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某些精神病患者作案时处于疾病发作期,由于控制能力和辨认能力丧失,经司法精神医学鉴定,确认为无责任能力而强制住院治疗。近几年来我院共收住涉案精神病患者20例,经有效治疗和护理康复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例均为男性;年龄2...  相似文献   

2.
我院于1988~1994年期间共鉴定案例524件,其中诊断癫痫性精神障碍者35例,现报告如下。1 对象男24例,女11例;年龄16~49岁,平均302岁;工人13例,农民7例,无业10例,其他5例;文盲9例,小学12例,中学12例,大专2例;有偶7例,单身28例。家族中有精神病史者2例,癫痫3例,精神发育迟滞1例。既往有脑外伤史3例,高热抽搐及产伤各2例,脑动脉硬化1例。2 结果各种精神障碍患者的案由及责任能力见附表:附表 各种癫痫性精神障碍患者鉴定的案由及责任能力诊  断例数案  由责任能力…  相似文献   

3.
33例非精神障碍的司法精神鉴定分析李植荣我院于1986~1995年期间,共接受司法精神鉴定491例,其中有33例(男31例,女2例)系有责任能力中的非精神障碍者。年龄20~39岁,平均27.1±4.9岁。文化程度,文盲2例,小学23例,中学8例。职业...  相似文献   

4.
现实动机作案与责任能力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索司法精神医学鉴定中现实动机作案者与责任能力之间的关系。方法:分析78例现实动机作案者的责任能力。结果:除24例无精神病外,其余54种有各种精神障碍的作案者中有31例评定为限制责任能力,23例评定为完全责任能力,无1例能完全免除责任能力。结论:动机论适合于司法精神鉴定实践,现实动机作案者,不论其精神状态如何,均不能完全免除刑事责任。  相似文献   

5.
精神发育迟滞的责任能力和性防卫能力谈永铨,邓振芬我院于1988年12月~1994年2月期间,接受司法精神医学鉴定258例,其中经鉴定诊断为精神发育迟滞者62例,占24.0%。其中男女各半。年龄13~38岁。以未婚为多(52例,83.9%)。汉族37例...  相似文献   

6.
司法精神医学鉴定20例分析广东省茂名市秋林医院(525200)梁郁彬本文就我院司法精神医学鉴定20例资料报告如下。1资料本文司法精神医学鉴定20例中,男13例,女7例;年龄17~61岁,其中<20岁4例,21~30岁8例,31~40岁6例,>40岁2...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告433例司法精神医学鉴定资料:年龄以20~40岁最多(287例,66.28%).小学及小学以下文化程度者占61.66%,农民占50.8%,案由以凶杀伤害案件最多见(146例,33.71%).民事案件亦占有一定比例(83例,19.16%)。鉴定诊断有各种精神疾病者占88.2%,其中以精神分裂症居首位(194例,44.8%)。鉴定结论为有责任能力者22.4%,部份(限定)责任能力者占9.93%,无责任能力者占42.7%;有行为能力者为3.92%,部份行为能力者为2.07%,无行为能力者为18.93%。作者对司法精神医学鉴定中,在评定刑事责任能力和行为能力时,如何坚持医学要件和法学要件相结合进行综合评定的原则,以及时三级分法进行了简要地讨论。  相似文献   

8.
50例精神发育迟滞司法精神医学鉴定的初步分析沈志环,徐惠霞,胡永,汤雷迅我院1989年1月~1991年12月司法精神医学鉴定共161例,其中诊断为精神发育迟滞者50例,占31.1%。50例中男女各25例;平均年龄24.2岁;文化程度:文盲29例,初小...  相似文献   

9.
不同病期精神分裂症司法精神医学鉴定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病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司法精神医学鉴定特点。方法:将147例精神分裂症划分为早期、发展期、缓解期和残留期进行比较。结果:以凶杀伤害为主的暴力型作案多见于早期与发展期,其作案动机以病理性为主。缓解期以现实动机为主,残留期以混合动机为主;早期与发展期无1例评定为完全责任能力,缓解期无1例评定为无责任能力,残留期以部分责任能力为主。结论:不同病期精神分裂症的司法精神医学鉴定存在一些不同特点,有助鉴定结论的评定。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在自杀前凶杀或伤害他人案例的司法精神医学鉴定特点。方法对33例自杀前凶杀或伤害他人案例的司法鉴定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自杀前凶杀或伤害案例的诊断以精神分裂症、应激相关障碍为最多见,作案原因以精神病性症状影响或支配、扩大性自杀和报复性自杀为多见.不同作案原因的鉴定诊断及责任能力有所不同.不同鉴定诊断的作案原因与责任能力也存在区别。结论通过分析下同诊断、不同作案原因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并区分各自的责任能力特点.有助于提高司法精神医学鉴定的质量。  相似文献   

11.
司法精神医学鉴定中的性别差异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了解司法精神医学鉴定中的性别差异。方法:通过回顾性研究,对227例司法精神医学鉴定资料,对其中184例进行统计、比较。结果:女性平均年龄比男性小、女性精神发育迟滞诊断率明显高于男性、男性凶杀、盗窃、伤害案占的比重大,女性性伤害案占的比重大;男性责任能力评定比例明显多于女性,女性行为能力和精神伤害评定比例多于男性;女性完全责任能力评定率高于男性。结论:男性以攻击性案件为主,须加强监管;女性以性伤害案件为主,须加强监护。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司法精神医学鉴定中纵火犯罪嫌疑人的特点。方法:对接受司法精神医学鉴定的74例纵火犯罪嫌疑人的一般资料、医学诊断与责任能力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纵火案鉴定中,以男性居多(78.4%);以无病者较多(40.5%),其次为精神发育迟滞(23.0%);有责任能力者占大多数(62.2%)。结论:我国的司法机关在执法过程中的提请精神医学司法鉴定意识较前明显提高。有必要加强对精神发育迟滞、精神病性障碍现症期患者的监护,以减少他们对社会的危害。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10例抑郁症患者违法的司法精神医学鉴定分析,总结和讨论了人们违法的特点和责任能力,发现患者在抑郁发作期间发生违法行为以凶杀伤最多,纵火和违纪破坏偶见,未见强奸犯罪,认为发生暴力行为是抑郁症患者的一大危险,必须加强防治工作,减少违法行为发生。  相似文献   

14.
18岁以下司法精神医学鉴定案例分析韩宝淦对1986年1月~1995年5月期间受理的司法精神医学鉴定中91例被鉴定人年龄在18岁以下者进行分析。此91例占同期被鉴定案例的9.6%,其中男55例,女36例。年龄13~18(平均16.4±1.7)岁。文盲2...  相似文献   

15.
评定为完全责任能力的70例司法精神病鉴定案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司法精神病鉴定中被评定为完全责任能力者的特点。方法 调查分析70例完全责任能力得鉴定资料。结果 被评定为完全责任能力者的送鉴单位以公安机关米,送鉴原因以其家属反映案犯有精神异常或智力低下,及在审理过程中发现存在精神异常为主,违法类型以盗窃为主,医学结论表明在作案时无精神病或仅为轻度精神发育迟滞。结论 掌握完全责任能力违法者的鉴定特点,有利于鉴定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37例贩毒的司法精神医学鉴定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司法精神医学鉴定中贩毒案例的鉴定特点。方法:对1985年6月-2002年6月间本院贩毒案件的司法精神医学鉴定的有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接受司法精神鉴定656例,其中贩毒案件37例(5.6%)。91.9%的案犯具有明确的现实动机,均评定为完全责任能力。诈病的发生率占本组鉴定案例的35.1%,值得引起注意。结论:对贩毒案件的鉴定,要特别提高警觉!以便为司法机关提供真实可信的鉴定结果。  相似文献   

17.
41例涉及政治性案件的精神疾病患者分析罗继明李身录唐肖风某些精神疾病患者由于辨认和控制能力严重削弱或丧失,因而涉及政治性案件并非罕见。在其作案后经司法精神医学鉴定,确认为无责任能力者多送往安康医院住院。我院1978~1993年间收住这样的患者41例,...  相似文献   

18.
15例精神发育迟滞性犯罪的司法精神医学鉴定资料,占我院鉴定案例数的8.47%,面占精神发育迟滞犯罪案例的46.88%。均为男性,农民,未婚,25岁以下者12例占80%,小学以下者13例。分析了作案特点及责任能力问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青岛地区司法精神医学鉴定案例的特点和一般规律。方法采用自编调查表,对G22例司法精神医学鉴定案例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被鉴定人以男性、青壮年、低文化程度的无业人员及农民占优势,案件类型涉及34种,以杀人、故意伤害、强奸等案例居多(占58.2%);盗窃、抢劫案例相对较高(12.5%)。鉴定诊断结果排序前五位依次为精神分裂症(31.5%)、无精神病(14.8%)、精神发育迟滞(10.4%)、情感性精神障碍(9.2%),颅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8.3%)。在刑事责任能力鉴定中,判定无责任能力、部分责任能力和完全责任能力,分别占被鉴定人总数的31.2%、19.5%、21.5%。民事行为能力鉴定中以离婚案例和财产继承、房产纠纷案例居多。结论青岛地区司法精神医学鉴定疾病诊断排序前三位的是精神分裂症、精神发育迟滞、情感性精神障碍。司法精神病学鉴定的服务对象逐渐多样化,服务范围由从重点为刑事法律服务向兼顾民事扩展。  相似文献   

20.
抑郁症患者暴力行为责任能力评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暴力行为责任能力的评定。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抑郁症司法精神医学鉴定特点。结果:责任能力评定除应考虑疾病的严重程度、辨认和控制能力外,还应考虑到疾病分类、作案动机、与被害人关系、病前人格等。结论:应从严掌握、区别对待不同类型抑郁症责任能力的评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