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7 毫秒
1.
浅探溃疡病胃镜征象与中医辩证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观察116例溃疡病人内镜下病变部位的粘膜相,根据四诊资料进行辩证分型、试图从微观角度探中医病因、病机、诊断;分析了内镜诊断,胃粘膜相与中医舌象、传统辩证的关系,认为胃粘膜相与舌象改变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2.
胃粘膜相微观辨证分型探讨:—附2000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者通过胃镜下对脾胃病患者的观察,初步建立了胃粘膜相微观辨证分型的标准,文中对胃粘膜微观辨证分型与病理诊断、临床诊断、病程及中医临床辨证等关系进行了分析,作者认为把对胃粘膜病理改变的微观认识与临床宏观表现结合起来,有利于对脾胃病多种证本质的认识,并可为中医辨证论治开辟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合并胃粘膜病变的相关联系。方法:对65例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胃粘膜内镜下病变和病理检查进行分析,并进行中医辨证分型。结果:合并胃粘膜病变者占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总数的87.69%,以脂肪性肝纤维化和肝硬化为著。提示:脂肪肝患者胃粘膜血流改变和HP感染是粘膜病变的主要原因,中医辨证分型以肝郁脾虚为主。  相似文献   

4.
512例胃,十二指肠病变内镜象及舌象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512例胃、十二指肠病变内镜象及舌象观察欧阳坤根(镇江市中医院212002)舌诊是中医诊断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纤维胃镜的广泛应用,研究胃粘膜病变与舌象的关系,探讨舌象与胃部疾病内在联系,分析胃粘膜病变与舌象的关系越来越多,本文自1985年~1992年...  相似文献   

5.
青紫舌在血瘀证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舌诊是最具中医特征的一种诊疗方法,是中医望诊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辨证中不可缺少的客观依据。无论八纲、病因、脏腑、六经、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都以舌象为重要的辨证指标。早在《内经》中即有察舌辨证的记述。青紫舌是中医诊断血瘀证的一个传统依据和主要指标之一。青紫舌是临床常见的一种舌象,对临床诊断血瘀证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舌诊及中医辨证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方法:对287例经内镜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人的中医辨证、舌象及其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87例慢性萎缩性胃炎病例的辨证分型比率依次为脾胃湿热肝胃不和脾胃虚弱胃阴不足胃络瘀血;其中感染幽门螺杆菌的比率为胃络瘀血脾胃湿热肝胃不和脾胃虚弱胃阴不足。舌质以淡舌及暗红舌居多,舌苔以薄黄苔居多,黄腻苔最少。其中以暗红舌及紫暗舌幽门螺杆菌感染率较高;黄腻苔感染率最高。结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病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感染相关性与其舌象及中医辨证有密切联系,中医舌诊及辨证可以指导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诊断与治疗。  相似文献   

7.
周真 《河南中医》1999,19(4):9-9,19
将传统的中医诊断方法与现代诊断手段相结合,发现中医证型与其客观指标有对应关系,对于临床诊断脾胃病有较大参考价值。消化系统疾病的病种及所处的阶段不同,其舌象有规律性变化,病理学,生化学,超声显象,胃电图等检查均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各种脾胃病证型有相应规律性变化,这些对应的变化规律可作为脾胃病辨证及微观辨证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中医的舌诊是中医诊断学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查舌质可验疾病的阴阳虚实、审舌苔可知受邪之深浅。舌诊能较为直观和客观地反映脏腑变化,有形可循,肿瘤的研究也多以舌象作为客观指标。该文通过查阅近年来对于大肠癌患者舌象的文献发现,通过观察舌象,可对某些恶性肿瘤进行早期诊断,判断邪正盛衰,区别病邪性质;观察舌象,可辨体质察禀赋,辨证分型,指导用药;观察舌象变化,可观测进展,判断预后,评估疗效。另外对于舌下脉络、舌象与病程相关性以及诸多学者从微观方面对舌象进行研究亦有一定的论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胃癌前病变不同病理分型和中医舌象分布的规律,以及不同病理改变和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为更有效、准确、及时的诊断治疗该病提供依据。方法:采集患者舌象信息,记录四诊资料,并依据四诊资料进行辨证分型,根据胃黏膜病理切片确定病理分型。分析病理分型和舌象、辨证分型之间的关系。结果:肠化生型患者的典型舌象为舌红有齿痕,舌苔多薄白;中度异形增生型患者的典型舌象为舌面多有裂纹,舌苔白腻;重度异形增生型患者的典型舌象为舌暗红,舌苔黄腻。肠化生型患者的典型中医证型为胃阴不足证,中度异形增生患者的典型中医证型为脾胃气虚证和胃络瘀血证。结论:舌象在胃癌前病变不同病理分型中有特异性表现,可作为早期诊断该病的客观指标。胃癌前病变中医辨证分型与该病不同病理分型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纤维胃镜技术在临床的广泛应用,对胃粘膜相的认识不断深化,胃粘膜相已经引入到中医对慢性胃病的辨证施治领域。下面浅谈我们在应用胃镜显相与中医辨证有机结合辨证治疗慢性胃病的研究思路与方法。胃粘膜相与中医辨证的联系胃粘膜相是指运用纤维胃镜及活体组织...  相似文献   

11.
中医的思维方法有力地指导着中医的辨证论治,中医的思维方法具有科学性和卓有远见的预见性。由此,使中医的思维方法具有超前思维的特点,即为中医超前思维方法。中医的超前思维方法,是指医生通过对疾病发生、发展、演变规律的长期临床观察和辨证论治思维规律的总结而形成的思维方法,它具有科学的预见性,能看到疾病潜在的变化规律、治疗机会、危险(不良征兆),能测知疾病的未来发展及预后等,为制定具有预见性的治疗措施创造条件,中医超前思维具有丰富的内容。  相似文献   

12.
各种疾病的手术治疗,一般可分为:术前、术中、术后三个环节,随着手术治疗的进展,围手术环节,尤显得重要。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主要是根据机体是统一整体的理论,通过中医治疗的内治法,调动机体内在能力、调节机体与外界及脏腑之间的阴阳平衡,以达到明平阳秘。缩短了疗程,促进疾病的早愈,亦保证了手术的成功,减少了并发症。本文在目手术环节的治疗,仅就所实施的手术不同,以及疾病的变化总结为:一般型、瘀滞型、疾饮型、气血亏型四个类型。按理、法、方、药进好了叙述,像瘀滞型主要见于六腑疾病,而疲位型又见于五脏疾病,是完全符合这些胜势手术以后的生理和病理的改变,通过中医脏腑辩证施治,获其显效,亦见祖国医学之伟大。  相似文献   

13.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is a medical system with over 3000 years of continuous practice experience and refinement through treatment observations. The TCM pattern classification (also defined as Syndrome or Zheng differentiation) and treatment of ill health is the basis and the key concept of the TCM theory. All diagnostic and therapeutic methods in TCM are based on the differentiation of TCM pattern. TCM pattern can be considered as the TCM theoretical interpretation of the symptom profiles. Pattern classification is often used as a guideline in disease classification in TCM practice and has been recently incorporated with biomedical diagnosis, resulting in the increasing research interest of TCM pattern among various disciplines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on the integration of the TCM pattern classification and disease diagnosis in biomedicine, the methodology of pattern classification for diseases, efficacy of TCM practice with integration of TCM pattern classification and biomedical disease diagnosis, and the biological basis of TCM pattern. TCM pattern classification, which may lead to new findings in biological sciences, was also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4.
恽敏  崔延安 《辽宁中医杂志》1997,24(11):486-487
应用X线、超声检查对100例,210例次的本病临床证型进行了对照观察,发现各临床证型均有影像学的特征,Ⅰ型邪郁少阳为胸腔内有少量胸水,Ⅱ型饮停胸胁为具有中等量以上的胸水,Ⅲ型络脉不和为胸水较前有吸收和/或伴有纤维化征象,Ⅳ型无症状为胸膜已无异常发现或增厚粘连并经超声检查证实无胸水。但在各证型中尚有不少病例宜按影像检查所见重新确定证型施治。根据本组观察,认为X线及超声检查所见,可作为本病临床辨证提供可靠的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中医学理论与量子力学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量子力学关于微观粒子运动规律的理论与中医学对气的认识完全一致,用波函数可以阐释中医学天人相应、气与阴阳、诊法辨证、处方遣药等理论。  相似文献   

16.
疾病诊断是医学过程中的核心和关键,基于中医理论的指导,中医证候分类是继承发展中医药学、创新生物医学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也是中西医结合优势互补的重要理论表现形式,对中医临床个体化诊疗 具有重要意义。中医证候分类以区别于现代疾病诊断的分类思维模式对不同个体进行区分,可概括为同病异 证和异病同证,因此更具个体化特点。将中医证候分类与现代医学疾病诊断相结合,创新临床诊断模式,促进 个体化医疗的发展,具有广阔的研究和应用前景,近年来一直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持续关注。本文以类风湿关 节炎及其典型证候为切入点,从中医证候分类的生物学基础研究、相关临床研究等方面,对中医证候分类研究 的现状进行阐述,以期为未来疾病诊断和中医证候分类相结合提供研究思路和方法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中医对慢性肝病的诊疗特色和优势体现于在证候分类基础上进行个体化治疗。本文对慢性乙型肝炎(乙肝)及其肝炎后肝硬化中医证候分类进行系统生物学研究,探讨其证候分类与基因多态性的关联、基因和蛋白表达谱的区别、尿代谢物的差异以及"同病异证"、"异病同证"的分子机制。结果显示乙肝及其肝炎后肝硬化中医证候分类具有分子生物学物质基础;基于系统生物学的中医证候判别方法可有助于形成乙肝及肝炎后肝硬化新的分类,并为乙肝及肝炎后肝硬化的诊断和个体化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简述中医时间医学的建立及其发展,介绍中医时间辨证随阴阳而辨证或随季节辨证,分析张志远教授治疗头痛的时间辨证验案,说明中医时间医学,是从实践总结而来,有其科学内涵;时间辨证是其精华部分,对发病与季节、时辰更替有着密切联系,定时发作或定时加重的疾病,辨证中应考虑时间因素,可收事半功倍之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IgA肾病在光镜下的病理表现(Lee氏分级)与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已做肾活检,经免疫荧光病理检查确诊为IgA肾病的46例住院患者,记录每个患者的光镜病理表现,并进行中医辨证分型。[结果]IgA肾病病理表现和中医辨证相关(P<0.01)。肾脏病理表现采用Lee氏分级法,其中Lee氏Ⅰ级、Lee氏Ⅱ级中医证型多为热毒内扰和(或)湿热壅滞;Lee氏Ⅲ级、Ⅳ级中医证型多为脉络瘀阻和(或)虚实夹杂;Lee氏Ⅴ级中医证型为虚实夹杂,因例数少而无统计学意义。[结论]IgA肾病的病理表现与中医的辨证分型有一定的相关性,微观变化与中医辨证结合拓展了中西医结合诊治IgA肾病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甲亢灵胶囊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彩色多普勒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明确彩色多普勒对甲亢诊断和甲亢灵胶囊疗效评价的作用。方法 :选择 6 0例阴虚痰结型甲亢患者 ,在超声彩色多普勒监测下随机应用甲亢灵 (甲亢灵组 32例 )或他巴唑 (他巴唑组 2 8例 )治疗 ,并与 2 0例正常组对照。结果 :甲亢患者甲状腺增大 ,内部回声增粗、增强、不均。甲状腺内血流信号丰富 ,动脉血流低阻高速 ,伴甲状腺“火海征”。随病情缓解 ,甲亢患者的超声影像学检查与正常相近。但症状控制欠佳者甲状腺“火海征”亦不消失。甲亢灵组在中医证候和超声改善方面均优于他巴唑组 ( P<0 .0 5 )。结论 :超声显像有效用于甲亢的诊断和疗效判断 ,并且甲亢灵优于他巴唑有超声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