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摘要:目的 对来源于南极苔藓的嗜冷真菌Pseudogymnoascus sp. OUCMDZ-3578进行菌种鉴定及次级代谢产物的研究。方法 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菌株种属;综合运用硅胶柱层析、薄层色谱和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色谱学方法对次级代谢产物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核磁共振(NMR)、质谱(MS)等现代波谱学方法并结合文献对所得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分离鉴定6个单体化合物,包含3个二苯甲酮类化合物sulochrin (1)、hydroxysulochrin (2)、desmethylsulochrin (3),3个蒽醌类化合物questin (4)、questinol (5)、endocrocin (6)。测试了化合物的抗老年痴呆活性。结论 从南极苔藓样品,分离获得嗜冷真菌,通过分子生物学和形态学鉴定为Pseudogymnoascus sp. OUCMDZ-3578,从中分离鉴定了化合物1~6,对研究嗜冷真菌及其代谢产物做出了探索。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究红树林耐酸真菌OUCMDZ-4736的次生代谢产物及其抗甲型流感病毒H1N1活性。方法 菌株在pH 2.5条件下规模发酵,通过现代色谱学方法(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半制备以及制备型HPLC)对发酵产物进行分离,运用现代波谱学技术(紫外、质谱、核磁共振等)鉴定分离获得的化合物结构,采用MTT法评价化合物的抗流感病毒H1N1的活性。 结果 从红树林根部泥土样品来源的真菌OUCMDZ-4736中分离鉴定了10个化合物:asterric acid(1)、questinol(2)、parietinic acid(3)、endocrocin(4)、isorhodoptilometrin(5)、sulochrin(6)、monochlorsulochrin(7)、dihydrogeodin(8)、yicathin C(9)、2, 5-dimethyl-6, 8-dihydroxy-chromone(10)。活性评价结果首次报道化合物1、3、4和7显示有弱的抗甲型流感病毒H1N1活性。结论 红树林耐酸真菌OUCMDZ-4736在酸性调节下能代谢产生具有抗甲型流感H1N1病毒活性的化合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一株来源于浙江东极岛海域沉积物的海洋真菌Aspergillus versicolor进行表观遗传试剂2-hexyl-4-pentynoic acid诱导并研究其次级代谢产物。方法 采用溶剂萃取、柱层析色谱及制备色谱等方法对化合物进行分离纯化,通过LC-MS和NMR等方法进行结构鉴定,采用滤纸片扩散法测定抗菌活性。结果 在表观遗传试剂2-hexyl-4-pentynoic acid诱导下,从Aspergillus versicolor分离得到三个化合物,经结构鉴定为curvularin(1)、cyclo-(L-Trp-L-Phe)(2)和diorcinol (3)。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一株采自中国三亚蓝藻(Lyngbya majuscula)来源的真菌Aspergillus sp.的次生代谢产物的分离纯化、结构鉴定及其生物活性评价。方法 利用硅胶色谱、HPLC等色谱学分离方法对真菌Aspergillus sp.的次生代谢产物进行分离纯化,并结合NMR,MS等波谱学方法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并采用CCK8法,用人肺癌细胞株A549和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评价了这6个化合物的细胞毒活性。结果 从真菌Aspergillus sp.的代谢产物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methyl asterric acid (1),methyl 3-chloroasterric acid (2),methyl 3,5-dichloroasterric acid (3),dihydrogeodin (4),benzomalvin B (5) 和benzomalvin E (6)。结论 化合物5和6为首次从Aspergillus属真菌中获得,化合物 1-6在40 μM浓度下没有显著的细胞毒活性。  相似文献   

5.
摘要:目的 研究荚果蕨根茎内生真菌Penicillium sp. SYP-F-7610发酵液中抑菌活性次级代谢产物。方法 采用硅胶柱 色谱、ODS柱色谱、反相半制备HPLC等分离菌株发酵液中的次级代谢产物,根据比旋光度和波谱学数据(MS、1H NMR、13C NMR)进行结构鉴定。采用比浊法测试次级代谢产物的抑菌活性。结果 从荚果蕨根茎内生真菌Penicillium sp. SYP-F-7610发 酵液中分离鉴定了7个化合物,分别为青霉酸(1)、3,5,6-三甲基-2,4-二羟基苯甲酸甲酯(2)、苔黑酚(3)、4-羟基苯乙酸甲酯(4)、 6-hydroxy-5-methoxy-3-methyl-3,6-dihydro-2H-pyran-4-carboxylic acid (5)、chermesinone A (6)和(R)-甲羟戊酸内酯(7)。化合物1 对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 CMCC44103)、乙型副伤寒沙门菌(Salmonela paratyphi B CMCC50094)、蜡样芽胞杆菌(Bacillus cereus ATCC14579)和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 CMCC46117)表现出抑制作用,IC50值为3.19~6.79 μg/mL。结论 本文 首次对荚果蕨属植物的内生真菌进行研究,发现荚果蕨根茎内生真菌Penicillium sp. SYP-F-7610的次级代谢产物结构类型丰富、 生物活性多样,值得深入研究。化合物5为首次报道从青霉属真菌次级代谢产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为首次报道对乙型副伤寒 沙门菌具有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源自泰国红树林底泥中的耐酸真菌Aspergillus fumigatus OUCMDZ 5210的次生代谢产物进行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的研究。方法 综合利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和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多种方法对耐酸真菌Aspergillus fumigatus OUCMDZ5210的次生代谢产物进行分离;采用核磁共振谱(NMR)、质谱(MS)、紫外光谱(UV)等现代波谱学技术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以人慢性髓性白血病细胞K562及人结肠癌细胞HCT116两株肿瘤细胞为研究模型,采用MTT法和CCK-8法对所分离的化合物进行细胞毒活性评价。结果 从耐酸真菌Aspergillus fumigatus OUCMDZ5210的次级代谢产物中分离得到6个吲哚二酮哌嗪类生物碱:tryprostatins B(1),fumitremorgin C(2),spirotryprostatin A(3), spirotryprostatin.B(4), 6-methoxyspirotryprostatin B (5), 8,9-dihydroxyspirotrypr-ostatin A(6)以及1个酰胺类化合物cephalimysin B(7)。结论 生物活性初步评价结果显示,化合物3和6对人结肠癌细胞HCT116以及人慢性髓性白血病细胞K562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茶园土壤真菌Fusariums sp.CT01-P-5次级代谢产物,以期得到结构新颖的先导化合物。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ODS反相柱色谱、凝胶柱色谱及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及谱学数据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茶园土壤真菌Fusariums sp.CT01-P-5发酵液中分离得到1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Cyclo (S-Phe-S-Ser)(1)、Cyclo (R-Phe-S-Ser)(2)、Cyclo (4-hydroxyl-S-Pro-S-Phe)(3)、Cyclo (4-hydroxyl-R-Pro-S-Phe)(4)、lateritin (5)、beaurericin (6)、Cyclo (R-Pro-S-Phe)(7)、Cyclo 1-[2-(cyclopentanecarbonyl-3-phenryl-propionyl]-pyrrolidine-2-carboxylic acid (1-carbamoyl-propyl)-amide (8)、Cyclo (Pro-Leu)(9)、Cyclo (Leu-Arg)(10)、Cyclo (Try-Pro)(11)、4-hydroxyphenylacetic acid methyl ester (12)、phenylacetic acid (13)、N-(2-phenylethyl) acetamide (14)和Cyclo (S-Tyr-4-hydroxyl-S-Pro)(15)。结论化合物1、2、8为首次从镰刀霉属真菌次级代谢产物中分离得到,其余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茶园土壤微生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8.
摘 要:目的 对海绵来源真菌Aspergillus flavus次级代谢产物进行化学结构研究。方法 利用薄层色谱、硅胶柱层析、高效液相色谱和中压制备液相色谱等分离方法对真菌Aspergillus flavus 次级代谢产物进行分离、纯化;运用核磁共振、质谱等现代波谱学方法,通过与已报道数据进行对比,对化合物的化学结构进行鉴定。结果 从海绵来源真菌Aspergillus flavus 次级代谢产物中分离鉴定9个化合物,包括2个已知二酮哌嗪生物碱 Ditryptophenaline (1)、3-[(1H-Indol-3-yi)methyl]-6-benzylpiperazine- -2,5-dione (2),7个已知化合物 9,12-octadecadienoic acid methyl ester (3)、4-Hydroxy-3-methoxypropiophenone (4)、 Arboreumine (5)、 Asperfuran (6)、 p-Hydroxybenzoic acid (7)、 polybotrin (8)和Kojic acid dimethyl ether (9)。结论 从真菌Aspeigillus flavus 中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南极海绵共附生来源真菌Talaromyces sp.HDN1820200的次级代谢产物进行研究。方法对菌株发酵液粗提物利用柱层析(VLC,ODS)、凝胶分子筛(LH-20)以及半制备高效液相(MPLC)等方法进行次级代谢产物的分离纯化;利用现代波谱学方法(核磁共振NMR、圆二色谱ECD、红外光谱IR等)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鉴定了8个单体化合物:(2E,4E,6E)-4-methyldodeca-2,4,6-trienoic acid(1)、(2E,4Z,6E)-4-methyldodeca-2,4,6-trienoic acid(2)、Herbaridine B(3)、Kasanosin C(4)、Citrinolactone A(5)、Citreorosein(6)、1,5,8-trihydroxy-3-(hydroxymethyl)anthracene-9,10-dione(7)和Rugulosin B(8)。结论从南极海绵来源真菌Talaromyces sp.HDN1820200中分离得到了化合物1~8,其中化合物1和2为新化合物,属于脂肪酸类化合物,无明显细胞毒活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1株分离自南海沉淀物的曲霉属真菌Aspergillus sclerotiorum XJW-56的次级代谢产物进行分离、鉴定及抗肿瘤活性研究。方法采用溶剂萃取、柱色谱层析及制备HPLC等方法对真菌Aspergillus sclerotiorum XJW-56的发酵产物进行化学分离,通过NMR、MS等波谱学技术并参阅文献进行化合物结构鉴定,采用SRB和MTT法评价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结果从发酵产物中分离得到10个asterriquinone类单体化合物(1~10),其化学结构分别鉴定为petromurin C methyl ether(1)、petromurin D methyl eth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