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分析研讨产后大出血产妇大量快速输血后并发症的临床状况。方法病例入选方式为随机抽签法,从我院2014年3月-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产后大出血产妇中,挑选10例纳入到讨论领域中,回顾分析其病历记录资料,均接受大量快速输血治疗,把产妇并发症状况纳入到总结分析内。结果 10例产妇产后均发生并发症状况,其中2例高血钾、2例低血钾、3例低体温、3例出血倾向,共治愈9例产妇,其中1例因出血倾向,出现大量出血,休克死亡。结论针对产后大出血产妇,给予大量快速输血后对症治疗,首先需掌握其体征指数,观察凝血功能、血电解质、体温等状况,明确引发并发症的原因,并给予相应处理方式,建议可早期采取相应预防护理措施,避免疾病恶化。  相似文献   

2.
产后大出血32例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产后大出血的预防、监测、抢救和护理。方法对我院住院的32例产后出血达800ml以上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对产后出血的治疗和护理体会。结果产后大出血产妇32例,治愈32例(93.2%),死亡2例(6.3%)。结论对产后大出血产妇,要做好产后出血的预防和监测,提高产妇自我保健意识,加强产科医务人员的培养。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36例经剖宫产分娩的产妇术中出血量采用计量法进行观察,发现术中出血量大于500ml的产妇共19例,其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为12.80%,明显高于阴道分娩组随着剖宫产的增多,剖宫产出血已成为产科中的重要问题.而导致术中大出血的主要原因是: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子宫切口街裂以及产科并发症如胆汁郁积症等,本文就36例剖宫产术中大出血进行临床分析  相似文献   

4.
子宫切除多是由于产科并发症危及产妇生命时采取的重要抢救方法,在临床上并不多见,其中主要为产后出血[1] .产后大出血子宫切除术,是抢救经保守治疗无效而危及孕产妇生命的一项措施和手段.我院产科自2006年1 月至2010年12月共收治孕产妇8652例,其中因产后大出血行子宫切除术患者8例,发生率为0.09%.现将这8例患者的临床急救和护理过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产后大出血是产科急症,如果处理不当,抢救不及时,可危及产妇生命.引起产后大出血的主要原因有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及凝血功能障碍等[1].本病例为凝血功能障碍引起的产后出血,特点为持续性阴道出血、血液不凝及止血困难.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产科急症子宫切除的指征及手术时机,分析如何降低子宫切除率和母儿死亡率.方法:回顾性分析分娩产妇因产科急症行子宫切除术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0 177例产妇中因产科急症行子宫切除术20例,发生率为0.002%,其中胎盘因素9例,子宫收缩乏力8例,子宫破裂、羊水栓塞及子宫瘢痕部位妊娠各1例.结论:胎盘植入和子宫收缩乏力所导致的产后出血是产科急症子宫切除术的主要原因,适时子宫切除术是抢救产后大出血产妇生命的重要措施,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及预防产后出血,可有效降低急症子宫切除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威胁产妇生命安全,是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做好产后出血的预防和护理,是减少产妇死亡的有效措施.方法 对我院住院89例产科出血临床资料观察分析.结果 子宫收缩乏力是产科出血最常见的原因,约占产后出血总数的78%.讨论减少产后出血,关键在预防及护理.根据产妇不同的产时情况和个体因素,制定针对性的预防护理方案,有效预防和治疗产后出血.  相似文献   

8.
子宫切除大多是由于产科并发症危及产妇生命时采取的重要抢救方法,在临床上并不多见,其中主要为产后出血.子宫切除术是治疗产后大出血、抢救孕产妇生命的一项措施和手段[1].我院产科1995年1月至2005年6月共收治孕产妇9 773例,其中因产后出血行子宫切除术患者6例,发生率为0.06%.本研究对这6例经保守治疗不能控制产后大出血而行子宫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产科急症子宫切除术6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产科急症子宫切除术在抢救产科大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5年间61例行产科急症子宫切除术中的病例.结果 61例患者因产科大出血行产科急症子宫切除术.胎盘因素是产科急症子宫切除术的主要指征,其它因素依次为宫缩乏力、DIC、子宫破裂、晚期产后出血、子宫肌瘤、宫腔感染.61例中无一例产妇死亡.结论产科急症子宫切除术是治疗急性产科大出血的有效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0.
王庆华 《当代医学》2009,15(31):31-32
目的总结我们对产后出血患者的监测、护理对策。方法对在我院住院的38例产后大出血达800ml以上的产妇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子宫收缩乏力是引起产后大出血的主要原因。结论产科出血是威胁我县孕妇生命安全的首要原因,做好产后出血的预防、监测、急救、护理工作,从而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大量输血方案在早期大量输血和预防凝血病效果.方法 在临床收集50例大量输血病例,依照大量输血方案(MTP),对干涉前和干涉后进行统计分析处理,用干涉前和干涉后数据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 输注红细胞越多血小板下降越严重.输注15 U后,凝血酶原时间(PT)试验、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均明显升高(P<0.05).输注20 U后,纤维蛋白原(Fib)明显降低(P<0.05).两组患者MTP干涉前与干涉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应用MTP对预防血凝病的发生,评估凝血状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林进  刘楚芹 《吉林医学》2013,34(13):2455-2457
目的:探讨肝素联合成分输血在治疗产科弥漫血管内凝血(DIC)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产科DIC患者49例,在去除病因的基础上,合理使用肝素的同时,联合使用成分输血的疗效。结果:49例均有明确的产科DIC诱因,经积极治疗原发病,去除病因,合理使用肝素及成分输血后,抢救成功44例,7例行子宫次全切除术,5例因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结论:早诊断,早发现,去除病因,合理使用肝素,联合使用成分输血,能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孕产妇死亡率,提高产科质量。  相似文献   

13.
腾方  陈方祥  何静 《重庆医学》2007,36(24):2491-2492
目的分析成分输血在妇产科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利用本院“军字一号”网络信息中心,查阅2001年10月-2006年4月妇产科输血病例652例,分析红细胞悬液、全血、血浆、血小板和冷沉淀等血液成分使用情况。结果652例患者输注的血液成分红细胞制品占89%,血浆占7%,其他占4%。经输血等治疗后病情得到了控制,并获得了很好的疗效。结论成分输血在妇产科患者中取得良好效果,成分输血比例达到99%。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60例重度产科出血患者抢救经过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如何对重度产科出血的患者进行积极、有效、正确的抢救,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方法:筛选出血超过1000mL,或合并休克的产科出血病例60例,对其出血原因、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60例中56例痊愈,4例死亡。结论:(1)积极组织抢救,快速输平衡液扩容是抢救成功的第一步。(2)识别临床表现,早期诊断,明确病因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前提。(3)及时大量输血是最重要的抗休克措施。(4)迅速止血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方定安 《河北医学》2014,20(2):270-273
目的:探究并分析血液成分在抢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自2010年12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100例产科合并急性DIC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上半年收治的50例DIC产妇作为对照组,给予全血治疗,将下半年收治的50例DIC产妇作为观察组,输成分血治疗。输血治疗2-4h后检测两组产妇血液学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对两组产妇的凝血功能进行评价,同时比较输血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液学检查HGB、HCT、PLT、PT、APTT、D-D等9项指标与输血前比较有显著好(P〈0.05),观察组患者PLT、HGB、APTT等检验指标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0.0%,较对照组36.0%低,P均〈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输成分血较输全血对DIC的抢救效果更佳,凝血功能改善更显著,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A 49 year old man who developed idiopathic pulmonary haemorrhage and glomerulonephritis responded initially to immunosuppressive treatment and plasmapheresis. However, he died later from massive pulmonary haemorrhage and necropsy showed cytomegalovirus infection of the lungs. We propose that relapse of pulmonary haemorrhage may be associated with cytomegalovirus infection and that preventive measures against acquiring the virus through blood products should be considered for elective transfusions in view of the relatively good long term prognosis of this syndrome.  相似文献   

17.
在日常的临床工作中,输血往往是救治患者的关键,一旦输血不当,就可能出现各种问题,比如输血不良反应、传染病等,严重者可以危及患者的生命。输血检验作为输血的关键流程,在临床输血安全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医疗人员必须时刻必注意输血流程中的质量控制,并严肃对待可能出现的问题,认真做好防范工作。本文主要阐述输血检验流程及质量控制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可能寻求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Reece RL  Beckett RS 《JAMA》1966,195(10):801-816
The transfusion practices of an 850-bed community hospital are reviewed from Jan 1, 1962, through Jan 1, 1963. Twenty-nine percent (855 of 2,921) transfused patients received a single unit of whole blood or packed red blood cells. Eighty-two percent of single-unit transfusions were given to women, and 93% were related to surgical or obstetric situations. In patients undergoing common operative procedures, 62% had normal vital signs and hematocrit readings before transfusion. Sixty-seven percent of all patients had normal hematocrit readings prior to transfusion. One third of the single-unit transfusions were considered justified, and two thirds were regarded as questionable or unnecessary.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妇产科住院患者进行红细胞输注的情况,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妇产科符合红细胞输注指征的94例患者,根据疾病类型的不同分为4组:产科正常妊娠组(n=20)、产科病理妊娠组(n=32)、妇科肿瘤组(n=22)、妇科非肿瘤组(n=20)。4组患者基线资料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采用日本SYSMEX-XE21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比较4组患者红细胞输注前与输注后24 h的Hb含量。结果 4组患者红细胞输注后24 h的Hb含量较输注前均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其中产科正常妊娠组输注后24 h的Hb含量较产科病理妊娠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妇科肿瘤组输注后24 h内Hb含量高于妇科非肿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4例患者输注后临床均未见溶血性输血反应。结论合理及时地输注红细胞能迅速、有效地提高妇产科住院患者的Hb水平,对于妇产科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陈光斌 《医学综述》2013,19(7):1287-1289
腹盆部大出血是临床常见急、危、重症,发病凶险,致死率高。及时对出血进行定位是抢救成功的关键,迅速明确责任血管并实施介入治疗,可以挽救患者生命。近年来,随着多层螺旋CT技术的不断发展,CT血管成像能够对腹盆部大出血迅速定位、定性,同时能够明确出血的责任血管,对指导介入治疗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