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结节性筋膜炎(FN)也称假肉瘤性筋膜炎,是成纤维细胞瘤样增生性病变。该病变发生于深、浅筋膜结缔组织,肿块生长迅速,边界不清。由于增生性成纤维细胞较幼稚,光镜检查常见较多核分裂象,在临床及病理方面均易误诊为恶性肿瘤。本研究回顾分析了1990年1月至2007年1月41例FN患者的临床资料,旨在探讨FN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和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增生性筋膜炎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回顾归纳分析2003~2009年9例增生性筋膜炎临床病理资料。结果增生性筋膜炎好发部位为四肢及躯干,多发于40~70岁中老年患者,生长迅速;组织病理学表现为不等量黏液基质、纤维母细胞、胶原纤维和炎细胞背景下出现具有诊断意义的神经节样大细胞;免疫组化主要表达波形蛋白(Vim)和平滑肌肌动蛋白(SMA)。结论增生性筋膜炎是一种少见的增生性病变,诊断应抓住其临床、组织学特征,掌握其鉴别诊断,防止误诊。  相似文献   

3.
腮腺结节性筋膜炎2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腮腺结节性筋膜炎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其鉴别诊断。方法 对2例发生在腮腺内的结节性筋膜炎进行光镜观察和免疫组化标记。结果 2例均表现为右耳下生长迅速的无痛性肿块。镜检病变周界相对清楚,均由增生的梭形细胞组成,呈不规则或交叉的短条束状排列,背景疏松,黏液水肿样。其中1例冷冻切片下酷似肉瘤。免疫组化标记显示增生的梭形细胞Vim、α-SMA和MSA( ),CK、S-100和CFAP(-)。结论 原发于腮腺内的结节性筋膜炎十分罕见,尽管在临床病理学方面与发生在其他部位的结节性筋膜炎并无差异,但易误诊为各种类型的肉瘤,尤其是在细胞丰富并可见到较多核分裂象时,尤应注意。  相似文献   

4.
黎炎  顾新军  余我 《浙江临床医学》2007,9(8):1129-1129
结节性筋膜炎又称假肉瘤样筋膜炎,既不是炎症性疾病,也不是真性肿瘤,而是一种肌纤维母细胞反应性增生性瘤样病变,为自限眭疾病,由于结节生长迅速,增生细胞丰富且核分裂象多见,极易误诊为恶性软组织肉瘤。现将18例结节性筋膜炎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文献复习,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正>胆囊原发性癌肉瘤十分罕见,其组织学特点是由上皮性癌成分和间叶性肉瘤成分混合组成的恶性肿瘤,恶性程度较高,预后差。本文对2例胆囊原发性癌肉瘤进行临床病理学分析,同时结合文献复习,对其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形态及免疫学表型进行分析,旨在提高其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水平。  相似文献   

6.
结节性筋膜炎是一种以纤维母细胞和肌纤维母细胞增生为主的反应性、自限性软组织瘤样病变,易误诊为肉瘤.现将我院16例经病理证实的结节性筋膜炎的超声表现报道如下,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结节性筋膜炎二例误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节性筋膜炎是一种反应性、自限性浅筋膜的结节性纤维母细胞增生,由于增生的纤维母细胞较幼稚,核分裂多见,生长迅速,临床易误诊为恶性肿瘤。本院近年诊治2例,病初均误诊为恶性病变,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罕见的肌纤维肉瘤(MFS)的临床病理特点与鉴别诊断.方法 结合文献对肌纤维肉瘤的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学特征、治疗和预后进行探讨.结果 患儿女性,12个月.肿块组织学显示肌纤维母细胞分化,梭形肿瘤细胞排列成束状,部分车辐状,肿瘤细胞中等核异型.结论 恶性肌纤维肉瘤的肿瘤细胞光镜和免疫组化显示肌纤维母细胞的特征时应诊断为MFS,临床需与良性肌纤维母细胞增生性疾病、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纤维肉瘤、平滑肌肉瘤及恶性蝾螈瘤相鉴别.局部复发常见,偶有转移,治疗方法 为手术切除.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尤文肉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避免误诊影响治疗。方法:分析1例36岁女性肺转移性尤文肉瘤患者临床表现、组织学特征和免疫表型特点,并复习相关文献,了解该肿瘤的病因、临床表现、鉴别诊断。结果:尤文肉瘤是一种比较少见的骨肿瘤,无特异性临床表现,本例患者主要发现肺部占位,曾有过尤文肉瘤病史,临床需要在肺原发的小细胞性恶性肿瘤与转移的尤文肉瘤进一步鉴定,最后病理结果为小细胞恶性肿瘤,结合病史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符合骨尤文肉瘤肺转移。结论:尤文肉瘤发生肺转移者较为少见,易误诊为小细胞肺癌,应加强对尤文肉瘤的临床及病理学特征的认识并结合病史,避免或减少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10.
周睿  王鲁平  李静 《诊断病理学杂志》2007,14(3):190-193,201
目的探讨纵隔复发性多结节状非典型性脂肪瘤性肿瘤(ALT)/高分化(WD)脂肪肉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病理鉴别诊断。方法报道2例纵隔多结节状ALT/WD脂肪肉瘤,对其进行临床病理学分析及文献复习。结果2例纵隔ALT/WD脂肪肉瘤均复发3次以上;均为多结节状;组织学除有分化好的脂肪肉瘤成分外,尚有其他多种成分。2例均曾误诊为良性肿瘤。结论纵隔多结节状ALT/WD脂肪肉瘤具有很高的复发率,组织学成分复杂多样,需与多种脂肪及非脂肪性良、恶性肿瘤鉴别,预后不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男性乳腺结节性筋膜炎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方法 对l例发生于男性的乳腺结节性筋膜炎进行研究分析,探讨其临床特点、组织形态及免疫表型,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 男性乳腺结节性筋膜炎1例,主要由梭形或胖梭形细胞构成,排列成束状或交织状,可见不同程度的胶原纤维增生,间质水肿、黏液变性,并见红细胞外渗及炎细胞浸润,病变浸润周围脂肪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标记显示:梭形细胞Vimentin、SMA表达强阳性.部分细胞S-100表达阳性,CK、EMA、CD34表达阴性.结论 乳腺结节性筋膜炎是一种以纤维母细胞/肌纤维母细胞反应性增生为主的增生性病变,属良性病变,很少复发,也不转移,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宫颈粒细胞肉瘤(GS)的病理特点、诊断与鉴别诊断及治疗与预后。方法观察1例原发性宫颈粒细胞肉瘤组织学形态及免疫组化,并复习相关文献,综合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及治疗与预后。结果本例首发症状为接触性出血、宫颈肥大、质硬。B超示宫颈处有一大小为2.5 cm×1.7 cm低回声占位肿块。光镜示瘤细胞呈弥漫性分布,由淋巴样细胞构成。瘤细胞小至中等大小,胞质少,核呈圆形或椭圆形,核分裂象易见。免疫组化:CD45、MPO、CD43、溶菌酶和CD68均(+),Ki-67阳性指数70%。骨髓及外周血无急性髓细胞白血病表现。结论宫颈粒细胞肉瘤十分罕见,初诊时易误诊为恶性淋巴瘤及小细胞性恶性肿瘤。免疫组化有助于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3.
脂肪肉瘤是最常见的软组织恶性肿瘤,其中去分化脂肪肉瘤与差分化肉瘤、非典型脂肪瘤性肿瘤/高分化脂肪肉瘤与良性脂肪源性肿瘤常常难以鉴别。本文从免疫组化、分子病理学两个层面,对细胞周期素依赖性激酶4及小鼠双微体基因2在其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做一综合介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乳腺肌纤维母细胞性肿瘤及瘤样病变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收集北京儿童医院顺义妇儿医院2016-10—2023-02诊断的6例乳腺肌纤维母细胞性肿瘤及瘤样病变,分析其临床表现、病理组织学特征、免疫组化特点,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6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范围26~75岁;1例为孤立性纤维性肿瘤,1例为肌纤维母细胞瘤,1例为低级别肌纤维母细胞肉瘤,1例为结节性筋膜炎,2例为损伤后反应性改变。结论 乳腺肌纤维母细胞性肿瘤及瘤样病变是乳腺较为罕见的病变,结合病史、病理组织学形态及免疫表型等综合分析,可以有效减少误诊和漏诊。  相似文献   

15.
低度恶性纤维粘液样肉瘤(LGFS)是新近报道的一种软组织恶性肿瘤,有其特殊的临床和组织病理学特征。本文报道1例左下肢低度恶性纤维粘液样肉瘤并复习文献,对其临床病理学特点、免疫组化结果及鉴别诊断等作一探讨,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肺血管肉瘤的临床表现、病理形态学特点及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通过1例肺血管肉瘤的临床表现、病理学观察及免疫组化染色,对其进行分析。结果肺血管肉瘤临床症状为胸痛、咳嗽、咳血,影像学为多发或单发结节影;病理形态为肿瘤细胞呈弥漫排列,细胞大,异型性明显,肿瘤组织中可见不规则分布的幼稚血管及出血。免疫组化CD31、CD34、FⅧ和vimentin(+)。结论肺血管肉瘤是罕见的肺组织恶性肿瘤,形态需与分化差的非小细胞性肺癌等鉴别。  相似文献   

17.
姜英  杨堤  叶大雄 《诊断病理学杂志》2004,11(4):252-254,I067
目的探讨缺血性筋膜炎的临床表现、病理形态特征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对1例缺血性筋膜炎进行组织形态学、免疫组织化学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缺血性筋膜炎常见于年老体弱卧床的患者,好发于关节突出部位的皮下组织,如肩部、骶尾部和股骨大转子附近等。形态学表现为多结节状纤维素样坏死带,累及的脂肪组织纤维化及黏液变性。外周为富于扩张的薄壁小血管的肉芽组织,可见大的不典型的纤维母细胞,富含嗜碱性的胞质,核增大、深染,有明显的核仁。免疫组化:大的不典型的纤维母细胞vimentin( ),desmin和CK(-)。结论缺血性筋膜炎是一种少见的病变,临床表现及形态学可能误诊为肉瘤,需进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8.
炎性假瘤临床上不少见,可发生于身体许多部分,可浸润临近组织,临床及病理易误诊为恶性肿瘤,病理界对"炎性假瘤"这一诊断一直有争议,随着病理学家们60多年来不断的深入研究,目前对其为真性肿瘤取得了基本统一的意见.我们就肺部和肠系膜2个病例进行临床病理鉴别诊断分析并文献复习,探讨其临床病理特点及组织来源.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上皮样肉瘤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及诊断要点。方法:对2例上皮样肉瘤进行临床资料、病理形态学及免疫组化观察,并结合文献对其诊断及鉴别诊断进行探讨。结果:镜下肿瘤由上皮样细胞或梭形细胞构成,呈结节状排列,浸润性生长;免疫组化示肿瘤细胞Vimentin、CK、EMA、CD34呈阳性。结论:上皮样肉瘤,临床少见,因此缺乏对其认识,从而易与其他肿瘤混淆导致误诊。提高对上皮样肉瘤的认识,对避免误诊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20.
脾血管瘤是脾脏常见的良性肿瘤,而脾血管肉瘤是脾脏极为少见的原发性恶性肿瘤。为了进一步掌握其诊断与鉴别诊断,现将我院近期资料完整的脾血管瘤、血管肉瘤病例,结合文献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