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温州地区体检人群血清总25-羟维生素D[25-(OH)D]的营养状况。方法采集温州地区3 460名体检者的血样标本,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总25-(OH)D的水平。结果男性25-(OH)D平均水平显著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年龄的增长,血清25-(OH)D平均水平有逐渐增高的趋势。随着25-(OH)D水平的升高,每个水平段男性的比例逐渐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反女性的比例逐渐下降。随着季节的变化,每个季节中女性组维生素D充足的比例分别显著低于男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夏秋季节25-(OH)D水平均显著高于冬春季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温度与25-(OH)D水平呈正相关(r=0.76,P=0.004)。结论温州地区体检人群普遍存在25-羟维生素D缺乏,季节性变化对血清25-(OH)D的水平有重要影响,女性的缺乏比男性严重,在冬春季节年轻人应该适当增加户外活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河北省张家口地区体检人群高尿酸血症患病情况及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相关性,为高尿酸血症的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在张家口市某医院体检的人群为研究对象,检测其血尿酸、血压、体质指数(BMI)、空腹血糖、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分别根据男女尿酸水平四分位数分组,统计并比较不同组间上述指标分布差异;根据各指标判定标准分层并比较男女人群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及与各项指标间的关系。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尿酸水平与各项指标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本研究人群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为23.50%(4 060/17 273),男性患病率(31.22%)高于女性(12.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女不同尿酸组年龄、BMI、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甘油三脂、总胆固醇的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男性高尿酸血症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下降(P0.01),女性则升高(P0.01)。随着BMI指数的增加,男女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均升高(均P0.01)。高血压组和高血脂组人群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均高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女性高空腹血糖组高尿酸血症患病率高于空腹血糖正常组(P0.01),而男性高空腹血糖组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则低于空腹血糖正常组(P0.01)。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示,总人群和女性尿酸水平与BMI、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甘油三脂和总胆固醇均呈正相关(均P0.01),而男性尿酸水平与空腹血糖呈负相关(r=-0.064,P0.01),与其他指标呈正相关(均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超重或肥胖(OR=2.273)、高甘油三脂(OR=2.227)和高胆固醇(OR=1.121)为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而女性(OR=0.398)和高空腹血糖(OR=0.686)则是其保护因素。结论张家口地区体检人群高尿酸血症患病率较高,其与超重或肥胖、高血脂等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互为因果或者有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海岛居民血尿酸水平及其与高血压、高脂血症、高血糖的关系。方法分析2011-2012年到浙江省洞头县人民医院行健康体检的13 216名海岛居民的血尿酸、血压、血脂、血糖的测定结果。结果男性血尿酸水平(325.34±71.2)μmol/L显著高于女性(281.1±61.5)μmol/L(P0.001),男、女40~49岁年龄段的血尿酸水平均最高;高尿酸血症总患病率为17.2%,男性(23.3%)显著高于女性(8.9%,P0.001),女性随年龄增高患病率升高(P0.001),而男性各年龄段人群高尿酸血症患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患病率为11.4%,男性(15.0%)显著高于女性(6.6%,P0.001);高尿酸血症组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患病率均显著高于血尿酸正常组(P0.001)。结论海岛居民血尿酸水平、高尿酸血症患病率高,高尿酸血症与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患病率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东莞市石碣镇社区18岁以上居民各年龄段男女高尿酸症(HUA)患病情况,为该地区HUA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1月—12月在东莞市石碣医院体检中心接受检查的1 375名石碣社区体检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A组(18~29岁),B组(30~39岁),C组(40~49岁),D组(50~59岁),E组(60岁及以上),检测其血清尿酸水平,应用SPSS 13.0软件对检测结果按年龄、性别做统计学分析。结果 (1)男性高尿酸血症检出率高于女性(P<0.05)。(2)各年龄段组间男性HU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6),女性HUA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高年龄组女性HUA水平高于低年龄组。(3)各年龄段分组内男女HUA水平中,A组到D组内,男性HUA水平要高于女性(P=0.00),E组内男女HU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男性HUA水平要高于女性,高年龄男女均应重视血尿酸的控制。年轻组与高龄组发病率无显著差异。东莞市镇级社区高尿酸血症患病率较高。应积极开展高尿酸血症的普查和防治工作,以降低患病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医务人员维生素D水平与血脂的相关性。方法于2015年纳入在某三甲医院体检的754名医务人员为研究对象,抽取静脉血检测25(OH)D和血生化指标等,并分析25(OH)D与血脂相关指标水平的相关性。结果754名医务人员的血清25(OH)D平均为(15.94±7.41)ng/mL,其中维生素D严重缺乏156人,占20.69%;维生素D缺乏418人,占57.89%;维生素D不足147人,占19.50%;维生素D充足33人,占4.38%。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校正性别、年龄后,25(OH)D分别与体质指数(BMI)(r=-0.090,P=0.013)、总胆固醇(TC)(r=-0.309,P0.001)、三酰甘油(TG)(r=-0.079,P=0.030)、低密度脂蛋白(LDL-C)(r=-0.143,P0.001)呈负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HDL-C)(r=0.004,P=0.922)、尿酸(UA)(r=-0.024,P=0.504)和空腹血糖(FPG)(r=-0.048,P=0.187)未见统计学关联。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25(OH)D与TC呈负相关(β'=-0.298,P0.001)。结论医务人员维生素D缺乏状况较为普遍,需引起重视;维生素D缺乏与TC升高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儿童肺部感染程度与维生素D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5年11月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儿124例,按照病情轻重分为重症肺部感染组(n=42)与普通肺部感染组(n=82),同时选择同期体检的正常儿童9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3组儿童的维生素D水平,并对儿童肺部感染程度与维生素D水平的关系进行探讨。结果对照组儿童、普通肺部感染组及重症肺部感染组患儿25-羟基维生素D3[25(OH)D3]水平逐渐降低,3组儿童25(OH)D3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4.230,P0.05);普通肺部感染组与重症肺部感染组患儿25(OH)D3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SD-t=15.353,P0.05);普通肺部感染组患儿与对照组儿童25(OH)D3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SD-t=9.581,P0.05);重症肺部感染组患儿与对照组儿童25(OH)D3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SD-t=22.721,P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儿童肺部感染程度与25(OH)D3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0.379,P0.01,95%CI=-0.581~-0.124)。结论儿童肺部感染程度与维生素D水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儿童维生素D的营养状况。方法对绍兴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门诊进行体检的0~9岁952名儿童,进行血清25-(OH)维生素D水平检测,分析不同性别、年龄和季节儿童维生素D水平。结果 0~9岁儿童25-(OH)维生素D的平均测定值为(29.78±12.08)ng/L;其中25-(OH)维生素D严重缺乏占2.63%;缺乏占18.80%;不足占32.77%。不同年龄组儿童的25-(OH)维生素D水平不同(P0.01),男、女童血清25-(OH)维生素D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夏秋季体检儿童的血清25-(OH)维生素D水平高于春冬季体检儿童(P0.05)。结论绍兴市城区0~9岁儿童25-(OH)维生素D水平低下,应增加儿童的维生素D摄入量及加强户外活动,尤需重视4~9岁的儿童及冬春季节维生素D的补充。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岭南地区常住人口的25羟维生素D3与骨密度、肌酐、尿酸、空腹血糖、血脂等的关系,评价岭南地区人群骨质疏松风险。方法于2016年采集以上人群数据并根据性别、年龄、骨密度值、25羟维生素D3水平进行分组评价。结果4 450例岭南地区常住人口的25羟维生素D3平均水平高于北方地区,男性29.70±9.43ng/m L,女性25.00±7.72ng/m L,均处于正常范围。肌酐(r=0.245,P<0.01)、年龄(r=0.214,P<0.01)与其正相关程度较强;随着年龄的增长,25羟维生素D3水平逐渐增高,其中男性偏高于女性,而女性在60岁以后出现下降趋势。而25(OH)D3与体重、血压、血脂、尿酸、空腹血糖和骨密度等相关性不强。结论 25(OH)D3可能与地域纬度、性别、年龄、肌酐和雌激素水平有相关性,但其机理有待研究。25(OH)D3与骨密度值相关性不强,可能是不影响骨质疏松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中山小榄地区儿童维生素D的营养状况.方法:选择2013年在广东医学院附属陈星海医院儿童保健科和儿科就诊的0~6岁120例儿童为研究对象,采用高效液相质谱法-串联质谱法进行血清25-(OH)D水平检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20例儿童25-(OH)D水平为(25.7±7.1)ng/ml,婴儿组25-(OH)D水平(31.3±7.2) ng/ml高于幼儿组的(25.7±6.2)ng/ml,幼儿组高于学龄前组的(22.8±7.1)ng/ml;男性儿童25-(OH)D水平(24.2±7.3) ng/ml低于女性儿童的(28.2±6.1)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儿童25-(OH)D缺乏率为71.7%,幼儿组与学龄前组血清25-(OH)D缺乏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高于婴儿组缺乏率(P<0.05);男性儿童VitD缺乏率73.7%与女性儿童68.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山小榄地区儿童25-(OH)D缺乏率较高,男性和女性缺乏率无差异,25-(OH)D水平随着儿童年龄增大而下降.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绍兴市公务员的维生素D营养状况。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在绍兴市人民医院进行常规体检的公务员共8 221例,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中25-(OH) D的水平,比较不同年龄段公务员及不同季节血清中25-(OH) D的水平及维生素D缺乏情况。结果 8 221例公务员血清中25-(OH) D的中位数为25. 03 ng/ml,维生素D缺乏与不足的比例高达71. 35%,男性25-(OH) D水平显著高于女性(P 0. 01)。老年组(≥60岁)公务员血清25-(OH) D水平显著高于青年组(≤45岁)和中年组(46岁~59岁)(P 0. 01),维生素D不足与缺乏的比例显著低于其他2组(P 0. 01)。夏季公务员25-(OH) D水平显著高于春、秋、冬季(P 0. 01),维生素D不足与缺乏的比例显著低于其他3个季节,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1)。结论绍兴市公务员普遍缺乏维生素D,应加强科学预防维生素D缺乏的宣传和教育。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体检人群血尿酸(uric acid,UA)水平在不同民族、性别和年龄中的差异。方法用生化分析仪测定参加体检的767名裕固族、604名藏族和1 808名汉族人群血浆尿酸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各年龄段裕固、藏、汉族男性血尿酸水平均高于女性(均有P<0.05),在45~岁年龄组裕固族男性血尿酸水平高于汉族和藏族男性(均有P<0.05),裕固族男性的平均血尿酸水平高于汉族和藏族男性(均有P<0.05),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裕固族、藏族高于汉族(均有P<0.05),在小于60岁年龄组男性血尿酸水平高于女性(P<0.05),在60~岁年龄组女性高尿酸血症患病率高于男性(P<0.05)。结论体检人群血尿酸水平存在民族、性别和年龄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3]水平与炎性因子及氧化应激间的相关性。方法 70例AD患者作为AD组,另选取7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的25-(OH)D3水平、炎性因子及氧化应激水平,并分析25-(OH)D3与炎性因子及氧化应激的相关性。结果 AD组血清25-(OH)D3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D组hs-CRP、IL-6及MD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SOD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血清25-(OH)D3水平与hs-CRP、IL-6及MDA均呈负相关(P0.05),与SOD呈正相关(P0.05)。结论 AD患者血清25-(OH)D3水平降低,监测其水平对AD患者炎性应激反应及氧化应激状态预示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老年人群血浆维生素K和维生素D水平的季节变化。方法对85名健康老年人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春秋两季血浆维生素D(25(OH)D)和甲状旁腺素(PTH)含量,用高压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维生素K含量。结果血浆维生素K水平女性在春秋两季均明显高于男性,而男性和女性各自无季节性差异。无论男女秋季血浆维生素(25(OH)D)水平明显高于春季,同一季节内男女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维生素D缺乏率女性春季为63.4%,秋季为7.3%。男性春季为65.9%,秋季无缺乏者。春季维生素D缺乏率显著高于秋季(P<0.05)。男女秋季血浆PTH浓度明显低于春季。老年女性春季血浆25(OH)D浓度和血浆PTH浓度之间呈负相关(r=-0.426,P<0.001)。结论该人群血浆25(OH)D和PTH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春季血浆25(OH)D水平低。而血浆维生素K没有季节变化。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妊娠期孕妇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与自然流产的相关性.方法 将2015年6月至2017年1月在玉环县人民医院妇科病房住院的136例自然流产孕妇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在玉环县人民医院妇产科门诊正常体检的孕妇6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病例均检测血清25-(OH)D水平,比较两组检测结果.结果 观察组血清25-(OH)D水平为(51.76±6.86)nmol/L,对照组血清25-(OH)D水平为(59.55±7.79)nmol/L,观察组血清25-(OH)D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t=7.02,P<0.05);观察组血清25-(OH)D水平缺乏率为44.12%,对照组血清25-(OH)D水平缺乏率为26.67%,观察组血清25-(OH)D水平缺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5.34,P<0.05).结论 妊娠期孕妇血清25-羟维生素D缺乏可能增加自然流产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25(OH)D]与育龄妇女营养状况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1-12月在湖南省妇幼保健院健康体检的育龄妇女214例,检测25(OH)D、甲状旁腺(PTH)、空腹血糖、血清钙、磷等指标,以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根据维生素D水平分组,维生素D缺乏组[25(OH)D]≤25nmol/L妇女106例,不足组[25nmol/L25(OH)D]≤50 nmol/L 91例,适宜组[5025(OH)D]≤75 nmol/L 17例;各组血清PTH、血钙、血磷、甘油三酯、空腹血糖、总胆固醇和糖化血红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维生素D适宜组HOMA-IR为(2.30±0.77),明显低于维生素D缺乏组和不足组(P0.05);维生素D不足组HOMA-IR为(2.43±0.83),明显低于维生素D缺乏组(P0.05);胰岛素抵抗妇女血清25(OH)D水平为(24.11±4.03)nmol/L,明显低于无胰岛素抵抗妇女(P0.05);血清25(OH)D与HOMA-IR呈负相关(r=-0.277,P0.05)。结论 25-羟基维生素D水平与育龄妇女胰岛素抵抗增加有关,与血清钙、磷、PTH等生化指标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温州地区成年男性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收集从2013年1月-2015年6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岁以上健康男性体检者标本766例,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25(OH)D、甲状旁腺素(PTH),紫外光度法测定血磷(P)和偶氮胂Ⅲ法测定血钙(Ca)浓度水平,同时测量足跟骨密度、腰围及身体质量指数(BMI);以50 nmol/L作为阈值分为25(OH)D缺乏组和正常组,同时按10岁年龄为间隔,分为5个年龄段。数据通过SPSS软件处理。结果 25(OH)D水平随着年龄增加其浓度水平呈上升趋势。25(OH)D缺乏症的总患病率为23.2%,随年龄增长,患病率呈逐渐下降趋势。25(OH)D缺乏组的BMI、腰围、Ca和PTH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年龄指标则低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5(OH)D浓度水平与BMI、腰围和PTH呈负相关,与年龄呈正相关。结论温州地区成年男性血清25(OH)D水平缺乏呈低龄化趋势,年龄、BMI、腰围、血清Ca及PTH水平是影响成年男性血清25(OH)D水平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血浆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DMA)、一氧化氮(NO)与一氧化氮合酶(NOS)水平变化及维生素D干预对其的影响。方法:选择GDM患者108例(GDM组)和同期健康孕妇50例(正常组),检测并比较两组的生化指标、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及血浆ADMA、NO、NOS水平。GDM组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维生素D治疗,治疗后复测上述指标。结果:GDM组的孕前体质指数(BMI)、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高于正常组。血清25(OH)D水平及血浆ADMA水平高于正常组,血浆NO、NOS水平低于正常组(均P0.05);GDM组的维生素D率(88.9%高于正常组(60.0%)(P0.05);GDM组血清25(OH)D水平与ADMA呈负相关性(r=-0.511,P0.05),与NO、NOS水平呈正相关性(r=0.072、0.151,P0.05)。观察组治疗后FBG、2hBG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但HOMA-IR、HbAlc、ADMA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血清25(OH)D及血浆NO、NOS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GDM患者普遍存在维生素D缺乏和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妊娠期补充维生素D有利于改善胰岛素抵抗并下调血浆ADMA水平和NO、NOS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男性少年儿童维生素D(VD)摄入量与高尿酸血症(HU)患病的相关性,为防治少年男童HU提供思路。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0月在乐清市人民医院健康体检的800例男性少年儿童,根据血清尿酸水平分为研究组(HL组)和对照组(血清尿酸水平正常)。测定并比较两组血清维生素25(OH)D3、TC、HDL-C、LDL-C、TG、空腹血糖(FBG)、血钙、血磷指标的差异。通过半定量膳食频率问卷调查比较两组膳食VD摄入差异。Pearson相关分析评估血清尿酸水平与血清25(OH)D3以及膳食VD摄入量的相关性。通过校正多因素的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膳食VD摄入量及血清25(OH)D3水平与HU患病率的危险程度。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膳食VD摄入量对男性少年儿童HU患者患病的预测价值。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血清25(OH)D3、HDL-C及膳食VD摄入量较低(t=4.863、23.791、12.347,P<0.05),而LDL-C及TC较高(t=10.606、12.090,P<0.05),但TG、FBG、血钙、血磷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少年儿童HU患者血清尿酸水平分别与血清25(OH)D3水平(r=-0.803,P=0.024)及膳食VD摄入量(r=-0.726,P=0.031)负相关。膳食VD摄入量高及血清25(OH)D3水平高为男性少年儿童罹患HU的保护性因素(OR=0.465、 0.245, P<0.05)。ROC曲线显示,膳食VD摄入量截断值为4.8 μg/d,预测男性少年儿童罹患HU的AUC为0.816,灵敏度为88.4%,特异度为92.3%。结论 男性少年儿童HU患者血清25(OH)D3水平及膳食VD摄入量低下,应予以加强补充膳食VD的摄入,提高血清25(OH)D3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高龄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变化及与NAFLD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老年科住院的老年患者434例,年龄为(80.05±8.69)岁,分为NAFLD组(n=138例),无NAFLD组(n=296例),检测血清25-(OH)D水平。结果 NAFLD组血清25-(OH)D水平[(33.43,66.01)nmol/L]显著低于无NAFLD组[(41.55,17.53)nmol/L](P0.05);在NAFLD组中维生素D缺乏的患者比例明显升高(P0.05)。结论 NAFLD组的血清25-(OH)D水平低于无NAFLD组。血清25-(OH)D水平与老年NAFLD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过敏性腹泻患儿血清25-羟维生素D [25-(OH) D]水平与免疫水平的相关性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该院儿科收治的61例过敏性腹泻患儿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在该院健康体检儿童61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血清25-(OH) D水平、外周血T细胞及免疫球蛋白变化情况,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研究组血清25-(OH) D、CD3、CD4、IgA、IgG、IgM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 05),研究组CD8、IgE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 05);研究组血清25-(OH) D水平异常比例为93. 4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1. 15%(P0. 05),CD3、CD4在血清25-(OH) D不足与正常组水平显著高于严重缺乏组(P0. 05),而CD8明显低于严重缺乏组(P0. 05); IgA、IgG、IgM在血清25-(OH) D不足与正常组水平明显高于严重缺乏组(P0. 05),IgE显著低于严重缺乏组(P0. 05);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D4、IgA、IgG、IgM降低及CD8、IgE升高是25-(OH) D水平异常的危险因素; 25-(OH) D与CD3、CD4/CD8有显著正相关性(r=0. 329,P=0. 041; r=0. 386,P=0. 024),与IgA、IgG、IgM呈明显正相关(r=0. 615,P=0. 000; r=0. 551,P=0. 000; r=0. 536,P=0. 000),与IgE呈显著负相关(r=-0. 676,P=0. 000),与CD4、CD8无明显相关性(r=0. 118,P=0. 137; r=-0. 153,P=0. 075)。结论过敏性腹泻患儿血清25-(OH) D有明显降低现象,25-(OH) D水平降低与患者免疫水平具有密切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