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4 毫秒
1.
早发月经初潮女生体格发育的动态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丽华  岳俊秋 《中国校医》1997,11(4):251-252
本文通过对39名11岁前早发月经初潮女生身高、体重、胸围发育状况的连续观察,证实她们在初潮前36~24个月已进入青春期,为早熟型,其身高突增高峰年龄平均9.8岁,与平均月经初潮年龄相距0.88岁。本观察组初潮为高均值150.8cm,初潮体重均值41.5kg。月经初潮后身高生长速度明显减慢,但仍可见比国内对普通类型女生调查来潮后的生长潜力大。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青春期女性身高、体重发育与性发育及身高增长的关系。方法:1995年对贵阳市1214名9-17岁女性作性发育评价,用调整的离差5级法评价身高、体重等级,并作1年的身高追踪。结果:青春期身高、体重发育水平高的女性个体大我身高突增高峰发生早,性发育及初潮发生也早,有早熟倾向。结论:将身高体重发育水平、性发育水平和年龄结合,才能较好地综合判断青春期女性的发育水平、成熟程度和身高增长趋势。女性在9-13岁检查性发育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女孩不同成熟类型与生长发育之间的关系。方法追踪调查法。结果峰值早熟型为8.13±0.63cm/年;平均型7.20±1.27cm/年;晚熟型6.26±0.84cm/年。身高年增长值早熟型初潮前一年最快,平均型初潮前二年最快,晚熟型初潮前三年最快。结论不论成熟早晚,其身高发育水平非常接近。性发育先后顺序为乳房、阴毛、腋毛。桡骨骨骺完全愈合后身高增长基本停止。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20年来三次对昆明0-7岁儿童身高的调查,寻找其变迁规律。结果:20年间,儿童总的身高趋势是增长,第一个10年城区身高增长值大于效区,第二个10年效区大于城区,县皆为6岁组增长值最大。同龄儿童身高城区大于效区,男大于女,增长民为男大于女。本文提示:身高受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以此促进了整个人群的身高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山东省7~18岁青少年生长发育现状并绘制曲线图,比较不同经济地区的体格发育差异。方法按地区经济水平将数据分为三组,比较各组身高、体重及超重、肥胖检出率。绘制出全省身高、体重第3、50、97百分位的曲线图,与中国儿童身高标准(CHN)及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2000年标准(CDC标准)进行比较。结果男女生身高、体重总体表现为发达地区高于欠发达地区及落后地区,除女生15岁组、16~18岁组身高外,其他年龄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山东省男女生在所有年龄段身高、体重均高于CHN标准。男生身高在17岁之前,女生身高在13岁之前高于美国CDC标准,之后略低。结论山东省青少年生长发育水平受经济等因素影响明显,山东青少年身高、体重明显高于CHN标准,在青春中晚期与CDC标准更接近。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导了瑞典城市212名儿童(女90名男122名)生长发育的追踪研究,结果为青春期生长突增男女儿童青春期生长突增开始的平均年龄分别为12.1岁和10.0岁,青春期生长突增末期为17.1和14.8岁,身高增长速度高峰均发生在身高突增开始后两年,即男性为14.1岁,女性为12.0岁。早熟型与迟熟型的男女儿童,青春划生长突增开始和达到青春期生长突增高峰的年龄相差很大,女孩相差6年,男孩相差8年。牙齿发育和青春期生长突增牙齿的萌出阶段和青春生长过程之间的联系,仅在女孩中呈弱相关的关系,牙齿发育的性别差异明显,在整个青春期生长过程中,男孩先于女孩。骨骼发育和青春期生长突增男女儿童的骨骼阶段和身高速度高峰及青春期生长突增末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我区1986年“中日联合学生体质调研”样本中15~18岁,男、女共200名中学生为研究对象,对泰纳等人1983年制定的“成人身高予测多元回归方程》的适应性和准确度进行了研究。使用我区的样本数据,分别采用TW_2-RuS、CHN骨龄标准拟合出或人身高预测多元回归修正方程和CHN预测成年身高多元回归方程,并且对以上三个预测身高多元回归方程数适应性和准确性做出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8.
熊莉华  麦锦城 《中国校医》2007,21(4):371-374
目的 探讨广州市中小学生生长发育状况和规律。方法 按照《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网络工作实施方案》,选取广州市城市和乡村共12所中小学作为监测点校,随机整群抽取7~18岁(12个年龄组)学生共5760名,测量身高、体质量、胸围三项形态指标,并进行分析。结果 广州市7~18岁城乡男女学生身高、体质量和胸围随年龄增加不断增长。城乡比较:各年龄组城市学生的三项形态指标均高于同年龄同性别乡村学生。性别比较:总体上看,三项形态指标都是男生超过女生,在生长发育突增年龄,女生10岁时其身高高于男生0.76cm;乡村女生在10岁和11岁时身高分别比男生高0.53cm和2.06cm,体质量也在11岁时超过男生1.02kg。与2002年结果比较,两年间,城市男生平均身高增加了0.36cm,体质量增加了0.09kg;乡村学生平均身高增加了0.74kg,体质量增加了0.36kg。但城市女生身高、体质量与2002年相比出现下滑。结论 广州市7~18岁学生生长发育的增长趋势在持续;乡村学生发育潜能在释放,城乡学生生长发育状况的差距在缩小;城乡男生生长发育呈现不断增长趋势,而城市女生生长发育则出现负增长现象。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8—18岁学生身高、体重增长最佳曲线拟合模型。方法 根据不同性别年龄身高、体重发育水平,利用SPSS软件拟合误差最小的曲线模型方程。结果 8—18岁男生的身高、体重及女生体重增长呈三次曲线模型最优,女生的身高增长呈二次曲线模型最优。结论 8~18岁男女学生身高增长曲线呈不同发展模型,体重增长特征较为一致。  相似文献   

10.
女孩青春期身高生长突增规律的追踪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程颖  白春玉  张迪 《中国校医》2000,14(1):15-17
目的深入探讨青春期儿童身高生长突增规律。方法于1991-1999年对沈阳市秦山小学两个班级121名健康儿童(男58人,女6人)进行生长发育的追踪观察。结果沈阳市女孩生长突增开始年龄为(9.17±0.95)岁,突增开始速度为(4.80±1.01)Cm/y,突增高峰年龄为(11.51±1.00)岁,突增高峰速度为(11.42±2.30)cm/y。结论不同成熟类型女孩身高突增起始年龄。停止年龄与高峰年龄存在一致性,早熟型突增起始速度大于晚熟型,早熟型加速期突增时间和幅度明显小于一般型和晚熟型,而减速期交增时间和幅度明显大于一般型和晚熟型。其他指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1982-2003年来深圳市经济特区小学生身高的变化情况。方法:将1982年与2003年深圳市经济特区约2500名小学生同一性别、同一年龄组的身高测量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003年与1982年对比深圳经济特区7-12岁小学生同一性别、同一年龄组身高年增高率为4.05%-9.05%,其中11岁及12岁男女小学生身高增加的幅度最大。11岁组男学生身高增加了39.69cm,女学生身高增加了10.41cm,12岁男学生身高增加了12.99cm,女学生身高增加了9.25cm.结论 1983年与2003年21年间小学生的身高有了明显的增长。这与20多年来各级政府,特别是卫生、教育部门的不懈努力工作分不开的。当然也与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的物质、文化发展水平的迅速提高有关。  相似文献   

12.
中日两国青少年儿童身高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中国和日本青少年儿童(简称“儿童”)身高差异及中国儿童身高发展趋势。方法 将1979年至2000年中国全国性及1937年至2000年北京市7~17岁儿童身高资料与相应年代日本儿童身高资料比较。结果 20世纪50年代以前,中国儿童身高高于日本儿童;以后日本儿童身高高于中国儿童,20世纪70年代两国儿童身高差值最大;20世纪80年代以后,两国儿童身高差距逐渐缩小;2000年时,中国儿童平均身高仅比日本低1.73cm(男)、0.78cm(女),而且女童部分年龄组身高已与日本女童相同或高于日本儿童。结论 目前7~17岁中国儿童身高稍低于日本儿童,随中国城乡人群身高差距缩小、城乡居民营养状况改善,中国儿童生长长期变化处于上升期,而日本儿童已处于缓慢增长时期,中国儿童身高将继续增长,在不太长的时期内将接近或达到日本儿童身高水平。在跨文化研究中应该充分考虑两个比较实体间经济发展、幅员及自然环境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中小学生身高发育情况,为开展健康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2009年10所中小学校共计6 923人、2019年6所中小学校共计3 894人开展身高等形态学指标测量和评价。结果 2019年男、女生平均身高均大于2009年同年龄段男、女生,其中男生7~17岁和女生7岁及9~17岁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男生平均每年段增长2.89 cm(1.68~5.50 cm),女生平均每年段增长2.28 cm(1.31~3.87 cm)。男生身高增长高峰在12~13岁(4.87~5.50 cm),女生身高增长高峰在11~12岁(2.39~3.87 cm)。2019年中小学校男、女生身高发育情况整体好于2009年(P值均<0.01)。结论 中小学生身高发育情况较好,在不同特征群体间存在差异,有必要持续开展健康监测和干预工作。  相似文献   

14.
为了了解我省城区中小学生营养状况,我们采用1987年我省三市儿童少年贫血筛选诊断标准的学生身高、体重数据,应用中国学生7~22岁身高标准体重评定我省城区学生现时营养状况。评定结果如下:1结果与分析1.1中小学生营养现状:在受检的3640名中小学生中,营养现状良好的有2485人(占68.27%),营养不良的有978人(占26.87),肥胖有56人(占1.54%)。本次调查表明:营养不良发生率随年龄增长有增高趋势。从9岁~10岁、13岁~14岁有明显上升、16岁达高峰,这与青春期突增,及身高增长水平大大超过体重而营养不足,致使学生向瘦长型发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了解闽东地区畲族中小学女生生长发育身体形态发展趋势,加强畲族中小学生健康指导,提供人类学资料。方法按活体测量要求,分层整群随机抽样及回顾性调查的方法,计算出身高,体重、胸围、腰围、臀围的标准指数。结果身高9~10岁生长速度较快,体重指数11-13岁增长较快,胸围指数、腰围指数和臀围指数11岁增长较快,BMI12岁增长较快;青春期中期以后(15~18岁)身高、体重指数、三围指数均值生长缓慢,16~18岁体重指数、三围指数出现负增长值。结论畲族中小学生女生9~10岁生长出现第一个峰期,12—13岁生长出现第二个峰期,16岁以后生长速度趋于稳定,16岁后体重反而呈现负增长。  相似文献   

16.
我国儿童少年生长发育迟缓筛选标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研究选择北京、云南两省市5225名6~12岁儿童少年为对象.进行为期一年的追踪研究,在1979~1980年北京等5省市及1985年全国体质调研的基础上.以身高、身高生长速度作为生长发育迟缓的筛选指标,参考国内外有关标准.结合我国临床应用情况,提出我国儿童少年生长发育迟缓筛选标准:凡身高低于同种族、同地区、同性别、同年龄身高的第三百分位数(P3)或身高生长速度小于4cm/年者为生长发育迟缓筛选阳性者。年龄范围:7~12岁。  相似文献   

17.
3项指标营养综合评价法使用效果及遗漏类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项指标营养评价法是WHO推荐的。3项指标指身高的体重、年龄的身高和年龄的体重,我们评价了1055例0-6岁的儿童,发现了除了原评价表列出的9种营养类型外还有9种遗漏类型,能用原评价表评价的729例,占全儿童的69.1%;漏项儿童的326例,占全部儿童的30.9%,本文提出全部儿童的18种类型,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9—17岁男性身高发育水平与身高增长及性发育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评价不同身高等级的9-17岁男性儿童青少年身高增长及性发育的关系。方法 对贵阳市1096名9-17岁男性的身高、发育水平进行等级评价和性发育评价,测量1年身高增长值。结果 青春期身高发育水平高的个体身高增长值高。性发育早。结论 将身高、发育水平、性发育和年龄相结合,对青春期个性的发育水平、成熟程度和发育趋势可作综合判断。  相似文献   

19.
1990年,1995年北京市5岁以下儿童营养状况分析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采用NCHS/WHO标准的参照人群,以年龄别体重,年龄别身高,身高别体重为评价指标,用Z评分法分别对1990年,1995年北京市5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及营养状况抽样调查资料进行评价,并分析比较两次调查资料。  相似文献   

20.
女孩性早熟的特征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教授董金林早熟有三类,即真性性早熟、假性性早熟和部分性性早熟,其共同点:9岁前第一、二性征发育。●真性性早熟9岁前性器官和第二性征发育,如乳房增大,阴毛、腋毛出现,大小阴唇肥大,子宫阴道也同时发育。此时身高迅速增长,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