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1临床资料患者,女,42岁。因反复头昏、头痛3年余入院。头昏、头痛为阵发性,偶有剧痛。无外伤史。查体:血压130/72mmHg,神志清楚,未见神经系统阳性体征。头颅CT示左额顶部约3cm×3cm×0.2cm大小,呈结节、条索、环网孔格状高密度影,内侧抵大脑镰,外侧靠颅骨内板,其间混杂低密度影,周围无水肿带,无强化效应。颅骨未见骨质破坏、增生。脑沟、脑回及脑室系统无异常,中线结构居中。入院诊断为:颅骨骨瘤?少突胶质细胞瘤?在全麻下行左额顶开颅肿瘤切除术,皮瓣内侧至中线翻向额颞下方,骨瓣游离,未见骨质变化,硬膜完整无异常,硬膜下发现病变表面及网…  相似文献   

2.
文报道 患者男性,12岁。因反复头痛,呕吐14天于1991年6月17日入院。额部疼痛,呕吐每日3~4次。右额部有外伤史。头颅CT扫描示右额、顶叶有不规则混杂密度区,与周围界线不清。增强后呈混杂强化,边界仍不清。检查:颅无畸形、两瞳无改变,颈稍硬,锥体束征阴性。全麻下行右额顶部开颅,术中见肿瘤为8×9×4cm大小,呈腐鱼肉状,边界欠清,患处硬膜消失,颅骨内板多处有0.3cm×0.4cm大小的破坏,  相似文献   

3.
例 1:男性 ,8岁。主因头痛伴恶心呕吐 3天入院 ,无其他不适。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CT扫描发现右额有一混杂密度病变 ,中线结构左移 ,强化扫描病变周围有不规则强化 ,诊断为胶质瘤。手术所见 :右额脑实质内肿物 ,有完整包膜 ,边界清楚 ,周围有轻度水肿 ,病变内含陈旧性血液和少量凝血块。病理报告 :陈旧性脑出血。术后追问病史 ,在 15天前曾有右额碰于门框的外伤史。例 2 :男性 ,5 3岁。患者缘于入院前 1周在田间劳动时 ,出现右颞部疼痛 ,并伴有恶心呕吐 ,回家后出现全身性抽搐 1次 ,无大小便失禁 ,持续约 2分钟左右 ,以后无其他不适。查…  相似文献   

4.
颅内巨大硬膜外表皮样囊肿二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例1 男,34岁.间断性头痛半年入院.查体:神清语利,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头颅CT左颞部类圆形低密度影:MRI示左颞部长T1,长T2类圆形信号影,边界清楚,增强扫描脏层包膜强化明显(图1).术前考虑左颞先天性肿瘤,但不排除陈旧性血肿.入院后行额颞开颅,肿瘤位于颅骨内板与硬脑膜之间,颅骨受压变薄,周边骨质增生,大小9 cm×6 cm×5 cm,肿瘤包膜菲薄,呈灰白色,囊内容物呈豆腐渣状.术后病理确诊为表皮样囊肿.  相似文献   

5.
患者 女,26岁。因右枕部包块伴局限性头痛2个月入院。否认头部外伤史。查体:右枕部可触及质地中等的肿块,无明显压痛,无搏动感,肿块大小不随头位变化。颅骨X线拍片检查,汤氏位片见右枕骨鳞部有一6cm×7cm大小的椭圆形、边界清楚的密度减低区,外达乳突。头颅CT示右枕骨内外板分离,二者之间有一巨大低密度区,CT值5~36Hu,脑实质未见异常(图  相似文献   

6.
脑外伤后合并格林-巴利综合征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 女,42岁.因脑外伤术后14d,意识障碍4d入院.因车祸伤及头部,伤后一过性昏迷后清醒,头部CT示右额叶小片状高密度影,右额颞颅骨内板下有长条行高密度影,脑中线结构芹移,右额、顶骨骨折(图1).  相似文献   

7.
患者 ,女 ,5 4岁 ,因头痛、头晕 1个月加重伴呕吐 5d入院。查体无阳性体征。头颅CT示 :左额叶内一不均匀的高密度影 ,形态不规则 ,边界尚清 ,周围见片状低密度影 ,成指状 ,中线结构向右移位 ,侧脑室体部受压显示不清。增强扫描呈明显环形强化 ,动态CT扫描呈持续性增强。术中见肿瘤单发 ,位于左额顶部 ,约 4 .0cm× 3.5cm× 3.5cm大小 ,具有菲薄而完整的包膜 ,表面有丛状血管网 ,肿瘤外观呈暗红色 ,质地较脆 ,瘤内血管丰富。全部切除肿瘤组织 ,标本送病理检查。术后患者恢复良好。CT扫描复查示肿瘤被完全切除。曾建议行放射治疗 ,患者拒绝…  相似文献   

8.
患者 男,56岁。1986年10月20日入院。2年来时有头痛,入院前3周因感冒额、颞部疼痛加重。先后癫痫大发作2次。查体:左额窦区有轻度压痛。颅骨 X 线平片示:左额窦内有-2.5cm×3cm 不规则高密度影;左额叶内有-4cm×6cm 的锥形低密度影。CT 扫描:左额部紧邻颅骨内板有-4.5cm×5.5cm 的低密度区,边界清楚,CT 值-977Hu;左侧侧脑室前角受压并向后移位;额窦内有-2.1cm×2.2cm 的高密度骨性肿物影。临床诊断:额窦骨瘤并发脑内积气。术中见:左额窦后壁近颅底处有-1.5cm×1.5cm 圆形骨瘤,已窦破硬脑膜并侵入额叶底部。经穿刺,于左侧皮层下抽出气体50ml 及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34岁,工人。1980年10月17日因左前额包块2年余,头痛伴双侧听力下降1年半入院。左前额部有外伤史。查体未见色素斑和皮下肿块。双侧视乳头水肿,右侧中枢性面瘫,双侧听力消失,右上肢肌力Ⅳ级。脑电图示中度异常、左额慢波灶。颅骨平片见左额骨一3×3cm骨密度增高区,边缘呈梳节状,内有密度不均的斑片状阴影,左侧内听道扩大。左侧颈动脉造影示左额占位病变。头颅CT增强扫描见左额部接于颅骨内板有一6×4cm高密度影,密度均匀,边缘清楚,左侧小脑桥脑角  相似文献   

10.
患者 男性 ,4 8岁。因发现前额部隆起 2年入院。检查 :前额部隆起 ,无压痛 ,触及约 3cm× 4cm大小 ,质硬 ,边界不清。X线头颅正侧位片 :头颅额部见多发性有规则透亮区 ,无硬化边缘 ,无骨膜反应 ,病灶边缘清楚锐利 ,呈穿凿状。头颅CT扫描 :额部软组织影增厚 ,额骨呈穿凿状大小不等的骨质缺损 ,脑质密度未见异常 ,脑室系统、脑沟、脑裂脑池大小形态正常 ,中线结构居中。诊断 :嗜酸性肉芽肿。全麻 ,取冠状切口 ,皮瓣翻向额部 ,见额骨外板上多处 (0 5cm×0 5cm~ 2cm× 2cm)虫蛀样改变并被鱼肉样组织填充 ,刮除送病理检查示 :…  相似文献   

11.
患者女,14岁,因间隙性头痛伴右侧肢体麻木、无力40d,恶心、呕吐7d,于2001年6月11日入院。查体:神志清,精神差。左侧视乳头边界模糊、有渗出,右上肢轻瘫试验阳性,余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头颅CT扫描:以左侧额顶交界处为中心可见约6cm×4.5cm×3.2cm形状极不规则的混合密度影,上半部有不规则钙化高密度影.后部有直径约1.5cm的囊性低密度影。增强扫描:病灶实质部分强化效应非常明显[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例1:男性,43岁。左顶部出现包块5个月,明显增大伴头痛1个月。检查见左顶部包块3cm×3cm,较硬,无波动,皮肤完好无红肿。头颅CT见肿物位于左顶部颅骨,其内极完整,肿物周围外板撬起,变薄,肿物中心外板破坏消失。例2:女性,51岁。头部出现肿物6年,近1个月增长较快,伴头痛。检查发现右顶枕部颅骨包块3cm×4cm,硬如骨,无活动,颅骨X线平片见局部透过度增强,内板完好,外板撬起膨出、变薄。CT见包块局部为低密度,CT值60H,其它部位骨X线片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13.
患者男,73岁。因“头痛20d”于2004年4月15日入院。患者无恶心,呕吐,无外伤史。入院体查:血压:120/70mmHg。神清,语言欠流利,视乳头略显苍白,边界不清,乳头附近有渗出,其他无明显阳性体征。CT平扫及增强示左侧额顶枕颅骨旁可见一巨大占位病变,大小约106mm×40mm×50mm,密度不均匀,可见钙化影,CT值60~256Hu。内缘光滑,脑实质明显受压,中线结构向右略有移位,脑室略有变形,脑沟加深加宽,局部骨质略有吸收,病变内部无明显增强,周围略有增强。拟诊“左额顶枕脑外巨大血肿并钙化”。2004年4月20日在全麻下行开颅探查,病灶切除术,术中见颅骨额…  相似文献   

14.
例1 女,16岁 间歇发作性头痛、左侧肢体无力10余年 检查:右额部及鼻根部有弥散性红斑,稍高出皮肤表面,压之退色 左眼颞侧视野明显缩小,左侧肌力差,X光照片可见右侧枕部弧形钙化影 右颈动脉造影见额颞枕部广泛纡曲的扩张血管团 CT扫描示右额颞枕有斑片状及条索状钙化,中线结构无移位。诊断为“脑血管畸形”,全麻下行右  相似文献   

15.
患者女性,22岁.间断性头痛、头晕伴多饮多尿2个月.头部CT示:额部偏右大片状低密度影,其内伴条、点状高密度影,边界尚清.MRI示:右侧额部见一长T1长T2信号影,信号不均匀,大小约5 cm×6 cm×6 cm,呈不均匀强化,与周围脑组织边界相对较清楚(图1).行右额开颅肿瘤切除术,见肿瘤位于右侧额叶前内下方向脑外生长,边界清楚,经大脑镰下方向左侧额部发展.肿瘤呈黄色,实性,质地较软,供血一般.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74岁。因头痛伴口角歪斜1d就诊。查体中枢性面瘫。头颅CT:平扫,见右枕顶约8.0cm×6.0cm×6.0cm类圆形均匀高密度占位,与颅骨有粘连,其CT值与颅骨接近;骨窗,见右枕顶类圆形混杂密度影,肿瘤周边为高密度,中心为混杂密度。MRI检查:平扫见右枕顶类圆形等短T1、等短T2混杂信号区,病灶边缘不规整,内部信号混杂,大脑镰左移,且与矢状窦关系密切,肿瘤前部脑水肿明显,MRI增强扫描示病灶在板障下部分不均匀轻度强化,余肿瘤区无强化。DSA:未见明显供瘤血管。手术:肿瘤位于右侧枕顶部,硬脑膜部分侵蚀缺损,局部颅骨增生明显,肿瘤呈灰红色,包…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13岁。因反复癫痫发作2d入院。无脑膜炎病史。查体无特殊阳性体征,头颅CT平扫示右额皮质内见1.5cm×0.9cm×0.8cm结节状稍高密度灶,内见钙化灶,增强扫描示非钙化部分轻度强化,周围见不规则低密度水肿区。胸部摄片未见异常。腰穿脑压正常,CSF生化及常规正常,CSF囊虫酶标试验阴性。血清囊虫酶标试验阴性。考虑脑胶质瘤或脑囊虫病。行手术探查,发现病灶位于额上回皮质内深约1.0cm,为一约1.2cm×0.8cm×0.8cm结节灶,包膜完整,与脑组织分界清楚,淡黄色,呈囊性质地中等有弹性,外观与囊虫结节非常相似,切开结节见内为灰白色粘稠脓液。病…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45岁。因“骑摩托车摔伤头部2h,昏迷30min,伴头痛、头晕、恶心”于2003年3月29日入院。体格检查:左侧颞部肿胀、压痛,颈部有抵抗感。头部CT检查显示,左颞部颅骨内板下有6.0cm×2.0cm×2.0cm梭形高密度影,相应颅骨有骨折线,左侧侧裂池及右侧脑裂内呈线形高密度影,中线居中。入院后给予脱水、止血及促进神经细胞恢复药物治疗。1周后自述左额颞部有脑鸣药物治疗。1周后自述左额颞部有脑鸣似警笛声,渐进性加重,左眼肿胀不适,夜间难以入眠。听诊左额、眶、颞部可闻及吹风样杂音,眼球无搏动,眼底无明显异常,眼压不高,压迫颈总动脉杂音减弱…  相似文献   

19.
例1 女,56岁。因头痛,一侧肢体偏瘫1个月,CT 扫描诊断为右侧顶部肿瘤于1990年4月28日入院。检查:右肢体偏瘫。CT 扫描增强后见右顶有4cm×4cm 高密度阴影,左额后有局限性脑软化灶,颅内有银夹数个。半年前因左侧半球恶性室管膜瘤行开颅切  相似文献   

20.
患者 女,37岁.因头痛、头昏20余年,加重半个月入院.CT见图1.入院诊断:左顶骨内生性骨瘤.行左顶颅骨骨瘤切除术,术中见颅骨内板光滑完整,未见异常骨组织,颅骨内板与硬脑膜无粘连,硬膜局部扪及1.5cm×1.5cm大小的质硬区,剪开硬膜见一约2cm×2cm×1.5cm大小的肿物,乳白色、质硬、呈骨性,表面光滑,与脑组织界限清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