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乳腺叶状肿瘤18例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乳腺叶状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方法对经手术和病理复诊明确结果的18例乳腺叶状肿瘤的临床病理资科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例患者中位年龄40.8岁。根据肿瘤生长方式,进行乳腺叶状肿瘤分级,良性13例,交界性4例,恶性1例。免疫组织化学结果:VIM均表达在肿瘤间质细胞(++),SMA亦表达间质细胞(+),p53及Ki-67定位于细胞核,阳性表达于恶性叶状肿瘤(+)。结论乳腺叶状肿瘤病理学形态分为三类,良性、交界性和恶性,免疫组织化学对恶性叶状肿瘤有一定表达。治疗上首选手术,不主张作单纯的肿物摘除术,往往由于切缘较近而导致较高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乳腺复发性叶状肿瘤临床及病理特征。方法:收集2011年01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叶状肿瘤病例,并找出其中复发的病例,分析复发病例的临床及病理组织学特征。结果:叶状肿瘤137例,共有10例为复发病例,其中9例为单次复发,1例复发两次,复发病例中良性叶状肿瘤7例,交界性叶状肿瘤2例,恶性叶状肿瘤1例。所有的肿物均为局部复发,良性、交界及恶性叶状肿瘤复发率分别为5.9%、15.4%、20%。其中3例(30%)出现组织学升级,1例良性叶状肿瘤复发为交界性叶状肿瘤,1例交界性叶状肿瘤复发为恶性叶状肿瘤,1例良性叶状肿瘤第一次复发为交界性叶状肿瘤,第二次复发为恶性叶状肿瘤。免疫组化标记CD117、CD34、CD10、p53、p16在原发及复发肿瘤中表达无差异。Ki67增殖指数在复发病例中均升高,并且核分裂数也增多。结论:良性、交界性、恶性叶状肿瘤均可复发,其中恶性叶状肿瘤复发率最高,肿瘤多为局部复发,部分肿瘤复发后出现组织学升级,复发后肿瘤细胞增殖活性增强。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乳腺分叶状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误诊原因。方法对46例经病理复诊明确诊断的乳腺分叶状肿瘤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用免疫组化法检测AE1/AE3、VIM、平滑肌肌动蛋白(Act)和Ki-67表达。结果46例乳腺分叶状肿瘤术前临床诊断相符者24例,其余术前诊断分别为:乳腺纤维腺瘤15例,乳腺增生或混合性囊肿4例,乳腺癌或疑似乳腺癌3例。术前临床诊断误诊率为47.83%(22/46)。术中冰冻病理诊断为乳腺分叶状肿瘤40例,漏诊率为13.04%(6/46)。术后石蜡切片病理诊断:46例乳腺分叶状肿瘤中良性35例,交界性7例,恶性4例。免疫组化表达结果:VIM表达均为阳性,表达在肿瘤问质细胞;Act在部分病例(36.96%,17/46)表达于间质细胞;AEl/AE3均无间质细胞表达(用于排除梭形细胞癌);Ki-67平均阳性细胞指数在良性、交界性和恶性中分别为13%、28%和69%,Ki-67表达在三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分叶状肿瘤存在较高的临床误诊率和冰冻病理漏诊率,而其治疗方式的选择与病理分型密切相关;免疫组化对判断其良、恶性有重要意义;肿瘤的及时确诊和手术方式选择是决定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乳腺叶状肿瘤的诊断及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乳腺叶状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经手术和病理诊断的48例乳腺叶状肿瘤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8例中平均年龄为43.2岁.根据肿瘤生长方式,瘤细胞异型,核分裂和肿瘤坏死进行乳腺叶状肿瘤分级,良性26例,交界性12例,恶性10例.全部病例采用手术治疗,肿瘤单纯切除术23例,良性、交界性、恶性复发分别为3/18、2/3、2/2;肿瘤扩大切除术15例,良性、交界性、恶性复发分别为0/8、1/5、1/2;乳房切除术10例,交界性、恶性复发转移分别为0/4、2/6.结论乳腺叶状肿瘤可分良性、交界性和恶性三种类别,确诊和分级主要依靠病理组织检查.提示首次肿瘤彻底切除是治疗的关键,应根据组织分级及肿瘤大小决定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乳腺叶状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93例乳腺叶状肿瘤患者临床病理资料。结果93例患者中,肿瘤性质良性63例,交界性24例,恶性6例,平均年龄39岁,其中I〉40岁者47例,为发病率最高的年龄组,各年龄组均表现为良性叶状肿瘤发病率高,其次为交界性叶状肿瘤,恶性叶状肿瘤发病率最低。病理形态示肿瘤由良性上皮和富于细胞的间质组成,上皮成分包括腺上皮和肌上皮,不同分化程度的间质细胞增生。随访71例,6例恶性患者5例生存,未发现肿瘤复发或转移,定期复查,1例于术后1年死亡(为28岁患者,全身多脏器转移);23例交界性肿瘤患者及42例良性肿瘤患者均生存并未见复发。结论乳腺叶状肿瘤好发于40岁以上妇女,良性叶状肿瘤最常见,叶状肿瘤由上皮和增生的间质两种成分构成,应注意与纤维腺瘤等其他乳腺肿瘤鉴别,选择扩大1cm的局部广泛切除方法可以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免疫表型在各级乳腺叶状肿瘤(PT)及纤维腺瘤(FA)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85例PT和20例FA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进行Bcl-2、CD117、CD34、p53和Ki-67免疫表型进行检测,比较观察两者组织学形态和免疫表型差异。结果:部分PT与FA形态相似,两者的免疫标志Bcl-2、CD117、CD34和p53表达有差异,χ2值分别为20.629、13.080、22.579和27.319,P值分别为0.001、0.004、0.001和0.001。Ki-67在FA、良性PT、交界性PT和恶性PT中平均增殖指数分别为1.50±1.100、3.02±5.629、8.00±8.582和21.92±17.916,F=19.776,P=0.001。Bcl-2、p53和Ki-67随着恶性程度增加表达增加,CD34则相反。结论:除了依据形态学以外,免疫组化Bcl-2、CD117、CD34、p53和Ki-67对鉴别诊断PT和FA有一定辅助诊断价值,临床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前列腺叶状肿瘤(PT)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2例前列腺PT,结合文献分析其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和免疫组化表达。结果前列腺PT由上皮和间叶成分组成,上皮细胞增生,无异型性,由上皮细胞形成的囊腔被增多的间质成分挤压形成类似叶状的裂隙。例1,间质细胞轻-中度异型,核分裂1~2/10HPF,无坏死;例2,间质细胞异型性明显,核分裂〉5/10HPF,有坏死。免疫组化染色上皮细胞CK、EMA、PSA均(+),间质细胞Vim(+),PR(+),部分间质细胞SMA(+)。例1患者术后1年复发。结论前列腺PT罕见,可分为良性、交界性、恶性三种类型。该肿瘤易复发和转移,恶性者预后差。  相似文献   

8.
乳腺叶状肿瘤临床病理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乳腺叶状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复习15例乳腺叶状肿瘤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15例均为女性,年龄28岁~57岁,平均42.2岁。所有病例均表现为乳腺肿块,以单侧单发性为主,肿块直径3cm~18cm,平均7.8cm。良性叶状肿瘤8例,交界性4例,恶性3例。镜下见肿瘤由良性的上皮成分和丰富的间质细胞组成,大部分形成叶状结构。均未见腋下淋巴结转移。1例恶性患者术后17个月死于肺转移,4例患者发生局部复发。结论 乳腺叶状肿瘤好发于40岁~50岁女性,很少发生淋巴结转移,可血行转移,易复发。组织学上需与富含细胞的纤维腺瘤、真性肉瘤等鉴别。对良性叶状肿瘤一般选择肿块扩大切除术,肿瘤较大者、交界性及恶性者宜作乳腺切除术。  相似文献   

9.
<正>乳腺叶状肿瘤是乳腺原发肿瘤中发病率较低的一种类型,一般分为良性、交界性、恶性三种,均以手术治疗为主,术后多不给予治疗。良性叶状肿瘤术后不出现转移,但交界性叶状肿瘤多有浸润性生长,术后可出现局部复发、远处转移。但因发生率低,故不主张术后化疗、放疗。恶性叶状肿瘤术后是否需要治疗,目前国际上尚无指导性论述。在临床实践中,交界性叶状肿瘤术后出现转移的病例并非少见,我们收治的3例乳腺交界性叶状肿瘤术后出现转移,经过治疗后取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sP法)检测35例原发性GIST患者瘤细胞c—kit蛋白(CD117)、CD34波形蛋白、结蛋白、S-100、Syn等蛋白表达情况。结果35例GIST患者中,良性8例、交界性7例、恶性20例。位于小肠者均为交界性及恶性GIST,其恶性度与其他部位的肿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病例CD117、波形蛋白均阳性,22例CD34阳性,而结蛋白、FN、GFAP均阴性。24例α-SMA、ACT阳性,16例S-100阳性,其中3例Syn、NSE阳性。交界性及恶性肿瘤伴出血坏死明显者与良性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访19例,良性及交界患者治疗效果较好,恶性肿瘤患者则差。结论GIST好发于中老年人。几乎所有GIST均表达CD117及波形蛋白,大部分表达CD34。肿瘤的恶性程度及预后与其发生部位、大小、出血坏死、细胞异型性及核分裂活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黏膜无色素性恶性黑色素瘤的免疫组化及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CD56,CD95(Fas),Ki-67,p53,bcl-2,HMB45和S-100在恶性黑色素瘤(恶黑)中的表达,以提高黏膜无色素性恶黑的病理诊断准确率,减少误诊和漏诊,并为临床估计预后、选择治疗方案提供客观指标。方法 应用组织芯片和免疫组化标记技术,对48例黏膜无色素性恶黑进行标记和分析。结果 HMB45与S-100的阳性率分别是100 %和85.4 %(41/48)。CD56的阳性率为91.6 %(44/48),在转移灶与原发灶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95的阳性率为85.4 %(41/48),其中在11例有淋巴结转移的病例中,阳性率达100 %。Ki-67与p53阳性率分别为79.2 %(38/48)和58.3 %(28/48),Ki-67的阳性分布与CD95基本一致。bcl-2的阳性率为39.6 %(19/48)。p53和bcl-2在恶黑中的表达阳性率与CD9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D56在恶黑中具有重要的辅助诊断价值;CD95(Fas)与Ki-67的表达对判断恶黑浸润范围及淋巴结转移状况和指导临床治疗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相龙全  徐康宁 《世界肿瘤杂志》2009,8(1):29-32,36,F0004
目的探讨Nestin、PKC-θ和PTEN的表达在胃肠道间质瘤 (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 GIST)组织中的诊断、鉴别诊断意义,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和危险度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81例GIST组织中Nestin、PKC-θ和PTEN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对CD117、CD34、Vim、SMA、S-100重新进行标记,对这些病例进行危险度分级,并分析上述免疫组化指标与临床病理相关因素(性别、年龄、发生部位、组织学分型)和危险度的关系,并与平滑肌瘤和平滑肌肉瘤进行阴性对照研究。结果GIST组织中Nestin、PKC-θ和PTEN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6.4%(70/81)、88.9%(72/81)、88.9%(72/81),Nestin和PKC-θ表达水平均与CD117(69.1%)有显著性差异(P〈0.05),Nestin、PKC-θ在平滑肌瘤和平滑肌肉瘤表达均阴性,在26例CD117阴性表达中PKC-θ阳性表达,在6例PKC-θ阴性表达中CD117阳性表达。PKC-θ在良性和交界性GIST(x2=5.395,P=0.020)以及良性和恶性GIST中(χ^2=4.468,P=0.035)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TEN的表达在良性和恶性GIST中有显著性差异(χ^2=6.255,P=0.012)。Nestin、PKC-θ和PTEN三种蛋白在不同性别、年龄、部位、瘤体大小、核分裂数和组织学类型之间表达水平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Nestin和PKC-θ在GIST中高表达,作为胃肠道间质瘤的两种特异而敏感的新标志物,联合CD117对GIST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PKC-θ和PTEN蛋白可以作为GIST分化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骨肉瘤组织CD133、CD117及Ki-67在蛋白水平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和危险度的关系。  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PV-9000二步法检测55例骨肉瘤组织标本中CD133、CD117和Ki-67的表达,并与临床病理学指标和术后无瘤生存期进行比较分析,对照组为20例骨软骨瘤。应用SPSS 17.0软件统计分析,检验标准为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骨肉瘤组织CD133、CD117、Ki-67蛋白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良性的骨软骨瘤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P=0.016、P=0.008、P<0.001);CD133或Ki-67蛋白阳性表达骨肉瘤患者平均生存时间及平均转移时间短于CD133或Ki-67蛋白阴性骨肉瘤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133、Ki-67在外科分期和远处转移对骨肉瘤患者预后有影响,其中CD133是外科分期及远处转移而影响骨肉瘤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  结论  CD133和Ki-67表达可能在骨肉瘤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有望成为判断其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4.
PCNA和Ki-67在脑膜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刚  陈坚  郭孝龙  王仲伟 《实用癌症杂志》2002,17(4):350-351,371
目的:探讨增殖细胞抗原(PCNA)和Ki-67核抗原在脑膜瘤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良、恶性及复发的关系。方法:采用LSAB法检测80例脑膜瘤组织中PCNA和Ki-67的表达。结果:恶性脑膜瘤PCNA标记指数(PCNALI)和Ki-67标记指数(Ki-67LI)明显高于良性脑膜瘤(P<0.01)和非典型性脑膜瘤(P<0.05),复发脑膜瘤PCNA LI显著高于未复发脑膜瘤(P<0.01),复发脑膜瘤Ki-67LI也显著高于未复发脑膜瘤(P<0.01),Ki-67表达与PCNA表达呈正相关。结论:脑膜瘤细胞标记指数可作为判断脑膜瘤良;恶性的客观指标之一,标记指数对预测脑膜瘤的复发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细胞增殖抗原标记物(Ki-67)为细胞增殖的一个重要生物学指标, 本研究旨在探讨Ki-67在良、恶性胸腹水的液基细胞涂片中的表达差异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本实验收集恶性胸腹水标本49例作为恶性组, 良性胸腹水标本25例作为良性组。用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hin-layer cytology test, TCT)法对所有标本进行制片后,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恶性组和良性组的涂片中Ki-67蛋白的表达, 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并利用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半定量分析。  结果  恶性组Ki-67表达的阳性率明显高于良性胸腹水组(P < 0.01); 恶性组Ki-67阳性细胞平均标记指数(MLI)高于良性组(P < 0.05); 恶性组Ki-67蛋白表达的相对含量明显高于良性组, 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 < 0.01)。恶性组与良性组Ki-67表达分析显示两组间在性别、年龄、病史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  Ki-67可作为恶性胸腹水诊断的一个新的生物标记物, 对鉴别良、恶性胸腹水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利用TCT方法, 有利于提高细胞制片质量, 便于胸腹水性质的判断。   相似文献   

16.
The immunohistochemical profiles of 16 cases of phyllodes tumor of the breast (9 benign and 7 malignant) from 15 patients were examined by the labeled streptavidin biotin method. The expression of Ki-67, p53, bcl-2, alpha-smooth muscle actin (alpha-SMA), desmin, S-100 protein, estrogen receptor (ER), and progesterone receptor (PgR) was analyzed. The number of Ki-67-positive stromal cell nuclei of malignant phyllodes tumor were significantly more prominent than the benign tumors. The p53 expression on the stromal cell nuclei showed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malignant and benign cases (86% vs 22%; p<0.05). bcl-2 was regularly seen on the luminal cell cytoplasm and stromal cell labeling showe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malignant and benign cases (29% vs 33%). Stromal cells were alpha-SMA positive but refractory among cases, and desmin and S-100 protein were negative. PgR was expressed in all 16 cases and ER in most cases (12/16) the expression of which was restricted to luminal epithelial cell nuclei. These findings indicate that the Ki-67 labeling index and p53 expression in the stroma would be a good diagnostic parameter distinguishing benign tumors from malignant tumors. However, the absence of steroid receptor expression in stromal cells suggests the ineffectiveness of hormonal therapy for phyllodes tumor of the breast.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 探讨胃肠道间质瘤 (GIST)的组织起源、临床病理和免疫组化特点。方法 对 46例GIST标本进行临床病理观察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结果  46例GIST中良性 8例 ,交界性 14例 ,恶性 2 4例 ;瘤细胞为梭形或上皮样 ,或两者混合存在 ;免疫组化表型为CD117和CD3 4,阳性率分别为 95 6%及 67 4%,Desmin及S -10 0少数病例灶性阳性。结论 GIST可能起源于多潜能的、卡哈尔间质细胞样的前体细胞 ,是胃肠道最常见的间叶性肿瘤 ,有较为独特的组织学形态 ,免疫组织化学CD117敏感性强、特异性高 ,是胃肠道间质瘤可靠的标记物 ;CD3 4表达率较高 ,可作为诊断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Bcl-2及Ki-67蛋白在不同类型子宫平滑肌肿瘤中的表达情况.方法 将子宫平滑肌肿瘤患者92例,按照良恶性的不同分为良性平滑肌瘤组(49例)、富于细胞型平滑肌瘤(32例)以及典型子宫平滑肌肉瘤(11例).将标本制成石蜡切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标本中Bcl-2蛋白及Ki-67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患者平均年龄良性平滑肌瘤组最小,子宫平滑肌肉瘤组最高,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良性平滑肌瘤组Bcl-2阳性率最高,Ki-67阳性率最低;子宫平滑肌肉瘤组Bcl-2阳性率最低,Ki-67阳性率最高,组间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Bcl-2在不同复发情况、肿瘤数量及肿瘤大小的患者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Ki-67在复发、多发及肿瘤体积较大患者中阳性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l-2蛋白与Ki-67蛋白表达存在显著负相关(γ=-0.564,P=0.000).结论 Bcl-2及Ki-67蛋白在不同类型子宫平滑肌肿瘤中表达情况各异,二者呈负相关性,可联合用于子宫平滑肌肿瘤的辅助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p53蛋白和Ki-67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malignant fibrous histi-ocytoma,MFH)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0例MFH中p53和Ki-67的表达。结果:p53蛋白和Ki-67在MFH中表达阳性率分别为32·0%(16/50)和56·0%(28/50);在有复发转移的患者中,p53蛋白和Ki-67的阳性率分别为48%(12/25)和68%(17/25);在无复发转移的患者中,p53蛋白和Ki-67的阳性率分别为16·0%(4/25)和40·0%(10/25);生存期<5年的患者中,p53蛋白和Ki-67的阳性率分别为48·1%(13/27)和70·4%(19/27),生存期>5年的患者中p53蛋白和Ki-67的阳性率分别为17·4%(4/23)和39·1%(9/23)。p53蛋白和Ki-67与患者的复发转移及生存期显著相关,P<0·05。p53蛋白与Ki-67的表达关系密切,P<0·05。结论:p53蛋白和Ki-67的高表达与MFH的复发转移及患者生存期相关,两者的表达关系密切,并可作为MFH患者预后判断的两个指标。肿瘤防治杂志,2005,12(19):1492-149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