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记者王雪飞特约记者吴志军)11月8日,国际人类肝脏蛋白质组计划执行总部、中国人类肝脏蛋白质组计划总领导单位———北京(国家)蛋白质组中心(BPRC)与全球生命科学和实验室仪器领域的领跑者之一、美国AB公司在京正式成立“蛋白质组合作实验室”。该合作实验室的成立,将进一步提  相似文献   

2.
由我国科学家首次牵头的重大国际科学协作计划“人类肝脏蛋白质组计划”,近日在北京中关村生命园启动。“人类肝脏蛋白质组计划”是继“人类基因组计划”之后,生命科学乃至自然科学领域的又一重大科学命题,它将揭示并确认肝脏蛋白质的“基因规律”,为人类肝病的防治、新药研发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贺福初,中国科学院院士。主要从事细胞生物学和遗传学研究。在国际上首次发现“发育相关进化”、“协同进化”、“协调进化”及“分子减速进化”等规律性现象;在国际上首次发现并克隆HPO、研制其重组品,并发现其两条信号转导通路;建立了目前国际上有关肝脏和胎肝最大规模、最系统的基因表达谱并从中发现数百种人源新基因;在国内率先倡导并积极开展了蛋白质组学研究,是国家“973”计划重大项目“人类重大疾病的蛋白质组学研究”的首席科学家;在国际上倡导并领衔启动了人类第一个组织、器官的“人类肝脏蛋白质组计划”,担任该项计划执行主席,这也是我国第一次领导大型国际合作计划。  相似文献   

4.
目的: 针对人类肝脏蛋白质组计划中大规模基因克隆及构建肝脏蛋白相互作用图谱的研究需要,改造酵母双杂交载体pPC86和pDBleu,并构建中国人肝组织cDNA文库,为肝脏蛋白质组计划的研究奠定基础。 方法: 设计并合成特定寡核苷酸序列,经过处理形成具有黏性末端的双链DNA片段,插入到pPC86、pDBLeu载体相应的酶切位点处,从而获得改造的新载体。利用改造后的载体、中国人正常肝组织mRNA和Clontech公司SMART文库构建试剂盒构建NpDBLeu-cDNA文库。 结果: 酶切鉴定和DNA测序证实改造后载体插入位点和序列正确,成功获得新载体NpPC86和NpDBLeu。滴度测试表明,所构建NpDBLeu肝组织cDNA文库容量为1.93×106 cfu,转化子重组效率为95.2%,扩增文库达到109cfu·mL-1。 结论: 利用SMART技术成功构建了中国人肝组织cDNA酵母双杂交文库。  相似文献   

5.
第三届国际人类蛋白质组组织大会会议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i XH  Song YP  Li SL 《中华医学杂志》2005,85(2):143-144
由国际人类蛋白质组组织、中国人类蛋白质组组织、军事医学科学院(国家生物医学分析中心)和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共同主办,由军事医学科学院(国家生物医学分析中心)和北京生物技术及新医药产业促进中心共同承办的第三届国际人类蛋白质组大会(HUPO)于2004年10月25~27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与会代表逾1800人。HUPO是国际人类蛋白质组组织的年度大会,本次会议主题:蛋白质组学——基因组的诠释。  相似文献   

6.
贺福初,中国科学院院士。主要从事细胞生物学和遗传学研究。在国际上首次发现“发育相关进化”、“协同进化”、“协调进化”及“分子减速进化”等规律性现象;在国际上首次发现并克隆HPO、研制其重组品,并发现其两条信号转导通路;建立了目前国际上有关肝脏和胎肝最大规模、最系统的基因表达谱并从中发现数百种人源新基因;在国内率先倡导并积极开展了蛋白质组学研究,是国家“973”计划重大项目“人类重大疾病的蛋白质组学研究”的首席科学家;在国际上倡导并领衔启动了人类第一个组织、器官的“人类肝脏蛋白质组计划”,担任该项计划执行主席,这也是我国第一次领导大型国际合作计划。  相似文献   

7.
2004年10月25-27日,第三届国际人类蛋白质组大会在京召开,这是亚太地区主办的第一次大型国际蛋白质组学大会。由国际人类蛋白质组组织(HUPO)发起的国际人类蛋白质组大会是蛋白质组领域规模最大、影响最广、水平最高的年度国际性会议。  相似文献   

8.
《肝博士》2007,(1):69-69
领导“人类肝脏蛋白质组计划”的我国科学家日前表示,他们有望用一种与电脑连接的生物芯片,通过验血的方式,准确找出各类肝炎及肝癌致病原因,为肝病治疗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随着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Human Genome Project,HGP)草图的绘制完成,及其后续延伸计划如环境基因组计划(Environmental Genome Projet,EGP)、国际人类基因组单倍型计划(HapMap)、人类蛋白质组计划(Human Proteome Project,HPP)和人类基因组流行病学(Human Genome Epidemiology,HuGE)项目等的顺利实施,使得肿瘤学的发展日新月异。与以往的研究相比,其目前主要有如下发展特点:  相似文献   

10.
蛋白质组学检测技术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和推进,生命科学研究已进入了后基因组时代,即蛋白质组学。蛋白质组学是研究细胞内所有蛋白质及其动态变化规律的科学,与基因组学相比,它能从更深层次上揭示生命活动的规律。短短10余年,蛋白质组学迅猛发展,成为令人瞩目的科研热点:2001年,国际人类蛋白质组组织(human proteome origanization,HUPO)成立,同时提出“人类蛋白质组计划”(human protemoe project,HPP),迄今为止,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肝性脑病(HE)大鼠肝脏及脑组织中的蛋白质硝基化和细胞凋亡与HE发病的关系。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HE组和空白对照组。HE组用硫代乙酰胺(TAA)制造大鼠HE模型。采用链霉亲和素-生物素-酶复合物(SABC)免疫组化法检测肝脏和脑组织硝基化蛋白质和一氧化氮合酶(NOS);用原位末端脱氧核糖核酸转移酶标记法(TUNEL)检测细胞凋亡,并计算凋亡指数;空白对照组大鼠用生理盐水做平行对照。结果 HE组大鼠肝脏和脑组织中检测到明显的硝基化蛋白质沉积,而对照组少见;HE组大鼠肝脏和脑组织中检测到NOS的表达,对照组甚少;HE组大鼠肝脏和脑组织细胞凋亡指数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结论 HE与其肝脏和脑组织蛋白质硝基化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诱导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ow 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 LDLR)降解物(inducible degrader of the LDLR, IDOL)在胆囊胆固醇结石患者肝脏中的表达水平, 探讨其与胆囊胆固醇结石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2015年6月至12月收治的腹部手术患者35例, 其中胆囊胆固醇结石患者(cholesterol gallstone patients, GS)21例, 非胆囊胆固醇结石患者(gallstone-free patients, GSF)14例。采用实时定量PCR分别测定血清三酰甘油和总胆固醇水平, 胆汁中胆固醇、胆汁酸和磷脂含量及胆固醇饱和指数(cholesterol saturation index, CSI)。采用半定量免疫组化分析检测肝脏IDOL及其他胆固醇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mRNA和蛋白质水平; 最后对GS组肝脏基因表达的mRNA和蛋白质水平与胆汁生化指标相关性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血清三酰甘油和总胆固醇水平及胆汁中胆汁酸和磷脂含量相比,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GS组胆汁胆固醇浓度和CSI明显高于GSF组(P均<0.01)。GS组肝脏IDOL mRNA和蛋白质水平低于GSF组(P<0.05)。GS组肝脏LDLR表达水平高于GSF组(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 GS肝脏IDOL蛋白质水平与胆汁胆固醇摩尔百分比及CSI呈明显负相关(P均<0.01)。结论  肝脏IDOL基因表达水平下降与胆囊胆固醇结石的形成相关。  相似文献   

13.
《广州医学院学报》2008,36(2):31-31
由中国、英国和美国的科学家组成的“国际协作组”,1月22日在深圳、伦敦和华盛顿同时宣布:国际“千人基因组计划”正式启动。这一宏伟计划将测定选自全世界各地的至少一千个人类个体的全基因组DNA序列,绘制迄今为止最详尽的、最有医学应用价值的人类基因组遗传多态性图谱:这一国际合作计划的主要发起者和承担者包括英国的Sanger研究所,中国的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BGIShenzhen).以及美国的国立卫生研究院(NIH)下属的美国人类基因组研究所(NHGRI)。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血水草生物碱 (ECA) 致钉螺肝脏蛋白质表达的变化。方法 10 mg/L ECA 浸泡钉螺 36 h 后,解剖活钉螺并收集肝脏,双向电泳分离 ECA 组和清水对照组钉螺肝脏蛋白质,ImageMaster 2D 5.0 软件分析图谱,筛选差异蛋白质,并用 MALDI-TOF-TOF 质谱进行鉴定。结果 ECA 组和清水对照组分别检出 (354±110)、(311±12) 个蛋白点;质谱鉴定获得假定蛋白、ENSANGP00000022175 蛋白、醛脱氢酶、未知蛋白、ENSANGP00000027067 蛋白、类似锚蛋白3的1亚型4亚亚型蛋白、相似A型肝炎病毒短型细胞受体1的蛋白、线粒体异柠檬酸脱氢酶2样蛋白、类似角蛋白的蛋白、角蛋白10、角蛋白1共11个蛋白质,这些蛋白质均为 ECA 处理后表达上调的蛋白质。结论 ECA 可引起钉螺肝脏蛋白质表达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肝十二指肠韧带内注射利多卡因减轻肝脏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refusion,I-R)损伤的有效性以及从蛋白质组水平研究其可能涉及的机制. 方法 46 只 SD 大鼠随机分成 I-R 组、利多卡因组和开腹组.检测各组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和门冬氨酸转氨酶(AST),肝脏组织标本胎盘蓝染色分析.肝脏组织的蛋白质组学分析采用双向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2-D PAGE)、质谱( MALDI-TOF-MS)方法. 结果 利多卡因组 ALT 和 AST 较 I-R 组显著降低(ALTt=2.599,P<0.02;ASTt=2.992,P<0.01),胎盘蓝染色的无活性肝细胞较I-R组也明显减少.利多卡因组的 2-DPAGE 图谱较I-R 组发生了改变,质谱鉴定出 11 个差异表达的蛋白质,其中 6 个上调表达,5 个下调表达. 结论肝十二指肠韧带内注射利多卡因预处理有效地减轻了大鼠肝脏随后的 I-R 损伤,是一种保护面临 I-R 损伤肝脏的新方法.蛋白质组学研究可见,利多卡因预处理改变了肝脏 I-R 后的蛋白质表达.  相似文献   

16.
扶正化瘀方干预肝硬化大鼠血浆蛋白质组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Liu J  Wang JY  Wei LM  Lu Y  Jin H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18):1272-1275
目的利用蛋白质组技术比较CCl4诱导肝硬化大鼠血浆蛋白质变化并研究扶正化瘀方对肝硬化大鼠血浆蛋白质的影响。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给予CCl4(CCl4/橄榄油:1体积比=1:1)腹腔注射、CCl4腹腔注射+扶正化瘀方灌胃、橄榄油腹腔注射,8周后通过Masson三色染色法用图像分析仪自动分析肝脏胶原面积。应用双向凝胶电泳技术经银染显色和PDQuest7.3软件分析凝胶图像,对在三组中表达均有差异的蛋白质点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串连质谱进行鉴定。结果扶正化瘀方干预组肝纤维化程度明显轻于模型组,胶原纤维面积在肝内沉积少(8.9%±3.7% vs 12.4%±4.7%,P〈0.05)。实验去除血浆中的高丰度蛋白质可获得重复性较好的血浆蛋白质图谱。实验共鉴定出10个明显差异表达的蛋白质。在这些蛋白质中,血浆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及其前体、前白蛋白、结合珠蛋白、载脂蛋白A-IV前体、补体4,α抑制剂重链4和微管相关调节激酶1在肝硬化大鼠血浆中表达减少,扶正化瘀方干预组表达增加,肝脏再生相关蛋白和波形纤维蛋白在肝硬化大鼠血浆中表达增加,扶正化瘀方干预组表达减少。结论CCl4诱导肝硬化大鼠血浆中与氧化应激、细胞增值和转化相关蛋白质表达明显改变。扶正化瘀方可通过促进蛋白质合成、抗氧化、调控细胞增值和转化等多方面发挥抗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1998年 6月 中国科学院遗传所人类基因组中心挂牌成立 ,宣布开展大规模测序和建设相关技术平台的发展计划 ,由 4位美国科学院院士及一位诺贝尔获得主组成国际顾问组 ,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1 999年 4月 遗传所人类基因组中心开始进行人类基因组测序 ,在中国实现零的突破。 5月 ,开始嗜热菌的全基因组测序 ,开始大规模基因组测序的技术平台建设。1 999年 9月 1日 杨焕明在第五次伦敦国际人类基因组战略讨论会上介绍情况。会议正式接受中国加入国际合作 ,划定了测序区域 ,正式承担 1 %的测序任务。1 999年 1 1月 1 2日 科技部、中科院组…  相似文献   

18.
《肝博士》2018,(1)
正中国西安2018年5月11日-13日由中国肝脏病杂志联盟主办,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重庆医科大学病毒性肝炎研究所和《中华肝脏病杂志》编辑部承办的"第十一届全国肝脏疾病临床学术大会暨国际肝病学会日"将于2018年5月11-13日在西安召开。本次大会将邀请国际肝病学会的欧美著名学者及中国肝脏病领域学者到会发表主题演讲,大会将以临床肝病热点难点为主题,及模块专题形式如肝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利用二维液相色谱法分离小鼠肝脏磷酸化蛋白质组。方法 取正常小鼠肝脏,裂解肝脏后利用金属磷酸盐亲和层析树脂提取磷酸化蛋白。将磷酸化蛋白用初始缓冲液置换后,进行一维色谱聚焦分离,再将一维收集的pH值在8.5至4.0之间的组分分别进行二维无孔硅胶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离。最后利用ProteoVue软件将二维UV图转换成胶图进行分析。结果 成功提取了小鼠肝脏磷酸化蛋白,并在浓缩除盐后通过二维液相色谱分离成功建立小鼠肝脏磷酸化蛋白质组pI/UV图谱。其中,一维色谱聚焦分离pH值在8.5至4.0之间共收集16个组分,每个组分的二维UV图转换成pI/UV胶图。结论 磷酸化蛋白纯化技术与二维液相色谱技术的结合是研究磷酸化蛋白质组的有效方法,为下一步鉴定和研究磷酸化蛋白的功能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小鼠肝脏磷酸化蛋白质组的二维液相色谱分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利用二维液相色谱法分离小鼠肝脏磷酸化蛋白质组。方法取正常小鼠肝脏,裂解肝脏后利用金属磷酸盐亲和层析树脂提取磷酸化蛋白.将磷酸化蛋白用初始缓冲液置换后,进行一维色谱聚焦分离,再将一维收集的pH值在8.5至4.0之间的组分分别进行二维无孔硅胶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离。最后利用ProteoVue软件将二维UV图转换成胶图进行分析。结果成功提取了小鼠肝脏磷酸化蛋白,并在浓缩除盐后通过二维液相色谱分离成功建立小鼠肝脏磷酸化蛋白质组pI/UV图谱。其中.一维色谱聚焦分离pH值在8.5至4.0之间共收集16个组分,每个组分的二维UV图转换成pI/UV胶图。结论磷酸化蛋白纯化技术与二维液相色谱技术的结合是研究磷酸化蛋白质组的有效方法,为下一步鉴定和研究磷酸化蛋白的功能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