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P)感染与小儿支气管哮喘发病的关系。方法:入选支气管哮喘和支气管肺炎患儿各50例,分别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采用日本富士凝集实验检测两组患儿血清肺炎支原体IgM(MP-IgM)抗体,同时采用西门子BN特种蛋白仪测定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总IgE水平。结果:5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中,有24例血MP-IgM阳性,阳性率为48%;而50例对照组患儿中有8例血MP-IgM阳性,阳性率为1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P-IgM阳性的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总IgE水平高于MP-IgM阴性的支气管哮喘患儿,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小儿支气管哮喘有密切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与支原体感染的关系。方法选取支气管炎哮喘急性发作患儿64例(哮喘组),肺炎患儿78例(肺炎组),分别送检血清支原体抗体IgM(MP-IgM)及血清总IgE。结果哮喘急性发作组MP-IgM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48.4%vs 30.8%)(P0.05)。哮喘急性发作患儿血清总IgE显著升高[(327.7±124.2)U/ml vs(189.4±113.6)U/ml](P0.05)。在哮喘急性发作的患儿中,MP-IgM阳性的患儿血清总IgE水平明显高于MP-IgM阴性患儿[(437.4±58.2)U/ml Kpa vs(323.8±103.2)U/ml](P0.05)。结论哮喘急性发作与支原体感染有关,支原体感染是哮喘急性发作的重要病原体。  相似文献   

3.
郭静  刘泮力 《陕西医学杂志》2022,(7):863-865+869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内皮素-1(ET-1)、免疫球蛋白E(IgE)和血栓素B2(TXB2)与肺炎支原体感染(MP)老年哮喘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治疗的MP感染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88例(支气管哮喘合并MP感染组),同时选取无MP感染支气管哮喘患者90例(支气管哮喘组),健康志愿者80例作为对照(健康对照组),检测血清TNF-α、ET-1、IgE和TXB2水平以及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结果:支气管哮喘合并MP感染组患者血清TNF-α、ET-1、IgE和TXB2分别为(177.28±34.49)pg/ml、(87.29±30.33)ng/L、(101.10±23.39)IU/ml和(370.40±61.19)ng/L,明显高于支气管哮喘组和健康对照组(均P<0.05);支气管哮喘合并MP感染组患者FEV1/FVC为(60.03±7.78)%,明显低于支气管哮喘组和健康对照组(均P<0....  相似文献   

4.
儿童哮喘与肺炎支原体感染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儿童哮喘与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关系。方法对支气管哮喘合并下呼吸道感染患儿43例及无喘息症状的下呼吸道感染患儿26例,检测外周血MP-lgM、血清总IgE水平,并对比支原体抗体阳性哮喘患儿与支原体抗体阴性哮喘患儿的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结果哮喘患儿的MP-IgM阳性率为51.2%,对照组血MP-IgM阳性率为26.9%,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哮喘组血清IgE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MP-IgM阳性哮喘患儿血清IgE水平明显高于MP-IgM阴性哮喘患儿(P<0.05);MP-IgM阳性哮喘患儿的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明显高于MP-IgM阴性哮喘患儿的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P<0.05)。结论儿童哮喘与肺炎支原体感染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和新明 《中国现代医生》2007,45(7Z):32-32,72
目的 探讨儿童哮喘与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关系。方法 对支气管哮喘合并下呼吸道感染患儿43例及无喘息症状的下呼吸道感染患儿26例,检测外周血MP-lgM、血清总IgE水平,并对比支原体抗体阳性哮喘患儿与支原体抗体阴性哮喘患儿的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结果 哮喘患儿的MP-IgM阳性率为51.2%,对照组血MP-IgM阳性率为26.9%,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哮喘组血清IgE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MP-IgM阳性哮喘患儿血清IgE水平明显高于MP-IgM阴性哮喘患儿(P〈0.05);MP-IgM阳性哮喘患儿的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明显高于MP-IgM阴性哮喘患儿的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P〈0.05)。结论 儿童哮喘与肺炎支原体感染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支气管哮喘、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至2016年9月于我院诊治的54例支气管哮喘患儿(设观察组)、44例呼吸道感染患儿(设对照组)的临床资料,均行血清检测,对比组间检测情况。结果观察组阳性MP-IgM42.59%高过对照组阳性MP-IgM20.45%,且总IgE、sIL-2R、IL-4含量均高过对照组(P0.05)。结论肺炎支原体与支气管哮显著相关,其可能是支气管哮喘诱病因素,临床应加强实验室检测,以优化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刘宝凤 《当代医学》2013,(28):81-82
目的研究儿童哮喘与肺炎支原体感染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10年10月-2011年10儿科治疗的哮喘患儿188例、肺炎患儿98例,另选择健康儿童2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对3组患儿的血清肺炎支原体IgM(MP-IgM)抗体使用颗粒凝集法进行检测,对哮喘患者血清总IgE进行测定。结果支气管哮喘患儿的MP-IgM阳性率(48.97%)明显高于肺炎患儿的MP-IgM阳性率(36.9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MP-IgM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5.9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学龄儿童的MP-IgM阳性率明显高于其它年龄的患儿阳性率(P<0.05)。MP-IgM阳性的支气管患儿血清总IgE水平明显高于MP-IgM阴性的支气管患儿的血清总IgE(P<0.05)。结论儿童哮喘的发病率与肺炎支原体感染有密切关系,尤其学龄儿童肺炎支原体MP-IgM阳性更高,应该加强关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支气管哮喘儿童血清总IgE与最大呼气中期流速变化的意义.方法 选择支气管哮喘患儿23例和正常对照组1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血清总IgE水平,外周血嗜酸细胞计数采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计数法.同时检测肺功能指标中的最大呼气中期流速.结果 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总IgE水平为(242.50±54.48)IU/m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50.40±8.58)I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哮喘组的外周血嗜酸细胞计数明显升高[(300.00±84.05)vs(140.55 ±23.35)个/ul,P<0.05],而最大呼气中期流速显著降低[(75.40±25.48)%vs(92.32±28.20)%,P<0.01].线性回归分析表明血清总IgE水平与外周血嗜酸细胞计数、体质指数、最大呼气中期流速无相关性.结论 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总IgE水平和外周血嗜酸细胞计数明显升高.IgE在儿童哮喘的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的关系。方法收集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儿106例(哮喘组)、肺炎患儿86例(肺炎组)和正常儿童26例(对照组),分别采用颗粒凝集法检测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IgM(MP-IgM);同时采用放射免疫法(RIA)检测血清总IgE。结果 (1)哮喘组患儿MP-IgM阳性率为51.9%,明显高于肺炎组的33.7%(〈0.01);且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的11.5%(〈0.01)。在各年龄段支气管哮喘患儿中,MP-IgM阳性率尤学龄儿童最高。MP-IgM阳性的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总IgE水平明显高于MP-IgM阴性哮喘患儿的血清总IgE(〈0.01)。结论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可能是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的病原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研究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与肺炎支原体感染(MP)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3年6月~2016年6月本院接收的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患儿102例作为实验组,另外,选取同一时期102例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MP-IgM抗体、外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以及血清总IgE水平进行对比.结果 实验组患儿的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儿的MP-IgM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MP-IgM抗体阳性的患儿血清总IgE水平以及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肺炎支原体是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发生的高危因素,肺炎支原体极易导致咳嗽变异性哮喘,在临床当中遇到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患者,首先要给予MP-IgM抗体检测,如果呈现阳性的患儿要采取相对应的治疗措施,进而对患儿病情给予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哮喘患者急性发作与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哮喘急性发作患者及缓解期患者共108例。哮喘急性发作患者为观察组,缓解期患者作为对照组,每组各54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肺炎支原体特异性抗体MP-IgM和咽拭子MP-DNA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MP-IgM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MP-IgM阳性患者的EOS计数结果和血清总IgE水平均高于MP-IgM呈阴性者(P<0.05)。结论:哮喘患者急性发作与肺炎支原体感染有一定的相关关系,MP感染可能是患者哮喘急性发作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儿童慢性咳嗽的关系及可能的病因和机制。方法对78例咳嗽时间〉4周的慢性咳嗽患儿(慢性咳嗽组)进行肺炎支原体(MP)抗体测定,同期诊断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8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慢性咳嗽患儿血清总IgE水平和外周血嗜酸粒细胞计数(EOS)。结果慢性咳嗽组MP抗体阳性率为32.05%,对照组MP抗体阳性率为21.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P抗体阳性的慢性咳嗽患儿血清总IgE水平及EOS均高于MP-IgM阴性的慢性咳嗽患儿(P〈0.01)。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儿童慢性咳嗽有密切相关性,MP感染可导致呼吸道慢性炎症,进而改变呼吸道反应性,成为咳嗽变异性哮喘和变应性鼻炎的重要诱发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感染与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相关性,为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检测50例哮喘急性发作期组和50例哮喘临床缓解期组患者的外周血肺炎支原体抗体(MP-IgM)、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IgE)及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EOS);对比两组MP-IgM阳性率,对比MP-IgM阳性与阴性患者的IgE水平和EOS计数。结果急性发作期组MP-IgM阳性率(34.00%)显著高于临床缓解期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P-IgM阳性患者的IgE和EOS显著高于MP-IgM阴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与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密切相关,对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应常规行MP-IgM检测,为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新的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哮喘儿童血清总IgE、尘螨特异性IgE检测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儿童过敏性哮喘与血清总IgE、尘螨特异性IgE、尘螨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的关系.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了87例哮喘患儿血清总IgE和尘螨特异性IgE水平,应用国际标准方法做尘螨过敏原皮肤点剌试验,并比较了三种检查结果之间的关系.结果哮喘患儿的血清总IgE为(542.84+321.85)IU/ml,尘螨特异性IgE阳性率为71.3%,尘螨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阳性率83.9%,正常对照组42名健康儿童总IgE(221.76±213.73)IU/ml,尘螨特异性IgE阳性率19.0%,皮肤点刺试验阳性率23.8%,三种试验两组间统计学处理有极显著差异(P<0.01);血清总IgE增高(>450IU/ml)与尘螨特异性IgE阳性符合率91.5%;血清尘螨特异性IgE阳性与皮肤点刺试验阳性符合率为75.6%.结论哮喘儿童血清总IgE水平、尘螨特异性IgE阳性率及尘螨皮肤点刺试验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健康儿童.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及血清总IgE等生物标志物对嗜酸性粒细胞型哮喘(Eos型哮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8月3日一2017年2月19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诊治支气管哮喘患者107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诱导痰细胞分类计数结果将其分为Eos型哮喘组(诱导痰Eos≥3%)和非Eos型哮喘组(诱导痰Eos<3%),纳入同期体检者30例为健康对照组。比较3组FeNO、外周血Eos(%)、血清总IgE水平,研究FeNO水平、外周血Eos(%)、血清总IgE水平与诱导痰Eos(%)的相关关系。将诱导痰Eos≥3%作为鉴别Eos型哮喘和非Eos型哮喘的金标准,通过绘制ROC曲线探讨FeNO水平、外周血Eos(%)、血清总IgE水平对Eos型哮喘的诊断意义及准确度。结果 (1)FeNO水平:Eos哮喘组(83.2ppb±61.5ppb)高于非Eos哮喘组(3l.8Ppb±23.6ppb)高于健康对照组(16.7ppb±6.0ppb)(q=35.4、15.0,P<0.01);(2)血清总IgE水平:EOs哮喘组(239.1IU/ml±224.4IU/ml)高于非Eos哮喘组(134.6IU/ml±167.6ILU/ml)高于健康对照组(23.4IU/ml±20.8IU/ml)(q=5.6、51.0,P<0.05);(3)外周血Eos(%):Eos哮喘组(5.9%±3.50%)高于非Eos哮喘组(3.1%±0.4%)高于健康对照组(1.4%±0.3%)(q=5.3、19.8,P<0.01)。(4)相关分析:FeNO水平与其诱导痰Eos(%)具有显著正相关性(r=0.313,P=0.001),外周血Eos(%)同其诱导痰Eos(%)也具有显著正相关性(r=0.597,P=0.000),血清总IgE水平同诱导痰Eos(%)不具有相关性(r=0.083,P=0.083),FeNO水平与外周Eos(%)具有正相关性(r=0.463,P=0.000)。(5)ROC曲线分析:FeNO曲线下面积为73.3%(95%CI0.6070.860,P=0.002),将FeNO的截断值设为43ppb时,其灵敏度为62.5%,特异度为75.0%,约登指数可取得最大值为0.375;外周血Eos(%)曲线下面积为为78.4%(95%CI 0.667~0.901,P=0.000),将外周血Eos(%)的截断值设为4.5%时,其灵敏度为83.3%,特异度为80.5%,约登指数可取得最大值为0.538;血清总IgE浓度曲线下面积为67.9%(95%CI 0.546~0.812,P=0.015),将血清总IgE截断值设为34.5 IU/ml时,其灵敏度为79.5%,特异度为50.8%,约登指数可取得最大值为0.303。结论血Eos(%)、FeNO水平与诱导痰Eos(%)具有显著正相关性,前两者有助于诊断Eos型哮喘;血Eos(%)的诊断效能略优于FeNO水平,但其诊断的截断值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研究支气管哮喘发作合并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成人患者血清中(IL -6)、IL -13及 IgE 的表达水平,探讨支原体感染与哮喘的发作及进展的关系。方法:收集2012年8月~2014年6月支气管哮喘发作并 MP 感染患者(年龄≥18岁)69例,非感染者73例,采用 ELISA 方法检测 IL -6、IL -13、IgE 水平。结果:IL -6、IL -13、IgE 水平在支气管哮喘合并 MP 感染发作组分别为(102.4±10.3 pg/ml)、(375.2±92.5 pg/ml)、(739.5±214.7U /ml),显著高于非 MP 感染组(62.7±7.4 pg/ml)、(129.8±31.6 pg/ml)、(398.7±123.2 U /ml),P <0.01。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合并支气管哮喘患者 IL -6、IL -13、与 IgE 水平升高更加明显,表明 MP 感染是支气管哮喘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张群  孙学会 《当代医学》2009,15(28):49-50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感染与支气管哮喘的相关性。方法检测84例哮喘组和66例对照组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外周血肺炎支原体抗体(MP—IgM)、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IgE)及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对比两组MP—IgM阳性率,对AMP培M阳性与阴性患者的幢E和EOS。结果哮喘组MP—IgM阳性率(53.57%)显著高于对照组(33.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P—IgM阳性患者的IgE和EOS显著高于MP—IgM阴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与支气管哮喘在发病机制方面存在密切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老年人肺炎支原体感染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老年人呼吸道感染患者肺炎支原体(MP)感染情况。采用低效价颗粒凝集法检测649例住院患者血液MP-IgM抗体。血清检测MP-IgM阳性占9.6%,其中慢性阻塞性肺病占16.1%,支气管哮喘占12.5%,阳性率较高。MP是老年人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体之一。MP感染在性别上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9.
哮喘儿柯萨奇B组病毒感染对IgE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哮喘儿柯萨奇B组病毒 (CVB)感染对IgE的影响。方法 :4 0例哮喘儿 ,年龄 3~ 12岁 ;肺炎儿4 9例作为对照组 ,年龄 2~ 12岁。以ELISA法检测CVB ,以比浊法测定血清IgE。结果 :CVB感染率 :哮喘感染率为 6 2 .5 0 % (2 5 / 4 0 ) ,肺炎感染率 4 0 .82 % (2 0 / 4 9) ,哮喘儿的CVB感染率高于同期住院肺炎儿 (P <0 .0 5 ) ;哮喘儿的IgE水平明显高于肺炎组 (P <0 .0 5 ) ;有CVB感染的哮喘儿 2 5例 ,IgE水平 (6 4 9.0 6 4±394 .5 5 0 )IU/ml;无CVB感染的哮喘儿 15例 ,IgE水平 (35 3.80 0± 2 5 5 .94 2 )IU/ml,两者比较有明显的差异 (P<0 .0 5 )。有CVB感染的肺炎 10例 ,IgE水平 (30 0 .818± 2 91.12 8)IU/ml;无CVB感染的哮喘儿 13例 ,IgE水平 (2 0 9.84 5± 2 2 1.84 9)IU/ml,两者比较无差异 (P >0 .0 5 )。但CVB的阳性效价与IgE水平无线性相关关系。结论 :在小儿哮喘中有高的CVB感染率 ,并与哮喘儿的IgE变化有明显的关联。在哮喘病儿要重视预防CVB感染。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患儿血清总IgE的改变与其家族特应性体质的关系。方法:分别测定47例CVA患儿和48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的血清总IgE浓度,并调查其三代内特应性体质家族史。结果:CVA患儿血清总IgE的浓度(523.99±394.86IU/ml)比对照组(90.19±72.94IU/ml)明显增高。同时,其三代之内特应性体质家族阳性史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血清IgE是机体敏感体质的一个重要指标,可为早期诊断、治疗CVA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