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目的考察四妙勇安汤水提物中环烯醚萜苷类成分在不同肠段中、不同配伍组合时的肠吸收情况。方法建立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采用UPLC-MS^n法测定不同肠段灌流液中哈巴苷、当药苷、马钱苷和哈巴俄苷4种环烯醚萜苷类成分的含量,计算其在不同肠段中的吸收速率常数(Ka)和表观渗透系数(Papp),并以此为指标评价环烯醚萜苷类成分肠吸收情况。结果四妙勇安汤不同配伍组合中环烯醚萜苷类成分在回肠和十二指肠中的吸收情况较空肠和结肠好(P<0.05)。回肠中4种环烯醚萜苷类成分的肠吸收参数均在金银花-玄参-当归3药配伍时最高。十二指肠中马钱苷、当药苷在金银花-当归配伍时表现出较高的肠吸收参数;而哈巴苷、哈巴俄苷在复方中肠吸收参数最高,单味药中最低。结论环烯醚萜苷类成分在配伍组合时的肠吸收参数(Ka、Papp值)较所含该类成分的单味药材高。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复方配伍可促进环烯醚萜苷类成分的吸收,改善其口服生物利用度低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目的优选生地黄水提液中环烯醚萜苷类成分的纯化工艺参数。方法以梓醇含量为评价指标,采用大孔树脂纯化方法,确定总环烯醚萜苷的纯化工艺条件。结果生地黄水提液中总环烯醚萜苷最佳分离纯化工艺为:选用H103型大孔树脂,以1 BV/h速度上样,用3 BV的去离子水水洗除杂,然后用5 BV的30%的乙醇以1.5 BV/h的速度洗脱,纯化后梓醇含量为8.31%,较纯化前提高4.7倍。结论该纯化工艺条件稳定、合理、可行,可作为生地黄水提液中环烯醚萜苷类成分的纯化方法。  相似文献   

3.
马鞭草环烯醚萜苷类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马鞭草抗早孕有效成分。方法:甲醇渗漉提取,反复硅胶柱层析分离,理化常数和光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马鞭草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并鉴定了3个环烯醚萜苷,分别为马鞭草苷(Ⅰ)、3,4二氢马鞭草苷(Ⅱ)和5-羟基马鞭草甘(Ⅲ)。结论:其中Ⅱ为新的天然化合物。  相似文献   

4.
南非钩麻Harpagophytum procumbens DC.的镇痛、抗炎作用与其次生代谢产物中环烯醚萜苷和苯丙醇苷衍生物的结构多变有关。作者采用LC—DAD—MS/SPE—NMR联用技术对该植物根中微量的异环烯醚萜苷进行了检测。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忍冬藤中马钱子苷及当药苷含量,研究环烯醚萜苷类成分的制备方法。方法建立马钱子苷及当药苷含量HPLC测定方法,分析不同产地及采收时间药材中两种成分的含量差异,比较溶剂法及大孔树脂法两种方法富集环烯醚萜苷类成分。结果 HPLC法测定含量方法准确,马钱子苷和当药苷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6%、99.8%,含量分别为1.5%、2.6%;且从秋季到冬季有逐渐减少的趋势;不同产地间含量有差别,以湖南、湖北两地较高;大孔树脂法富集环烯醚萜苷类成分,马钱子苷和当药苷的转移率分别为47.23%和62.35%,纯度分别为8.88%和17.72%,较溶剂萃取法好。结论不同产地及采收时间的忍冬藤中两种环烯醚萜苷类成分有一定差异,并以秋季采收最佳;大孔树脂法富集忍冬藤中环烯醚萜苷类较好。  相似文献   

6.
巴戟天属植物环烯醚萜类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查阅近年国内外有关文献,对巴戟天属植物中环烯醚萜类成分及其药理作用进行综述。巴戟天属植物中环烯醚萜类化合物共有29个,其中苷元3个;药理研究表明,巴戟天属植物中环烯醚萜具有抗菌、抗氧化、抗诱变、抗肿瘤、消炎镇痛等广泛的药理作用,对环烯醚萜化合物进行深入研究将为环烯醚萜类新药的研究开发积累重要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左归丸水提液中总环烯醚萜苷含量测定的方法。方法:水提液通过醇沉后经大孔树脂D101对环烯醚萜苷进行分离纯化,蒸干后加香草醛和高氯酸水浴显色后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大孔树脂D101对环烯醚萜苷的分离纯化效果良好,左归丸中环烯醚萜苷以马钱苷含量较高,故选马钱苷为对照品,显色后在24.96μg~99.84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结论:该方法可用于左归丸水提液中总环烯醚萜苷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8.
秦艽中裂环环烯醚萜苷类成分的纯化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秦艽提取物中裂环环烯醚萜苷类成分的富集纯化工艺。方法:以秦艽中的主要成分龙胆苦苷为跟踪指标,比较不同厂家、不同型号的大孔树脂对秦艽提取物中裂环环烯醚萜苷类成分(龙胆苦苷)的吸附与解吸附能力,确定最佳树脂型号;选择最佳的洗脱溶剂和洗脱体积。结果:AB-8型大孔吸附树脂对秦艽提取物中裂环环烯醚萜苷类成分有较好的吸附能力;50%乙醇溶液解吸附能力最强;5个柱体积溶剂可洗脱下90%裂环环烯醚萜苷类成分。结论:初步确定了大孔树脂法分离纯化秦艽提取物中裂环烯醚萜苷类成分的最佳工艺。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川西獐牙菜中环烯醚萜苷类和口山酮类成分的工艺。方法 考察了HPD-300、HPD-400、HPD-600、AB-8、DM-301及D-101Ⅰ等6种吸附树脂对环烯醚萜苷类和口山酮类的指标成分獐牙菜苦苷和当药醇苷的动态吸附及洗脱性能,从中筛选出效果较好的树脂完成实验研究。结果 HPD-300用于同时分离纯化环烯醚萜苷类和 口山酮类成分,吸附洗脱性能良好,其吸附过程上样量为0.9 g生药/mL树脂,上柱液pH值约为8,体积流量为2 BV/h;洗脱过程采用水洗除杂,7 BV 20%、5BV 70%乙醇梯度洗脱,洗脱率都在90%以上,所得2个固体样品中两类成分质量分数均可达50%以上。结论 HPD-300用于同时富集环烯醚萜苷类和口山酮类成分效果最佳,是一种理想的分离纯化介质。 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建立RP-HPLC同时测定不同产地独一味药材中4种环烯醚萜苷单体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Symmetry C18色谱柱(150 mm×4.6 mm,5 μm),流动相:0~11 min乙腈-水(11∶89),11~35 min乙腈-水(11∶89~15∶85)。体积流量:1.0 mL/min,检测波长:235 nm。结果 山栀苷甲酯在5.0~100 μg/mL线性关系良好,加样回收率为103.1%,RSD为2.0%。螃蟹甲苷Ⅱ(phloyosideⅡ)在1.0~50 μg/mL线性关系良好,加样回收率为97.2%,RSD为1.3%。番木鳖苷甲酯在1.0~50 μg/mL线性关系良好,加样回收率为101.3%,RSD为1.5%。8-O-乙酰山栀苷甲酯在5.0~100 μg/mL线性关系良好,加样回收率为102.8%,RSD为1.2%。10批不同产地独一味药材中山栀苷甲酯量为0.3%~1.41%,螃蟹甲苷Ⅱ量为0.0%~0.45%,番木鳖苷甲酯量为0.02%~2.3%,8-O-乙酰山栀子苷甲酯量为1.05%~2.95%。结论 实验建立的环烯醚萜苷测定方法准确可靠,适于独一味药材中环烯醚萜苷类量的测定。不同产地独一味药材中环烯醚萜苷量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醒脑静中环烯醚萜苷类有效成分栀子苷和京尼平龙胆双糖苷大鼠鼻腔吸收特性及其相关性。方法 以体积校正法,采用改良的大鼠在体鼻循环模型研究栀子提取物单用、与醒脑静中冰片、麝香分别配伍及醒脑静全方配伍后栀子苷及京尼平龙胆双糖苷在大鼠鼻腔的吸收。结果 栀子提取物中环烯醚萜苷类代表成分栀子苷和京尼平龙胆双糖苷的大鼠鼻腔吸收符合一级速率过程,为被动吸收。艾片、合成冰片及醒脑静全方配伍可促进栀子苷及京尼平龙胆双糖苷大鼠鼻腔吸收,人工麝香无显著促进作用。在不同配伍条件下两种成分的鼻腔吸收系数相关性良好,线性回归方程为K京尼平龙胆双糖苷=0.792 1 K栀子苷+0.236 7(r=0.976 0)。结论 醒脑静组方配伍可显著提高栀子苷及京尼平龙胆双糖苷的鼻腔吸收,方中环烯醚萜苷类成分具有相似的鼻腔吸收特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栀子中总环烯醚萜苷测定方法,研究HPD 450大孔吸附树脂纯化栀子总环烯醚萜苷、栀子苷的工艺条件。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目标成分,考察HPD 450大孔吸附树脂对栀子总环烯醚萜苷、栀子苷的吸附和洗脱条件。结果栀子总环烯醚萜苷最大吸收波长为238 nm,与栀子苷一致,栀子苷在9.36~21.84μg/mL与吸光度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8.37%;HPD 450大孔吸附树脂可以将提取物中总环烯醚萜苷由45.45%提高到83.72%,栀子苷由24.46%提高到62.28%。结论HPD 450大孔吸附树脂能有效富集并纯化栀子总环烯醚萜苷、栀子苷;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栀子总环烯醚萜苷具有快速、准确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正交试验优选龙胆中总环烯醚萜苷的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优选龙胆中总环烯醚萜苷的提取工艺。方法以总环烯醚萜苷的含量为指标,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含量测定。对于冷浸法、超声提取法、回流提取法和索氏提取法提取龙胆中总环烯醚萜苷的工艺进行了比较,并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确定最佳提取工艺。结果回流提取法提取效果最佳,最终优化的提取工艺为:提取溶剂为70%乙醇,提取时间为2.0 h,料液比为1∶15。在此条件下,龙胆总环烯醚萜苷的含量为7.15%。结论该提取工艺具有效率高、时间短、能耗低、环保等优点,可为龙胆总环烯醚萜苷的工业化生产和新药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玄参科钓钟柳属植物含有各种类型的环烯醚萜甙,已鉴别了桃叶珊瑚甙,梓醇,且发现了少见的缬草型环烯醚萜酯甙。光钓钟柳(Penstemon nitidus Dougl.)叶的甲醇提取物经DCCC和制备TLC,分离出四种环烯醚萜葡糖甙,用光谱法确认了山茱萸甙(cornin)(1),10-羟山茱萸甙(2),戟叶马鞭草甙(hastatosidc)(3)和β-二氢戟叶马鞭草甙(4)。(2)是一种新的环烯醚萜葡糖甙,经还原(3)制备得(4),但至今在自然界尚未发现。  相似文献   

15.
目的:借助高效液相色谱法验证通过网络药理学预测的秦艽-威灵仙药对水煎液中环烯醚萜苷类成分的结果,并检测药对水煎液中獐牙菜苦苷、龙胆苦苷和獐牙菜苷的含量。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查询秦艽-威灵仙药对活性成分并从中筛选环烯醚萜苷类成分。采用安捷伦883975-902 ZORBAX SB-C_(18)色谱柱(4.6 mm×150 mm,5μm),流动相A为0.04%磷酸水溶液(0~28 min,85%A→77%A;28~35 min,77%A→65%A);流动相B为甲醇,色谱柱采用梯度洗脱(0~28 min,15%B→23%B;28~35 min,23%B→35%B);流速设置为0.8 mL/min,柱温设置为30℃,检测波长设置为245 nm,进样量设置为5μL。结果:秦艽-威灵仙药对共检索得到13个活性成分,其中属于环烯醚萜苷类成分3个,分别是:獐牙菜苦苷、龙胆苦苷和獐牙菜苷。獐牙菜苦苷、龙胆苦苷和獐牙菜苷分别在0.021 0~1.056 0μg、0.036 5~11.720 0μg和0.016 2~1.142 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64%(RSD=2.33%,n=6)、100.20%(RSD=0.64%,n=6)和101.11%(RSD=3.59%,n=6),在药对水煎液中的含量分别为2.13 mg/g、28.36 mg/g和4.51 mg/g。结论:通过HPLC法验证了网络药理学预测的秦艽-威灵仙药对水煎液中环烯醚萜苷类成分并测定了其含量。  相似文献   

16.
马鞭草属植物V.littoralis H.B.K.是生长在巴拉圭的多年生药用植物。作者从该植物的地上部分分得一新的环烯醚萜苷类化合物gelsemiol-6’-trans-caffeoyl-1-glucoside(1),4个已知的苯乙醇苷类化合物洋丁香酚苷(2)、2’-乙酰洋丁香酚苷(3)、焦地黄苯乙醇苷(4)和异洋丁香酚苷(5)。  相似文献   

17.
中药龙胆的主要有效成份是龙胆苦苷等环烯醚萜苷类,国内外学者已从龙胆中分离得到多种裂环烯醚萜苷类成份。其中苷类有龙胆苦苷(gentiopicrin),当药苷(sweroside)、当药苦苷(swer-tiamarin);酯苷类有苦龙胆酯苷(amarogentin),苦当药酯苷(amaroswerin),三花苷,粗糙苷,苦潘苷;苷元有当药苷元等,为水解处理产物。现代药理学研究证明,龙胆有健胃利胆,护肝,利尿,抗炎,抗病原微生物,升血糖,降压,降血脂,中枢兴奋等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优选栀子总环烯醚萜苷提取的工艺条件。方法:结合单因素实验结果,采用Box-Behnken效应曲面法,考察乙醇浓度、溶剂量、水浴温度、提取时间4个因素对提取工艺的影响。结果:确定栀子总环烯醚萜苷的提取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为50%,乙醇体积为35 m L,水浴温度为90℃,提取时间为1 h。在此条件下提取总环烯醚萜苷含量为16. 42%。结论:Box-Behnken效应曲面法用于提取栀子总环烯醚萜苷的优化筛选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目前认为益母草主要活性物质为环烯醚萜(iridoid)。在已发表的文献中尚未见有关测定该物质含量的较好方法。作者用光电比色计法测定该植物中环烯醚萜的含量。提取环烯醚萜的最佳条件为:将益母草粉碎至2mm 大小,试剂为40%乙醇(1:20),第1次时间为45min,第2次为15  相似文献   

20.
素馨花药材又名耶悉茗花,为木犀科茉莉属植物素馨花(Jasminum officinale L.var.grandiflorum)的干燥花蕾具有疏肝解郁、行气止痛之功效,在我国民间用于治疗消化不良、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及慢性肝炎、肝硬化等症[1]。素馨花主要化学成分为环烯醚萜苷类、黄酮类和三萜皂苷类化合物[2-3],其中环烯醚萜苷类化合物主要为橄榄苦苷,且具有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