷酸(21∶79∶1∶1),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271nm。结果氯化两面针碱对照品在0.020~0.180μg.mL-1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6,氯化两面针碱的平均回收率为97.70%,RSD=0.61%(n=9)。结论本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结果准确、稳定性和重复性好,可用于复方两面针含片中氯化两面针碱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6.
酶法辅助浸渍提取两面针中的氯化两面针碱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陆世惠  李秀霞 《医药导报》2013,32(3):363-366
摘要目的优选酶解预处理后浸渍提取两面针中氯化两面针碱的工艺。方法用正交实验法研究pH、酶解温度、时间等酶解因素和溶剂、次数、时间等浸渍提取因素对氯化两面针碱提取率的影响。结果最佳工艺条件为:纤维素酶、果胶酶底物质量比均为1:250,4倍量缓冲液(pH=5),室温(30 ℃)下酶解30 min,再以60%乙醇 5 g·L-1盐酸室温下浸渍提取3次,溶剂量分别为10,4和3倍量,每次2 h,氯化两面针碱提取率85.96%。结论该工艺经济高效、节能环保,为工业生产奠定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确立用HPLC同时测定两面针中氯化两面针碱与乙氧基白屈菜红碱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Hypersil BDS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三乙胺-磷酸(25∶75∶1∶1),流速为1 mL.min-1,检测波长为272 nm。结果氯化两面针碱质量浓度在2~32 mg.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91%,RSD为1.20%;乙氧基白屈菜红碱质量浓度在2~32 mg.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6.80%,RSD为1.43%。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两面针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考察不同pH值水溶液对氯化两面针碱的提取的影响。方法采用正交实验法对提取溶液的pH、温度、加水量条件进行筛选,以氯化两面针碱的提取率作为指标,用HPLC法测定溶液中氯化两面针碱的含量。结果氯化两面针碱的最佳条件为适量的两面针流浸膏加入10倍量,40℃的水,调整酸度pH=1.0的溶液环境。结论优选的氯化两面针碱提取条件适合工业大生产。  相似文献   

9.
氯化两面针碱在大鼠体内的排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HPLC法测定大鼠尿、粪中的氯化两面针碱,并研究其在大鼠体内的排泄过程.采用C18色谱柱,以乙腈.0.15%磷酸(36∶64,用三乙胺调至pH 3.5)为流动相,卡马西平为内标,检测波长271nm.氯化两面针碱在0.03~4.08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方法回收率大于95%,日内、日间RSD均小于4.0%.大鼠尾静脉注射该药后,48h药物在尿中的累积排泄量占给药量的(0.8505±0.879)%,在粪中的占比为(0.9410±0.0368)%.结果显示,氯化两面针碱很少以原型药物的形式随尿粪排出.  相似文献   

10.
氯化两面针碱的抗肝癌活性及对DNA拓扑异构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氯化两面针碱对肝癌HepG2裸小鼠移植瘤的抗肿瘤作用及对DNA拓扑异构酶(TOPO)活性的影响。方法建立人肝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观察氯化两面针碱的肿瘤抑制作用。以pBR322DNA为底物,采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氯化两面针碱对TOPO介导的pBR322 DNA解旋反应的影响,以及对pBR322 DNA是否具有直接断裂作用。结果氯化两面针碱2.5、5和10mg·kg-1剂量对肝癌HepG2的抑制率分别为12.06%、35.63%和60.91%,氯化两面针碱在6.25μmol·L-1时可完全抑制TopoI的催化活性,在25μmol·L-1时完全抑制TopoⅡ的催化活性。结论氯化两面针碱具有较为明显的抗肝癌活性,对DNA TOPO活性的抑制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1.
从两面针中提取总生物碱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两面针总生物碱的提取工艺。方法以总生物碱提取率为指标,正交设计优选两面针总生物碱的提取工艺。结果用体积分数60%乙醇-5g.L-1盐酸回流提取两面针药材粗粉3次,溶剂量分别为6,5和4倍,回流时间分别为1,0.5和0.5h,总生物碱提取率为94.7%。结论该工艺简便高效,为工业生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芸香科花椒属植物两面针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综述芸香科花椒属两面针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方法检索近30年来有关两面针抗肿瘤的作用的文献并进行分析。结果芸香科花椒属植物两面针含有丰富的生物碱、黄酮类、酰胺类、木脂素类等化合物,具有杀菌、抗肿瘤、抗癌、细胞毒、抗血小板凝集等功效。最新的研究表明,其活性成分具有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及逆转肿瘤多药耐药的作用。结论芸香科花椒属植物两面针含有的生物碱类具有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赖氨葡锌片剂中葡萄糖酸锌和盐酸赖氨酸含量同时测定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以C18色谱柱、0.05mol·L^-1KH2PO4(pH=3.00)为流动相分离、210nm紫外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葡萄糖酸锌的线性范围为0.0453~5.80mmol·L^-1,L-赖氨酸的线性范围为0.133~17.0mmol·L^-1。方法回收率大于98.0%;日内及日间RSD小于2.0%。结论本方法不经分离直接同时测定赖氨葡锌片剂中葡萄糖酸锌和盐酸赖氨酸的含量,快速、简便、准确,可用于赖氨葡锌片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两面针根挥发油的化学成分,为两面针药材的综合开发应用提供科学实验依据。方法采用二氧化碳超临界流体萃取两面针根挥发油成分,用气相色谱毛细管柱进行分离,质谱检测,归一化法测定其相对含量。结果检出34个成分,鉴定了23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95.12%。两面针根的挥发油主要化学成分为萜类,其中荜澄茄烯醇相对含量高达49.96%,其次是亚麻油酸和亚油酸,含量分别为14.34%和10.16%。结论所用方法所得结果与文献报道的差异较大,可能与产地、采收期、提取方法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瑶药止痛散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瑶药止痛散中毛两面针、洋金花、草乌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瑶药止痛散中氯化两面针碱的含量,色谱柱为Waters XBridge Phengl C18柱(150 mm×2.1 mm,3.5μm),流动相为乙腈-0.2%磷酸溶液-三乙胺(20∶80∶1,V/V/V),流速为1.0 m L/min,检测波长为271 nm,柱温为30℃,进样量为10μL。结果瑶药止痛散中毛两面针、洋金花、草乌的TLC图斑点清晰,分离度好,阴性对照无干扰。氯化两面针碱质量浓度在1.25~12.50μg/m 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试验结果的RSD均小于2.0%;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28%,RSD为1.75%(n=9)。结论该研究所建立的标准可用于瑶药止痛散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6.
阚微娜  王全一  隗笑 《中国药师》2012,15(4):505-507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复方制剂赖氨葡锌颗粒中葡萄糖酸锌和盐酸赖氨酸的含量.方法:采用氨基柱,以乙腈-0.05 mol·L-1 KH2PO4溶液(60:40)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1,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200 nm.结果:葡萄糖酸锌和盐酸赖氨酸分别在0.07~1.4 mg·ml-1和0.25~5 mg·ml-1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收率分别为98.3%和99.1%,RSD分别为0.75%和0.46%(n=9).结论:该法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以控制制剂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氯化两面针碱对多药耐药癌细胞的抗癌作用。方法应用MTT比色法测定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周期,Hoechst 33258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 3)含量。结果氯化两面针碱(0.75,1.5,3,6和12mg·L-1)浓度依赖性地降低人口腔鳞癌多药耐药细胞KBV200的存活率,作用48h时IC50值为(2.43±0.19)mg·L-1;氯化两面针碱(0,3,6和9mg·L-1)与KBV200细胞作用48h,细胞凋亡率依次为(1.6±0.4)%,(2.3±0.7)%,(14.0±2.5)%和(8.3±2.2)%;氯化两面针碱6mg.L-1可使KBV200细胞caspase3含量升高,3mg·L-1作用12,24和48h可增加KBV200细胞G2/M期细胞比例。结论氯化两面针碱对多药耐药KBV200细胞具有抑制生长、促进凋亡和阻滞细胞周期的作用,可能是对多药耐药癌细胞敏感的一种中药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两面针的红外光谱特征及不同石山地区两面针药材的差异,并结合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分析广西不同石山地区两面针中生物碱的差异。方法:采集广西不同石山地区两面针药材,制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图,运用主成分分析法(PCA)研究不同谱图间的差异,结合HPLC法测定氯化两面针碱的含量。结果:两面针所处的地理位置、纬度、气候、年降雨量、土壤等外在条件不同,均能使其化学成分的含量存在差异。结论:运用FTIR技术可以快速鉴别出不同石山地区两面针主要化学成分的差异,并能够准确把握药材的整体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