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弥勒市2008-2012年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状况,为今后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进行检测,按《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标准进行评价和分析。结果集中式供水水厂合格率为95.0%,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项目水经简易处理的水合格率为55.0%,未处理的水合格率仅为46.3%。结论弥勒市水厂、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存在设计不规范、消毒不规范、水质细菌指标不稳定的问题,有导致肠道传染病暴发流行的隐患,建议政府应加大农村供水设施建设的投入,科学规划,强化管理,以提高农村饮水卫生质量。  相似文献   

2.
湖州市乡镇集中式供水水质卫生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正确评价浙江省湖州市乡镇集中式供水水质卫生状况,进一步加强生活饮用水的卫生监督管理,提高饮用水卫生质量。方法作者对2001~2005年浙江省湖州市本级25家乡镇水厂的水质监测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湖州市乡镇水厂水源水、出厂水、管网水合格率分别为17.6%、54.0%和65.0%。主要不合格指标为锰、铁等一般化学指标及总大肠菌群、游离余氯等细菌指标。指出对乡镇水厂集中式供水卫生质量应进一步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东莞市农村水厂供水现状及改善水质对策。方法选择76家管理区、乡村集中供水水厂为调查对象;现场调查水厂的基本情况并采集水样进行化验。测定及结果评价按《地表水环境质雎标准》(GB3838—2002)及《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执行。结果农村水厂水源水合格率为49.15%,出厂水合格率为69.05%,管网水合格率为61.02%;镇级以上水厂水源水合格率为24.71%,出厂水合格率为98.14%,管网水合格率为96.14%。镇级以上水厂与农村水厂的水源水、出厂水、管网水均有显著性差异,农村水厂的水源水要好些,而镇级以上的出厂水、管网水合格率则比农村水厂高得多。结论农村水厂供水规模小、水处理工艺简陋、技术落后、消毒设备不完善、卫生管理落后、水源水受生物性污染和化学性污染比较严重,饮用水卫生安全隐患比较多,必须加大力度进行改造。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顺德区2006~2009年生活饮用水的卫生状况,完善我省农村饮水水质卫生监测网络建设,保证农村饮水水质安全。[方法]2006-2009年按GB5750-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分别对顺德区各水厂的水源水、出厂水和末梢水进行卫生监测和评价。[结果]2006~2009年顺德区生活饮用水总合格率为86.01%,其中出厂水和末梢水合格率为100.00%,水源水合格率为58.04%,不同年份间水源水合格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水源水不合格项目为铁和总大肠菌群。[结论]顺德区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状况良好,但要加强水源水的保护,加强水源水不合格项目的强化处理,以保证供水质量。  相似文献   

5.
新疆农村改水防病工作已实施多年,农牧区居民的饮水卫生状况已有了显著的改善[1]。由于一些农村水厂卫生管理不善,使水厂供水水质受到污染,水厂水质的合格率不高[2]。为了促进加强我区农村水厂的卫生管理,提高农村水厂供水卫生质量,我们于1994~1996年对我区农村改水重点地区的喀什、疏附、疏勒、英吉沙、莎车、岳普湖、伽师、泽普、叶城、麦盖提、巴楚等11个县(市)的农村水厂水质、水源防护及农村水厂供水污染因素等进行了调查分析,据调查所见,结合建设部、卫生部制定的《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的要求,提…  相似文献   

6.
目的掌握农村水厂供水水质消毒处理状况及水质相关消毒剂、微生物指标状况。为政府加强农村水厂的规范化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据《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5750—2006)进行水样采集和实验室检验。结果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进行评价。结果有消毒处理工艺的水厂丰水期出厂水和末梢水的菌落总数合格率为97.5%、96.5%,枯水期出厂水和末梢水的菌落总数合格率分别为100.0%。没有采用消毒处理工艺的水厂丰水期出厂水和末梢水的菌落总数合格率为88.6%、83.7%,枯水期出厂水和末梢水的菌落总数合格率为97.6%、97.6%。可以看出有消毒处理工艺的水厂微生物指标合格率要高于无消毒处理工艺的水厂。消毒剂有效地抑制了微生物的生长,使得微生物指标的合格率效果明显。结论农村水厂是为农村居民提供生活饮用水的重要基础设施,监测其供水水质卫生状况,是农村环境卫生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要加强农村水厂在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加大农村水厂供水规范化消毒处理的力度。  相似文献   

7.
四川省农村生活饮用水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掌握四川省农村生活饮用水基本情况,保护农村群众生活饮用水的水质卫生安全,为农村改水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四川省农村水质监测方案,选取全省农村水质监测40个县的农村饮水监测点调查。并按《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对枯、丰水期水质进行检测。结果40个县中,有80.75%的人饮用分散式供水,其中的81.03%饮用地下水,并以机械取水为主的占49.23%;19.25%饮用集中式供水,有64.56%饮用地面水。在调查6059个集中式供水水厂中,有73.18%的水厂饮水未经净化消毒处理,部分消毒处理的只占5.2%;756份水样检测,有55%合格,检测的13项指标中,细菌总数合格率仅为71.5%,枯水期和丰水期水质合格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集中式供水和分散式供水水质合格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农村饮水存在微生物超标,有导致肠道传染病暴发流行的安全隐患,政府应加快农村供水设施建设,以保障农村饮水卫生安全。  相似文献   

8.
2008—2010年某县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该县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状况。方法:按照《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5750—2006)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对该县农村出厂水、管网末梢水进行水质样品采集、检测和评价。结果:2008年-2010年该县218件农村饮用水水质样品的总合格率为16.51%,超标的检测项目主要为消毒剂指标、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浑浊度等。乡镇级水厂水质合格率高于村级水厂(x2=28.041,P〈0.001)。枯水期与丰水期的农村饮用水水质合格率分别为5.97%、33.33%(x2=0.832,P〉0.05);“按要求使用”、“偶尔使用”和“不使用消毒设备”的水质合格率存在统计学差异(x2=15.933,P〈0.001)。结论:该县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状况不佳,需要加强水质卫生管理工作,尤其是村级水厂,还应强化消毒设备使用的监督。  相似文献   

9.
重庆市2004年农村水质状况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评价重庆市农村饮用水卫生质量,发现存在的问题,分析影响饮用水卫生质量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我市10个监测区县,按卫生部《生活饮用水检验规范》对农村水厂、简易供水站和井水进行检测。结果:农村自来水厂水源水合格率为22.1%;出厂水合格率丰水期和枯水期分别为41.0%和36.1%;管网末梢水合格率丰水期和枯水期分别为41.7%和38.9%。结论:该市农村水源水水质差。饮用水微生物污染严重,农民饮水卫生条件亟待改进。  相似文献   

10.
南京市村镇小水厂饮用水水质卫生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南京市村镇小水厂水质卫生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改善农村饮用水质量、加强村镇水厂的卫生管理提供依据。方法设计和制作了《南京市乡镇村级小水厂卫生状况调查表》、《南京市乡镇村级小水厂饮用水水质卫生监测结果登记表》,对全市6家涉农区县134家村(镇)水厂开展相关调查。结果 134家村镇水厂枯水期出厂水合格率为79.1%,末梢水合格率71.8%;丰水期出厂水合格率68.2%,末梢水合格率58.8%。枯水期与丰水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合格项目主要为微生物指标和感官指标。结论该市村镇小水厂的饮用水质量枯水期水质较丰水期好,影响该市村镇小水厂饮用水质量的因素主要为微生物指标和感官指标,原因是水厂管网老化、净化消毒设施使用率低,监管部门应增加此类水厂的水质监测频率,加强卫生监督工作。  相似文献   

11.
东台市农村水厂卫生状况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解改制后农村水厂卫生状况 ,探讨市场经济下农村水厂卫生管理对策 ,东台市对农村 5 6座改制后水厂进行了卫生学调查和水质采样监测。结果表明 ,农村水厂卫生管理不到位 ,水源卫生缺乏防护 ,水厂承包人只注重供水量 ,忽视供水卫生质量 ,水质监测合格率低下。为此 ,必须加强对管水人员卫生知识培训 ,加大农村水厂卫生监督监测力度 ,保证出厂水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茶陵县农村生活饮用水的卫生状况。[方法]按卫生部2001年161号文件《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对茶陵县农村不同类型水源的饮用水水质进行检测。[结果]2003~2007年合计检测水样294份,合格145份,合格率为49.3%。不同年份间合格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类型水样中以山泉水作水源水的水质明显优于河水作水源水的水质,用水得不到净化、消毒,出厂水和管网末梢水的合格率分别为43.9%、29.3%。[结论]农村生活饮用水的卫生状况不容乐观,供水单位应落实水质净化、消毒设施设备的建设,加强卫生管理,确保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农村水厂卫生状况,探讨农村水厂卫生管理对策,本文对农村48座水厂进行了卫生学调查和水质分析。调查结果表明,农村水厂水源卫生防护不良,厂区环境受不同程度的污染,水塔、地面水厂未进行正常消毒,管水人员缺乏卫生知识,只注重抓供水量、忽视供水卫生质量,水质监测合格率低下。为控制农村水厂水源污染,提高饮水卫生质量,必须加强水源卫生防护,清除厂区污染源,改善厂区环境卫生,正常开展地面水厂饮水消毒和水塔定期消毒,增加对农村水厂监测频率,提高饮水监测合格率,保证出厂水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保护人民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4.
桐庐县农村水厂卫生状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解农村水厂的卫生状况,进一步巩固农村改水取得的成果,经对301个水厂的水源污染情况、水质处理、卫生管理状况的卫生学调查和管网末梢水卫生学检测,结果36.54%的水厂存在水源污染,水质经净化,过滤,消毒处理的仅占2.33%,管网末梢水检测综合合格率仅为0.98%。建议加强以落实水质净化消毒处理设施为重点的农村“二次”改水工作,加强各级水厂管理人员的卫生知识培训、严格卫生管理是提高农村水厂水质卫生质量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
林强  刘爱军  刘勇  李美丽 《职业与健康》2014,(17):2463-2464
目的了解北京市延庆县农村饮用水水质现状,为农村生活饮用水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据《2009年北京农村饮水水质卫生监测技术方案》在全县范围内随机选取65个集中式供水点,分别在枯水期、丰水期采集出厂水和末梢水进行水质监测。结果影响延庆县农村饮用水水质的因素为微生物指标,枯水期水质合格率为33.3%,丰水期水质合格率为29.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7,P〉0.05)。出厂水、末梢水合格率均为31.5%。枯水期出厂水合格率为29.6%,末梢水合格率为37.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3,P〉0.05)。丰水期出厂水合格率为33.3%,末梢水合格率为25.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6,P〉0.05)。枯水期、丰水期微生物指标合格率均为33.3%。结论延庆县农村饮用水卫生状况不容乐观,需进一步完善农村改水和对饮用水的消毒工作,有关部门应加强宣传和监测力度。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和掌握浙江省农村水厂出厂水饮水水质,卫生状况和变化,保障农村居民饮水卫生安全,并预防农村饮水水质超标而导致中毒及介水肠道传染病的发生。在浙江省全省选择有代表性的监测县开展农村水厂基本情况调查,并对不同水处理方式和不同水源类型水厂的出厂水,在丰、枯水期进行采样监测,按照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进行评价。所选26个监测县的农村人口中,集中式供水饮用人口占83.30%;水厂出厂水以不同水处理方式和采用不同水源水的水质综合指标,丰、枯水期的合格率分别为93.76%和94.46%。农村水厂出厂水水质综合指标合格率仍然较低,主要是水厂处理工艺不够完善,消毒不够规范等所致。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生活饮用水水质状况,为提高水质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进行水样采集、运送、检测和分析评价.结果:2013年共检测水样264份,合格率为64.39%;市政出厂水、末梢水、二次供水中合格率最高的为出厂水97.92%,最低的为二次供水55.00%(x2=29.264,P<0.05);2013年水质不合格项目以游离余氯为主;2012年与2013年水质合格率最低季度均为第一季度(分别为60.61%和56.06%).结论:自建如意水厂水质卫生状况最好,其次出厂水、末梢水、二次供水,自建蒙吉利水厂合格率最低.相关供水部门和监管单位要加强水质卫生管理,严把供水水质质量,保障生活饮用水的卫生安全.  相似文献   

18.
林强  刘爱军  刘勇  李美丽 《职业与健康》2013,(22):3020-3021
目的了解北京市延庆县农村饮用水卫生状况,分析影响延庆县农村饮用水卫生质量的因素,为全县农村实施改水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据(2009年北京农村饮水水质卫生监测技术方案》随机选取65个集中式供水点,分别在枯水期、丰水期采集出厂水和末梢水进行水质监测。结果枯、丰水期水质合格率均为43.8%,出厂水合格率为51.5%,末梢水合格率为3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5.02,P〈0.05)。结论延庆县农村饮用水卫生状况不容乐观,需进一步完善农村改水工作,加强农村饮用水消毒工作,有关部门应加强宣传和监测力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兰溪市农村居民饮用水卫生现状及水质状况,为政府制定农村饮水安全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兰溪市农村饮水基本情况进行调查,同时采集市政管网、农村水厂(站)末梢水和部分分散式供水点的饮用水245份进行检验评价。结果:兰溪市农村饮水总体合格率为15.91%,水质合格率较低的指标为肉眼可见物、色度、浑浊度、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市政管网延伸工程水质优于农村水厂和分散式供水点,水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农村水厂和分散式供水点水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兰溪市农村饮水总体合格率较低,主要受感官性状和微生物指标影响。建议提高集约化供水覆盖率,提升水厂处理水平,规范消毒设备使用,保障农村居民饮水安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龙岩市农村饮用水卫生现状及其存在问题,为提高水质卫生提供依据.方法 依据GB 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对龙岩市2013-2015年4个监测县农村地区饮用水水质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013-2015年共监测水样1 412份,总合格率为35.3%;年合格率依次为45.2%,26.4%和33.8%.枯、丰两期水样总合格率类似;出厂、末梢水样总合格率类似.监测结果以微生物指标超标为主.结论 龙岩市4个监测县农村饮用水合格率较低,需建全农村饮用水安全治理体系,增加资金和技术投入,加强安全宣传和监测力度,以保障农村饮用水卫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