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医药信息     
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代替骨髓治疗白血病 骨髓移植治疗白血病,是目前疗效较好的方法。但骨髓的采集麻烦且不易获得,对患者的治疗有诸多限制。用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110—PBSCT)手术冶疗,只需从供血者静脉中采集外周血造血干细胞2-3次,每次约50毫升,即可对病人进行移植治疗。 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初始于国外,我国首次用这种打法的是北京医科大学血液研究所。据该所所长陆道培教授介绍:用这种方法移植后,患者的造血功能较异基因骨髓移植重建迅  相似文献   

2.
外周血干细胞移植(PBSCT)是经大剂量放、化疗或其他免疫抑制剂预处理,清除受体内的肿瘤细胞、异常克隆细胞,阻断发病机制,然后把造血干细胞移植给受体.使受体重建正常造血及免疫功能,而达到治疗目的一种手段。与骨髓移植相比,PBSCT有如下优点:(1)外周血中造血干细胞收集比较方便,无需麻醉,也无需多部位骨髓穿刺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和总结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llo PBSCT)治疗苯中毒致重症再生障碍性贫血(SAA)的临床护理方法和经验。方法回顾性总结allo PBSCT治疗1例苯中毒致重症SAA的全程护理。结果患者造血顺利重建。结论allo PBSCT是迄今治疗SAA最主要有效手段之一,在移植过程中严格维护全环境保护,密切观察、处理并发症及恰当的心理护理对移植的成功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4.
《rrjk》2017,(1)
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最多见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方式,是将他人的造血干细胞(不包括同卵双生)移植到受者体内并正常生长繁殖的一种治疗方法。目的是建立供者型的正常造血与免疫,以取代受者原有的异常的造血和免疫系统。造血干细胞移植术(HSCT)是目前治疗各种血液病、肿瘤的最有效地方法。主要用于血液病、恶性肿瘤患者大剂量放疗、化疗后造血功能的重建。  相似文献   

5.
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动员采集13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影响外周血干细胞动员以及采集因素.[方法]30例血液病患者予以化疗+粒细胞集落刺激园子(G-CSF)动员,12例健康供者以及96例糖尿病周围血管病患者予以G-CSF动员.使用Cobe Spectra血细胞分离机(美国Cobe公司)进行外周造血干细胞采集,对不同疾病、一般特征及供者的动员采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动员采集,健康供者采集所获得CD34+细胞数优于糖尿病周围血管病患者,具有统计学差异.供者性别,年龄对MNC数以及CD34+细胞数无影响,BMI、G-CSF的剂量与MNC数成正相关,TG、HbAIC以及LDL-C与CD34+细胞数呈负相关.无论是健康供者、糖尿病周围血管病患者以及恶性血液病患者.动员采集过程中不良反应较小.[结论]根据不同的疾病、性别、年龄、采用不同的动员采集方案,一般可以成功采集.  相似文献   

6.
八面来风     
10月7日,上海市红十字会向社会宣布,我国首例非血缘供者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在上海获得成功,接受移植的病人是来自杭州的11岁男孩高天冲。据上海血液病医学专家介绍,目前世界上成功移植非血缘供者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的共有7例。  相似文献   

7.
政策风标     
《中国卫生产业》2006,(8):12-12
卫生部规范非血缘造血干细胞采集、移植为规范和加强造血干细胞移植和采集技术管理,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提高造血干细胞移植临床疗效,卫生部近日印发《非血缘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管理规范》和《非血缘造血干细胞采集技术管理规范》。  相似文献   

8.
陈柯材  刘林 《现代保健》2013,(12):159-162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用于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evere aplastic anemia),其患者的预后及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总体生存率提高获益于移植供者的选择、预处理方案的改进、支持技术的提高,尤其现今造血干细胞来源多样性、预处理方案的改进等。  相似文献   

9.
王美玲  张伯伟  张丽 《中国公共卫生》2004,20(11):1379-1381
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白血病、某些肿瘤、免疫系统疾病的有效方法。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以下简称资料库)的建立,旨在缓解数百万计的病人等待移植救治的状况。本中心承担了河南省干细胞捐献者的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分型检测工作,并按照“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组织配型实验室规程”(以下简称规程)的要求,建立了符合规程要求的分子生物学实验室。采用PCR-SSP(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方法对已采集的近2000份干细胞捐献者血样,进行HLA-A、B、DRB1基因分型。现将1626份汉族人干细胞供者的分型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某型血细胞分离机在外周血干细胞采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2023年3月23日~2023年5月31日在本院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中抽取24例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全部使用血细胞分离机获取外周血干细胞悬液,记录血小板、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以及CD34+等血细胞参数,而后再采集患者外周血同样分析上述血细胞参数,明确相关设备的采集效果。结果:相较于外周血,外周血干细胞悬液CD34+、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以及血小板水平更高。结论:使用费森尤斯卡比COM.TEC血细胞分离机对外周血进行处理能够采集到更符合造血干细胞移植需求的外周血干细胞悬液,应用该设备可优化外周血干细胞参数,有助于进一步强化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整体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宫内移植造血干细胞(IUHSCT)是替代出生后骨髓移植治疗先天性血液疾病的一种方法。其理论依据是胎儿耐受概念和供者干细胞竞争宿主造血位点。目前,动物实验支持IUHSCT,但临床成功例数不多。通过加强干细胞生物学及移植耐受方面的研究,IUHSCT有可能常规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2.
献血动态     
卫生部规范非血缘造血干细胞采集、移植为规范和加强造血干细胞移植和采集技术管理,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提高造血干细胞移植临床疗效,卫生部印发了《非血缘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管理规范》和《非血缘造血干细胞采集技术管理规范》。两管理规范分别规定了开展非血缘造血干细胞采集、移植技术临床应用的医疗机构的基本要求,如有卫生行政部门核准登记的血液内科专业诊疗科目,是三级甲等医院或者血液专科医院,以及相应的人员基本要求和技术管理基本要求。两管理规范均强调,造血干细胞要来源合法,建立造血干细胞来源登记制度,保证造血干细胞来…  相似文献   

13.
张梅 《医药与保健》2003,11(1):18-18
看了这则新闻,大家很可能要问,什么是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建立脐带血库有什么意义?了解这些问题,首先从脐带血谈起。脐血或称脐带血是婴儿娩出断脐后残留在脐带和胎盘绒毛血管内的血液。研究表明,脐血中含有较丰富的造血干细胞和祖细胞,由于其来源丰富,脐血作为干细胞移植的又一来源愈为重要。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简称脐血移植,是将原本丢弃的脐血进行废物利用,经过采集、冷冻、配型后通过静脉输给白血病或恶性血液病患者,重建免疫功能和造血功能的治疗方法,是继骨髓造血干细胞移植、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发展起来的又一根治…  相似文献   

14.
造血干细胞是血液和免疫系统的起始细胞,CD34是造血干/组细胞表面的标记抗原.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指将供者的造血干细胞取出体外作为移植物,然后回输移植给经过预处理的受者,重建受者的造血和免疫系统,通过移植物抗白血病或抗肿瘤作用,达到治愈某些疾病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微移植治疗老年白血病的效果及护理技术。方法选取6名符合条件的老年白血病患者,其供者均为患者亲生子女,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配型均不相合,给予集落刺激因子动员后采集外周血干细胞;6例患者其中5例给予小剂量化疗后,1例未进行化疗直接输注亲缘外周血干细胞进行微移植,注意观察效果并给予细致周到的护理。结果 6例老年白血病患者微移植后血常规检查显示造血恢复好,治疗过程中并发症少,效果理想。结论加强心理护理,取得供患者双方积极配合,并做好外周血干细胞采集及输注等专科护理是微移植治疗老年白血病取得良好效果的护理工作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白血病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白血病细胞遗传学标志变化的意义。方法用骨髓细胞短期培养法和直接法G显带分析染色体;双色荧光原位杂交检测bcr/abl融合基因。结果22例白血病患者中,12例(CML5,AML7)男性患者allo-PBSCT供者为女性(其姐妹)移植后多次复查染色体核型为46,XX(女性核型);未见Y染色体及其他畸变染色体核型,说明移植后供体造血干细胞取代患者恶性克隆造血干细胞造血,移植成功。本组13例CML患者allo-PBSCT,均在移植成功后细胞遗传学和分子遗传学检查提示得到缓解。结论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白血病细胞遗传学检测可指导后续治疗选择,亦对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染色体核型和基因标志是决定移植后微小残留病(MRD)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7.
王晶  周芳 《中国辐射卫生》2021,30(3):381-385
核武器爆炸或核物质泄漏导致的核事故,短时间内会造成急性放射病。人体接受剂量 > 0.7 Gy辐射可导致骨髓持久抑制即急性放射病,引起全血细胞减少、出血、感染等损伤。大量研究显示,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骨髓型急性放射性疾病的主要手段。造血干细胞可以修复骨髓造血损伤,改善造血微环境,促进造血重建。在使用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前选择供者、制定预处理方案及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等并发症的方案仍需要研究,本文主要概述了造血干细胞移植在辐射损伤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8.
大剂量放、化疗联合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peripheral blood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PBSCT)治疗恶性血液病及某些实体瘤已经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疗效.造血干细胞(peripheral blood stem cell,PBSC)的体外保存也日趋完善,但由于保存方法的不同,PBSC回收率也存在差异,因而直接影响PBSCT的治疗效果.自1997年以来,笔者对体外深低温冷冻保存的PBSC存活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9.
造血干细胞移植已成为根治血液与其他系统恶性肿瘤、遗传性与获得性严重血液病及某些免疫性疾患等的重要手段。随着移植技术的不断进展 ,细胞因子在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临床应用也日趋广泛。在克服移植后的某些合并症 ,提高移植的成功率及扩大移植适应症等方面细胞因子无疑起到重要的有时甚至是关键的作用。现已成为造血干细胞移植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目前细胞因子在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临床应用主要包括外周血干细胞动员 ,促进移植后造血功能的恢复 ,造血干细胞的体外培养与扩增及防治移植后的某些合并症等方面。1 外周血干细胞的动员外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初步探讨异基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与外周血造血干细胞(PBSC)联合移植治疗白血病的安全性、疗效,以及对造血重建、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及移植物抗白血病(GVL)的影响。方法采用体外培养扩增供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联合组织相容白细胞抗原(HLA)全相合PBSC共同移植治疗2例白血病。结果联合移植无明显不良反应。中性粒细胞(ANC)≥0.5×109/L的时间分别为移植后15d、17d,血小板(Pt)≥20×109/L的时间分别为移植后21d、25d。移植后30d经短串联重复序列-聚合酶链反应(STR-PCR)显示完全供者型植入。1例发生Ⅱ度急性GVHD(aGVHD)。2例患者移植后均获完全缓解(CR),目前持续CR。结论MSC联合HLA全相合PBSC移植治疗白血病安全、有效、可行性大,MSC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造血重建有促进作用,对GVHD及GVL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