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慢性丁型肝炎是由丁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Dvirus,HDV)感染引起的慢性肝脏疾病。患者感染HDV需要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virus,HBV)的辅助,HDV/HBV的合并感染可加重肝脏损伤,增加患者肝衰竭风险。由于HDV/HBV合并感染病例数较少,国内HDV的抗病毒治疗一直未获充分重视。  相似文献   

2.
董辉 《器官移植》2011,2(3):172-174
我国是肝脏疾病高发国家,每年新发慢性肝脏疾病患者近300万,其中约有10%的患者进展为终末期肝硬化或原发性肝细胞癌(肝癌)。原位肝移植(OLT)技术的出现为广大终末期肝病患者提供了一种有效挽救生命和改善生活质量的治疗手段。随着免疫抑制剂的有效应用、  相似文献   

3.
我国肝脏移植外科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现代外科手术和移植相关技术突飞猛进的20世纪中后期,人们多年来希冀更新器官的梦想得以实现。其中,肝脏移植已经成为治疗肝脏终末期疾病惟一有效的治疗手段。成为一种常规手术的肝脏移植也是一个国家外科整体技术达到巅峰的标志。  相似文献   

4.
目的 建立大鼠小肠移植肝脏移植物抗宿主疾病(GVHD)动物模型,探讨细胞凋亡及其Fas系统与肝脏GVHD的关系。方法 选用体重为200~250g的雄性大鼠,对照组为SD-SD大鼠(n=25),实验组为Wistar-SD大鼠(n=25),行大鼠异位全小肠移植术。分别于术后第1、3、5、7、9、11天取肝组织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同时检测肝功,TUNEL法检测肝脏细胞凋亡,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Fas及其配体(FaSL)表达。结果 两组术后肝脏功能无明显改变,光镜及电镜亦无明显凋亡性改变。实验组,TUNEL阳性细胞从术后第4天开始出现,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呈上升趋势,而对照组无明显增加。免疫组织化学结果,两组Fas在肝脏中广泛表达;而FasL只在实验组的术后第11天广泛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asL和细胞凋亡可以被当作大鼠小肠移植中早期诊断肝脏GVHD的发生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专家共识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自2005年12月中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发布以来,国内外对于乙型肝炎病毒(HBV)及其相关慢性肝病的研究不断深入。亚太肝脏学会(APASL)、欧洲肝脏学会(EASL)及美国肝脏病学会(AASLD)陆续发布了各自更新的慢性乙型肝炎(CHB)临床指南及共识。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原位肝移植(OLT)术后HBV再感染的相关因素,评价联合应用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和核苷(酸)类似物预防HBV再感染的疗效.方法 收集2003年10月-2007年8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行OLT治疗的160例HBV相关性终末期肝病患者,117例患者术前服用核苷(酸)类似物.所有患者术后长期肌肉注射HBIG,并联合服用核苷(酸)类似物,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分析患者术前资料,并前瞻性长期随访OLT术后HBV再感染情况.正态分布计量资料2组间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间率的比较采用Fisher's精确概率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160例患者中,19例患者出现HBV再感染,再感染率为11.88%(19/160).患者术前HBV DNA载量、HBeAg状态及抗病毒治疗时间与OLT术后HBV再感染之间无显著相关性(r值分别为0.108、0.127和0.033,P值均〉0.05).19例HBV再感染患者中有17例是长期使用拉米夫定治疗的患者,其中8例酪氨酸-蛋氨酸-天门冬氨酸-天门冬氨酸(YMDD)变异株阳性,其HBV DNA载量为(7.0±2.0)log拷贝/mL,而YMDD变异阴性组为(3.2±2.5)log拷贝/mL,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31,P=0.003).17例长期服用拉米夫定治疗的患者中,12例加用阿德福韦酯,3例改用恩替卡韦,均获得满意疗效.结论 OLT术后长期小剂量肌肉注射HBIG,并联合核苷(酸)类似物可有效预防HBV再感染.OLT术后使用拉米夫定易出现YMDD变异,而YMDD变异是HBV再感染的重要因素,临床上要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7.
1963年美国Starzl教授在科罗拉多大学完成世界首例人类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OLT),从此开创了肝脏外科的新纪元。一些传统肝脏外科手术和内科治疗无法治愈的终末期肝病通过肝移植得以治愈。肝移植技术迅速发展,拯救了大量终末期肝病患者。  相似文献   

8.
小干扰RNA(siRNA)具有转录后特异性沉默靶基因的作用,称RNA干扰现象(RNA interference,RNAi)。RNAi技术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与肝脏移植相关的基础研究领域,在减轻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减轻排斥反应和诱导移植免疫耐受,以及在乙型肝炎和肝癌治疗及异种移植方面都有较为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 总结人工肝脏支持系统(ALSS)应用于人体原位肝脏移植围手术期的经验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3年4月至2001年5月连续实施的55例肝脏移植中9例病人在移植前后进行ALSS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55例肝脏移植中有9例病人在移植前和(或)后进行了36例次的ALSS治疗。其中移植前有8例病人进行共24例次的ALSS治疗。原发疾病为慢性重型肝炎4例,终末期肝硬化4例。治疗后病人病情好转,肝功能等各项指标显著改善,顺利实施肝脏移植。移植术后3例病人出现排斥反应,在调整免疫抑制剂方案同时辅以共12例次的ALSS治疗,此后肝功能趋于好转,排斥反应得以扭转。结论 ALSS能纠正机体术前的内环境失衡,为供肝等待和增加手术耐受创造条件,应作为肝脏移植前积极准备的重要部分;ALSS为术后移植物功能发挥欠佳者提供了有力支持和恢复功能的机会。  相似文献   

10.
1历史回顾 上世纪80年代肝脏移植开展的早期,中晚期肝细胞癌(下简称肝癌)常作为肝脏移植的适应证,结果5年生存率仅15%~36%。随着器官的紧缺,移植医生对肝癌是否作为适应证重新思考。1996年Mazzaferro等提出了Milan标准作为肝癌肝移植的选择标准,其结果可以与良性疾病相媲美。其他许多移植中心在同期亦得出相同结果,以致于美国UNOS器官分配政策作出调整,  相似文献   

11.
乙型肝炎肝移植后的复发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乙型肝炎病毒(HBV)所致的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已成为肝移植(Orthotopic Liver Transplantation.OLT)的主要适应症。然而.此类病人LOT后常发生OLT后HBV的再感染或复发感染.再感染可致植入肝脏发生炎症,纤维化及功能衰竭。严重影响移植肝的存活率及病人生存率.肝炎复发和移植肝恶化的机制及影响因素十分复杂。近来国外在  相似文献   

12.
急性肝功能衰竭(aute hepatic failure,急性肝衰竭)是一种严重威胁生命的肝脏疾病,患者的总体预后非常差,如果没有肝脏移植,其生存率常报道为10%~30%[1]。国内报道急性肝衰竭患者自发恢复率在40%左右,  相似文献   

13.
肝脏疾病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高发病,而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又是该人群中最重要的肝脏损伤因素。目前全世界大约有4亿慢性HBV携带者,导致每年约52万例死亡及47万例肝细胞肝癌的发生。自血液透析开始以来,HBV感染严重威胁着透析患者和医务工作者的健康。对其传播的控制成为透析患者管理的重要环节。积极实施各种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4.
肝脏移植在治疗肝脏恶性肿瘤中的作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探讨我国目前原位肝脏移植在治疗肝脏恶性肿瘤中的作用以及围手术期的处理,进一步提高肝脏移植治疗肝脏恶性肿瘤的疗效。方法 18例肝脏恶性肿瘤肝脏移植病人术后采用全身化疗复发转移灶采用手术切除或介入化疗。结果 肝脏移植术后甲胎蛋白短期内降为正常者6例,虽有下降但未降至正常者2例。术后肝癌肝内复发4例次,肺转移3例次,骨转移1例次,肿瘤复发多在术后6-12个月。结论 (1)小肝癌、胆管细胞癌可行肝脏移植,中晚期肝癌行肝脏移植需综合考虑;(2)肿瘤复发转移灶采用手术切除或介入化疗。  相似文献   

15.
自1963年Starzl成功实施第一例肝移植以来,肝移植已成为各种病因所致的终末期肝脏疾病的有效治疗方法[1].但是胆道并发症一直是影响肝移植疗效及患者生存质量的重要因素.我院自2002年至2006底已成功实施81例肝脏移植手术,现总结我们对肝脏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防治经验并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16.
改良的小鼠原位肝移植实验模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介绍一种稳定、可靠、存活率高的小鼠原位肝移植实验模型。方法 选择同系雄性C57BIV6小鼠,供、受体各22只(其中16只作长期存活观察)。供肝经肝门静脉灌注4℃威斯康星大学保存液。血管重建时,肝上腔静脉端端吻合,肝门静脉和肝下腔静脉采用袖套法吻合。不作动脉重建。术后观察肝移植物组织学改变和肝脏再生反应。结果 小鼠肝脏移植手术成功率为100%。受体存活率为100%(超过30d)。无肝期保持在23min内。术后组织学检查移植肝组织结构良好,肝脏再生反应不明显。结论 改良方法建立的小鼠肝移植实验模型稳定性强,存活率高,精细的显微外科技术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胆道并发症(biliary complications,BC)是原位肝移植术后(post—orthotopic liver transplantation,post—OLT)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占肝移植患者的10%-30%,死亡率约10%。胆道并发症是影响肝移植疗效和患者生存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其处理棘手,作为非手术治疗的主流形式,诊断性和治疗性ERCP技术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此类病人的诊治。我院自2001年8月至2005年6月共行原位肝移植24例,术后明确胆道并发症2例,另作者参与处置外院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4例,6例患者计行ERCP诊治10例次,取得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肾炎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的高发地区,动物实验证实HBV具有泛嗜性可引起多种器官损伤,肾脏是除肝脏以外最常受累的器官之一,流行病学资料显示HBV感染与肾脏疾病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我国,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肾炎(hepatitis B virus associated glomerulonephritis,HBV—GN)是临床常见病,也是我国继发性。肾小球肾炎的主要病因之一。  相似文献   

19.
中国的肝脏移植: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经过40余年的发展,肝脏移植在我国一些大的移植中心已成为一种常规手术,是目前治疗各类肝脏终末期疾病的惟一有效手段。然而,与国际水准相比较,我国的肝脏移植事业尚任重道远,诸多问题有待研究。  相似文献   

20.
介入性超声在肝脏外科疾病中的应用同济医科大学同济医院(430030)张青萍介入性超声是介入性影像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优点在肝脏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发挥着重大作用。肝脏活体组织学检查在肝脏疾病诊断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肝脏疾病超声引导自动活检主要适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