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由于“非典型肺炎”有较强的传染性 ,可通过近距离空气飞沫、接触病人分泌物传播 ,医院收治“非典型肺炎”病人时 ,必须采取严格的隔离防护措施。结合前阶段的防治经验 ,特制定本规范。1 基本要求1.1 全体医护人员要提高认识 ,特别是急诊、门诊工作人员 ,要掌握“非典型肺炎”的临床特征、诊断标准、治疗原则和防护措施 ,及时发现病人。1.2 发病地区医院门诊、急诊应设相对独立的发热病人诊室、留观室 ,诊室、留观室应设在易于隔离、通风良好的地方。1.3 坚持首诊负责制 ,一旦发现“非典型肺炎”疑似病人 ,应立即收治到专门的留观室 ,留…  相似文献   

2.
由于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SRS)可通过近距离空气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医院在收治SARS病人时,必须采取严格的隔离防护措施.对病人所在的房间、接触过的物品必须进行随时消毒,病人离开后,必须进行终末消毒.  相似文献   

3.
非典型肺炎消毒隔离指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典型肺炎主要通过近距离飞沫、病人分泌物及密切接触传播,传染性和致病性强,人群普遍易感,医护人员是高危人群。接受收治非典型肺炎医院,从领导到院感科及广大医务人员,必须高度重视消毒隔离工作,只有遵循讲科学的原则,采取严格的消毒隔离措施,隔离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才能有效地不失时机的避免该病的传播和蔓延,同时保护好医务人员少受或不受感染,为广大人民群众造福。1 疑似非典型肺炎病人隔离观察室消毒隔离要求  相似文献   

4.
护理部在抗SARS工作中的管理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为收治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定点医院 ,2 0 0 3年 4月接诊一例SARS疑似病例 (后转为临床确诊病例 ) ,继之 ,隔离观察 4 0多名有疫区接触史的患者 ,在救治和消毒隔离防护工作中 ,护理部结合医院实际 ,因地制宜 ,科学运用管理职能 ,取得了一定成效 ,促进了我院抗SARS工作的顺利进行。1 管理方法1.1 把消毒隔离防护工作作为重中之重1.1.1 抓隔离病区消毒防护工作是关键疫情一开始 ,根据传染病学要求和SARS的特殊性 ,护理部协同其他部门建立了规范的独立隔离病区 ,指导隔离病区护士长根据医院消毒隔离工作指南 ,结合实际情况制定…  相似文献   

5.
依照江苏省卫生厅关于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以下简称“非典”)病区消毒隔离工作指南,结合医院具体情况,对“非典”隔离病区的准备、制定的消毒隔离制度、采取的措施进行总结。提示:健全的消毒隔离制度、严密的消毒隔离措施是避免院内交叉感染的保证;工作人员消毒隔离意识的强弱,制度、措施的执行、监督情况,是打好抗非战役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医疗机构发热门(急)诊设置指导原则(试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临床医生》2003,31(6):16-17
为指导各地医疗机构发热门 (急 )诊的设置与管理 ,减少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医院内感染的发生 ,特制定本指导原则。一、卫生行政部门按照“数量适当、布局合理、条件合格、工作规范”的原则 ,结合当地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疫情和群众医疗实际需求 ,指定医疗机构设立独立的发热门(急 )诊 ,并将设立发热门 (急 )诊的医疗机构名单通过当地媒体向社会公告 ;卫生行政部门可指定部分设置发热门诊的医院设置隔离留观室。加强对医疗机构发热门 (急 )诊的监督管理。二、发热门 (急 )诊应当设在医疗机构内独立的区域 ,与普通门 (急 )相隔离 ,避免发热病人与其…  相似文献   

7.
回顾性总结分析87例SARS患者临床表现及护理措施。认为:SARS虽传染性强、防护难,在家庭和医院有聚集现象。在无特效药物治疗的情况下,迅速组建专科及时隔离诊治病人,采取严格的消毒隔离措施,严密观察病情,不断调整病人及护士心态,注意自我防护,想方设法保证病人的饮食及休息,有利于控制疫情,促进病人康复。  相似文献   

8.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是一种目前病因尚不明确的疾病,在我国部分地区有病例发生,做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诊疗工作对于控制疫情、救治患者至关重要。为进一步做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诊疗工作,现提出如下要求: 1 各地要指定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集中收治医院,做到分散接诊,集中治疗。医疗机构要设立专门的发热门诊,对于疑似病例要按照《传染病防治法》的要求立即隔离留观,并  相似文献   

9.
护理部应对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组织与协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即SAILS)的爆发流行,对收治SAILS病人的医务人员的健康受到严重威胁,为了预防院内感染,护理部及时组织动员,明确预防原则,通过下科指导、人员及物资调配等全力支持感染内科的工作;通过组织有关SAILS消毒隔离知识讲座、做好双向防护、成立消毒队及建立发热门诊等加强全院防范措施。有效地完成了收治SAILS的任务,无l例院内感染发生。  相似文献   

10.
为指导各地医疗机构做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诊疗工作中医务人员的防护,有效实施各项防护措施,预防医务人员发生感染,特制定本指南。1 医疗机构应当加强对医务人员防护知识的培训,正确掌握防护物品的使用方法,保证防护效果。医务人员根据分级防护的原则,正确穿戴防护物品。2 医务人员防护物品的使用规范2.1 进入发热门(急)诊、隔离留观室、隔离病区的医务人员应当严格按照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的划分,正确穿戴和脱卸防护物品,特别注意呼吸道、口腔、鼻腔、粘膜和眼睛的卫生和保护。  相似文献   

11.
为了加强预防非典型肺炎知识的宣传,引导公众科学预防,正确消毒,消除恐惧心理,树立依靠科学战胜疫病的信心,卫生部先后公布了《公众预防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指导原则》《公共场所预防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消毒指导原则》《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密切接触者判定标准和处理原则(试行)》和《对从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流行地区返乡民工监测的指导原则》。此前,全国防治非典型肺炎指挥部办公室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广泛宣传,使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和广大人民群众及时了解、准确掌握上述指导原则,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科学防治非典型肺炎。本刊将这四项指导原则全文刊出,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为使非典型肺炎患尽早康复,防止非典型肺炎的进一步蔓延。方法 按呼吸道隔离要求设置隔离单位;保持空气流通;定期、严格的空气消毒;正确、切实地做好消毒隔离及防护;保障工作人员良好的休息。结果 患顺利康复出院,参加救护的工作人员无一例被感染。结论 执行严密的消毒隔离措施,保持隔离病房的良好通风,做好工作人员的自身防护及必要的健康教育,能有效地控制非典型肺炎的流行,加快患的康复进程。  相似文献   

13.
目的采取医院感染防控措施应对我国首例输入性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并评价其实施效果。方法通过严格落实病例隔离、个人防护及消毒措施,采用real-time PCR检测方法及时评价消毒效果,评价MERS医院感染防控效果。结果经采取对病人严格隔离、医护人员个人防护、探视者防护、病房分区隔离等严格隔离防护措施,本次输入性MERS病人入住的医院未发生病原因子外传,实现了零感染。经随时消毒后定期检测和终末消毒后检测,各类物品MERS冠状病毒real-time PCR结果均为阴性,提示该病房符合接受新病人的安全标准。结论此次应对首例输入MERS病例处置及时、措施有效、有效控制了疫情扩散,实现了零感染。  相似文献   

14.
为做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人痊愈出院的后续工作,在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人出院时,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人收治医院要做好以下工作: (1)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人符合《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例出院参考标准》(卫发电[2003]40号),经医院专家组讨论认定后方可出院。 (2)病人出院时,医院要留存病人的住址、工作单位及联系方式,并通知所在区(县)疾病控制机构,由区(县)疾病控制机构通知出院人员居住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或乡镇  相似文献   

15.
张立  李忠信 《江西医学检验》2003,21(4):292-292,294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世界卫生组织(WHO)称为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SevereAcuteRespiratorySyndrome,简称SARS),SARS是一种起病急,传染快、死亡率高,病因尚未完全确定的传染病。4月20日是我市首例输入型病例确诊的日子,我院作为非典的定点医院,开始收治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人,至5月22日共收治SARS确诊和疑似病人70余人。作为定点医院实验室每天要接触大量SARS病人的体液、血液及分泌物等检材,实验室的消毒隔离和个人防护是非常重要的,略有疏忽,将造成工作人员和环境的交互感染。我们经过近1个多月的实践,总结出作为定点医院检验科切实…  相似文献   

16.
目的防控气性坏疽病人围手术期医院感染的发生,进行有效的消毒隔离措施。方法采取严格的消毒隔离措施和围手术期医院感染的护理管理措施。结果经过手术室屏障隔离、手术人员防护隔离,严格环境管理和手术后严格消毒物品等有效措施,术后无任何患者、家属及医务人员发生医院感染。结论通过有效的医院感染管理和消毒隔离,使具有高度传播危险的气性坏疽致病菌可能的传播扩散得到有效控制,确保了手术室安全。  相似文献   

17.
为指导各地医疗机构做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诊疗工作中医务人员的防护 ,有效实施各项防护措施 ,预防医务人员发生感染 ,特制定本指南。  一、医疗机构应当加强对医务人员防护知识的培训 ,正确掌握防护物品的使用方法 ,保证防护效果。医务人员根据分级防护的原则 ,正确穿戴防护物品。二、医务人员防护物品的使用规范(一 )进入发热门 (急 )诊、隔离留观室、隔离病区的医务人员应当严格按照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的划分 ,正确穿戴和脱卸防护物品 ,特别注意呼吸道、口腔、鼻腔、黏膜和眼睛的卫生和保护。1、医务人员工作前 ,应当在清洁区认真…  相似文献   

18.
新型冠状病毒传染性强,医院消毒供应中心需处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的复用诊疗物品和医务人员的防护用具,同样具有高风险。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应根据区域工作性质做好隔离区域的划分,根据岗位性质落实各岗位工作人员防护用具的穿戴,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和人员防护,确保工作正常开展。  相似文献   

19.
标准预防认定病人的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均具有传染性,主张医护人员要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和操作规程,充分利用各种屏障、防护用具和设备减少各种危险行为,最大限度地保护医务人员和病人安全.  相似文献   

20.
自2002年11月以来,我省局部地区急性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暴发。此病起病急、传染性强、进展快、危害大,主要通过近距离空气飞沫传播,也可通过接触病人呼吸道分泌物传染,因为是新疾病,人群普遍易感。由于医护人员在治疗、护理SARS病人时,不得不近距离接触,成为本病的高危人群,所以做好SARS病房的消毒隔离是防止院内感染、控制SARS暴发的首要措施。医院内传播是本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