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5 毫秒
1.
目的 研究慢性乙型肝炎、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情况.方法 选取本院2008年9月至2010年8月门诊和住院胃镜检查患者1109例,其中慢性乙型肝炎患者552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344例,普通患者213例,对三组患者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普通患者、慢性乙型肝炎、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B超检测在慢性乙型肝炎及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胆囊病变临床价值,以期降低肝炎肝硬化并发症发生,提高临床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3年1月65例慢性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组,均经过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确诊,其中慢性乙型肝炎23例、重型乙型肝炎22例、肝硬化20例;另外随机选取同时期健康体检人员63名为对照组,均予B超检查,观察两组的B超显示情况。结果对照组在胆囊壁厚度上和慢性乙型肝炎、重型乙型肝炎和肝硬化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重型乙型肝炎最明显、肝硬化其次;而在胆总管内径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胆囊病变上,对照组检出异常率为23.81%,与研究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研究各组中以慢性乙型肝炎组检出异常率最低,为56.52%,重型乙型肝炎和肝硬化在胆囊病变检出率上比较无差异性。结论 B超有助于判断慢性乙型肝炎及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胆囊病变,对肝炎病情程度有指导意义,对临床诊断有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和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血清瘦素水平和空腹胰岛素水平并探讨两者间的关系.方法 43例为乙型肝炎患者(乙肝组),41例为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38例为正常对照组,分别测定血清瘦素水平、空腹血糖和空腹胰岛素浓度.结果 乙肝组和肝硬化组患者瘦素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乙肝组和肝硬化组血清胰岛素水平和胰岛素抵抗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各组患者的血清瘦素水平和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呈明显的正相关(P<0.01).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和肝硬化患者的血清瘦素水平明显升高,可能跟病毒感染、肝功能损害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与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者HBV X基因序列的差异。方法对20例标本的PCR产物进行直接测序;并对3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和3例无症状HBV携带者HBV DNA的扩增片段进行克隆测序,并分析比较。结果肝硬化患者中X基因核心启动子双突变T1762/A1764、G1719T、T1727G/A、G1730C、T1753C等变异高于HBV携带者;前者X启动子区变异率明显高于后者;乙型肝炎肝硬化同一患者X区不同克隆之间的碱基序列同源性为91.3%-99.7%,而HBV携带者为96.0%-100.0%。结论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HBV DNA X区的CP启动子区以及X启动子区变异程度明显高于HBV携带者,同时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体内存在变异程度更大的HBV准种群。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非肝病患者、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乙肝肝硬化患者消化性溃疡的发生率,探讨慢性乙型肝炎及乙肝肝硬化对消化性溃疡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本院近两年门诊和住院确诊非肝病者245例、慢性乙型肝炎692例及乙肝肝硬化492例进行胃镜检查,比较三组患者消化性溃疡发生率和消化性溃疡发生部位的差异。结果非肝病组PU发生率(14.2%)低于慢性乙型肝炎组及乙肝肝硬化组(20.2%,30.1%,x2=4.21,P〈0.05;X2=21.86,P〈0.01),而乙肝肝硬化组患者Pu发生率高于慢性乙型肝炎组(30.1%VS20.2%,x2=15.16,P〈0.01)。三组Hp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PU、DU及CU发生部位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肝病患者、慢性乙型肝炎及乙肝肝硬化患者消化性溃疡也以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为主,慢性乙型肝炎及乙肝肝硬化是消化性溃疡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及肝硬化、肝癌患者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Th)1、Th2类细胞因子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 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9月本院收治乙肝相关肝癌患者42例为肝癌组,乙肝相关肝硬化患者35例为肝硬化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38例为慢性乙型肝炎组,另收集同期健康志愿者26例为对照组.采集各组受试者外周静脉血5...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外周血谷胱甘肽S转移酶M1(GSTM1)和T1基因(GSTT1)与乙型肝炎肝硬化易感性及肝功能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8年3月-2021年3月医院收治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110例(研究组)、乙型肝炎患者45例(对照组)为研究对象,检测患者外周血GSTM1和GSTT1基因分型,Child Pugh分级标准评估患者肝功能,并检测血清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谷草转氨酶(AST)],比较两组外周血GSTM1、GSTT1基因型分布情况,分析不同临床特征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GSTM1及GSTT1基因暴露水平,明确GSTM1和GSTT1与乙型肝炎肝硬化易感性及肝功能的关系。结果 研究组肝功能指标、肝功能分级较对照组高(P<0.05)。研究组GSTM1空白基因占比、GSTT1非空白基因占比高于对照组(P<0.05)。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Child Pugh分级为C级的GSTM1空白基因分布频率较GSTM1非空白基因高,GSTT1非空白基因分布频率较GSTT1空白基因高(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GSTM1空白基因、GSTT1非空白基因是乙型肝炎肝硬化及肝功能的影响因素(P<0.01)。结论 具备GSTM1空白基因、GSTT1非空白基因的个体,乙型肝炎肝硬化风险更高,且易出现肝功能损害,两者对乙型肝炎肝硬化的早期诊治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及合并肝硬化患者血清CA125水平与肝纤维化的关系。方法选取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10月本院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44例,按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50例、中度组42例、重度组52例;收集同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96例为肝硬化组,健康体检人群120例为健康对照组。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清CA125水平;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结果健康对照组、慢性乙型肝炎组、肝硬化组CA125水平分别为(8.5±4.6)、(44.7±16.1)、(104.5±56.8)U/L。慢性乙型肝炎组、肝硬化组患者CA125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肝硬化组明显高于慢性乙型肝炎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慢性乙型肝炎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患者血清CA125水平分别为(20.8±7.2)、(32.9±11.3)、(73.7±19.0)U/L;随着慢性乙型肝炎病情加重CA125水平明显升高,3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慢性乙型肝炎组、肝硬化组黏连蛋白、透明质酸、Ⅲ型前胶原肽、Ⅳ型胶原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肝硬化组黏连蛋白、透明质酸、Ⅲ型前胶原肽、Ⅳ型胶原水平明显高于慢性乙型肝炎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慢性乙型肝炎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患者黏连蛋白水平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着慢性乙型肝炎病情加重透明质酸水平明显增加,3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慢性乙型肝炎重度组患者Ⅲ型前胶原肽、Ⅳ型胶原水平明显高于轻、中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轻度组与中度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CA125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P0.05);慢性乙型肝炎及合并肝硬化患者血清CA125水平与黏连蛋白、透明质酸、Ⅲ型前胶原肽、Ⅳ型胶原水平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及合并肝硬化患者血清CA125水平明显升高,与病情严重程度和肝纤维化水平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针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选择中医综合疗法完成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表现。方法:选取我中心2011年05月-2014年05月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170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将所有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分为D1组(治疗组85例)与D2组(对照组85例)。D2组:选择西医常规疗法;D1组:选择小柴胡汤化裁给予临床治疗。将3个月的治疗定为一个治疗疗程,对两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进行2个疗程的治疗。对比最终获得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在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方面,D1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高于D2组患者明显(P〈O.05)。完成治疗后,在肝功能指标检测结果以及肝纤维化指标检测结果两方面,D1组优于D2组患者尤为明显(P〈0.05)。结论:针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选择中医综合疗法给予临床治疗,在降低临床并发症出现概率以及缓解患者临床症状表现等方面,表现出显著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整理我院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药物治疗资料,探讨核苷和核苷酸类药物对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收治的286例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43例患者,两组患者均采用相同的传统基础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加用核苷和核苷酸类药物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病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病率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病情较为复杂,利用核苷和核苷酸类药物治疗能够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乙型肝炎肝硬化足由于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引起的持续性或反复性肝实质弥漫性炎性反应坏死、再生及纤维结缔组织增生,肝硬化患者常伴血氨异常和内毒素血症。我们选择66例Child B级乙型肝炎肝硬化住院患者随机分组进行观察。[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不同肝功能分级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糖代谢及炎症因子变化情况。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7月本院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52例,同期无肝硬化的普通慢性乙型肝炎患者36例为对照组。检测空腹血糖、胰岛素、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中性粒细胞计数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同时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组患者进行肝功能Child-Pugh分级。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之后检测血糖、胰岛素、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水平。结果 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组患者胰岛素水平、胰岛素抵抗指数、NLR、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两组空腹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胰岛素水平、胰岛素抵抗指数、NLR、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水平在不同肝功能分级的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组患者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着肝功能分级的增加胰岛素水平、胰岛素抵抗指数、NLR、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水平明显升高。血糖、胰岛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轻微肝性脑病在慢性乙型肝炎和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中的发病现状。方法随机选择慢性乙型肝炎患者88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66例和正常健康对照组55例,采用数字连接试验及数字符号试验,并进行肝肾功能常规和凝血机制检查以及彩超和(或)CT检查,计算MELD评分。结果慢性乙型肝炎组和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组临床轻微肝性脑病患病率分别为11.9%和52.1%;MELD评分对轻微肝性脑病患病率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检出轻微肝性脑病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肝硬化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为乙型肝炎肝硬化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预防医院感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2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288例乙型肝炎肝硬化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医院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和感染部位进行统计,采用SPSS19.0软件进分析患者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 288例乙型肝炎肝硬化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84例,感染率29.17%;84例医院感染的患者中,感染部位标本培养检出38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20株,占52.63%;革兰阳性菌11株,占28.95%;真菌7株,占18.42%;感染部位以腹腔感染为主,占30.95%;相关因素分析显示:年龄、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腹水、三腔两囊管压迫止血、胃镜套扎止血等是乙型肝炎肝硬化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P0.05)。结论乙型肝炎肝硬化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应积极应用抗菌药物进行预防感染治疗,加强疾病发展各阶段的对症治疗,以降低医院感染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CC chemokine ligand 11,eotaxin,CCL11)的变化及其相关临床意义。方法慢性乙肝患者为对照组,乙型肝炎肝硬化为研究组,同时根据Child-pugh分级标准将肝硬化患者分为Child A、Child B、Child C 3组。用ELISA方法检测66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和21例慢性乙肝患者的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血清水平,同时分析其与患者其他实验室参数、临床并发症的相关性。结果相比慢性乙肝患者,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中CCL11血清水平显著增加(P0.05)。同时根据Child-pugh分级标准,CCL11血清水平随着肝硬化导致肝脏储备功能下降而升高,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CL11相关性研究显示,CCL11水平与评价肝脏生物合成能力的指标呈负相关;但是血清CCL11水平与炎症前因子和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呈正相关;而且发现在肝硬化并发症中CCL11血清水平显著升高。结论血清高水平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与肝硬化程度密切相关。从而提示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可能成为一个肝硬化诊断和治疗监测的潜在生物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阿德福韦酯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2009年10月-2011年10月收治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79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阿德福韦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6.92%,两组患者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采用阿德福韦酯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其不良反应少,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长期使用核苷类似物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发生肝癌的概率与患者的HBeAg(-)/(+)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其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进行核苷类似物抗病毒治疗长达5年以上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800例,统计并研究HBeAg(-)/(+)患者不同的肝癌发生率。结果:在长期进行核苷类似物治疗的80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肝癌的发生率为6.25%,无肝硬化的HBeAg(+)患者的肝癌发生率为2.62%,无肝硬化的HBeAg(-)患者的肝癌发生率为5.51%,统计结果显示无肝硬化的HBeAg(-)患者肝癌发生率要显著高于无肝硬化的HBeAg(+)患者。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经过长期核苷类似物治疗后,可适当降低患者发生肝癌的危险,但并不能完全消除其发生肝癌的危险,且从结果中可以看出无肝硬化的HBeAg(-)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是否发生肝癌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检测微小RNA-21 (microRNA-21)在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到肝癌病程中的动态表达,以期为阐明microRNA-21表达变化在慢性乙型肝炎到肝硬化再到肝癌病变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09年6月-2011年6月医院收治的10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为肝硬化组,10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相关性肝癌患者为肝癌组,另选取10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利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测定上述3组人群血浆中microRNA-21中的含量.结果 肝硬化组血浆中microRNA-21表达水平为7.86±3.39,高于对照组的1.27±0.5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肝癌组患者血浆中microRNA-21表达水平为32.57±21.13,高于对照组和肝硬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miroRNA-21可能参与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到肝癌的发生发展过程,外周血miroRNA-21含量的检测可作为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肝癌早期诊断的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细菌感染诱发肝性脑病临床特点,为提高临床疗效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8月医院诊治的4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细菌感染诱发肝性脑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将其设为试验组,选取同期治疗的40例单纯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为对照组,患者入院均检测血氨、血清白蛋白、肝功能等生化指标,分析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细菌感染诱发肝性脑病临床特点。结果试验组患者血清白蛋白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血氨、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肌酐、国际标准化比率及白细胞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不同感染部位的肝性脑病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腹膜炎、呼吸道、尿道及皮肤组织感染患者的3、4级与1、2级肝性脑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细菌感染诱发肝性脑病后病情更加严重,对肝脏的损害更大,临床治疗时应该引起重视,以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血清学相关指标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发生肝硬化的影响并构建列线图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咸宁市中心医院22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 发生肝硬化42例(肝硬化组), 未发生肝硬化178例(非肝硬化组)。清晨抽取患者空腹外周静脉血, 检测血小板、红细胞、白细胞、空腹血糖、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球蛋白、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D-二聚体(D-D)、甲胎蛋白(AFP)、C反应蛋白(CRP)等。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指标预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发生肝硬化的效能;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发生肝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R软件"rms"包构建预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发生肝硬化的列线图模型, 校正曲线对预测模型进行内部验证, 决策曲线评估预测模型的效能。结果肝硬化组TBiL、ALP、GGT、PT、TT、D-D、AFP和CRP明显高于非肝硬化组[(5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