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李莲花 《基层医学论坛》2016,(12):1645-1646
目的 对2型糖尿病(T2DM)合并周围神经病变(DPN)相关危险因素进行临床分析.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100例T2DM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为DPN组,选取同期未伴有周围神经病变的T2DM患者100例为对照组,比较分析2组患者的年龄、病程以及各项指标与DPN的关系.结果 DPN组的年龄、病程、FBG、2 hPG、HbA1c、TG、TC、BUN及MA均升高,差异显著(P<0.05);DPN组患者的HDL-C、TBiL、DBiL及NDBiL等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病程、HbA1c、TG、DN、DR及PAD是T2DM患者合并DPN的主要危险因素,HDL-C及NDBIL为DPN的保护性因素.结论 T2DM患者的病程、HbA1c、TG、DN、DR、PAD为DPN主要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同型半胱氨酸和胱抑素C预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文礼  马建华 《重庆医学》2011,40(29):2942-2943,2946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胱抑素C(Cys C)与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DMAP)的关系,评价两者在预测DMAP中的意义。方法 将16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成糖尿病无并发症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DR组)、糖尿病肾病组(DN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组(DPN组)各40例,健康对照组40例。分别测定血浆Hcy、Cys C水平。结果 糖尿病患者不论有无并发症,其Hcy、Cys C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而合并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患者的Hcy、Cys C水平又高于无微血管并发症者。结论 高Hcy、Cys C血症可预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  相似文献   

3.
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危险因素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发生周围神经病变的相关危险因素,从而为临床预防和治疗提供帮助.方法 75名2型糖尿病患者依据电生理学检查是否具有神经传导异常,分为DPN组与DM组.对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空腹血糖(FBG)、空腹C肽(FCP)、糖化血红蛋白(HbA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压(BP)、吸烟、饮酒、合并糖尿病肾病(DN)、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等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DPN组年龄、HbAlc、FBG更高,病程更长,另外吸烟、合并DN和DR的比例也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bAlc、FBG、吸烟、合并DN、合并DR是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高血糖、吸烟、微循环障碍是2型糖尿病神经病变发生的危险因素,严格控制血糖、戒烟、改善微循环是预防和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视网膜病变老年患者的血清脂联素(APN)和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及其相关性.方法 从该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筛选68例合并视网膜病变老年患者(T2DM+ DR组),调查其一般资料,检测常规生化指标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总APN、高分子量APN及Hcy水平,同时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评价三者间的相关性.选取同期65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T2DM组)和70例老年健康体检者(NC组)作对照.结果 T2DM、T2DM+DR组的腰臀比、空腹血糖、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胰岛素及胰岛素抵抗指数水平均高于NC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回醇水平低于NC组;T2DM+ DR组的病程和体质量指数均高于T2DM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2DM、T2DM+DR组的总APN和高分子量APN水平均低于NC组,总APN与高分子量APN的比值(H/T)亦低于NC组(P<0.05),但Hcy水平高于NC组(P<0.05);且T2DM+ DR组的总APN、高分子量APN水平均低于T2DM组,Hcy水平高于T2DM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2DM+DR组血清总APN(r=-0654)、高分子量APN(r=-0.562)水平均与Hcy水平呈负相关(P<0.05).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视网膜病变老年患者的血清APN水平降低、Hcy水平升高,可能与2型糖尿病的视网膜病变进展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性别2型糖尿病(T2DM)患者视网膜病变(DR)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2 682例住院T2DM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确诊合并DR的所有资料完整的T2DM患者共1 323例(男712例、女611例)作为研究组(DR组);选取同期住院性别、年龄匹配但无DR的1 359例(男740例、女619例)T2DM患者作为对照(非DR组)。比较不同性别DR组和非DR组的临床资料及其他糖尿病慢性微血管并发症情况,分析DR的危险因素。结果男性DR组吸烟史、糖尿病病程、糖化血红蛋白(HbA_(1c))、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G)、高血压病史、高血压病程、收缩压、舒张压、他汀服用史、三酰甘油(TG)、尿酸(UA)、血清肌酐(Scr)、胱抑素C(CysC)及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蛋白尿发生率均高于非DR组(P <0.05),DR组糖尿病起病年龄、空腹C肽(FC)、餐后2 h C肽(2 h CP)、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低于非DR组(P <0.05)。女性DR组糖尿病病程、HbA_(1c)、FBCG、2 h PG、高血压病史、收缩压、他汀服用史、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UA、Scr、CysC、DPN及蛋白尿发生率均高于非DR组(P <0.05),DR组糖尿病起病年龄、FC、2 h CP、eGFR低于非DR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和女性T2DM患者糖尿病起病年龄低、蛋白尿及DPN存在均为DR发生的危险因素(P <0.05),吸烟史、他汀服用史、高TG血症、eGFR及2 h CP值低为男性DR发生的其他危险因素,而糖尿病病程长及LDL~C控制不佳是女性DR发生的其他危险因素(P <0.05)。结论不同性别T2DM患者的DR发生均与多种临床危险因素相关,但存在差异,临床工作中应制订定不同的策略,针对性地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6.
《陕西医学杂志》2016,(1):106-109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及其并发症患者中血清铁蛋白(SF)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健康体检者40例(对照组)和T2DM患者248例(DM组),DM组分为单纯T2DM组(45例)和并发症组(203例),并发症组分为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组(49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NP)组(44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MCV)组(53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组(24例)和糖尿病肾病(DN)组(33例),比较各组的血糖、血脂指标、肝肾功能指标及SF水平。结果:DM组患者的血糖、血脂指标及SF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NAFL组患者ALT、AST及GGT水平均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5);DN组的mAlb、Cr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5);SF与TC、TG、LDL-C、FPG、Cr、HbAlc、HOMA-IR、mAlb、ALT、AST、GGT呈显著正相关性,与HDL-C及ISI呈显著负相关性(P<0.05);SF、TC、HbAlc、LDL-C、FINS及HOMA-IR是DM慢性并发症的危险因素(P<0.05),SF、Cr、mAlb是DN的危险因素(P<0.05),SF、ALT、AST及GGT是NAFL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血清SF在T2DM患者中明显升高,且在合并慢性并发症患者中升高更为明显,SF升高是T2DM及其慢性并发症发生的高危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7.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35):37-39
目的探讨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总胆固醇(TC)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相关性,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诊断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内分泌科确诊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48例作为DPN组,将同期我院收治的48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T2DM组,分析两组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B(ApoB)等指标差异。通过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上述指标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相关性。结果 DPN组TG、TC、LDL-C、ApoB水平均显著高于T2DM组,HDL-C显著低于T2DM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得出,TG、TC、HDL-C、LDL-C、ApoB均为DPN发病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血脂水平高于单纯糖尿病患者,TG、TC、HDL-C、LDL-C、ApoB水平与DPN发病关系密切,是导致神经微血管病变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及并发症与血清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iliary neurotrophic factor,CNTF)水平的关系?方法:将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无并发症37例(DM组)?视网膜病变34例(DR组)和周围神经病变30例(DPN组),并以同时段体检中心正常健康人群20例为对照?采集一般资料以及生化资料,ELISA测定CNTF水平?结果:①各组性别?年龄?身高?体重?体重指数及腰围均无显著差异;DR组?DPN组糖尿病病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1c)及低密度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水平均显著高于DM组(P < 0.05);DR组肾小球滤过率估值为(86.03 ± 20.80)mL/min,显著低于DM组?DPN组;糖尿病各组CNTF水平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F=49.612,P < 0.001);②由Pearson相关分析可知,糖尿病合并并发症与血清CNTF水平呈负相关(r=-0.741,P < 0.001);③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NTF?HbA1c?LDL-C水平是DR?DPN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CNTF水平显著低于正常人,合并并发症(视网膜?周围神经)时可进一步降低CNTF水平,且CNTF是糖尿病患者发生视网膜?周围神经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血清脂联素水平与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T2DM住院患者165例,根据眼底检查分为正常眼底(non-DR,NDR)组83例和DRP组82例,同期正常健康人群82例作为正常对照(normal control,NC)组。收集病史并检测各组血清中脂联素水平及相关生化指标。结果  与NC组比较,NDR组和DR组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血肌酐、胱抑素C明显升高 (P<0.05),血清脂联素水平明显下降 (P<0.05)。与NDR组比较,DR组血清脂联素水平明显下降,病程、胱抑素C、餐后2小时血糖升高明显 (P<0.05)。二元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低血清脂联素水平及糖尿病病程是T2DM合并视网膜病变的危险因素。结论  血清脂联素水平与T2DM合并视网膜病变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老年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血清铁蛋白、同型半胱氨酸(Hcy)、维生素B_(12)(VitB_(12))的水平。方法选取2019年3—9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老年内分泌科收治的99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将51例单纯T2DM患者纳入DM组,将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的48例T2DM患者纳入DPN组。选取同时期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体检的健康者45例,纳入NC组。比较3组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清铁蛋白、Hcy及VitB_(12)的水平。统计DM组和DPN组患者的糖尿病病程。分析血清铁蛋白、Hcy及VitB_(12)与其他指标的关系。结果 DM组和DPN组年龄、HbA1c、铁蛋白及Hcy水平均高于NC组,DM组和DPN组VitB_(12)水平低于N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DPN组HbA1c、铁蛋白及Hcy水平高于DM组,VitB_(12)水平低于D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铁蛋白与HbA1c、Hcy呈正相关(均P<0.05)。Hcy与年龄、HbA1c、铁蛋白呈正相关(均P<0.05),与VitB_(12)呈负相关(P<0.05)。VitB_(12)与年龄、HbA1c、Hcy呈负相关(均P<0.05)。铁蛋白、Hcy及VitB_(12)均与病程无关(均P>0.05)。结论老年T2DM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血清铁蛋白、Hcy呈现高水平状态,VitB_(12)呈低水平状态,且铁蛋白与Hcy呈正相关,Hcy与VitB_(12)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合并不同慢性并发症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胰岛素(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无并发症的T2DM患者62例(对照组)及存在不同并发症的T2DM患者143例,后者包括41例合并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肾病组)、65例合并周围神经病变(周围神经病变组)、37例合并多种并发症(多发并发症组).所有患者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及Ins释放试验,并检测HbA1c水平.结果 4组间OGTT结果及HbA1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肾病组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高于其他3组(P<0.05),周围神经病变组FIns水平低于其他3组(P<0.05);糖尿病肾病组、对照组、周围神经病变组、多发并发症组的餐后0.5 h Ins及餐后1 h Ins依次降低(P<0.05);糖尿病肾病组、周围神经病变组、对照组、多发并发症组的餐后2 h Ins依次降低(P<0.05).结论 合并不同慢性并发症T2DM患者的血清Ins水平存在差异,但其HbA1c水平并无差异,检测Ins水平可能对T2DM慢性并发症的评估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调查某三甲医院住院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并分析其合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危险因素。 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与分析方法,收集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6年1-12月住院T2DM患者240例,按是否合并DPN,分为DPN组和非DPN组(NDPN组)。分别对2组的人口学资料(性别、年龄、病程、吸烟史、饮酒史、婚姻状况、户口类型、付费方式)、体格检查资料(BMI、SBP、DBP)、相关生化资料(FBG、2 h PG、HbA1c、FC-P、2 h C-P、TC、TG、LDL-C、HDL-C、FFA、BUN、UA、Scr)及是否合并并发症(HTN、CHD、DR、DN、PVD)等进行比较,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的方法分析T2DM患者合并DPN的危险因素。 结果 DPN组的年龄、病程、合并CHD、DR及FBG、FFA高于NDPN组(P<0.05);DPN组的2 h C-P、BUN、UA低于NDPN组(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558,95% CI:1.051~2.310)、病程(OR=1.758,95% CI:1.078~2.866)、FBG(OR=1.091,95%CI:1.006~1.183)、2 h C-P(OR=0.643,95% CI:0.352~0.843)及合并DR(OR=2.649,95% CI:1.422~4.934)与DPN的发生密切相关。 结论 年龄、病程、FBG及合并DR是T2DM患者发生DPN的危险因素,2h C-P是其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胱抑素C在2型糖尿病(T2DM)肾病早期检测的意义。方法将80例T2DM患者按糖尿病肾病(DN)诊断标准分为DN组与非肾病(NDN)组。另择52例健康人作为正常对照(NC)组。同时检测三组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肌酐(Cr)、尿素氮(BUN)、胱抑素C(Cys C),并对比分析。结果三组HbA1c、Cr、BUN、Cys C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N组Cys C水平均高于NDN组和NC组(P<0.01);NDN组和NC组的Cr、BUN、Cys C值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N组和NDN组分别与NC组的HbA1c水平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DN组和NDN组的HbA1c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N组的Cys C分别与BUN和Cr变量间都存在显著的正相关(r=0.542,P<0.05;r=0.781,P<0.01)。结论 Cys C是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损害早期诊断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4.
周婉  叶山东  陈超 《安徽医学》2018,39(4):392-395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4月安徽省立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T2DM患者128例,按照有无并发症,分为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组(DPN组)78例和无周围神经病变组(NDPN组)50例.收集各组临床资料如糖尿病病史、年龄,测量身高、体质量、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计算体质指数(BMI).测量血清25(OH)D、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C肽、血钙(Ca)、血磷(P)、碱性磷酸酶(ALP)、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分析25(OH)D与各指标的相关性及DPN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DPN组患者血清25(OH)D水平(13.64 ±3.07)ng/mL,低于NDPN组的(19.55 ±4.29)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25(OH)D 与HbA1c(r=-0.467, P<0.05)、病程(r=-0.432,P<0.05)、LDL-C(r=-0.439,P<0.05)呈负相关;logistic回归显示,25(OH)D是DPN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维生素D缺乏与T2DM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LADA)患者发生糖尿病(DM)周围神经病变(DPN)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LADA患者102例,采用踝反射、针刺痛觉、震动觉、压力觉及温度觉联合神经肌电图检测DPN的发生情况后分为DPN组(合并DPN者,n=49)和非DPN组(未合并DPN者,n=53),以同期2型DM(T2DM)合并DPN住院患者为对照组(n=49),收集3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性别、年龄、病程、吸烟史、DM家族史、舒张压和收缩压、体质量指数(BMI)],同时收集2组LADA患者住院期间DM并发症和合并症资料;分别抽取3组患者空腹及馒头餐试验后2 h静脉血,全血标本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分离血清后检测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PB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尿酸(SUA)、血肌酐(Scr)、胱抑素C(CysC),视黄醇结合蛋白(RBP),采用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3组患者血清空腹C肽(FCP)和餐后2 h C肽(PCP),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3组患者血清胰岛细胞抗体(ICA)、谷氨酸脱酸酶抗体(GADA)及胰岛素自身抗体(IAA);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LADA患者发生DPN的影响因素.结果 与非DPN组比较,DPN组LADA患者DM病程较长、PCP水平较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DPN组LADA患者年龄较小,DM病程较短,HbA1c、FBG及HDL-C水平较高,BMI、收缩压、FCP、PCP、TG、SUA、CysC及RBP水平较低(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DM病程(OR=1.129,95%CI为1.026~1.243)和PCP(OR=0.513,95%CI为0.270~0.975)是LADA患者发生DPN的影响因素.结论 较长DM病程、较低PCP的LADA患者更易发生DPN.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在2型糖尿病(T2DM)患者周围神经病变(DPN)中的诊断价值。方法纳入240例确诊T2DM患者,其中120例单纯T2DM患者(DM组)和120例合并DPN患者(DPN组)。采集空腹8 h静脉血,采用电阻抗法计数外周血细胞,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血糖,酶法检测血脂,化学发光法检测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C肽(CP)。比较2组各指标水平的差异,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危险因素。结果与DM组比较,DPN组NLR值、中性粒细胞、空腹血糖(FPG)、甘油三酯(TG)、尿微量白蛋白(mAlb)、餐后2 h血糖(2 hPG)水平显着增高(P<0.05),而淋巴细胞水平显著降低(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LR、2 hPG、mAlb、TG是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独立危险因素。当NLR切点为1.645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0.865和0.583。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NLR升高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相关,可作为早期DPN的辅助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7.
刘勇  朱丹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2,18(4):484-485,488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 C)在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中水平变化及其诊断价值。方法:选择130例糖尿病(DM)患者,其中单纯糖尿病组68例,早期糖尿病肾病(DN)组62例,并选择6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检测3组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及Cys C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早期DN组中Cys C水平明显高于单纯DM组及健康对照组(P<0.01),但单纯DM组和早期DN组之间Scr、BUN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DN组中Cys C阳性检出率为58.04%,明显高于Scr的22.58%(P<0.01)和BUN的19.35%(P<0.01);早期DN组中CysC与Scr、BUN均呈高度正相关(P<0.01)。结论:血清Cys C是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C肽水平变化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关系.方法 根据是否合并DPN将152例住院2型糖尿病(T2DM)患者分为T2DM合并DPN组(DPN组,91例)及单纯T2DM组(T2DM组,61例),测定两组患者的身高、体质量、血压、血脂、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C肽、糖负荷2 h C肽、空腹胰岛素(FINS)、糖负荷2 h胰岛素(2 hINS),计算体质指数(BMI).比较两组患者上述指标间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T2DM合并DPN的危险因素.结果 DPN组患者糖负荷2 h C肽及胰岛素水平、BMI均显著低于T2DM组,而病程、HbA1c水平显著高于T2DM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2DM发生DPN与糖负荷2 h C肽水平呈负相关(P=0.000).结论 糖负荷2 h C肽水平与T2DM发生DPN密切相关,而病程与T2DM发生DPN的关系尚需进一步扩大样本量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2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组(DPN组)78例和2型糖尿病非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组(DM组)42例,比较两组间的各项指标。结果DPN组与DM组单因素比较,DPN组的年龄、糖尿病病程、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 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及尿白蛋白与肌酐比值(ACR)较DM组均升高,DPN组的2 h胰岛素(2h Ins)明显低于DM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性别、体重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胰岛素(Ins)、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是否DPN做应变量,以单因素比较有差异的指标做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多元回归性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病程、Hb A1c、ACR为DPN的危险因素。结论 DPN的危险因素有糖尿病病程、Hb Alc、ACR。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糖尿病肾病(DN)合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血清C肽水平及其与肾功能、神经传导速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121例DN患者,根据其是否合并DPN将其分为合并DPN组56例和单纯DN组65例,另选取同期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组。比较3组研究对象的空腹C肽(FCP)水平、餐后2 h C肽(2hPCP)水平、肾功能指标[血清尿素氮、血清肌酐、24 h尿蛋白]水平、右腓总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分析合并DPN组患者血清C肽水平与肾功能指标水平、神经传导速度的关系。结果 合并DPN组的FCP、2hPCP水平均低于单纯DN组与健康组,单纯DN组的2hPCP水平低于健康组(均P<0.05),而健康组与单纯DN组的FC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DPN组的24 h尿蛋白、血清尿素氮、血清肌酐水平均高于单纯DN组与健康组,单纯DN组的上述指标均高于健康组(均P<0.05)。合并DPN组的MNCV、SNCV均慢于单纯DN组与健康组(均P<0.05),而健康组与单纯DN组的MNCV、SNCV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