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贺罡  贺殿  贾忠  张蕾 《卫生职业教育》2005,23(17):110-111
观察赭朴九味润燥颗粒剂对正常小鼠、燥结便秘模型和复方地芬诺酯(DC)便秘模型小鼠排便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方能使正常小鼠、燥结便秘模型小鼠第1次排出黑便时间明显缩短(P<0.01),排便粒数增多(P<0.05),排便重量增加(P<0.01);并能使DC便秘模型小鼠干粪点数增加(P<0.05)及出现稀粪点数增多,不排便动物数减少。小鼠小肠运动实验表明,该方能明显加强小肠运动。  相似文献   

2.
通便方通便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观察了通便方(以益气养阴健脾、润肠通便为法,由白术、玄参等中药组成)对正常小鼠、燥结便秘模型和复方地芬诺酯(DC)便秘模型小鼠排便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方能使正常小鼠、燥结便秘模型小鼠第1次排出黑便时间明显缩短(P<0.01),排便粒数增多(P<0.05),排便重量增加(P<0.01);并能使DC便秘模型小鼠干粪点数增加(P<0.05)及出现稀粪点数增多,不排便动物数减少。小鼠小肠运动实验表明,该方能明显加强小肠运动。  相似文献   

3.
蜂蜜对小鼠润肠通便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虹  刘红霞  郭莉 《滨州医学院学报》2010,33(4):277-278,281
目的观察蜂蜜对小鼠的润肠通便作用。方法用复方地芬诺酯建立小鼠便秘模型,采用小鼠小肠推进实验、湿粪计数实验观察蜂蜜对致便秘模型小鼠的小肠内容物推进率、首次排便时间、6 h内排便粒数及排便总重量的影响。结果蜂蜜高、中剂量组均可明显增强小鼠小肠推进运动,增加小鼠粪便粒数及粪便重量,蜂蜜高剂量组还能显著缩短小鼠首粒黑便排出时间。结论蜂蜜对致便秘模型小鼠具有润肠通便作用。  相似文献   

4.
①目的研究润肠通便口服液(口服液)对实验性便秘及肠道平滑肌的作用。②方法采用燥结型及实热型两种便秘模型及正常小鼠,观察口服液的导泻作用。利用离体豚鼠回肠标本及在体小鼠,观察口服液对肠道平滑肌功能的影响。③结果口服液(6.0g/kg体重)对两种便秘模型及正常小鼠均有导泻作用,尤其对失水造成的燥结型便秘,可明显增加排便总量及粒数,并可软化粪便,缩短排便时间。口服液能增加肠道平滑肌的收缩力,使在27℃低温条件下处于抑制状态的离体豚鼠回肠平滑肌肌张力明显提高。在整体实验中,口服液可提高小鼠肠内炭末推进百分率,使小肠推进性运动增强,加速肠内容物的排泄。④结论润肠通便口服液能提高离体肠道平滑肌的兴奋性,促进在体小肠推进性运动,对多种便秘模型有导泻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琼玉膏在通便作用方面进行了药理研究,结果表明:琼玉膏2.5g/kg及109g/kg对燥结失水型便秘小鼠的排便功能有促进作用,能使排便粒数增加(P<0.01);琼玉膏上述二剂量对燥结失水型便秘小鼠的肠管含水量有增加作用,能使小肠湿重、小肠含水量、大肠湿重、大肠含水量明显增加(P<0.05~0.01);琼玉膏对正常小鼠小肠推进功能无明显影响,但当小鼠小肠推进功能为阿托品的作用而出现缓慢时,琼玉膏则对小肠推进功能有促进作用。结果提示,琼玉膏对燥热或阴虚燥结便秘者,有一定的润肠通便作用。  相似文献   

6.
润肠通便口服液对实验性便秘及肠道平滑肌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润肠通便口服液对实验性便秘及肠道平滑肌的作用。方法 采用燥结型及实热型两种便秘模型及正常小鼠,观察口服液的导泻作用,利用离体豚鼠回肠标本及在体小鼠,观察口服液对肠道平滑肌功能的影响。结果 口服液对两种便秘模型及正常小鼠均有导泻作用,尤其2对失水造成的燥结型便秘,可明显增加排便总量及粒数,燕可软化粪便,缩短排便时间。  相似文献   

7.
芦荟灵芝胶囊的润肠通便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药芦荟灵芝胶囊的润肠通使作用。方法:使用复方地芬诺酯建立小鼠便秘模型,通过观察小鼠小肠推进运动、首次排便时间、粪便性状,来判断芦荟灵芝胶囊治疗便秘的作用。结果:在不影响小鼠体重条件下,芦荟灵芝胶囊能提高墨汁推进率,缩短首次排便时间,并且增加排便总量。结论:芦荟灵芝胶囊能有效治疗便秘,且作用温和。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赭朴九味润燥颗粒对燥结型便秘小鼠和大鼠的作用及其安全性。方法现察该颗粒对燥结型便秘小.鼠排便功能、小肠推进功能和大鼠肠道水分的影响及其急性毒性和长期毒性试验。结果该药能明显促进燥结型小鼠的排便和小肠推进功能。且显著增加燥结型大鼠的肠道水分。急性毒性和长期毒性试验均未见明显中毒性改变。结论赭朴九味润燥颗粒通便作用确切。临床应用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9.
罗汉参对小鼠通便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山东单县地产罗汉参对小鼠的通便作用。方法将小鼠随机平均分为小肠运动实验组和排便实验组,每一大组再随机平均分成5小组(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用基础饲料和含5%、10%、15%罗汉参的饲料喂养15?d后,模型对照组和3个剂量组用复方地芬诺酯建立小鼠便秘模型,采用小肠运动实验和排便实验的方法探讨罗汉参对便秘模型小鼠的通便作用。排便实验组的空白对照组和3个剂量组再饲养3?d后,采用排便实验的方法探讨罗汉参对正常小鼠排便功能的影响。结果小肠运动实验显示,与模型对照组比较,中、高剂量组的墨汁推进率增高(P<0.01,P<0.05)。便秘模型小鼠的排便实验显示,与模型对照组比较,低、中、高剂量组的首粒黑便排出时间缩短(P<0.01),低、中剂量组的5?h排便粒数增加(P<0.05)。正常小鼠的排便实验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除低剂量组首粒黑便排出时间缩短(P<0.05),其余各组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汉参对便秘模型小鼠具有通便作用,对正常小鼠无通便作用。  相似文献   

10.
通便胶囊润肠通便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通便胶囊的润肠通便作用。方法采用复方地芬诺酯造成小鼠便秘模型,观察通便胶囊对小鼠体重、小肠运动、排便的影响。结果通便胶囊高、中、低剂量组、对照组的墨汁推进率分别为58.1%、50.0%、43.4%、69.7%,明显高于模型对照组32.6%(P〈0.01或P〈0.05)。高、中、低剂量组、对照组的粪便粒数及重量分别为25.7粒、25.0粒、21.6粒、25.9粒和0.60g、0.59g、0.54g、0.62g,高、中剂量组粪便粒数均大于模型对照组15.1粒(P〈0.01),高剂量组粪便重量大于模型对照组0.43g(P〈0.05)。高、中、低剂量组、对照组的首便时间分别为88.2分、92.8分、136.0分、88.9分,高、中剂量组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167.3分(P〈0.01)。通便胶囊明显促进便秘小鼠的小肠推进运动,增加小鼠所排粪便的粒数和重量,并缩短小鼠首便时间。结论通便胶囊具有润肠通便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大黄酸对便秘模型小鼠胃肠蠕动功能的影响。方法用复方地芬诺脂制造小鼠便秘模型,大黄酸组给予大黄酸,记录6 h内的首次排红便时间,排便粒数和大便性状,并采用小肠曙红推进实验分别观察对照组、便秘组、大黄酸组的小鼠小肠曙红推进率,记录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便秘组首次排便时间较对照组显著延长(P〈0.01),6 h内排便粒数显著减少(P〈0.01),小鼠小肠推进率显著降低(P〈0.01);大黄酸组首次排便时间较便秘组显著缩短(P〈0.01),6 h内排便粒数显著增加(P〈0.01),小鼠小肠推进率显著提高(P〈0.01)。结论大黄酸能增强便秘小鼠的胃肠蠕动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肛管松解术配合养阴汤治疗泻药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8例泻药性便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6例,采用肛管松解术配合养阴汤治疗;对照组42例,采用聚乙二醇4000散口服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主症积分的变化。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86%,对照组为76.19%,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总积分比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周,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周和3周,治疗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主症积分比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排便频率、排便困难程度方面,治疗后1周,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周和3周,治疗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在粪便性状方面,治疗后1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周和3周,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肛管松解术配合养阴汤治疗泻药性便秘具有良好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加味痛泻要方对小鼠小肠推进及药物性腹泻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加味痛泻要方的小肠推进、致泻等药理作用。方法:①将72只小鼠随机分成6组,即正常对照组、空白模型组、阿托品组、加味痛泻要方低、中、高剂量组,各组分别予以生理盐水、阿托品及不同浓度的加味痛泻要方,分别计算小鼠小肠炭末推进百分率。②另取小鼠75只,随机分为5组:空白模型组、补中益气汤组、加味痛泻要方低、中、高剂量组,各组分别予以生理盐水、补中益气汤及不同浓度的加味痛泻要方,以粪点法记录小鼠排便情况,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加味痛泻要方对小鼠小肠推进亢进有明显的拮抗作用,其高剂量组致泻率明显降低。结论:加味痛泻要方能减少肠蠕动,对腹泻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分析刘颖教授针刺治疗慢性便秘的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方法]通过跟随刘颖教授临诊,收集刘颖教授临床针刺治疗慢性便秘的病例,对刘颖教授治疗慢性便秘的辨治方法、取穴思路的独特之处加以归纳总结,并列举验案一则以佐证。[结果]刘颖教授认为慢性便秘的病因病机主要是热结、气滞、寒凝、气血亏虚四方面,涉及经脉主要有胃经、脾经、肝经、膀胱经和任、督、阴跷与带脉,辨证时通过大便、兼症及舌脉情况辨虚实寒热及病变经脉,治疗上将患者按虚实分类,重视从带脉进行调节,强调疏调带脉经气;辨证选穴并配合大肠、胃或小肠的下合穴、募穴,以调畅腑气、补虚泻实;刺法以泻法或平补平泻为主。所举验案中患者诊断为便秘,辨为气秘证,治疗上以调节带脉为主,使其约束功能正常,联用大肠之下合穴及募穴以通降腑气,配太冲、气海、三阴交穴疏肝行气健脾,疗效良好。[结论]刘颖教授针刺治疗慢性便秘,辨证准确、选穴精当、思路清晰、疗效确切,值得进一步深入学习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Sandongcha, a TCM preparation composed of Ilex latifolia Tunb., Ilex asprella (Hook. et Arn.) Champ. ex Benth., Terminalia chebula Retz. etc., was found to increase the propulsive rate of small intestine, the frequency of defecation, and the weight and water contents of stool in mice. Furthermore, Sandongcha significantly enhanced the intestinal water contents in mice and rats, suggesting that the preparation has an action of loosing the bowel and relieve constipation. It was speculated that this preparation may have a potential use in clinic for such purpose.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大黄对肠道溶茵酶分泌的影响.方法 将80个患有胃肠道肿瘤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给患者在术前2 d晚间1次,术前1 d早,晚各1次共3次,每次口服10%大黄液100 mL,对照组相应服用饮用水.所有患者均应在距曲氏韧带80~100 cm的范围内用肠钳限制10 cm长度的肠段用细针穿刺肠管注入生理盐水10mL.轻揉肠管后回收液体.立即冷冻保存.分别测定两组溶液中溶菌酶的含量.结果 大黄口服灌洗液中的溶菌酶的含量与饮用水相比明显增高(P<0.01).两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大黄促进人体小肠溶茵酶的分泌,这是大黄保护、增强肠道黏膜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便舒合剂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60例慢传输型便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0例,观察组采用自拟便舒合剂口服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麻仁丸治疗,2周为一个疗程,连续治疗两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排便间隔时间、一次性排便时间、大便性状、排便困难程度,治疗过程中记录不良反应。两组在治疗前的症状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观察组的显著有效率、总有效率、排便症状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便舒合剂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疗效确切,排便症状明显改善,未见严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8.
芒针深刺中脘穴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芒针深刺中脘穴为主治疗和普通针刺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的疗效差异,[方法]64例患者随机分为深刺组34例和浅刺组30例,深刺组采用芒针深刺中脘穴配天枢、足三里、上巨虚(双);浅刺组采用普通毫针刺法针中脘穴,其余同深刺组,观察两组的临床总疗效和治疗前后的便秘症状评分。[结果]深刺组的总有效率为85.29%,浅刺组的56.67%(P<0.05);两组治疗后的便秘症状评分均有不同程度降低,其中便秘症状评分中排便费力程度、排便时间、腹痛、排便不尽感、肛门梗阻感、排气不畅感深刺组改善较浅刺刺组更明显(P<0.05,P<0.01)[结论]芒针深刺中脘穴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安全有效,优于普通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出口梗阻型便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实秘患者以小承气汤为基本方加减治疗,虚秘患者以济川煎为基本方加减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心理疏导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以及临床症状积分和便质积分。结果治疗组临床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肛门坠胀、排便间隔时间、每次排便时间、便感、排便方式和便质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治疗组在降低排便时间及便质积分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辨证论治对出口梗阻型便秘具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