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幕上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的CT、MRI和病理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幕上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NET)的CT及MRI特点,以提高影像学诊断的准确性。资料与方法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例PNET的CT及MRI表现。结果8例PNET分别位于幕上大脑半球的额顶、额颞、枕叶、胼胝体区,病灶普遍较大,多为偏实性肿瘤,边界清晰,瘤周水肿较轻,其中病灶内囊变4例,合并出血3例,肿瘤T1WI呈稍低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4例,T1WI、T2WI呈混杂信号3例,2例DWI显示呈高信号。增强检查肿瘤可表现为不均一强化、不规则“印戒”样强化,2例显示沿室管膜播散。结论PNET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特征,影像学表现结合临床症状有助于与其他肿瘤区分。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成人幕上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SPNET)的MRI表现与病理联系,提高诊断水平.方法 搜集1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成人SPNET的临床病理及MRI资料,回顾性分析其影像学特点,并结合病理归纳其联系.男女比例为7∶3,中位年龄45.0岁,7例以头痛、呕吐首发,2例头痛伴晕厥,1例面部及舌根部麻木.均采用GE 1.5 T MRI扫描仪行MRI平扫+增强检查.结果 病灶均单发,其中额叶5例、颞叶3例、顶叶2例,1例累及胼胝体膝部,无一例术前发生转移.病灶体积大,边界清,占位效应显著,3例无水肿,5例伴轻度水肿,2例伴明显水肿,2例伴出血,未见钙化.囊实性为主6例,表现为大囊小结节,壁结节多位于大脑凸面,囊变常靠近中线,实性为主4例,可伴灶性坏死,MRI上呈等或低T1WI、高或稍高T2WI信号,增强后呈“印戒”样或“蜂窝”样强化.结论 成人SPNET的MRI表现与组织学特点密切相关,MRI表现具有特征性,仍依靠病理学确诊.  相似文献   

3.
幕上原始神经外胚叶瘤的常规MRI与DWI表现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分析幕上原始神经外胚叶瘤的常规MRI表现并探讨扩散加权成像(DWI)对幕上原始神经外胚叶瘤(PNETs)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1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幕上PNETs的常规MRI表现和3例DWI特点。常规MRI扫描采用梯度回波(Flash)、自旋回波(SE)、快速自旋回波(TSE)序列;DWI采用自旋回波一回波平面(SE-EPI)序列。结果 幕上PNETs常规MRI表现:肿瘤位于幕上脑内任何部位,呈类圆形,边界清楚,T1WI肿瘤呈稍低信号或等信号,T2WI呈等或稍高信号,瘤周无明显水肿或水肿较轻.肿瘤实质多均匀强化,少数肿瘤内可见囊变坏死区或出血灶,肿瘤可引起脑脊液转移,甚至出现远处转移。幕上PNETs的DWI特点:肿瘤实质扩散受限,DWI上呈高信号,表观扩散系数(ADC)呈低信号,ADC值低于其他颅内原发性肿瘤。结论 结合幕上PNETs的常规MRI表现和DWI特点有助于其术前定性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4.
张静  郑君惠  黄飚 《放射学实践》2019,34(3):270-276
【摘要】目的:探讨松果体区实性肿瘤的CT及MRI影像特点及诊断要点。方法:搜集本院43例松果体区实性肿瘤的CT及MRI资料,生殖细胞瘤经手术病理及临床放疗后随访证实,其余病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结果:生殖细胞瘤25例(手术病理证实18例,临床放疗后随访证实7例);松果体实质细胞肿瘤10例;神经上皮源性肿瘤4例;脑膜瘤4例。生殖细胞瘤表现为圆形或类圆形肿块,边界清楚,密度/信号均匀,CT呈等或稍高密度,钙化的松果体被肿瘤包裹或位于肿瘤周边;MRI呈T1WI等低信号,T2WI等/稍低信号,增强扫描明显均匀强化。松果体细胞瘤表现为松果体区圆形或类圆形、浅分叶、边界清楚的肿块,CT呈稍高密度,MRI呈T1WI低信号,T2WI稍高信号,增强扫描一般均匀强化,部分不均匀强化。松果体母细胞瘤肿瘤呈深分叶状,形态不规则,肿瘤内部可见出血、囊变、坏死,增强扫描明显不均匀强化,中间分化的松果体实质细胞瘤影像学表现介于松果体细胞瘤及松果体母细胞瘤之间。脑膜瘤呈圆形或类圆形,形态规则,边界清楚,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CT呈稍高密度,T1WI呈等信号,T2WI呈等稍低信号,信号/密度均匀,增强扫描明显均匀强化,并可见“脑膜尾征”。结论:松果体区域组织成分较复杂,肿瘤种类较多,影像学表现多种多样;需结合影像学表现(肿瘤形态、边界、其与周围组织关系、强化特点)及临床资料(患者年龄、性别、实验室检查等)综合考虑做出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幕上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的影像表现。方法 经手术与病理证实的7例幕上原始神经胚层肿瘤患者均经MRI检查,6例又经CT扫描。所有患者的MRI与CT表现是与手术病理对照分析的。结果 肿瘤病变的部位包括额叶2例,顶叶、胼胝体、侧脑室、松果体、顶枕叶各1例。7例肿瘤均呈囊实性肿块,边界清楚,体积较大,常伴囊变或出血。肿瘤的实性部分在T1WI上呈等或稍低信号,在T2WI上呈稍高信号,增强扫描均明显强化。CT平扫肿瘤常呈等或稍低密度,水肿较轻,增强扫描后明显强化。结论 幕上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的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但确诊需结合病理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脉络丛肿瘤(CPTs)的CT和 MRI表现特征,提高影像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经病理证实的CPTs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其中脉络丛乳头状瘤(CPP)22例,非典型性脉络丛乳头状瘤(ACPP)2例,脉络丛癌(CPC)4例。全部病例均行CT平扫、MRI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28例CPTs患者中男16例,女12例,年龄5个月~66岁,中位年龄30岁。发病部位包括侧脑室(12例)、第四脑室(8例)、桥脑小脑角区(6例)、三脑室(1例)和小脑蚓部(1例)。CPPs CT平扫多表现为较均匀等密度或稍高密度,其中6例伴有钙化;肿瘤实性部分在T1 WI 上呈等或稍低信号, T2 WI上呈等或稍高信号;MRI 增强扫描示肿瘤实性部分及囊壁呈明显强化。CPPs 内可见肿瘤血管,出血和囊变少见;APCCs更易发生囊变,可侵犯周围脑实质,易出现瘤周水肿;CPCs 可见瘤内出血、囊变、脑实质浸润、沿脑脊液播散等改变。结论:脉络丛肿瘤的CT和 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MRI 能清晰显示肿瘤的形态学改变,为手术方案的制定及预后判断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邓亚  解天梅 《西南军医》2009,11(5):837-838
目的探讨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的CT、MRI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的CT及MRI表现。结果(1)病变好发于小脑,8例毛细胞星形细胞瘤中,起源于幕下者5例。幕上者3例。(2)肿瘤呈类圆形,伴不同程度囊变,根据囊变程度可分为囊肿型、囊肿结节型和肿块型,以囊肿结节型最多见;(3)肿瘤囊性部分CT平扫呈低密度,MR平扫T1WI呈明显低信号,T2W1呈明显高信号;肿瘤实性部分、囊壁及壁结节CT呈等或稍低密度,MRT1W1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增强后肿瘤囊壁不强化或轻度强化,壁结节及实性部分明显强化,囊性部分不强化;(4)肿瘤边界清楚,瘤周无水肿;(5)肿瘤出血与钙化少见。结论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在CT、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可为临床术前提供信息。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的CT、MRI特征.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1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的CT及MRI表现.结果 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影像学表现有以下特点:(1)青少年易发病,20岁以下多见;(2)病变好发于小脑;(3)肿瘤呈类圆形,伴有不同程度囊变,根据囊变程度可分为囊肿型、囊肿结节型和肿块型,以囊肿结节型最多见;(4)肿瘤囊性部分CT平扫呈低密度,MR T1WI呈明显低信号,T2WI呈明显高信号;肿瘤实性部分、囊壁及壁结节CT呈等或稍低密度,MR 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 T2WI呈稍高信号.增强后肿瘤囊壁不强化或轻度强化,壁结节及实性部分明显强化,囊性部分不强化;(5)肿瘤边界清楚,瘤周无水肿;(6)肿瘤出血与钙化少见.结论 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在CT、MRI上表现有一定特征,有助于术前与其他肿瘤的鉴别.  相似文献   

9.
中枢神经细胞瘤的CT和MRI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细胞瘤的CT和MRI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经病理证实的中枢神经细胞瘤的CT和MRI表现.结果9例中枢神经细胞瘤均位于侧脑室前2/3、孟氏孔区,呈不规则形,分叶,向两侧不对称生长,边界清晰,无或轻度瘤周水肿.CT呈等或稍高密度,其中囊变4例及钙化3例,无出血;T1WI示肿瘤呈等、稍低信号6例,其间杂以更低信号或高信号区;T2WI呈高信号6例,其间杂以低信号、等信号或更高信号区,囊变5例、钙化3例、出血2例;CT和MRI增强扫描示肿瘤实性部分轻中度增强,囊变和钙化区无增强.结论中枢神经细胞瘤的CT和MRI表现具备一定的特征性,可在术前作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幕上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SPNET)的MRI表现及病理学基础,旨在提高对该病的影像学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18例经病理证实为SPNET的MRI表现,并与手术病理相对照,探讨不同病例MRI表现不相同的病理学基础.结果 病灶位于额叶8例,顶叶3例,颞顶叶2例,颞叶、额顶叶、额颞叶、枕叶及侧脑室旁各1例.病灶普遍较大(3.8~9.6 cm),形态不规则10例,边界清楚14例,病灶均呈囊实性肿块,信号不均匀,实质部分T1 WI呈等或稍低信号,T2 WI及FLAIR呈等或稍高信号.囊变多位于周边,可见出血、流空血管影、钙化.瘤周无水肿9例,轻度水肿7例,中度水肿2例,占位效应均显著,邻近颅骨可受侵.增强后病灶明显不均匀强化16例,均匀强化1例,未见强化1例.病理组织显示肿瘤由低分化的排列紧密的小圆细胞构成,可向多种细胞分化,间质血管丰富;免疫表型以NSE、Vim、CD99、GFAP、Syn表达为主.结论 SPNET的MRI表现与其病理学基础密切相关,确诊仍需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化检查.  相似文献   

11.
罕少见脑胚胎性肿瘤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影像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几种罕少见的脑胚胎性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影像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10例罕少见的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脑胚胎性肿瘤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MRI、CT表现.结果10例中,幕上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6例,室管膜母细胞瘤2例,髓上皮瘤1例,非典型性畸胎样或横纹肌样瘤1例,其中,4例为婴幼儿和儿童.各肿瘤的病理组织学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是确诊的依据.肿瘤均位于幕上,体积较大,形态多不规则,呈分叶状,信号、密度不均匀,坏死囊变多见;肿瘤实质CT平扫多旱稍高密度,MRI表现为T2WI呈等或较高信号,T1WI呈较低信号,增强扫描显著强化.结论罕少见脑胚胎性肿瘤患者的MRI、CT表现无明显特异性,结合临床及病理组织学特征对其进行全面认识了解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2.
中枢性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的CT和MRI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中枢性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rimitive neuroectodermal tumor,PNET)的影像表现特征,以提高对此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9例PNET患者的CT和MRI资料。结果发生于大脑半球7例,脑干及松果体区各1例。9例病灶边界均清晰,密度或信号不均匀。CT平扫实质部分与脑灰质等或稍高密度,MRI上T1WI呈与脑灰质等或稍低信号,T2WI呈等或稍高信号。7例无或轻度瘤周水肿;6例有明显占位效应;瘤内出血6例,钙化5例;6例见流空血管信号穿行,6例与侧脑室关系密切。5例与局部硬脑膜相连,其中2例邻近骨质变薄,增强扫描多明显强化。结论 PNET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特征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原始神经外胚叶肿瘤(PNET)的CT、MRI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29例经病理证实的PNET的临床表现和CT、MRI征象。结果原发于上肢PNET 3例,上颌窦1例,肺1例,纵隔2例,腹膜后2例,颈部1例,下肢2例,额叶6例,颞叶3例,脑室内3例,CPA区1例,椎管内2例,盆腔内2例。病灶体积较大,呈浸润生长,推压邻近结构,并可凸入椎管。肿瘤密度/信号不均,CT为软组织密度,轻至中度强化;MR T1WI肿块与肌肉等信号,T2WI呈不均匀高信号,增强扫描呈花环状或蜂窝状强化。3例有钙化,2例邻近骨质破坏,呈溶骨性破坏伴骨膜反应。肿瘤DWI上呈高信号,ADC值低于其他颅内原发性肿瘤。结论 PNET的常规MRI表现和DWI特点有助于其术前定性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外周性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eripheral primitive neuroectodermal tumor,pPNET)的CT和MRI影像学表现,以提高对其认识和诊断的准确性。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1例pPNET患者的CT及MRI影像学表现。11例pPNET中9例行CT检查,2例行脊柱MRI检查。结果 11例病灶中1例位于鼻腔,4例位于胸壁,2例位于腹膜后,2例位于盆腔,2例位于脊柱。9例软组织pPNET表现为较大且浸润性生长的软组织肿块,伴或不伴邻近骨质的溶骨性破坏。肿块内密度多不均匀,增强后呈中等程度以上不均匀强化。双期扫描动脉期多数肿瘤内见细小供血动脉,静脉期肿瘤持续性强化且密度趋向均匀。2例脊柱pPNET表现为椎体骨质破坏及周围软组织肿块,肿块边界不清,包绕椎体并延伸至椎管内压迫脊髓。增强后病灶明显强化且不均匀。结论 pPNET有一定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密切结合临床及影像学表现是诊断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枢性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cPNET)的CT、MRI表现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5例cPNET患者的CT、MRI影像资料,总结其影像特征及鉴别诊断。结果本组cPNET病例平均年龄(8.82±2.53)岁,男女比例为9︰6。肿瘤均位于幕上,体积较大(平均直径约6.3 cm),多伴有小灶性或大片状坏死囊变(12/15),瘤周无水肿或轻度水肿。CT平扫肿瘤呈等、稍高或稍低密度,增强扫描较均匀或不均匀强化。MRI 平扫肿瘤实性成分 T1 WI 呈等或稍低信号,T2 WI 呈等或稍高信号, DWI大部分病例(12例)呈高信号,FLAIR呈等信号(9例)或稍高信号;增强扫描实性成分呈较均匀或小蜂窝状、不规则明显强化,坏死囊变成分未见强化。结论 cPNET具有一定特点,包括发病年龄较小、肿瘤大但界限较清且瘤周水肿轻或不明显、实性成分在DWI序列呈高信号、FLAIR序列呈等信号等。  相似文献   

16.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CT和MRI诊断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目的 探讨CT和MRI对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表现和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颅内海绵状血管瘤22例,其中脑内型海绵状血管瘤21例,脑外型海绵状血管瘤1例。10例行CT检查,16例行MRI检查,13例行MRA检查。结果 脑内型海绵状血管瘤可位于脑内任何部位,单发病灶多见,周围无或轻度水肿,无明显占位效应。CT平扫为稍高密度影,钙化占72.7%,增强扫描大都无强化;MR T1WI表现为桑葚状混杂高信号.周围有云絮状低信号环,增强后病灶大都无强化;MRA检查未见异常血管。脑外型病灶位于中颅窝、鞍旁,MRI呈类似哑铃形较均匀的稍长T1、长T2信号,增强扫描见明显均匀强化.MRA检查未见异常血管。结论 脑内型海绵状血管瘤的MRI表现较有特异性,结合CT和MRA可明确诊断;脑外型者易误诊,对CT和MRI表现类似的中颅窝脑膜瘤,应考虑到本病的可能。  相似文献   

17.
原发性骨骼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影像表现与病理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分析原发性骨骼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MFH)影像表现与病理的关系,以提高诊断准确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性骨骼MFH 13例,术前分别经X线平片、CT平扫、MR SE T1 WI、T2 WI和增强T1 WI检查,复习影像表现并与手术病理作对照.结果 13例原发骨骼MFH中,11例位于骨端,2例位于骨干,位于骨端者与骨性关节面的距离为1~5 cm.肿瘤呈溶骨性骨质破坏,直径5.3~12.7 cm.其中,破坏区偏心10例,破坏区内见少许分隔7例,周边不连续硬化11例,伪足样突起7例,骨膜增生2例,软组织肿块9例,所有患者软组织肿块体积较小.CT扫描显示肿瘤密度与肌肉密度相仿.在MR T1 WI肿瘤为等低信号,在T2 WI为混杂信号,T2 WI常见片状等低信号,病灶周围常见不完整的低信号环,环外见伪足样突起.动态增强呈进行性延迟强化,强化显著,且较均匀.大体病理显示病灶偏心,膨胀不明显,肿瘤多突破皮质形成范围较小的软组织肿块,呈结节状或假性包裹样,肿瘤内见纺锤形成纤维细胞和胞体较小的组织细胞样细胞,伴有数量不等的胶原纤维,细胞密集呈席纹状或放射状排列.肿瘤微血管丰富.结论 原发骨骼MFH好发于中年患者长骨骨端,T2 WI常见等低信号成分,增强扫描强化显著;MRI表现与病理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