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法国赠送的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Evirus,HEV)F86株进行生物学性状与基因特征的鉴定,并与我国分离的87A株病毒进行比较。方法:用常量法测定病毒的血凝滴度;微量滴定法测定在2BS、A549、LLC-MK2细胞中的病毒滴度;腹腔注射BALB/c小鼠,3周后取血清进行抗体检测;利用RT-PCR方法从接种病毒的细胞培养液中直接检测病毒RNA,PCR阳性产物纯化回收后克隆并测序。结果:F86株病毒血凝试验阴性;在2BS、A549细胞中连传3代,病毒滴度稳定,在LLC-MK2细胞中病毒滴度稍低;在接种F86株病毒的BALB/c小鼠中可检出特异性抗体;在其细胞培养物中检出HEV聚合酶区一段核苷酸序列,测序结果与我国87A株的同源性为98.7%。结论:F86株病毒不能凝集人O型红细胞,对2BS、A549及LLC-MK2细胞均敏感,对BALB/c小鼠不致病。部分序列的测定结果表明该株病毒确为HEV,从而由国外实验室证实HEV可用人源性细胞分离。  相似文献   

2.
作者在建立检测庚型肝炎病毒酶免疫和PCR技术的基础上,将抗-HCV上阳性病人血清经逆转录-巢式PCR分离部分HGVcDNA片段,用与HGV基因互补的特异寡核苷酸引物进行双脱氧核苷酸链末端终止法-PCR直接测序。结果表明,中国大陆HG-302Ⅰ株部分cDNA序列与Linnen等报道的HGB美国株cDNA序列有极高的同源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法国赠送的戊型肝炎病毒(HEV)F86株进行生物学性状与基因特征的鉴定,并与我国分离的87A株病毒进行比较。方法:用常量法测定病毒的血凝滴度;微量滴定法测定在2BS、A549、LLC-MK2细胞中的病毒滴度;腹腔注射BALB/c小鼠,3周后取血清进行抗体检测;利用RT-PCR方法从接触病毒的细胞培养液中直接检测病毒RNA,PCR阳性产物纯化回收后克隆并测序。结果:F86株病毒血凝试验阴性;  相似文献   

4.
以质粒(sSVLD3)为模板,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得到一条139bp的片段,它含有丁型肝炎病毒(HDV)基因组RNA中核酶(ribozyme)区的cDNA,该核酶具有自身裂解功能,将上述片段插入到pGEM-3Z中,经筛选、鉴定,得到一重组质粒(pHDV108),经测序发现有2个碱基变异,以该质粒为模板,通过T7RNA聚合酶,转录出核酶的前体,并观察到其自身裂解产物,自裂率达71%。针对核酶两个重要的单链区,设计并合成二条反义寡核背酸(ASON),当在转录反应中同时加入ASON后,核酶的自裂率下降均较明显,当ASON浓度为16umo1/L时,核酶自裂抑制率均在70%以上。提示,ASON可与核酶两个重要的单链区结合,从而抑制核酶的自裂活性。  相似文献   

5.
采用热酚法从登革2 型病毒43 株(D2 43) 感染的C6/36 细胞中提取了病毒RNA,以病毒RNA 为模板,进行D2 43 株NS3 基因cDNA 片段的反转录 PCR 扩增,片段长度为1176 bp。将扩增的cDNA 片段克隆到T 载体pBluescript ksⅡ( + ) 中。通过双脱氧法测定了cDNA片段序列,与国际标准株NGC株序列一致。  相似文献   

6.
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结合DNA杂交技术,直接检测急性戊型肝炎病人和实验感染猴粪便标中的戊型肝炎病毒(HEV)基因,将从粪便标本中提取的RNA反转录合成cDNA后,用HEV特异引物进行套式PCR扩增,并用长臂光敏生物素村记的HEVET1.1核酸探针进行杂交,结果显示,直接从6份病人10%粪悬液标本中提取的RNA进行RT-PCR,在琼脂糖凝胶电泳上未见任何信号带,点杂交也未见阳性,但  相似文献   

7.
PCT检测HCV-RNA阳性与血清HCV抗体的对比研究武警河南总队医院病理科梁喜林,郑晓芙,彭亚丁,粟娟(郑州450052)关键词PCR检测,HCV-RNA,抗-HCV采用PCR技术检测HCV-RNA及酶免检测血清丙型肝炎抗体(抗-HCV)来测定及辅...  相似文献   

8.
为观察PCNA基因反义RNA表达质粒对人胃癌裸鼠移植瘤的抑制效应,用DNA重组法将人PC-NA基因反向克隆到真核细胞表达质粒pDOR-neo中,构建成PCNA基因真核表达质粒pDR-PCNA,用LipofectAMINTM介导转染人胃癌细胞系SGC-7901,并接种于裸鼠背部皮下。经G418筛选获得的转染细胞系SGC/PCNA与亲本细胞相比,其生长速度减慢,RNA、蛋白质生物合成受到抑制,S期、G2/M期DNA含量降低,移植瘤生长速度减慢,瘤体平均直径(0.54±0.13)cm,明显小于对照组(1.51±0.11)cm。结果表明,PCNA基因反义RNA表达质粒对胃癌裸鼠移植瘤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HCVC蛋白基因在E.coli中的表达及其抗原表位分析逯好英徐东刚肖定华潘和平王春杰*军事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北京100850丙型肝炎病毒(HCV)是单股正链RNA病毒,不同分离株之间其基因组序列变异较大,不同区段变异程度也各不相同,相比之下C区...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辐射诱发细胞恶性转化相关基因。方法本实验利用3’端引物HT11M(G,C,A)与5’端引物HAP17~24所配的24对引物同时对SHTF(SV40immortalizedhumanfetaltrachealfibroblastSHTF)细胞和经238Puα粒子照射后能在软琼脂上形成克隆的此细胞(αSHTF)的mRNA进行反转录PCR扩增,6%测序胶电泳,放射自显影。结果发现有23条基因片段在αSHTF细胞中表达,SHTF细胞中不表达。回收差异的基因片段,随机取其中12条重新扩增后得到6条扩增片段。其中C17-5,C23-1两片段经Northerndot杂交后,均与αSHTF细胞RNA有强阳性杂交信号,与SHTF细胞RNA无杂交信号。结论本实验证实了SHTF和αSHTF细胞的基因表达有差异存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确定人源汉坦病毒H8205株在汉坦病毒属中的分类地位及找出核衣壳蛋白(nucleocapsid,NP)强抗原性的分子生物学基础。方法:采用半套式RT-PCR扩增H8205S基因核衣壳蛋白(NP)编码区,克隆于载体pBV220中并进行序列测定。测序结果用PCGENE分析。结果:H8205株S基因NP编码区为1290bp(含两端引物序列)与76-118株核苷酸的同源性为83.0%,氨基到的同源性  相似文献   

12.
利用T-载体克隆法完成了含信号肽及前导肽的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neurotrophicfactor,BDNF)全长基因PCR产物的克隆。序列测定结果表明,所克隆的人BDNF基因从起始密码子ATG到终止密码子TAG的774bp中,除下游端PCR引物因为采用猪的PCR引物而有一个碱基改变外,其它序列与国外文献报道序列完全一致。该碱基改变不影响氨基酸序列  相似文献   

13.
长链RT-PCR扩增我国登革2型病毒5′半分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登革病毒是单股正链RNA病毒 ,基因组全长约 11kb ,近95 %为编码基因 ,由单一的开放读码框编码 3种结构蛋白和7种非结构蛋白。目前登革病毒致病机制仍不很清楚 ,也缺乏安全有效的疫苗。反向遗传学技术 ,即由病毒的全长cDNA克隆体外转录获取RNA病毒的技术 ,为深入研究RNA病毒基因组结构和功能、筛选候选疫苗株等方面的工作开辟了新途径 ,该技术实现了对RNA病毒基因组的直接操作 ,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已报道的登革病毒全长cDNA克隆有 4株 ,均为体外连接法获得 ,即用逆转录PCR(RT PCR)法扩增出小片段cDNA逐…  相似文献   

14.
为观察PCNA基因反义RNA表达质粒对人胃癌裸鼠移植瘤的抑制效应,用DNA重组法将人PCNA基因反向克隆到真核细胞表达质粒pDOR-neo中,构建成PCNA基因真核表达质粒pDR-PCNA,用Lipofect AMIN^TM介导转梁人胃癌细胞系SGC-7901,并接种于裸鼠背部皮下。经G418筛选获得的转染细胞系SGC/PCNA与亲本细胞相比,其生长速度减慢,RNA、蛋白质生物合成受到抑制,S期、  相似文献   

15.
首次应用多重及套式PCR技术同时检测人血清中的HBV和HCV。将抽提的HBVDNA和(或)HCVRNA在含AMV逆转录酶、TaqDNA多聚酶以及HBV和HCV外套引物的PCR缓冲引物的PCR缓冲液中进行逆转录后连续进行PCR扩增,以第一轮扩增产物为模板,在含HBV和HCV内套引物的PCR反应体系中进行第二轮扩增,产物经电泳后,以DNA分子量标志物或已知片段做参考,出现523bp和(或)260bp产  相似文献   

16.
HIPPAINFOLLOWINGREPLACEMENTOFARTIFICIALBIPOLARFEMORALHEAD:ANANALYSISOF13CASESKONGRong(孔荣),FANGShi-yuan(方诗元),KONGFan-jin(孔繁锦)....  相似文献   

17.
PERIPHERALNERVEREPAIRINRATSUSINGVASCULARIZEDFROZENIN┐SITUMUSCLEAUTOGRAFTWANGYan(王岩)1,ZHUSheng-xiu(朱盛修)1,HUNGLK2,LEUNGPC21.Dep...  相似文献   

18.
胃癌组织中EB病毒感染状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讨EB病毒(EBV)感染与胃癌(GC)发生的关系,作者应用原位聚合酶链反应(PCRIS)及一步反转录(ORT-PCRIS)对GC、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慢性浅表性胃炎(CSG)3组病例136例组织标本进行EBV DNA或EBV RNA检测。发现EBV在GC组检出率达29.6%(16/54)、CAG组为11.6%(6/43  相似文献   

19.
尝试将一株来源于人源性噬菌体抗体库的抗HBsAg人Fab,转换成完整的抗HBsAg人IgG。方法:采用重叠PCR方法,在抗HBsAg人Fab的Vk和VH基因的5’端接上合工合成的人k链的前导序列,构建表达完整IgG1的真核表达载体,转染CHO(DHFR^-)细胞,用ELISA、RT-PCR和免疫印迹检测抗HBsAg人IgG的表达,通过DHFR/MTX体系及金属离子诱导提高Ig表达。结果:获得表达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输血传播病毒(TTV)-DNA聚合酶链反应方法并应用于新疆地区不同人群TTV感染的检测。方法:根据已报道的TTV基因痛列(DDBJ序列号:AB008394),通过引物设计软件SQNCE和OLIGO在其ORF1区设计一对PCR引物,扩增产生一个315bp的扩增片段,产物经BgⅠⅡ酶切分别产生一个219bp和96bp的酶切片段。结果:用建立的PCR方法在15例维存尔族转氨酶升高的非甲-非庚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