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肿瘤学   6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应用在前列腺组织中新型肿瘤标志物p504S蛋白和基底细胞标志物p63的表达,以一次性标记来同步显示双重抗原,以辅助提高前列腺癌诊断的准确率。方法 从837例前列腺标本中,选取前列腺癌标本72例,前列腺上皮内瘤(PIN)标本6例,良性增生标本30例,把抗体混合离心法应用于免疫组织化学标记中,观察p504S、p63在前列腺良性增生、PIN和前列腺癌中的表达。结果 在确诊的72例前列腺癌患者中,p504S阳性61例, p63除1例呈间断阳性外其余71例均阴性。6例PIN中,p504S阳性5例,p63均为阳性。而30例良性增生则表现为p504S 29例阴性,p63 27例阳性。结论 p504S和p63抗体混合离心法双标记的应用,将极大地提高前列腺癌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2.
胃肠道间质瘤71例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免疫组化表型特征。方法 用CD117,CD34,Vim,Act,S-100蛋白质抗体通过组织化学SP法对71例GIST进行研究。结果 该组GIST患者年龄21 ~ 86岁(平均55岁),男34例,女37例,主要以腹部隐痛不适及消化道出血就诊,肿瘤0.3 ~ 23 cm(平均5.8 cm),肿瘤具有梭形和(或)上皮样细胞成分,间质可有团丝样纤维(SF),CD+117 67例(94.4 %),CD+34 52例(73.2 %)。结论 GIST好发于40岁以上中老年人,组织学上类似于平滑肌肿瘤或神经鞘瘤,CD117,CD34是较为特异且敏感的标志物,可能起源于卡哈尔细胞或向卡哈尔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3.
免疫组化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p504S、p63、CK34βE12在前列腺癌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p504S、p63、CK34βE12在前列腺癌、PIN和前列腺良性增生中的表达.结果 72例前列腺癌中61例p504S阳性,但p63和CK34βE12大部分阴性.6例PIN中5例p504S阳性,但p63和CK34βE12均阳性.而良性增生表现为p504S阴性,p63和CK34βE12阳性.结论 p504S和p63、CK34βE12联合检测可极大地提高前列腺癌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特征.方法 通过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用CD117、CD34、DOG-1、S-100、PGP9.5、a-SMA、结蛋白对形态典型的GIST进行研究,并对其中CD117阴性者,进一步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α(PGDFR-α)检测.结果 本组38例GIST发生于胃20例,小肠11例,结肠2例,盆腔2例,肠系膜2例,腹膜后1例.镜下形态:梭形细胞型28例,上皮样型6例,混合型4例,3例伴癌发生.免疫组化结果:CD117、CD34、DOG-1多为弥漫强阳性,阳性例数分别为35例、29例、36例.3例CD117阴性者中2例PDGFR-α阳性.S-100蛋白2例,PGP9.51例,结蛋白3例均为局灶阳性,a-SMA11例为局灶或部分阳性.结论 GIST肿瘤组织排列结构及细胞形态多样,免疫组织化学特征为大多数CD117、CD34、DOG-1阳性,少数病例CD117阴性,PDGFR-α阳性,多重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可提高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检测EBV和P53蛋白在在国人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nasal inverted papilloma,IP)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31例IP,10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伴不典型增生(IP with dysplasia,ID)标本进行EBV和P53蛋白检测.结果 31例IP中无P53蛋白阳性,10例ID中P53表达4例(表达率为40%).EBV在31例IP中表达12例(表达率为38.7%),在10例ID中表达3例(表达阳性率为30%).结论 P53基因突变在IP中不表达.在ID中部分阳性表达.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RAML)的临床、病理和免疫组化特点。方法对1994年1月-2008年1月14例RAML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化特点。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7-61岁,平均47岁。有临床症状8例,无合并结节性硬化症病例。结果肿瘤呈膨胀性生长界限清楚,光镜下14例肿瘤组织由畸形血管、脂肪组织和分化程度不等的平滑肌按不同比例混合构成,其中1例为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改变伴有复发和淋巴结病变。免疫组化14例HMB45(+),SMA(+),CK、KI-67和P53(-)。随访1-14年,仅1例上皮样RAML复发及淋巴结病变。结论RAML为良性肿瘤,但上皮样RAML具有低度恶性潜能。  相似文献   
7.
乳腺叶状肿瘤18例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乳腺叶状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方法对经手术和病理复诊明确结果的18例乳腺叶状肿瘤的临床病理资科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例患者中位年龄40.8岁。根据肿瘤生长方式,进行乳腺叶状肿瘤分级,良性13例,交界性4例,恶性1例。免疫组织化学结果:VIM均表达在肿瘤间质细胞(++),SMA亦表达间质细胞(+),p53及Ki-67定位于细胞核,阳性表达于恶性叶状肿瘤(+)。结论乳腺叶状肿瘤病理学形态分为三类,良性、交界性和恶性,免疫组织化学对恶性叶状肿瘤有一定表达。治疗上首选手术,不主张作单纯的肿物摘除术,往往由于切缘较近而导致较高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8.
10例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临床病理免疫组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简称恶黑)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免疫组化染色在恶黑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肛管直肠恶黑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用免疫组化s—P法作HMB45、S-100、Vimetin等染色。结果10例肛管直肠恶黑临床初步诊断恶黑1例,误诊其它疾病9例。病理形态:上皮样细胞为主7例,梭形细胞为主2例,小细胞似淋巴细胞样细胞为主1例。免疫组化染色:10例HMB-45、s-100均阳性,9例Vimetin阳性,其中1例CK阳性,LCA阴性。结论肛管直肠恶黑临床表现大便带鲜血,无明显黏液,肛门异物及息肉样突出肛门为特征,临床极易误诊。形态观察支持恶黑起源于表皮基底层黑色素细胞,免疫标记提示黑色素细胞起源于神经嵴。HMB45、S-100、Vimetin,三者联合应用能提高恶黑病理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甲状腺微小癌27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癌的病理特征及临床特点,提高甲状腺微小癌检出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7月~2005年5月间27例甲状腺微小癌的病理改变特点,27例用光镜,其中11例做免疫组织化学,1例做特殊染色,分析其临床资料、并进行文献检索。结果24例为女性发病,24例为单发结节,20例合并甲状腺其它良性疾病发生。甲状腺癌组织分型: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25例,滤泡型乳头状微小癌1例,髓样癌1例;伴颈部淋巴结肿大者3例,病理检查均阴性。免疫组织化学结果:髓样癌TG(-)、Cal( )、CgA( )、CEA( )、Syn(-)、并且淀粉样物质染色(±)、余10例乳头状微小癌TG( )、Cal(-)、CK( )、CgA(-)、p53(±)。结论甲状腺微小癌女性发病率高,多为单发结节,以乳头状癌为主,掌握甲状腺微小癌的临床病理学特点,结合免疫组化,仔细检查,可提高检出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测EBV和P53蛋白在在国人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nasal inverted papilloma,IP)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31例IP,10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伴不典型增生(IPwithdysplasia,ID)标本进行EBV和P53蛋白检测。结果31例IP中无P53蛋白阳性,10例ID中P53表达4例(表达率为40%)。EBV在31例IP中表达12例(表达率为38.7%),在10例ID中表达3例(表达阳性率为30%)。结论P53基因突变在IP中不表达,在ID中部分阳性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