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结扎挂线法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临床疗效.方法:对210例出口梗阻型便秘患者(直肠前突41例,直肠内脱垂62例,耻骨直肠肌综合征35例,直肠前突合并直肠内脱垂33例,三者均存在39例)采用结扎挂线法治疗.结果:治愈155例,好转37例,无效18例,有效率91.4%,全部患者无肛门失禁或肛管畸形.结论:结扎挂线法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具有操作简便、效果好、痛苦小等特点,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5):107-109+113
目的 探讨吻合器经肛直肠切除术(STARR)联合耻骨直肠肌挂线术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的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9月至2020年3月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痔瘘便秘专科住院部收治的出口梗阻型便秘患者68例,采用STARR联合耻骨直肠肌挂线术进行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的Wexner评分、排便时间及肛门直肠测压。结果 患者术后Wexner评分较术前明显减小、排便时间缩短;肛门直肠测压显示,肛管静息压、肛管最大收缩压、肛管舒张压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TARR联合耻骨直肠肌挂线术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使用直肠前突黏膜结扎术,配合直肠黏膜脱垂消痔灵注射术或肛门括约肌部分切开挂线术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2例出1:5梗阻型便秘患者采用本术式治疗。结果本组治愈率62.9%,有效率91.9%;随访6~12个月,无并发症及后遗症。结论正确的诊断和合理的选择联合术式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痛苦小、成本少、疗效好、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4.
便秘是临床上常见的消化道症状,表现为大便次数少,间隔时间延长,粪便量少,质硬,便时费力,便后无畅快感,成人发病率为6%~8%,女性为男性的4倍以上,中老年妇女发病率最高。随着人们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其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便秘可分为慢传输型便秘、出口梗阻型便秘及两者的混合型便秘,出口梗阻型便秘是以出口梗阻为主要临床表现的顽固性便秘,包括直肠前突、直肠内套叠、耻骨直肠肌痉挛等,基于便秘形成的多种原因,其治疗比较困难,目前主要采用保守治疗,如:饮食疗法、运动疗法及药物治疗,经长期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需行手术治疗,文章主要对出口梗阻型便秘的手术方法做一简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结肠旷置逆蠕动盲直肠吻合术同时联合出口梗阻型便秘手术治疗老年顽固性慢传输型便秘合并出口梗阻型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00年6月~2004年12月入住全军肛肠外科研究所并进行手术治疗的36例70岁以上老年顽固性结肠慢传输型便秘合并出口梗阻型便秘的患者,行结肠旷置逆蠕动盲直肠吻合术并同时联合出口梗阻型便秘的手术治疗.术后随访患者的排便情况、并发症、生活质量及满意度.结果 平均随访3年以上.所有患者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及死亡.术后1个月平均每天排便3~6次,大便液体状.术后1年以后平均每天排便2次,固体大便.随访期间所有患者排便控制能力良好,无大便失禁发生,排便满意度达89%.所有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结论 对老年顽固性慢传输型便秘合并出口梗阻型便秘行结肠旷置逆蠕动盲直肠吻合术,同时对出口梗阻型便秘行手术治疗,临床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应用肛吻合器直肠切除术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在我院治疗的出口梗阻型便秘患者76例,经造影,行肛吻合器直肠切除术治疗便秘。结果:76例患者手术均较顺利,对比患者在行直肠切除术前后排便情况对比,和术前术后排便造影对比,手术后直肠前突、直肠粘膜脱垂率、会阴下降率均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经肛吻合器直肠切除术对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疾病有很好的效果,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少其痛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王章志 《甘肃医药》2012,(4):256-258
目的:探讨直肠瓣缝扎术配合白术水煎液口服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5例出口梗阻型便秘患者实行直肠瓣缝扎术,术后予白术水煎液口服7天,观察并记录治疗前后的便秘积分。结果:本组有21例全部治愈,4例好转,有效率为100%;治疗前后各症状积分比较,治疗后均优于治疗前(P<0.05)。结论:直肠瓣结扎术治疗配合白术水煎液出口梗阻型便秘,效果可靠,操作简单,术后痛苦小,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结肠慢传输型合并出口梗阻型便秘的诊断及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2006年治疗的结肠慢传输型合并出口梗阻型便秘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2例患者经排便造影、结肠传输试验及钡剂灌肠检查确诊,均接受直肠通道矫正手术及部分结肠切除手术,效果良好,症状明显改善。结论对结肠慢传输型合并出口梗阻型便秘的患者,排便造影、结肠传输试验及钡剂灌肠检查是确诊的方法,直肠通道矫正手术及部分结肠切除术是一种理想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9.
对162例直肠前突合并直肠黏膜内脱垂出口梗阻型便秘患者,行痔上黏膜环切吻合术(PPH)联合直肠前壁修补术治疗.术后2周治愈率100%;术后17 ~41个月随访114例,复查排粪造影110例未发现直肠前突及直肠黏膜内脱垂征象,4例复发.提示PPH治疗直肠前突合并直肠黏膜内脱垂出口梗阻型便秘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0.
摘要:目的探讨PPH技术治疗出口梗阻型排便障碍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48例出口梗阻型排便障碍病例,其中直肠黏膜脱垂患者35例,直肠前突患者5例,直肠黏膜脱垂+直肠前突患者8例,均行PPH手术,根据排粪造影及指诊情况选择荷包缝合的位置。结果46例一次PPH术后症状明显缓解,治愈率95.8%。结论PPH技术对于治疗出口梗阻型排便障碍具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直肠前壁修补联合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治疗女性直肠前突引起的出口梗阻型便秘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04?008年在本院诊断并符合手术指征的女性直肠前突患者随机分为单纯直肠前壁修补和直肠前壁修补加PPH两组,分别观察其有效率和Longo’s ODS评分。结果:直肠前壁修补组总有效率为87.71%,直肠前壁修补加PPH组总有效率为97.5%,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直肠前壁修补术组Longo’s ODS评分由术前的17.34±2.77降至6.31±1.31,直肠前壁修补加PPH组Longo’s ODS评分由术前的17.25±2.81降至5.39±1.62,两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均有改善,但直肠前壁修补联合PPH效果明显优于单纯直肠前突修补术(P<0.01);两组患者均无严重手术并发症。结论:直肠前壁修补联合PPH是治疗女性直肠前突引起的出口梗阻型便秘的安全有效方法,优于单纯直肠前壁修补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高分辨肛门直肠测压在接受生物反馈治疗(BF)的出口梗阻型便秘(OOC)患者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诊断为OOC且接受BF治疗的77例患者,均在BF治疗前后予以高分辨肛门直肠测压,记录并比较参数。分别应用临床症状评分及高分辨肛门直肠测压评估BF治疗疗效,并比较两种方法的差异。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肛门直肠测压参数与生物反馈治疗有效率的相关性。结果OOC患者BF治疗后直肠感觉阈值、直肠最大耐受量均较治疗前减少(P<0.05),但肛管静息压、肛管最大收缩压无显著差异(P>0.05)。临床症状评分评估患者治疗后有效率为76.62%,高分辨肛门直肠测压评估有效率为77.92%,两者差异无显著性(P=0.078)。以临床症状评分标准为金标准,高分辨率肛门直肠测压的敏感度为94.92%,特异度为77.78%,准确度为90.91%。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肛管最大收缩压、直肠感觉阈值是生物反馈治疗有效率的独立预测因子(P<0.05)。结论高分辨肛门直肠测压能有效反映OOC患者的肛门直肠动力学异常,评估接受BF治疗后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合并出口梗阻的慢传输性便秘的治疗存在争论,本研究评价结肠次全切除术及改进方案对合并出口梗阻的慢传输性便秘的治疗效果.方法 46例患者行结肠次全切除术,对其中32例伴有不同的出口梗阻性疾病患者的手术方案进行改进,术后随访进行问卷调查,以判断手术疗效.结果 43全患者得到随访,手术后腹泻6例,肠梗阻1例,排便困难未明显缓解2例.41例对手术效果满意或基本满意,满意率95.3%.结论 结肠次全切除术是治疗结肠慢传输性便秘的有效手段,其改进方案治疗合并出口梗阻的慢传输性便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出口梗阻型便秘(OOC)3种类型不同治疗方案的疗效及其关联性因素.方法 将115例OO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针对不同类型的OOC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可能影响疗效的因素引入回归分析,通过Spearman相关性分析,得出影响疗效的关联性因素.结果 ① 治愈11例,好转59例,未愈45例;好转率为60.87%;② 年龄越大的患者治疗效果越不明显,而治疗时间越长的患者疗效更为显著;③ 盆底松弛型疗效与快速收缩、持续性收缩和测试后基线呈负相关性(P=0.011、0.003、0.000);④ 痉挛型和混合表现型疗效仅与年龄呈正相关性(P=0.000、0.009).结论 用生物反馈对不同类型OOC进行不同针对性方案治疗,疗效确切;年龄和Glazer评估参数与疗效相关联,对不同类型OOC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壮医药线点灸治疗青春期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按随机数字法将70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5例用壮医药线点灸治疗;对照组35例予以传统针刺疗法治疗;分别连续治疗三个月经周期后,评价其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壮医药线点灸组治疗后的症状积分明显降低(P0.05),两组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壮医药线点灸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45.71%、97.14%,传统针刺疗法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31.3%、91.4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壮医药线点灸对青春期原发性痛经具有很好的疗效,而且见效快,疗效稳定,方便易操作,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一期切开引流挂线术在肛周脓肿治疗应用中的疗效,探讨一期切开引流挂线术在肛周脓肿治疗中的可行性。方法:对256例肛周脓肿采用一期切开引流挂线术治疗后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256例患者,一次性成功治愈253例,占98.8%,3例二次手术治愈,占1.2%,疗效满意;随访无复发,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和后遗症。结论:一期切开引流挂线术治疗肛周脓肿是有效、安全、可行的,能有效预防脓肿复发、肛门畸形、肛瘘形成等并发症所致二次手术的后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对口切开旷置垫棉法结合高位松挂线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治疗组采用对口切开旷置垫棉法结合高位松挂线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切开挂线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愈时间、住院时间、治愈率及复发情况,评价两组患者的肛门功能。结果:两组患者的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术后住院时间及皮筋外肛缘创面愈合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术后,治疗组患者的肛管最大收缩压高于对照组(P0.05),肛管最长收缩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口切开旷置垫棉法结合高位松挂线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可较好地保护肛门功能,缩短住院时间和治愈时间,具有微创化治疗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对口引流挂线在治疗高位马蹄瘘的效果。方法 在腰麻或硬膜外麻醉下 ,检查瘘口位置、走向及形态 ,切开外口一段管道 ,于瘘道转弯处切开皮肤 ,皮下组织 ,穿出探针 ;另一支探针自人造外口探入 ,在指诊引导下 ,由内口穿出 ,将齿线以下组织 1次性剖开 ,将肛直环挂一橡皮筋拉紧结扎 ,以便造成肛瘘管道缺血坏死而切开。结果 平均住院 2 7d ,治愈时间为 4 0d。本组 4 6例中治愈 4 4例 ,好转 2例 ,治愈率为95 6 % ,有效率为 1 0 0 %。结论 对口引流挂线疗法是治疗高位马蹄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万秀飞 《黑龙江医学》2011,35(10):756-758
目的 探讨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所致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 将86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三联疗法;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治疗,4周为1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治疗消化性溃疡总有效率为90.70%,治愈率为64.39%,6个月后复发率为11.11%;对照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