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探析对慢性肾衰竭患者采用参苓白术散、当归补血汤联合疗法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7年6月期间入我院内科接受诊疗的83例慢性肾衰竭患者,以患者及其家属知情自愿为前提,按随机数字表格法分为对照组40例、联合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西药治疗,联合组应用中医参苓白术散、当归补血汤联合疗法治疗,对比组间疗效差异。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BUN、Scr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且联合组治疗后的BUN、Scr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慢性肾衰竭患者采用参苓白术散、当归补血汤联合疗法治疗疗效确切,且安全性高,是早期肾衰竭病例良好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
目的:参苓白术散联合当归补血汤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从我院2014年9月-2016年10月收治的慢性肾衰竭疾病患者中,抽取120例纳入到讨论中,用随机数字法分两组讨论,每组各60例,对照组接受参苓白术散治疗,研究组接受参苓白术散联合当归补血汤治疗,观察治疗状况,如治疗疗效、中医症状评分、实验室指标等,并对比。结果:研究组治疗总疗效95%高于对照组83.33%,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治疗前中医症状评分,组间数据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治疗后中医症状评分,研究组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治疗前、治疗后,研究组与对照组尿素、血肌酐、血清白蛋白指数,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比各组治疗前与治疗后的尿素、血肌酐、血清白蛋白指数,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慢性肾衰竭疾病可考虑联合参苓白术散和当归补血汤治疗,疗效突出,显著改善各指标,和单用参苓白术散药物对比,在改善肾功能和各临床症状上作用更为明显,值得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参苓白术散加减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慢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2015年2月至2018年2月诊断治疗的小儿慢性腹泻患儿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蒙脱石散及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结果:秩和检验显示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卡方检验显示,总有效率观察组较对照组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参苓白术散加减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慢性腹泻能够显著改善中医证候积分,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加味参苓白术散治疗脾肾气虚型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脾肾气虚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加味参苓白术散。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及24 h尿蛋白定量变化情况。结果:临床疗效:对照组有效率为64. 00%,治疗组有效率为88. 00%,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中医证候疗效:对照组有效率为80. 00%,治疗组有效率为92. 00%,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治疗后24 h尿蛋白含量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积分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加味参苓白术散治疗脾肾气虚型慢性肾小球肾炎,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参苓白术散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肺脾气虚型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2月我院就诊的慢阻肺病患者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治疗组在西药基础上加服参苓白术散。治疗12周后,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的中医临床症候评分、CAT及MMRC量表积分、6分钟步行试验,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中医临床症候评分、CAT及MMRC量表积分组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6分钟步行试验距离优于治疗前,组内对比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配合参苓白术散治疗可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肺脾气虚型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6.
杨晓红  李艳青 《新中医》2020,52(17):35-37
目的:观察参苓白术散合金匮肾气丸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西药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参苓白术散合金匮肾气丸加减治疗,2组均治疗4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观察比较2组中医证候积分、肺功能、6 min步行距离及Borg呼吸困难评分等变化情况。结果:2组治疗后肺功能、中医证候积分、6 min步行距离、Borg呼吸困难评分均有改善,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苓白术散合金匮肾气丸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能有效缓解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参苓白术散联合归脾汤治疗肺脾气虚型慢阻肺稳定期合并失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06例肺脾气虚型慢阻肺稳定期合并失眠患者,按照单双号分组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采用参苓白术散联合归脾汤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中医证候评分、mMRC评级、6 MWD、FEV_1/FCV、PEF、阿森斯失眠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肺脾气虚型慢阻肺稳定期合并失眠应用参苓白术散联合归脾汤治疗的临床疗效较好,可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本研究主要观察参苓白术散加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中医辨证属肺脾气虚型的中医证候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患者,采用随机方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以12项中医肺脾两虚的中医证候为观察指标,在治疗前先进行中医证候评分,记录评分结果.之后进行临床研究.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舒利迭吸入治疗,1次1吸,1日2次),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中药治疗(参苓白术散加减,每日1剂,早晚服用),共进行12周临床观察,观察结束后再进行中医证候评分,以比较2组治疗方案对患者的中医证候的影响及临床效果.结果:参苓白术散加减能改善患者的肺脾气虚型的中医证候,对稳定期患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结论:本次研究表明应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在咳嗽、自汗、易感冒、体倦乏力、神疲懒言、食少纳呆、食后腹胀、大便异常8项证候改善上有明显差异.结论:说明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很好地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中医辨证属肺脾气虚型患者的中医证候.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加味当归补血汤对慢性心力衰竭伴发贫血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72例慢性心力衰竭伴发贫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联合应用加味当归补血汤,2组均治疗4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血色素(Hb)、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明尼苏达心功能不全生活质量量表(MLHFQ)积分。结果:2组治疗后,治疗组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80.56%,对照组为55.56%,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Hb显著升高、MLHFQ积分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当归补血汤能纠正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贫血、改善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周叶萍 《新中医》2015,47(12):47-48
目的:观察健脾通络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实验组采用健脾通络汤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中医症候积分变化。结果:总有效率实验组93.33%,对照组80.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前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证候积分明显低于治疗前,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2组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医证候总有效率实验组96.67%,对照组80.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通络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症候积分。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低频促透解毒活血汤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51例慢性肾衰竭早中期患者分为对照组24例和治疗组27例,均予以常规降压、降脂、纠酸、纠贫的一体化治疗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低频超声透药治疗,疗程为24周。观察和比较两组总体疗效、中医证候积分、BUN、Scr、ALB及HB。结果两组总体疗效及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和对照组较治疗前Scr下降,两组治疗前后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组间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HB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频超声促透加味解毒活血汤联合常规基础治疗对缓解慢性肾衰竭早中期患者临床症状效果明显,对降低患者血肌酐水平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参苓白术散联合理中汤治疗慢性功能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慢性功能性腹泻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各45例,A组患者给予蒙脱石散联合金双歧治疗,B组患者给予参苓白术散结合理中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中医证候评分。结果:治疗后B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3.3%,高于A组患者的7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明显低于A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苓白术散联合理中汤治疗慢性功能性腹泻疗效确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当归补血汤联合贝那普利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及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糖化血红蛋白(HbA1C)含量变化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糖尿病肾病(DN)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贝那普利治疗,观察组在贝那普利治疗基础上采用当归补血汤治疗,连续治疗4周。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肾功能及RBP4、HbA1C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血肌酐(Scr)、尿素氮(BUN)、RBP4及HbA1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DN患者的治疗,当归补血汤联合贝那普利可以提高临床有效率,减少中医证候积分的同时还可以改善患者阴阳亏虚和肾功能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4.
张爱萍 《新中医》2017,49(5):121-123
目的:观察针刺董氏奇穴联合参苓白术散治疗脾胃气虚型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脾胃气虚型厌食症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参苓白术散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联合针刺董氏奇穴治疗。2组均治疗4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和体质量的变化。结果:2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577,P0.05)。治疗后,2组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治疗组的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体质量均较治疗前增加(P0.01);治疗组体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董氏奇穴联合参苓白术散治疗脾胃气虚型小儿厌食症,治疗效果确切,能有效改善患儿的症状、体征,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肺脾气虚证患者实施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4月-2017年5月期间接收的5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肺脾气虚证患者为探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予以对照组西药治疗方式,予以观察组参苓白术散加减和西药治疗方式,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成效和症状改善状况进行观察与探究。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疗效为92.86%,明显比对照组的75.00%要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观察组患者的咳嗽消失时间、腹胀恢复时间、喘息改善时间、哮鸣音改善时间等指标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肺脾气虚证患者应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方式,能有效使临床症状得到改善,临床治疗成效明显,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茯苓甘草汤治疗肺动脉高压气虚血瘀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4例肺动脉高压气虚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7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加用硝苯地平控释片,实验组患者加用茯苓甘草汤,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疗效,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动脉收缩压、肺功能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情况。结果:经过治疗,实验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2.6%,对照组为81.5%,实验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茯苓甘草汤治疗肺动脉高压气虚血瘀证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肺功能和肺部血液循环,疗效优于硝苯地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效果。方法:9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氯雷他定联合多塞平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氯雷他定、多塞平联合桂枝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氯雷他定联合多塞平治疗慢性荨麻疹基础上,若加用中药桂枝汤加减可显著提高患者临床疗效及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效果,对保障其生活质量、身心健康均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柴芍清肝汤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9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7例。治疗组患者使用柴芍清肝汤联合口服甲巯咪唑治疗,对照组患者仅以口服甲巯咪唑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FT3、FT4、TSH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疗效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FT3、FT4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比较,治疗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柴芍清肝汤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健脾通络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弱证患者91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健脾通络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中医证候积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48%较对照组的77.78%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通络汤联合西药可有效提高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弱证患者的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参苓白术散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诊断标准,属于肺脾气虚型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COPD稳定期常规疗法,治疗组服用参苓白术散治疗,疗程均为2个月。观察2组治疗前后临床证候、症状、体征、肺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苓白术散对COPD稳定期患者的临床症状、肺功能的改善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