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分析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78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42例与对照组36例,观察组患者给予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保守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8.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疗效较显著,其能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诊断标准的住院病人160例随机分为微创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微创组采用YL-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碎吸针进行颅内血肿清除术,对照组进行内科保守治疗。对两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术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进行比较。结果:微创组总有效率(87.5%)优于对照组(40.0%),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2周和4周,微创组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10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利中  赵施竹 《医学综述》2009,15(17):2703-2705
目的观察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YL-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穿刺针进行穿刺引流清除血肿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102例与内科保守治疗84例作对照。结果微创治疗组患者存活率与内科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生存者GC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微创治疗颅内血肿是一种抢救重症高血压脑出血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陈明  李志强  刘英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0,16(10):1288-1291
目的:观察高血压脑出血采用外科微创治疗、开颅清除术及保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组(微创组)35例,开颅治疗组(开颅组)30例和内科保守治疗组(内科组)15例,3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包括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降颅压、调整血压以及预防感染、消化道出血、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开颅组在此基础上行开颅手术治疗,微创组在此基础上行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比较观察3组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及病残率。结果:微创组总有效率为82.9%,较开颅组(56.7%)和内科组(33.3%)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可以明显降低患者电解质紊乱,感染,肝、肾功能不全,心律失常和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与开颅组和内科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样微创组的病死率较其他两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3个月时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较开颅组和内科组明显改善,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YL-1型颅内血肿粉碎针行颅内血肿清除术疗效显著,该技术方法先进、操作简便、安全性高、费用较低,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YL-1型穿刺针用于高血压脑出血治疗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YL - 1型穿刺针用于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6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对照组 32例给予常规内科保守治疗 ,观察组 36例在常规内科保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 88.9% ,明显优于对照组的 56 .3 % (P <0 .0 1 ) ,观察组病死率为 8.3 % ,明显低于对照组 37.5 % ,二组总有效率及病死率对比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YL - 1型穿刺针用于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重型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桂根 《右江医学》2008,36(1):27-28
目的研究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重型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对比研究的方法将符合条件的232例重型高血压性脑出血分为两组: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组(微创组)与内科保守治疗组(保守组),根据疗效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微创组的治愈率(21%)和总有效率(75%)明显高于保守组(3.8%、37.5%),病死率(12.5%)明显低于保守组(46.2%)。结论微创血肿清除术可明显降低重型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病死率,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 (以下简称微创术 )治疗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将 86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在内科保守治疗基础上应用 YL- I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行颅内血肿清除术 ,对照组采用内科保守治疗 ,观察 1个月后临床疗效和 3个月时日常生活能力 ( ADL)。结果 :治疗组 1个月时有效率为 84.0 9% ,显效率为 5 0 .0 0 % ,病死率为 6.82 % ,对照组有效率为 5 4 .76% ,显效率为 2 8.5 8% ,病死率为 2 3.81 % ,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 P<0 .0 5 )。治疗组日常生活能力明显好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 P<0 .0 5。结论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是目前比较理想的一种治疗脑出血的有效方法 ,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 ,降低病死率 ,改善患者生存质量。疗效确切 ,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梁红斌 《微创医学》2010,5(2):113-115
目的比较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与保守疗法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将6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微创组)和内科保守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微创组患者在CT引导下行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保守组患者只进行内科传统的保守治疗,对比分析两种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微创组平均首次血肿清除率为(56.5±18.6)%,平均总清除率为(78.6±21.5)%。微创组患者的死亡率(10.0%)显著低于对照组(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微创组和对照组的神经功能评分分别为(13.1±9.8)分和(25.3±11.4)分,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术后3个月微创组ADLⅠ~Ⅲ级者22例(73.3%),对照组中仅6例(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保守疗法比较,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能够有效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具有患者死亡率低、恢复较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对微创颅内清除术与内科保守治疗非优势半球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观察,评价微创颅内清除术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69例用微创颅内清除术和82例用内科保守治疗非优势半球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病死率,临床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微创颅内清除术组死亡率明显低于内科保守治疗组,两组患者临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可明显降低患者死亡率,但对后期临床神经功能恢复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和研究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术治疗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近年来收治脑出血患者28例,作为观察组,采用微创穿刺清除术进行治疗;摘取同期的30例采取内科保守治疗的脑出血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9.3%和50.0%,死亡率分别为3.6%和16.7%。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术相较于保守内科治疗在治疗脑出血上有着明显的优势,但是需要注意手术时间的选择才能更好的为患者的健康服务。  相似文献   

11.
林宝荣  王顺旺 《吉林医学》2013,(20):4030-4032
目的:对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小量脑出血的疗效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选取高血压小量脑出血患者73例,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内科保守治疗,治疗组在内科保守治疗的基础上再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对两组治疗的疗效以及神经功能缺损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两组在治疗效果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神经功能缺损方面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具有能迅速清除血肿、创伤小、密闭性强、不容易感染、简便易操作、安全有效等优点,对于小量脑出血患者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有效改善神经功能缺损。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床旁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在急诊科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简单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开颅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观察组给予床旁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手术情况、NIHS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7.50%VS 67.5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血肿清除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总不良反应发生率(7.50%)低于对照组(2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床旁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在急诊科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效果优于开颅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  相似文献   

13.
张运超  宋依奎  丘永平 《吉林医学》2012,33(15):3170-3171
目的:通过采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病进行疗效分析。方法:采用对照研究的方法将194例高血压性脑出血分为两组: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组(微创组)与内科保守治疗组(对照组),根据疗效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微创组的治愈率(28.6%)和总有效率(80.61%)明显高于保守组(12.7%、59.37%),病死率(7.1%)明显低于保守组(18.9%)。结论:微创血肿清除术可明显降低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病死率,改善其预后,值得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14.
周坤 《微创医学》2011,6(1):57-59
目的比较微创血肿清除术与内科保守方法治疗小量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该院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手术治疗的32例小量脑出血患者作为治疗组,另取同期行内科保守治疗的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采用内科保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90.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3%(P<0.05);治疗组在治疗后1 d、1周、2周、1个月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异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具有迅速清除血肿、创伤小等优点,对于小量脑出血患者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有效改善神经功能缺损。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CT定向软通道技术对基底核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近期病死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3月—2010年10月经CT证实为基底核区出血且量在25~60 ml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33例,其中内科治疗42例(保守组),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45例(手术组),CT定向软通道技术治疗46例(微创组)。比较3组患者3个月内病死率、颅外并发症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结果保守组42例患者中死亡7例(16.7%),手术组45例患者中死亡6例(13.3%),微创组46例患者中死亡1例(2.2%),3组患者的病死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的病死率明显低于保守组和手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颅外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微创组患者的颅外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保守组和手术组(P<0.05)。微创组ADL 1~3级患者明显多于保守组和手术组(P<0.001)。结论 CT定向软通道技术治疗基底核区高血压脑出血操作简便、定位准确、创伤小,术后病死率低、颅外并发症少,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在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的优越性及其神经功能早期康复的疗效。方法:将7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组36例,在内科治疗基础上行CT片定位法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对照组:内科保守治疗组38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有效率、病死率和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44.7%,病死率为21.1%,治疗组有效率88.9%,病死率为5.6%。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比较两组术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在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能提高有效率、降低病死率,结合早期康复治疗能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7.
微创粉碎清除术治疗36例高血压脑出血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微创颅内血肿粉碎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方法采用YL-I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行微创颅内血肿粉碎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36例,同时回顾性分析内科保守治疗38例作对照.结果微创组显效率(72.22%)明显高于对照组(31.57%),二者差异显著(P<0.01);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微创组于治疗后第1天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即见明显减少,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保守组与治疗后14d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同时期神经功能缺损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微创颅内血肿粉碎清除术在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能提高有效率、降低死亡率、加快神经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是目前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一种安全简便的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并探讨定向软通道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共4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传统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和观察组20例(定向软通道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以及病死率。结果:观察组在术中的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方面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取定向软通道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效果甚佳,患者预后相对良好,病死率低。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CT指导下颅内微创血肿清除术对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我院病案首页数据库中所有在CT指导下行颅内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的基底节出血病例以及同期符合颅内微创血肿清除术手术指征而行内科保守治疗的基底节出血患者的一般情况、预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和继发脑水肿改变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 χ2 检验、t检验及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82例颅内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病人中 ,死亡12例 ,病死率为 14 .6 %。内科保守治疗的 6 1例患者中 ,死亡 18例 ,病死率为 2 9.5 %。χ2 检验表明两组病人在病死率上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同时 ,重复设计资料方差分析结果表明采用颅内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的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继发脑水肿体积明显小于内科保守治疗组患者 (P <0 .0 1) ,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同样低于内科保守治疗组患者 (P <0 .0 1)。结论 CT指导下颅内微创血肿清除术可以明显减轻患者继发脑水肿和改善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的缺损程度 ,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研究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随机原则将80例2014年2月~2016年2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40例,观察组40例。观察组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开颅手术进行治疗,分别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80.00%)明显低于观察组(95.00%),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22.50%)高于观察组(5.00%),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显著,且并发症少,安全可靠,具有推广应用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