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卫星 《时珍国医国药》2012,23(8):1972-1973
目的 研究太子参中的多糖最佳提取工艺.方法 采用超声波提取太子参中的多糖,通过正交试验选出太子参中的多糖最佳提取工艺.结果 最佳工艺参数:料液比为1:8,提取温度为50℃,提取时间为20 min,提取次数为4次.结论 在此条件下太子参中多糖提取量可达6.17%.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考察黔产太子参生长区域海拔高度及其总多糖含量,探讨海拔高度对太子参总多糖含量的影响规律,为该药材的质量评价及科学栽培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太子参总多糖,运用UV测定总多糖含量,硫酸-蒽酮法显色,检测波长626 nm。海拔高度采用手持坐标定位仪测定。结果:不同海拔基地太子参总多糖含量差异较大,含量(281 mg·g-1)最高为施秉县牛大场上坝小朝老,含量(23 mg·g-1)最低为清镇市王庄乡罗田村。相关性分析表明太子参总多糖含量与生长区域海拔高度无显著相关关系。结论:黔产太子参总多糖含量普遍较高,海拔高度对总多糖含量无显著性影响,但应避免在海拔过高区域种植。贵州虽为太子参非道地产区,但可作为太子参的主要种植基地。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太子参抗二型糖尿病多糖活性部位(PF40),进行分离纯化得到均一多糖并对其进行结构表征。方法:太子参粉碎后,通过水提醇沉法(40%乙醇)得到太子参粗多糖,采用DEAE-纤维素、葡聚糖凝胶柱对其分离纯化,得到一种均一多糖,采用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法测定分子量,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PMP)-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单糖组成。结果:分离得到一种均一多糖,由葡萄糖组成,分子量为18400Da,命名为HPh-1-1。结论:太子参均一多糖HPh-1-1是一种葡聚糖。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一种太子参均一多糖的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方法 (HPLC-FLD)。方法:用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标记太子参均一多糖,采用HPLC-FLD,考察不同溶剂、流动相、色谱柱对检测结果的影响,确定最佳检测条件,建立太子参荧光均一多糖的HPLC-FLD检测方法。结果:荧光检测激发波长为490nm,发射波长为518nm;大连依利特Hypersil BDS C18(4.6mm×250mm,5μm)色谱柱;样品溶于30%乙腈,乙腈-0.01mol/L磷酸二氢钾(30∶70)为流动相;确定HPLC-FLD检测荧光多糖最佳条件。结论:该方法准确、有效,可用于检测太子参荧光均一多糖,为太子参多糖在体内外吸收特征和活性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超声波提取灵芝多糖的最佳工艺探讨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8  
灵芝多糖的常规提取方法已有报道[13],这些方法不仅费时,而且收率很低。目前,超声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4],作者采用该方法提取灵芝多糖,不仅大幅度提高了有效成分的提取率,节省溶剂,简化提取步骤,而且避免了高温对有效成分的破坏。为探讨灵芝多糖超声法最佳提取条件,采用正交设计对其提取工艺进行了试验研究。1仪器与材料超声波清洗器KQ-250E(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双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760CRT(上海光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太子参多糖对心肌缺血大鼠心脏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80只Wistar大鼠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太子参多糖0.23g/kg组、太子参多糖0.46g/kg组、模型组,每组16只,空白对照组与模型组均给予生理盐水,阳性对照组给予硝酸异山梨酯片5.4g/kg,太子参多糖0.23g/kg组给予0.23g/kg太子参多糖,太子参多糖0.46g/kg组给予0.46g/kg太子参多糖。末次给药后均采用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制备心肌缺血模型。观察各组大鼠心功能指标。结果: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太子参多糖组大鼠造模后30min,均出现心律失常,太子参多糖组大鼠心律失常发生时间同模型组比较,明显较晚,心律失常持续时间同模型组比较,明显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对照组心律失常发生时间与其他各组比较,均明显较晚,心律失常持续时间同其他各比较,均明显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后5h,模型组及太子参多糖组血清肌酸激酶(CK)、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同阳性对照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太子参多糖组CK、MDA明显较模型组低,NO、SOD明显较模型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白对照组上述指标同其他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太子参多糖组心肌梗死范围同模型组对比明显较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对照组心肌梗死范围明显小于其他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太子参多糖对大鼠心肌缺血具有保护作用,可能与其抗应激、增强免疫、抗脂质过氧化及抗炎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7.
《中药材》2020,(1)
目的:从太子参块根中克隆得到类纤维素合成酶(Cellulose synthase-like protein,Csl)基因,分析该基因及太子参多糖在赤霉素处理下的响应。方法:基于Csl的同源性和太子参转录组数据库,利用克隆技术得到太子参Csl基因(PhCslG)序列,以不同浓度赤霉素及其抑制剂多效唑处理的太子参块根作为材料,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qRT-PCR)和多糖含量检测技术进行定量,并分析赤霉素对该基因和多糖含量的影响。结果:PhCslG含2 205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734个氨基酸,该基因编码的蛋白具有2个纤维素合成酶蛋白家族的cellulose_synt保守结构域(pfam03552.14)和2个D-D-D-QXXRW模体,qRT-PCR和多糖含量测定结果表明,中、低浓度的赤霉素可促进PhCslG上调表达,多糖含量增加,高浓度赤霉素作用反之。结论:本研究首次成功克隆得到PhCslG基因序列,为进一步阐明该基因的功能和后续综合开展太子参多糖合成和积累的调控机制等研究提供了前期基础。  相似文献   

8.
超声波法提取罗汉果多糖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了超声波法提取罗汉果多糖的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用超声波法提取罗汉果多糖收率较高,其最佳工艺条件为在温度50℃下超声波提取5 min,料液比(罗汉果/水)为1∶30,提取3次,多糖收率较高,色泽较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考察不同提取方式对太子参粗多糖的得率、总多糖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热水提取法、超声提取法和酶提取法分别提取太子参多糖,苯酚硫酸法测定总多糖含量。结果:热水提取法、超声提取法和酶提取法对太子参粗多糖得率分别为14.54%、11.12%和17.81%,太子参总多糖含量依次为10.18%、8.68%和10.69%。结论:综合考虑提取效率、多糖纯度和工艺成本,热水提取法较为适用于太子参多糖的生产。  相似文献   

10.
球面对称设计优化荨麻多糖的提取工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宋学伟  潘兰  韩泳平  钟亚玲  任磊 《中草药》2006,37(9):1344-1345
荨麻为常用的中药和民族药物,药用历史悠久,具有祛风定惊、温胃消食等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荨麻还具有抗过敏、提高免疫力等作用[1]。荨麻多糖还是抗炎、抗癌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2,3]。目前,对荨麻的化学成分研究已有报道[4],但对荨麻多糖提取工艺的研究少见报道[5]。本实验采用球面对称设计法对荨麻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1材料与仪器荨麻购于成都五块石药材市场,经成都中医药大学药用植物鉴定教研室严铸云博士鉴定为宽叶荨麻Urtica fissa E.Pritz.721分光光度计(上海第三仪器分析厂),Met-tler Toledo Al104电子电平;葡萄糖对照品(…  相似文献   

11.
目的:考察太子参均一多糖对大鼠小肠α-糖苷酶活性影响,探讨其降血糖途径。方法:由大鼠分离小肠α-糖苷酶,以对硝基酚-α-葡萄糖苷(pNPG)为底物,利用α-葡萄糖苷酶将其分解成pNP及葡萄糖,而pNP在碱性条件下显色的原理测定酶活力,以考察太子参均一多糖对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太子参均一多糖HP_(0.5MSC-F)和HP_(H-1-2),浓度为400μmol/L时对大鼠小肠α-糖苷酶活性抑制率分别为19.00%和28.07%。结论:两种太子参均一多糖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麻黄多糖提取最佳工艺条件。方法采用超声波提取麻黄多糖,通过正交实验L9(34)设计分别考察麻黄多糖脱脂与提取条件。结果麻黄多糖脱脂条件为取60目麻黄粉末,用5倍量(W/V)95%乙醇超声脱脂1次,40min;麻黄多糖提取条件为用10倍量(W/V)蒸馏水超声提取3次,每次60min,合并水提液,浓缩,用85%乙醇醇沉。在此条件下麻黄多糖提取量为0.121 5%。结论本方法优化了麻黄多糖提取工艺,简便、可行、重现性好,多糖提取率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柱前衍生化-HPLC法测定太子参多糖中鼠李糖、葡萄糖、半乳糖和木糖的含量。方法:分别对液相色谱条件、多糖水解和衍生化条件进行优化,比较不同条件下单糖衍生物的峰面积变化,确定太子参药材中多糖水解产物单糖的含量测定方法。结果:在盐酸(3 mol·L-1) 110℃、30 min条件下水解太子参多糖,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PMP)衍生化水解的单糖产物。液相色谱条件:色谱柱为Agilent Eclipse XDB-C18(4. 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 02 mol·L-1的乙酸铵溶液(19∶81,V/V)。经方法学验证,鼠李糖、半乳糖和木糖的精密度、重复性及加样回收率均符合要求。结论:该方法稳定可靠,可用于太子参药材中多糖水解产物单糖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4.
太子参多糖对LPS诱导原代培养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太子参多糖对LPS诱导原代培养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取新生1~3d的sD大鼠乳鼠制备原代培养心肌细胞,以50ng/ml LPS复制心肌细胞损伤模型,通过细胞线粒体琥珀酸脱氢酶活力(MSDH)、乳酸脱氢酶(LDH)外漏率、台盼蓝染色率、一氧化氮合酶(NOS)分型及NO研究太子参多糖对LPS诱导原代培养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分析其可能的作用机制.结果:太子参多糖能显著提高LPS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导致MSDH活力的降低、降低LDH外漏率及台盼蓝染色率,提高cNOS表达,降低eNOS表达与NO含量.结论:太子参多糖对LPS诱导心肌细胞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与NOS的分型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15.
HPLC-ELSD测定不同产地太子参中多糖的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太子参多糖含量的HPLC-ELSD测定方法;分析不同产地太子参中多糖的含量。方法用HPLC-ELSD法测定多糖的含量。以葡萄糖为对照品,测定太子参多糖中葡萄糖含量,求出多糖换算因子,将样品液中测得的葡萄糖量换算出多糖含量。结果不同产地太子参中多糖含量有一定差异,以福建柘荣产太子参为高。结论建立了HPLC-ELSD测定方法;较为准确地测定了不同产地太子参中多糖的含量,可为制订太子参药材质量标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扯根菜多糖的提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扯根菜多糖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和L9(33)正交实验,研究了料液比、温度、提取时间对扯根菜多糖提取率的影响.结果:温度是影响扯根菜多糖提取率的主要因素,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 15,提取温度95℃,提取时间3h.在此条件下,测得扯根菜多糖提取率为1.12%,RSD=1.21%.结论:本工艺为扯根菜多糖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筛选太子参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基质,解决太子参连作土传病害严重发生问题。方法:以稻草、菇渣、蔗渣、牛粪等为栽培基质按一定重量比混合,添加有机肥,经堆沤发酵后分析比较了5种配方组合基质理化性质。结果:以稻草∶蔗渣∶牛粪∶精制有机肥=2∶1∶0.95∶0.05配方最佳,容重为0.16 g/cm~3,总孔隙度为87.2%,气水孔隙比为1∶1.85,水解N为2.810 g/kg,有效P为2.484 g/kg,速效K为2.651 g/kg,EC值为2.48 ms/cm,pH值为6.87;以太子参"柘参2号"脱毒种苗为试验材料,进行太子参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试验,对太子参产量及品质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在太子参生长期间,连作3年土传病害发病率为0%,采收后地上生物产量比田园土(CK)增产139%,块根产量增产113%,极显著高于田园土(CK);田园土(CK)连作1~3年,土传病害发病率逐年加重,多糖含量为22.34%~20.54%,总皂甙含量为0.23%~0.19%,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太子参多糖和总皂苷含量均呈现下降趋势;有机生态无土栽培基质连作1~3年,多糖含量为22.87%~22.52%,总皂甙含量为0.23%。方差分析表明,有机生态无土栽培基质连作对太子参多糖和总皂苷含量均无显著影响,土壤连作对太子参多糖和总皂苷含量均达显著影响。结论:太子参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中基质可连作3年,能有效阻止土传病害的发生,不会致使太子参产量有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太子参均一多糖的分子量分析方法。方法:应用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法,色谱柱为Waters UltrahydrogelTM1000(7.8×300mm)GPC柱,流动相为0.1mol/L硝酸钠溶液,柱温35℃,示差折光检测器(检测器温度35℃),流速0.6ml/min。结果:根据建立的方法测定,得到多糖的高效凝胶色谱图,计算出太子参均一多糖分子量为22374Da。结论:方法准确可行,为太子参均一多糖分子量的测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不同加工法的太子参多糖含量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以太子参多糖含量为指标,比较不同加工法的太子参品质和其水提液的稳定性差异. 方法: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不同加工方法的太子参中多糖含量. 结果:加工后太子参药材的折干率在27%左右,蒸制后阴干的加工法的多糖含量为20.14%,水溶液稳定性较好,明显优于其他加工方法.结论:不同加工法的太子参中多糖含量和水提液稳定性有较大差异,本研究为科学炮制太子参饮片、提高饮片质量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太子参皂苷提取工艺优选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许茜  王红芳  周小羽 《中草药》2001,32(9):799-800
太子参皂苷是从石竹科药材太子参的干燥块根中提得的活性成分 ,药理研究表明 ,它能增强人体免疫力 ,提高人体抗疲劳能力。国内对太子参的研究尚未见对其皂苷提取工艺的报道 ,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太子参这一传统中药材 ,我们对太子参皂苷的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 ,以期优选出简便有效、安全可行的提取工艺。1 材料、仪器和试剂材料 :太子参药材 ,购于南京医药公司 ;人参皂苷 Rb1对照品 ,购于与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72 2型分光光度计 ;试剂均有分析纯。2 实验与结果本实验采用 3种方法提取 ,分别为通法、水煎煮法及超声提取法 ,以皂苷得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