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分析尿路感染诊断中亚硝酸盐和白细胞检测在尿常规分析中的应用方法及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285例尿路感染患者作为分析对象,采用尿干化学试纸条对患者尿液内亚硝酸盐进行检测,对中段尿细菌培养并对细菌进行检测,观察亚硝酸盐、白细胞在尿路感染中的阳性检出率、细菌培养阳性率、白细胞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285例患者尿液标本中,检出亚硝酸盐阳性率为10.5%、细菌培养阳性率为22.8%;白细胞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9.5%、83.5%。结论:亚硝酸盐诊断尿路感染敏感性较低,然而具有较高的特异性;白细胞在尿路感染中临床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尿路感染诊断中尿常规检验的临床意义与结果.方法 抽取100例疑似尿路感染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目标对象,均实施尿常规检验和尿细菌培养,并分析比较尿常规检验和尿细菌培养的检测结果 .结果100例疑似尿路感染患者中,67例患者尿细菌培养结果显示阴性;33例患者尿细菌培养结果显示阳性,其中有8例患者检出革兰氏阳性球菌,有25例患者检出革兰氏阴性杆菌,阳性球菌检出率显著低于阴性杆菌检出率(P<0.05);白细胞检测诊断尿路感染的敏感度为33.33%,特异度为94.03%,准确性为74.00%,细菌计数检测诊断尿路感染的敏感度为75.76%,特异度为83.58%,准确性为81.00%,亚硝酸盐检测诊断尿路感染的敏感度为63.64%,特异度为85.07%,准确性为78.00%;比较可知,细菌计数及亚硝酸盐检测的敏感度显著高于尿细菌培养的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细胞、细菌计数及亚硝酸盐检测的特异度显著高于尿细菌培养的阴性率(P<0.05).结论 尿常规检验对尿路感染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可为临床医师诊断病情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尿液内毒素定量检测对泌尿系统革兰阴性菌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我院疑似泌尿系感染患者中段尿标本共200份,同时进行细菌培养和尿液内毒素定量检测,将其结果进行比较。结果:200份标本中,细菌培养阳性标本共74例,其中革兰阴性菌49例,革兰阳性菌17例,真菌8例。尿液内毒素含量在由革兰阴性菌引起的尿路感染标本中明显升高,而由革兰阳性菌,真菌引起感染的标本及培养阴性标本中变化不明显。尿液内毒素检测在革兰阴性菌引起的尿路感染中灵敏度为89.79%,特异度为92.72%,阴性预测值为96.55%。结论:引起泌尿系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尿液内毒素检测对诊断泌尿系感染有一定的价值,并且有助于区分病原菌的种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分析尿沉渣细菌计数在尿路感染时诊断价值。方法:选取437例患者中段尿液标本进行尿液干化学和尿沉渣细菌计数检验,并同时进行细菌培养,以细菌培养为金标准,计算各项感染指标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分析尿沉渣细菌计数对尿路感染诊断价值。结果:感染指标中尿细菌计数、白细胞酯酶和亚硝酸盐定性三个单项比较,尿沉渣细菌计数灵敏度(84.01%)和阴性预测值(89.83%)最高,亚硝酸盐定性特异性最高(95.32%);两项联合检测中,尿沉渣细菌计数和白细胞酯酶联合灵敏度最高(92.02%),细菌计数和亚硝酸盐定性联合阳性预测值最高(94.53%);尿沉渣细菌计数、白细胞酯酶和亚硝酸盐定性三项联合检测阴性预测值最高(96.12%)。结论:尿沉渣细菌计数结果与细菌培养结果有较高的一致性,尿细菌计数诊断尿路细菌感染有较高的准确率,并且检测速度快,操作简便,可作为尿路感染的筛查方法,同时结合尿干化学白细胞酯酶和亚硝酸盐定性检查,三项指标均阴性可基本排除尿路细菌感染。  相似文献   

5.
朱婕  牛爱荣  赵自云 《中华医学杂志》2013,93(14):1093-1095
目的 探讨尿沉渣与干化学联合检测在泌尿系统感染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尿沉渣分析仪和尿干化学分析仪对2011年1-12月青岛大学医院第二附属医院526份尿培养标本进行检测,以细菌培养结果为金标准,判断尿白细胞、细菌计数及亚硝酸盐三者单项分析和联合分析在泌尿系统感染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在单项指标分析中,细菌计数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与细菌培养符合率最高,分别为84.3%、90.5%、84.3%、90.5%、88.2%;在两项指标联合分析中,细菌计数和白细胞计数联合分析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与细菌培养符合率最高,分别为83.9%、91.0%、85.4%、88.2%,而白细胞计数和亚硝酸盐联合分析的阴性预测值最高,为91.3%.当三个指标联合分析时,与两两联合、单项分析相比较,其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与细菌培养符合率最高,分别为85.4%、92.6%、84.7%、93.0%、90.3%.结论 综合分析尿沉渣分析仪和尿干化学分析仪检测的尿液指标可以作为泌尿系统感染的一项快速筛检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尿液沉渣联合尿液干化学检测在尿路感染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4月就诊于南阳张仲景医院的400例疑是尿路感染患者,均接受尿液沉渣和尿液干化学检测,并进行尿液细菌培养,以尿液细菌培养作为诊断金标准,分析检测结果。结果共检测尿液标本400例。阳性标本数131例,阳性率为32.8%(131/400),其中革兰阴性菌80例,革兰阳性菌51例;阴性标本数为269例。尿液沉渣联合尿液干化学检测诊断尿路感染灵敏度为78.6%(103/131),特异度为47.2%(127/269),阳性预测值为42.0%(103/245),阴性预测值为82.0%(127/155),符合率为57.5%(230/400)。结论尿液沉渣联合尿液干化学检测可准确诊断尿路感染,指导临床治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中段尿内毒素检测和尿液流式有形成分分析在泌尿道感染诊断中的意义. 方法: 收集558例中段尿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将革兰阴性杆菌培养阳性标本同时行内毒素和尿流式有形成分测定.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eceiver operative characteristic curve ,ROC)评价两种方法在泌尿道感染诊断中的价值.结果: 尿培养阳性标本211例,阳性率为37.8%,133例革兰阴性菌阳性尿液中的内毒素和尿有形成分(白细胞数、细菌数、上皮细胞数和红细胞数)的检测灵敏度分别为85.1%,85.1%, 63.8%,46.8%,63.8%;特异度分别为95.7%,62.8%,94.7%,76.6%,58.5%;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23,0.846,0.840,0.643,0.613.结论: 中段尿内毒素检测及尿液细菌数、白细胞数分析是诊断泌尿道感染较为理想的检测项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分析尿路感染诊断中细菌培养与尿沉渣细菌定量分析的应用。方法:选择242例疑似尿路感染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采用UF-1000i全自动尿沉渣定量分析仪与尿液细菌培养对其尿液标本进行检测,并分析、比较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结果:尿沉渣细菌定量中,阳性占21.5%,阴性占78.5%,尿液细菌培养中,阳性占22.7%,阴性占77.3%,尿沉渣细菌定量检测敏感度为53.2%,特异度为86.4%,准确率为79.3%,阳性预测值为49.4%,阴性预测值为89.6%。结论:对疑似尿路感染患者进行诊断时,可以将尿沉渣细菌定量分析作为一种快速筛查的方法,不能将其作为临床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尿沉渣细菌定量计数能否作为泌尿系统感染的一项快速筛查指标。方法以UF-1000i型全自动尿沉渣定量分析仪和尿液细菌培养对350例尿液标本分别进行检测并比较。结果 350例尿液标本中,尿沉渣细菌计数阳性43例,阳性率为12.29%,阴性307例,阴性率为87.71%;尿液细菌培养,阳性41例,阳性率为11.71%,阴性309例,阴性率为88.29%。两组结果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尿沉渣细菌定量计数对泌尿系统感染的阳性预测值为51.2%,阴性预测值为92.9%。结论尿沉渣细菌定量计数可作为泌尿系统感染的一项快速筛查指标,尤其对细菌培养阴性结果的预见性较高,但仍然不可替代定量细菌培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浆内毒素检测在革兰阴性菌引起肺部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5月上海市杨浦区控江医院住院部临床确诊的277例肺部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血浆内毒素动态光度法和痰培养同时检测。结果 277肺部感染患者中,根据痰培养鉴定结果分为革兰阴性菌感染196例,革兰阳性菌感染81例,革兰阴性菌感染患者血浆内毒素水平高于革兰阳性感染患者[(0. 283±0. 108) EU/m L比(0. 034±0. 010) EU/m L](P <0. 01)。以细菌培养出革兰阴性菌结果为金标准,内毒素检测的灵敏度为97. 44%,特异度为83. 95%,阳性预测值为94. 08%,阴性预测值为93. 24%,准确度为93. 86%。结论与细菌培养相比,血浆内毒素检测法的优点在于快速、准确性高,可用于革兰阴性菌感染的早期辅助诊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尿失禁患者更换尿袋时间与产生尿路感染的相关程度,以指导临床神经内科医生的工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9月~2008年9月神经内科出现尿失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两组患者尿白细胞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内科尿失禁患者不需每日更换尿袋,减少了细菌逆行感染和患者的费用。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16.
We report on a female patient with severe bilateral urolithiasis. A once-off stone analysis performed in the past revealed Mg-phosphate. Occasional UTIs were considered to be the sole cause of stone formation. To date, this assumption had not been checked thoroughly, while stone formation in the patient steadily increased. An inpatient metabolic and analytical work up was performed and stone-growth related urinary alteration was taken into account in urinalysis interpretation. No UTI. NH4Cl-loading test indicated RTA. CT revealed calculi in both kidneys. Carbonate-apatite (CAP) dominates stone composition. Computed urinary composition proximal to stones indicates hypercalciuria. In this patient, occasional UTIs (pH) masked the causes of urolithiasis. Lack of updated stone analysis (CAP), metabolic work up (RTA) and improved urinalysis interpretation (hypercalciuria) concealed the true causes of stone formation.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骨吸收标志物尿吡啶酚(uPyd)、尿脱氧吡啶酚(uDpd)、尿氨基末端肽(uNTx)对骨转移癌的诊断意义。方法: 晚期肿瘤患者80例,其中伴有骨转移者46例。定量测定uPyd、uDpd、uNTx,同时记录骨痛程度及骨转移范围。结果: 有无骨转移两组患者uPyd、uDpd、uNTx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uNTx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不同程度骨痛uPyd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uDpd、uNTx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不同程度骨转移范围uPyd、uDpd、uNTx水平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uPyd、uDpd、uNTx对肿瘤患者骨转移有一定的辅助诊断价值。uPyd、uDpd、uNTx水平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骨痛程度和骨转移范围。  相似文献   

18.
尿沉渣分析和尿微量蛋白在早期糖尿病肾病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叶跃红  高科  李兴禄 《重庆医学》2003,32(12):1642-1643
目的 探讨尿沉渣分析和尿微量白蛋白(Microalbumin,mAlb)及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etinol—binding protein,RBP)在早期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N)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用日产Sysmex UF-100型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检测尿白细胞(WBC)、红细胞(RBC)、上皮细胞(EC)、管型(CAST);mAlb检测用免疫散射比浊法;RBP用ELISA法。结果 NIDDM组mAlb/Cr、RBP/Cr、WBC较正常对照组有显著的增高,RBP/Cr随mAlb/Cr增加而显著增高,而WBC与mAlb/Cr无相关性;RBC、EC、CAST在正常对照组与NIDDM组中无明显差异。结论 在糖尿病早期肾损害时mAlb/Cr、RBP/Cr为敏感的指标,尿WBC是DM患者应关注的临床指标,但WBC、RBC、EC、CAST不能用于DN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9.
Johnson JR 《JAMA》2003,289(3):300-301
  相似文献   

20.
J L Simpson  J German 《JAMA》1970,212(13):2264-226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