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正> 稻田是疟疾、乙型脑炎等主要媒介蚊虫~中华按蚊、三带喙库蚊的重要孳生场所。河南七十年代一些地区疟疾的暴发流行与当地水稻种植面积的扩大呈相关关系。然水稻的栽培制度又直接影响着蚊虫的孳生。了解研究不同地区水稻耕作情况与稻田蚊幼组成及若干生态学,将对稻田区灭蚊防病提供有益的科学依据。本文利用河南多年来的调查资料就上述问题提出报告。  相似文献   

2.
本项调查以遮荫系数反映了水稻的生长情况,7月中旬至8月下旬是遮荫条件最佳阶段,但嗜人按蚊的种群数量却明显下降,说明遮荫条件与按蚊种群密度并不存在密切关系。该阶段气温高、降雨量少,湿度偏低可能是影响当地按蚊密度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并查阅相关文献,在简要概括了优质水稻内涵的基础上,总结了优质水稻的栽培管理技术要点,只有依靠栽培技术进步,强化栽培管理,才能提高水稻综合生产能力,确保水稻优质、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转基因水稻与其受体的转录谱差异,探索通过比较转录谱差异评价转基因水稻非预期效应安全性的可能性。方法利用水稻全基因组Oligo芯片,采用统计学和生物学双重指标鉴定转基因水稻与其受体的表达差异。通过基因信息数据库检索表达差异基因的相关信息。结果在全基因组范围内,筛查出22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13个上调基因,9个下调基因,这些差异表达基因分布于11个染色体上。结论利用全基因组芯片筛查出的转基因水稻与其受体的表达差异基因,为转基因水稻非预期效应的评价提供了无偏性的靶标,但由于自然变异的影响以及目前人类关于生物基因功能数据库的不健全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基因芯片技术广泛应用于转基因生物安全性评估。  相似文献   

5.
通过Hg在整株水稻各部位的分布研究,揭示了植物对环境中有害重金属选择性吸收和部位富集的基本规律。水稻是选择性吸收Hg的农作物之一,稻根和茎叶是代谢最旺盛的器官,其Hg的含量最大,而籽粒是营养贮存部位,含Hg量却最少,充分显示出自下而上递减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水稻基因组序列信息的分析,全局地、宏观地了解各种植物抗病相关基因在水稻中的同源情况,发现水稻的抗病相关基因,方法:利用各种基因预测软件,以多种植物的数据库,特别是单子叶植物的数据和EST数据库为训练集,进行基因的预测,收集各个公用数据库中各种植物抗病相关基因的蛋白序列,包括抗病基因(R基因)和抗病基因信号传导途径相关基因,将它们与水稻基因组数据库比对,并进行保守区分析,结果与结论:发现水稻的抗病相关基因具有较为特殊的R基因类型和独特的信号传导与调控系统,这些特性与单子叶和双子叶植物的系统发生有关,为加快水稻抗病性研究,培育优良新品种的步伐提供强有力的帮助。  相似文献   

7.
彭琴  陈晔  伍世林 《九江医学》2006,21(2):43-45
本研究首先在20个籼粳亚种四倍体水稻F_1代中筛选出高结实杂交组合:Dur/Sg9912(命名为PSR120),然后在田间随机取样的200多株PSR120F_2代植株,并考察其结实率。用统计软件分析结实率,结果表明:多倍体水稻F_2结实率变异大,分布不对称。  相似文献   

8.
以密度指数及叮人率为指标,通过连续十五年来的纵向观察,指出农田作物品种的更迭,对三带喙库蚊种群数量的变动有重要影响。当地恢复种植旱作物,该蚊失去水稻田这个主要孳生地之后,其密度指数逐渐下降至不足危害的水平(密度由17.33只降至0.27只/日落后两小时),叮人率亦相应减低(8.00降至0.33/人/夜)。相反,种植水稻面积增加,将导致该蚊密度的大幅度上升(409.80%)。  相似文献   

9.
芦炳君 《中外医疗》2007,(17):54-54
本文分析了水稻稻瘟病的发生与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以氨基酸为主要成分并与多种微量元素复配而成的氨基酸营养液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它们使水稻产量提高4.44%~9.7%,且氨基酸的种类对水稻增产有影响。  相似文献   

11.
利用15N示踪技术,研究不同移栽密度对水稻产量、氮肥吸收利用及氮素去向的差异.结果表明,随移栽密度增大,水稻产量显著增加,稳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降低,子粒与秸秆氮素含量、肥料利用率及其残留量增加,而氮素损失降低.水稻所吸收的氮素约2/3来源于土壤氮,1/3来源于当季肥料氮.不同移栽密度处理间,肥料利用率为16.69%~26.69%,氮肥残留率为17.12%~21.08%,有52.23%~66.19%的肥料损失.无论哪种密度下,肥料主要残留在0~20cm土层中.种植密度为40cm×40cm时,0~20cm土层氮素残留量为28.54kg/hm2,占施肥量的12.97%,高于50cm×50cm和30cm×30cm处理而在40~60cm土层的氮素残留量为7.34kg/hm2,比50cm×50cm和30cm×30cm处理同层残留量降低了57.90%~59.29%.  相似文献   

12.
南湾湖农场位于湖南省益阳地区南县与沅江县交界处,即东径112.5°、北纬29.2°。占地6万多亩。海拔最高27.8米,最低25.4米,泥质土壤,pH8.5~6。场内沟渠纵横密布、大渠可通船。按规划种植有水稻、香莲、水杉以及养殖等,是综合性农场。洞庭湖是我国血吸虫病严重流行区。农  相似文献   

13.
丁燕  安瑜 《宁夏医学杂志》2009,31(7):587-588
目的对六盘山地区种植的大黄药材进行综合质量分析。方法按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大黄药材的标准要求,对六盘山地区种植的大黄药材中5种葸醌类物质总含量、浸出物、干燥失重、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进行测定。结果六盘山地区种植的大黄药材各物质含量均符合标准要求。结论六盘山地区种植的大黄药材质量较好,但各不同产区种植的大黄药材中,各物质含量有差异。  相似文献   

14.
砷(As)在整株水稻各部位的分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As在整株水稻各部位的分布研究,揭示了植物对环境中类金属As的吸收和富集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稻根含As量最大,茎叶含As次之,籽粒含As很微,充分显示出自下而上递减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5.
我国北方是高血压高发地区,笔者从医多年,一直都在北方工作,对高血压疾病有一定了解,现把多年从医经验贡献出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为保护和利用宁夏六盘山地区栽培半夏资源提供种植依据.方法 收集不同来源的半夏品种,以其有效成分(总生物碱、有机酸、麻黄碱)含量为观察指标,进行品种质量评价.结果宁夏六盘山地区种植半夏各有效成分含量略低于道地产区半夏.结论 加强科研技术指导,规范化种植,为提高宁夏六盘山地区栽培半夏品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水稻黄酮(4′,5-二羟基-3′,5′-二甲氧基黄酮-7-0-B-D-葡萄糖甙)对大鼠实验性肝纤维化的作用,并从自由基的产生及清除方面探讨其机理。方法:腹腔注射硫代乙酰胺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和胆管结扎上引起大鼠肝纤维化模型,以γ-干扰素作对照,测定相应肝功能和肝纤维化指标,及肝组织中GSH-Px、MDA、SOD活力。结果:水稻黄酮可显著改善肝功能与肝纤维化,降低MDA含量,提高SOD、GSH-Px活力。结论:水稻黄酮对肝纤维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水稻黄酮还可显著改善肝功能,提高肝组织中自由基清除系统的功能,加强肝组织清除自由基及MDA,减轻自由基对肝组织的损害。  相似文献   

18.
<正> 济南市西郊小金庄等村庄,生活比较富裕,居民以种植蔬菜、水稻为主。近几年来多以鲜粪或未处理的粪便施肥,该地区水源充足,其耕作方式适于钩虫病的流行。家庭厕所及外周环境卫生条件管理较差,是重要的流行因素,小金庄位于济南西郊约5公里,邻村的儿童都在此小学上学。对该小学生和部分成年人进行了钩虫感染情的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哀牢山微小按蚊数量变化与疟疾流行的关系。 方法 收集和分析哀牢山各年疟疾和按蚊监测报表资料和各种农作物种植以及当地气象资料情况并另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 疟疾发病率与微小按蚊数量变化有统计学意义(r=0.89,P<0.05),微小按蚊数量变化与分层在1100m海拔以上的村委会种植甘蔗有统计学意义(r=0.78,P<0.05)。 结论 半山区种植农作物变化对控制疟疾有重要作用。高疟区控制疟疾流行的关键是降低主要传疟媒介的密度,缩小分布范围。  相似文献   

20.
敌枯唑为一种内吸性的水稻白叶枯病药剂。我国许多地区均有白叶枯病害发生,造成水稻减产。因此,防治水稻白叶枯,就成为植保工作及农药工作的一项紧急任务。为满足广大贫下中农对防治水稻病害的要求,天津农药实验厂和南开大学元素所进行了协作,自1972年1月至4月进行了中试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