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6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部位结肠癌性肠梗阻的术式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7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手术治疗76例结肠癌性肠梗阻的临床资料。结果Ⅰ期肿瘤切除60例,占78.9%(60/76),其中Ⅰ期吻合55例,占91.7%(55/60)。左半结肠癌占60%(33/55),其中Ⅰ期左半结肠切除吻合术51.5%(17/33),I期扩大右半结肠切除吻合术27.3%(9/33),经内镜支架置入过渡后行I期左半结肠切除吻合术18.2%(6/33);Hartmann手术5例,占6.5%(5/76),Ⅰ期单纯造瘘9例(5例Ⅱ期切除),总切除率78.9%(60/76),术后并发吻合口漏1例,治愈75例,住院死亡1例(1.3%)。结论对结肠癌急性结肠梗阻应综合分析,选择适当术式,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2.
我院1976~1985年,10年间共收治各类肠梗阻791例,经手术证实肠扭转168例,其中小肠扭转150例,占肠扭转的88.7%(150/168)。现根据本组资料报道分析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男125例,女25例,男女之比为5:1。年龄2~67岁,其中以20~50岁多见,共114例,占76%。发病至入院时间1~6天,其中以2~4天者最多占72%(108/150)。二、发病诱因:根据病史及术中所见,发病的诱  相似文献   

3.
结肠梗阻的诊断与治疗——附10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结肠梗阻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外科自1990年2月至1999年1月治疗的108例结肠梗阻病例。结果 此组病例中.慢性不全梗阻80例(74.1%),急性完全梗阻28例(25.9%);慢性不全梗阻中有79例(98.8%)为结肠癌引起.急性完全性肠梗阻中结肠癌13例,占46.4%.肠扭转和肠套叠占50%。手术切除率93.5%.死亡率7.4%.结论 结肠梗阻绝大多数为慢性不全肠梗阻,且多因结肠癌引起,在急性完全性肠梗阻病例中,1/2为结肠癌引起;结肠癌、肠扭转、肠套叠是急性完全性结肠梗阻的主要原因。结肠切除术是解除结肠梗阻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阑尾炎术后引起小肠扭转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对2000年1月—2010年3月收治有阑尾炎手术病史的小肠扭转患者1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男11例,女5例;发病年龄17~59岁,中位年龄36岁。阑尾切除术病史2~15年,中位时间5年。发病至就诊时间为2 h至6 d不等,平均35 h。诊断为小肠扭转10例(62.5%),小肠梗阻4例(25.0%),误诊为肠穿孔2例,误诊率为12.5%(2/16);16例小肠扭转患者均经手术治疗,术中发现小肠扭转均为顺时针扭转,其中扭转<360°为5例,扭转>360°为11例。粘连束带形成部位:距回盲部<15 cm有11例,距回盲部>15 cm或者在空肠的为5例。手术方式:经单纯减压复位术5例,行坏死肠段切除术11例,切除肠段40~300 cm,均行小肠I期吻合,未发生肠瘘,其中保守治疗超过72 h的病例,均发生肠坏死,行肠段切除。术后切口感染2例,切口裂开1例。无死亡病例。结论阑尾炎术后引起小肠扭转早期诊断尤为重要,B超定位下抽腹水,观察腹水性质,有助于早期诊断,提高治愈率和减少并发症。手术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成人急性结肠梗阻的病因与诊治方法。方法:对86例成人急性结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病因,分析诊治效果。结果:86例中恶性肿瘤81例,占70.9%;其次为粪块及扭转引起的急性梗阻,占22.1%;而假性结肠梗阻和先天性巨结肠所占比例较低,约7.0%。86例中急诊手术61例,择期手术11例,14例非手术治疗。有4例死亡,33例发生术后并发症,其余均治愈。结论:成人急性结肠梗阻中,结直肠肿瘤为常见病因,其次为粪块梗阻和乙状结肠扭转,急性假性结肠梗阻及先天性巨结肠较少见,诊断中要利用多种辅助检查争取早期明确病因,针对不同病因采取不同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6.
肠扭转29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肠扭转是一种严重的机械性肠梗阻,国内统计构成比占肠梗阻总数的10~21%。我院自1960~1987年共收治各种类型肠扭转295例,现总结分析如下。临床资料一般资料:男232例,女63例,男:女为3.68:1。以青壮年多见。小肠扭转226例(76.6%),其中原发性小肠扭转97例,继发性小肠扭转129例。盲肠扭转33例(11.2%),乙状结肠扭转26例(8.8%),乙一  相似文献   

7.
我院 1996~ 1999年共收治急性肠梗阻 113例 ,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 ,取得较好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性 76例 ,女性 37例 ;年龄 13~ 77岁 ,平均 4 9岁 ,其中 31~ 5 0岁占 4 7%。病因分别为 :肠粘连 74例 ,肿瘤 6例 ,肠扭转 8例 ,粪块 8例 ,内疝 6例 ,肠结核 4例 ,克隆病 2例 ,蛔虫团 1例 ,不明 4例。2 治疗方法2 1 非手术治疗2 1 1 适应症 ①术后早期发生的粘连性肠梗阻 ;②结核性肠梗阻 ;③粪块性、蛔虫团性肠梗阻 ;④对于粘连性肠梗阻、早期肠扭转和肠绞窄性肠梗阻 ,在严密观察下首先采用非手术疗法。2 1 2 方…  相似文献   

8.
手术治疗机械性肠梗阻的经验教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于1971年1月至1984年12月手术治疗机械性肠梗阻409例。现将1971年至1977年和1978年至1984年两个时期手术治疗机械性肠梗阻的结果进行比较,从中吸取经验教训,以提高对机械性肠梗阻手术治疗的效果。临床资料1971年1月至1977年12月手术治疗机械性肠梗阻208例为第一组。其中:男性159例,女性49例。年龄最大74岁,最小3个月。其梗阻原因:嵌顿疝96例,肠扭转41例,肠套叠37例,粘连带致绞窄性肠梗阻30例,肿瘤4例。手术死亡共36例,死亡率为17.31%。其中肠扭转41例,手术后死亡18例,肠扭转手术死亡率  相似文献   

9.
少见病因引起的肠梗阻102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肠梗阻是外科最常见的急腹症。我院自1982年1月至2002年10月收治的1312例肠梗阻患者中由肿瘤、手术引起的粘连、嵌顿疝、肠套叠、肠结核、便秘等常见原因所致者占92.2%(1210/1312);其他原因(腹茧症、Meckel憩室并发症、植物性粪石或异物、胆结石、结肠冗长、单纯肠扭转、炎性疾病、假性肠梗阻等)所致者占7.8%(102/1312),这类病因相对比较少见,有时在临床上容易被忽略。临床资料本组男性64例、女性38例,年龄21~78(平均45.6)岁。发病距就诊时间2~72h。术前病因诊断符合率仅占31.4%(32/102)。均予以手术治疗,除2例死亡外,其余治愈。102例中,…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女性肠梗阻病因、发病特点及与年龄的相关性,回顾性分析女性肠梗阻62例病例资料。结果显示,女性肠梗阻病因主要是结直肠恶性肿瘤占34%,60岁以上老年组与青中年组之比为2:1。动力性肠梗阻占31%,以老年女性为主。粘连性肠梗阻占16%。62例患者中21例行手术治疗,3例死于并发症,其余治愈;保守治疗41例,12例死亡,病死率29%。结果表明,女性肠梗阻首要病因是结直肠恶性肿瘤,特别是老年女性,动力性肠梗阻值得重视。提高警惕,早期及时诊断,积极手术治疗是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老年人急性肠梗阻的病因及其处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老年人急性肠梗阻的病因及其处理。方法:总结1990年5月至2000年10月收治的180例经手术证实的60岁以上的急性肠梗阻患者。结果:病因中肿瘤88例,占48.9%,肠粘连32例,占17.8%,腹外疝21例,占11.7%,肠扭转18例,占10%。术后并发症41例,占22.8%。死亡12例,占6.67%。结论:①老年人急性肠梗阻的主要病因为肿瘤,肠扭转为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②加强围手术期处理可减少术后死亡率;③一经结肠灌洗后再行肠吻合可有效降低吻合口瘘的发生,同时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大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在临床上并不少见 ,手术方式仍有争议。我院自 1993年 3月~ 2 0 0 3年 12月共收治大肠癌 10 2例 ,急性癌性肠梗阻 3 3例 ,占 3 2 .3 5 % ,现结合文献对大肠癌并急性肠梗阻的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3 3例 ,男 2 0例 ,女 13例 ,年龄 2 1~ 76岁 ,平均年龄 5 6岁。全组病例均表现为急性完全性肠梗阻 ,病程 6h~ 10天 ,平均 4.5天。临床及辅助检查符合低位肠梗阻 ,肛诊指套染血者 8例。术中发现癌肿位于盲肠 1例 ,升结肠 4例 ,肝曲 1例 ,横结肠 6例 ,脾曲 2例 ,降结肠 7例 ,乙状结肠 11例 ,直…  相似文献   

13.
机械性肠梗阻150例病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分析机械性肠梗阻的病因。方法回顾性统计我院1997~2004年150例肠梗阻病人手术与病理发现,其中将88例有1次以上的腹部手术史作为A组,62例无腹部手术史作为B组。结果A组与B组粘连、嵌顿性疝发生率分别为61%和16.1%(P<0.01)、3.4%和32.3%(P<0.01),差异有显著意义,而两组肿瘤的发生率分别为20.7%和22.6%无明显差异。全组发生绞窄性肠梗阻100例占66.7%(100/150),其中41%(41/100)有肠坏死而行肠切除。结论A组最常见的梗阻原因是粘连,而嵌顿性疝则是B组最常见的病因。如出现休克、腹膜刺激征、白细胞增高、X线与B型超声的典型表现、腹腔穿刺有血性液体等,对单纯性肠梗阻发展为肠绞窄、肠坏死的术前预测具有很大价值。  相似文献   

14.
急性肠梗阻186例病因及预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肠梗阻患者的病因变化,探讨肠梗阻的诊断和治疗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手术治疗急性肠梗阻患者186例的临床资料,并将186例按年龄分2组,≥60岁为老年组(87例),〈60岁为中青年组(99例),比较2组急性肠梗阻病因及预后情况。结果 186例病例中以肠粘连(40.3%)、肠肿瘤(36.0%)和肠扭转(7.5%)为肠梗阻的主要原因。肠肿瘤为病因的患者中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肠粘连及肠扭转为病因的患者中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组死亡10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肿瘤、肠粘连和肠扭转是肠梗阻的三大病因,老年患者的首位病因为肠肿瘤,中青年患者的首位病因为肠粘连。老年组的病死率明显高于中青年组。早期诊断、积极合理的治疗能够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5.
�󳦰������Խ᳦����Ĵ���   总被引:228,自引:0,他引:228  
结直肠癌并急性结肠梗阻是常见的外科急腹症之一 ,亦是老年人肠梗阻的最常见原因。结直肠癌合并急性结肠梗阻有三个特点 :(1 )左半结肠梗阻多见。文献报道约占大肠癌梗阻的 2 /3。本院近 6年来收治了 2 2 5例梗阻性大肠癌病人 (均为完全性梗阻需急诊手术。经保守治疗后症状缓解 ,再经术前肠道准备而择期手术者不在此列 ) ,其中左半结肠癌、直肠癌病人占 1 4 7例。 (2 )晚期病例多见。本组病例DukesA期 2例 ,B期 35例 ,C期 1 6 1例 ,D期 2 7例 ;C、D期占 83 5 %。 (3)老年病人多见。本组平均年龄 6 4岁。文献报道在所有老年人低…  相似文献   

16.
结、直肠损伤26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结、直肠损伤的诊治经验。方法对26例结、直肠损伤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6例均予以手术治疗,行一期单纯修补、"V"型切除或切除吻合术者22例(占87%,22/26),无肠瘘发生。二期肠造瘘或肠外置3例(占12%,3/26),两类手术酌情放或不放腹腔引流。死亡1例,死亡主要原因为失血性休克、严重多发伤。结论结、直肠损伤大部分一期手术是安全的;二期手术仅适用于结、直肠损伤严重、腹腔污染重、全身情况差和腹膜返折以下的直肠损伤。  相似文献   

17.
城市老年人和成年人急性肠梗阻病因及治疗分析   总被引:44,自引:1,他引:43  
目的分析城市老年人和成年人急性肠梗阻的病因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自1995年1月至1999年12月收治的急性肠梗阻165例。年龄大于或等于60岁的为老年组,年龄小于60岁的为成年组。结果165例中,老年组98例,成年组67例。全组共有结直肠肿瘤68例,肠粘连45例,其他肿瘤腹腔广泛转移13例,乙状结肠扭转10例,斜疝7例,原因不明9例以及其他原因13例。肿瘤患者在老年组中占44.9%(44/98),成年组中占55.2%(37/67),差异无显著性(P>0.05);肠粘连老年组中占30.6%(30/98),成年组中占22.4%(15/67),差异无显著性(P>0.05);乙状结肠扭转老年组中占3.1%,成年组中占10.4%,差异有显著性(P<0.05);肿瘤患者中,老年组有79.5%接受了手术,成年组有94.6%接受了手术,差异有显著性(P<0.05),老年组和成年组结直肠肿瘤的切除率分别为51.4%和54.5%,差异无显著性(P>0.05)。全组死亡9例,老年组病死率7.1%(7/98),成年组为2.9%(2/67),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1)肿瘤是城市居民肠梗阻的主要病因;(2)急性肠梗阻时结直肠癌的切除率超过50%;(3)老年组的病死率明显高于成年组。  相似文献   

18.
44例结肠癌引起急性结肠梗阻的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赵屹  惠晨驰 《临床外科杂志》2006,14(11):746-747
我院自1990年以来共收治结肠癌引起的急性结肠梗阻44例,现初步作一小结,并对有关治疗问题加以讨论。临床资料本组44例中男26例,女18例,年龄28~70岁,平均49岁。结肠癌引起梗阻占同时期住院急性结肠梗阻的首位(55.4%),占同时期住院结肠癌患者的42%。左半部结肠癌36例(82%):乙状结肠癌32例,其中2例引起急性结肠梗阻继发盲肠穿孔,脾曲结肠癌2例,降结肠癌2例;右半结肠癌8例(18%):升结肠癌4例,肝曲结肠癌2例,盲肠癌2例。全组病例于入院后经过积极的术前准备,采用了3种手术方法:①结肠一期切除20例。在癌位于左半结肠的16例中,施行左半结肠切除12例…  相似文献   

19.
结直肠癌急性梗阻的外科处理(附6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结肠梗阻的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了62例急性结肠梗阻的手术处理方法和治疗效果.结果:右半结肠梗阻21例,全部行一期切除吻合术;其余41例低位梗阻患者中31例行一期切除吻合,4例行Miles术,3例行Hatmann术,2例行单纯造口术,1例行短路加造口术,术后低位梗阻一期切除吻合患者中2例出现吻合口瘘,经治疗痊愈,无死亡病例.结论:对于梗阻时间短,肠壁水肿轻的急性左半结肠癌梗阻患者,结合术中结肠灌洗,进行一期切除吻合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20.
无支撑肠襻式肠造口术28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肠造口术是外科临床常用的一种手术。近年来 ,美国一些医院采用无支撑肠攀式肠造口术 (rodlessend loopstoma,RELS)替代了传统的肠造口方法。现将我们在美国哈佛大学迪肯尼斯医院外科 1992~ 1994年两年进修期间收集的 2 88例患者RELS式肠造口术 30 2例次总结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般资料 :本组男 112人 ,女 176人。年龄 5~ 91岁 ,平均 5 2 1岁。其中回肠造口 112例次 (37% ) ,回结肠造口 32例次 (11% ) ,结肠造口 15 7例次 (5 2 % )。所有病例来自迪肯尼斯医院创伤外科 ,肿瘤外科 ,普外科 ,结直肠外科。手术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