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为了促进食管及贲门癌手术后患者胃肠道功能的恢复,减少吻合口瘘、切口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减少患者的费用负担。方法本组从2002年2月至2008年12月对138例行贲门、食管癌行食管胃吻合的病人,术前与胃管同时插入十二指肠营养管,术中将十二指肠营养管插至十二指肠降部或水平段,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结果本组115例病人术后未发生吻合口瘘、胸腹腔感染、切口感染等并发症。结论食管及贲门癌手术的病人术中置入十二指肠营养管,早期应用肠内营养,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食管贲门癌术后意外拔出胃管鼻饲管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付永梅  许寿霞  李恒 《中国民康医学》2008,20(21):2589-2589
食管贲门癌手术患者常规于一侧鼻腔留置胃管和鼻饲管对其术后胃肠减压和早期鼻饲流质饮食提供肠内营养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笔者回顾性的调查分析了2007年1月到2008年6月我科426例食管贲门癌手术后患者胃管鼻饲管的留置情况,9例意外拔除,占2.1%。分析其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十二指肠营养管在食管贲门癌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食管贲门癌切除术中放置十二指肠营养管进行早期肠内营养在维持机体营养,促进恢复及在防治术中后并发症与吻合口瘘的作用。方法:将574例食管贲门癌病人随机分为A,B两组,A组术后常规静脉输液,B组术中放置十二指肠营养管,术后3d给予肠内营养,两组病人监测术前1d,术后5d和术后10d的体重,血浆蛋白及尿中24h尿素氮,结果:两组病人在体重,血浆蛋白及尿素氮方面存在明显差异(P<0.05),在术后并发症方面差异明显(P<0.01),结论:十二指肠营养管进行肠内营养具有易于维持机体营养,促进机体康复,尽快恢复正氮平衡,减少术后并发症的优点。  相似文献   

4.
李洪峰  李仲山  张磊  白东明 《海南医学》2002,13(9):53-53,68
目的 总结食管、贲门癌切除预防吻合口瘘的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性地分析了450例食管、贲门癌手术治疗结果。结果 术后并发肺感染11例、乳糜胸4例、出血二次开胸止血2例、吻合口狭窄40例,无吻合口瘘发生及近期死亡。结论 食管、贲门癌切除,食管胃吻合重建消化道安全可靠,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治疗为促进吻合口愈合及病人的顺利康复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5.
食管、贲门癌为胸外科常见的消化道肿瘤,此类患者多数合并有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手术创伤和应激所引起的高分解代谢又加剧营养不良.术后早期营养支持是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的重要治疗措施之一.我院2005年1月~2010年1月在420例食管癌和贲门癌手术中均留置了鼻十二指肠营养管(简称营养管),术后早期经此营养管给予肠内营养,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食管贲门癌切除术中放置鼻肠营养管进行早期肠内营养,在维持机体营养、促进恢复及在防治术后并发症的作用。方法将90例管贲门癌病人随机分为A、B两组,A组术后常规静脉输液,B组术中放置鼻肠营养管,术后第1天给予肠内营养。两组病人监测术前、术后第10天的体重、肠功能恢复排气时间、疲劳评分,吻合口瘘及感染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两组病人在体重、肠功能恢复方面存在明显差异(P<0.05),在术后并发症方面差异明显(P<0.01)。结论鼻肠营养管进行早期肠内营养具有易于维持机体营养,促进机体康复,尽快恢复正氮平衡,减少术后并发症的优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食管及贲门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38例食管或贲门癌病人术后早期通过空肠造瘘肠内营养支持,测定术前与术后营养指标,肾功能,电解质及血糖,结果:所有病人术后胃肠功能恢复较快,术前与术后体重,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肾功能,电解质及血糖术前与术后均在正常范围,结论:食管或贲门癌术后病人的早期肠内营养安全,有效,避免了肠外营养相关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食管贲门癌手术患者常规于一侧鼻腔留置胃管和鼻饲管对其术后胃肠减压和早期鼻饲流质饮食提供肠内营养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笔者回顾性的调查分析了2007年1月到2008年6月我科426例食管贲门癌手术后患者胃管鼻饲管的留置情况,9例意外拔除,占2.1%.分析其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中西医结合治疗111例食管贲门癌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肠功能紊乱是食管贲门癌术后病人常见的并发症,直接影响病人进食和康复,故有效地控制和治疗十分重要。我们自1987年1月至1997年6月共施行食管、贲门癌手术873例,其中111例病人在术后出现胃肠功能紊乱症状,占手术总人数的13.5%。我们采用中药辅...  相似文献   

10.
张华勇  吴烜  李俏敏 《吉林医学》2012,33(30):6500-6501
目的:探讨在食管、贲门癌术中留置十二指肠营养管给予早期肠内营养的意义。方法:对30例食管、贲门癌患者术中放置十二指肠鼻饲营养管,术后鼻饲能全力,分析其效果。结果:所有患者术中均能经常规操作置入十二指肠营养管并耐受早期肠内营养,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均治愈出院。结论:食管、贲门癌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是安全、有效的营养补给方法。  相似文献   

11.
食管、贲门手术后患者的营养供应直接关系到患者的顺利康复与手术的成败,近年有学者采用十二指肠内置管供能联合静脉内营养的方法对该类手术后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998年1月至2004年2月贵州省人民医院胸外科对117例食管、贲门癌患者术中采用硅胶管放置于十二指肠内,作为术后早期给予肠内营养的通道,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食管、贲门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优点.方法 2001年1月至2005年5月收治120例食管、贲门癌,随机分为早期肠内营养组(59例)和肠外营养组(61例),分析两组病人术后平均住院天数,住院费、并发症及术后恢复情况的不同.结果 术后平均住院时间肠内组比肠外组缩短;平均住院费用及并发症发生率肠内组较肠外组减少.结论 食管、贲门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安全可行,有明显优点.  相似文献   

13.
杨五耀 《中华全科医学》2012,10(9):1421+1471
目的探讨食管贲门癌术后鼻十二指肠营养管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56例食管贲门癌患者术前留置鼻十二指肠营养管,术中经幽门送入空肠,术后早期经管给予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结果全组病例术前术中置管顺利,术后早期给予肠内营养,减少了静脉输液量。所有患者对鼻十二指肠营养管耐受较好,无胃排空障碍。轻度腹胀腹泻6例,经调节饮食、药物治疗恢复正常,坚持带管。吻合口瘘4例,长期带管,直至吻合口愈合。结论食管贲门癌术后鼻十二指肠营养管的应用,在围手术期功效显著:早期肠内营养、减少静脉输液量;促进胃肠蠕动、防止胃排空障碍;保护吻合口、保障吻合口瘘患者营养供给等。  相似文献   

14.
李晓明  杨军  李学兆 《医学争鸣》2005,26(5):F002-F002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营养管在食管贲门癌手术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择1993年以来的1972例应用十二指肠营养管的食管癌、贲门癌患者作为实验组,术中在经术前留置的胃管引导下放置十二指肠营养管. 取1987/1993年654例未应用十二指肠营养管的食管贲门癌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对比. 结果:研究组1972例患者有32例术后发生吻合口瘘,发生率1.62%,经禁食、营养管持续滴注要素饮食,并加强换药,吻合口瘘均得以治愈;对照组患者术后有 26例发生吻合口瘘,发生率3.97%,12例得以治愈,其余14例患者术后在1~3 mo内衰竭死亡. 研究组患者手术后营养不良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远远低于对照组,而且患者术后营养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 结论:对食管贲门癌手术患者采用术中引导置入十二指肠营养管,术后早期自十二指肠营养管注入管饲饮食、口服药物以及术后发生吻合口瘘、幽门排空障碍时使用,取得了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5.
肠内营养在食管、贲门癌术后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在食管、贲门癌术后的实施方法与临床效果.方法 对1826例食管、贲门癌患者在术中行鼻肠管留置营养管,术后经鼻肠营养管给予瑞素或各类营养液治疗.结果 所有食管、贲门癌术中均顺利留置鼻肠营养管,早期肠内营养患者吻合口瘘、肺部感染、胸腔感染、切口感染、术后胸胃排空障碍等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较传统常规补液组明显减少,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和排便时间明显缩短.结论 食管、贲门癌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能促进胃肠功能恢复,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而且肠内营养支持简便、经济、无严重并发症,是临床手术后简便、安全、有效地营养补给方法.  相似文献   

16.
食管贲门癌术后应用十二指肠营养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食管贲门癌术后早期应用十二指肠营养并发症的护理对策,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2004年5月至2006年6月124例食管贲门癌术后早期应用十二指肠营养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4例患者中单纯性腹泻8例,管道堵塞5例,营养管脱出4例,菌痢2例,电解质紊乱12例。结论:做好健康教育,掌握好十二指肠营养液的温度、速度、浓度、数量及时间、注意观察和规范操作是预防并发症发生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食管、贲门癌术后病人肠内营养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光巧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2,15(12):1448-1449
<正> 食管、贲门癌病人由于术前多有进食困难,很多患者营养状态较差,加上手术创伤大,术后禁食时间长,严重影响机体的代谢状态,所以对患者的营养支持显得非常重要。本科对食管、贲门癌病人常规采用十二指肠营养管,术后经早期进行肠内营养,取得良好效果。现对我们的使用和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鼻十二指肠营养管在食管、贲门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食管癌、贲门癌手术患者128例为观察组,在术中经鼻留置十二指肠营养管,术后经鼻营养管给予肠内营养支持治疗;选择2010年1月以前未进行肠内营养支持的食管癌、贲门癌手术患者98例为对照组.结果:所有食管癌、贲门癌患者术中均顺利留置鼻十二指肠营养管,给予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患者吻合口瘘、肺部感染、术后胃排空障碍等并发症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术后肛门排气和排便时间也明显缩短,住院费用明显降低.结论:食管癌、贲门癌患者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支持,能保护胃肠道黏膜屏障功能,是患者术后简便、安全、有效的营养补给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在食管、贲门癌术后的护理方法及其产生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182例食管、贲门癌患者在术中行鼻肠管留置营养管,术后经鼻肠营养管给予瑞素或各类营养液治疗,提供细致认真的护理,包括注意控制营养液滴注速度、温度,保持管道通畅及预防并发症发生等.结果 18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及置管,在肠内营养期间未发生脱落,均顺利完成肠内营养治疗,术后营养状态均得到有效改善,缩短了静脉营养时间及费用,促进了快速康复.结论 严格护理的肠内营养,能有效缩短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减少并发症,提高机体抵抗能力,促进伤口愈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食管贲门癌围手术期十二指肠营养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管贲门癌患者由于进食困难或不能进食、手术创伤大、术后禁食等,使患者的营养供给受到限制、消耗增大,常伴有体重下降、营养不良、免疫功能低下等,不利于患者康复。十二指肠营养则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方法,现将食管贲门癌围手术期十二指肠营养的置管方法、营养配方、管饲时间、优点及并发症的防治等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