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1世纪是医学影像学的世纪。 1895年 11月 8日 ,伟大的德国科学家伦琴发现X线 190 1年 ,他获取了首届诺贝尔物理奖。 195 6年DickinsonWoodruffRichards和WenerForssmann开发了心脏导管术而获诺贝尔奖。 1972年CT问世。1979年AllanMcleodCormark和GodfreyNewboldHounsfield共同  相似文献   

2.
21世纪是医学影像科学的世纪。自 1895年 11月 8日 ,伟大的德国科学家伦琴发现X线以后 ,在 190 1年获得了首届诺贝尔奖 ,195 6年DickinsonWoodruffRichards和WenerForssmann开发了心脏导管术而获得诺贝尔奖 ,1972年CT问世 ,1979年AllanMcleodCormark和GodfreyNewboldHounsfield  相似文献   

3.
前言 圣经中提到的第一种疾病是鼠疫。在1994年印度的鼠疫流行前,记载了全世界3次大的鼠疫流行:6世纪的Justinian鼠疫、14世纪的黑死病和最近的20世纪的大流行。自1944年至1993年,仅在美国就有  相似文献   

4.
迈向新世纪的中国运动生理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自1889年FernandLaGrange编写第一本运动生理学专著PhysiologyofBodilyExercise至今,运动生理学的发展已有110年的历史。一个多世纪以来,运动生理学在探讨人体生命活动与运动规律、增进人民健康水平和提高运动技术水平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展望21世纪,世界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我国全民健身战略、奥运争光战略的贯彻实施,使运动生理学在步入新世纪之时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因此,探讨21世纪中国运动生理学的研究特点和热点,无疑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1 21世纪运动生理学研究特点广泛应用生物技…  相似文献   

5.
《中华放射学杂志》2004,38(10):1098-1098
21世纪是医学影像学的世纪。自1895年11月8日,伟大的德国科学家伦琴发现X线后,在1901年获取了首届诺贝尔物理奖,1956年Dickinson Woodruff Richards和Wener Forssmann开发了心脏导管术而获诺贝尔奖,1972年CT问世,1979年Allan Mcleod Cormark和Godfrey Newbold Hounsfield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奖。MRI的发现和开发在50年内相继有2次4人获诺贝尔奖,现代医学影像科学得  相似文献   

6.
数字的用法     
凡是可以使用阿拉伯数字,而又得体的地方应使用阿拉伯数字。必须使用阿拉伯数字有: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和时刻。例如公元前5世纪、20世纪90年代,1990年6月8日16时20分。表示年份要写全称,1998年不能写成98年或’98年;1958~1962年不能写成1958~62年。年月日可写成1996-08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的预防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肖新华  徐春 《武警医学》2007,18(2):85-88
进入21世纪以来,国际上接连完成了多项有关2型糖尿病一级预防的临床试验。这表明,继20世纪医学界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治疗取得巨大进展后,21世纪已成为糖尿病预防的世纪。因为在21世纪,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正面临2型糖尿病暴发流行,患者人数猛增的风险。据WHO估计,1985年  相似文献   

8.
数字的用法     
凡是可以使用阿拉伯数字,而又得体的地方应使用阿拉伯数字。必须使用阿拉伯数字有: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和时刻。例如公元前5世纪、20世纪90年代,1990年6月8日16时20分。表示年份要写全称,1998年不能写成98年或’98年;1958~1962年不能写成1958~62年。年月日可写成1996-08  相似文献   

9.
《中华放射学杂志》2004,38(9):902-902
21世纪是医学影像学的世纪。自1895年11月8日,伟大的德国科学家伦琴发现X线后,在1901年获取了首届诺贝尔物理奖,1956年Dickinson Woodruff Richards和Wener Forssmann开发了心脏导管术而获诺贝尔奖,1972年CT问世,1979年Allan Mcleod Cormark和Godfrey Newbold Hounsfield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奖。MRI的发现和开发在50年内相继有2次4人获诺贝尔奖,现代医学影像科学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这百年的历史充分展现了医学影像学的发展是一部不断更新的科学发展史。他们对医学事业所创  相似文献   

10.
全身炎症反应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认识的变迁及现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自 2 0世纪 70年代中期开始进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的研究以来 ,迄今已近 30年历史 ,我们可以把过去的这段时期分为三个主要阶段。随着全身炎症反应和MODS概念的更新和发展 ,人们对其本质的理解不断加深 ,这些新认识为进一步探索MODS的早期识别和干预途径无疑具有重要意义[1] 。1  2 0世纪 6 0年代末期至 80年代中期196 9年Skillman发现危重外科病人临终前出现一系列器官或系统的进行性功能衰竭。 1973年Tilney系统地描述了相似的病情 ,并称之为序贯性系统衰竭。从 2 0世纪 70年代中期到 80年代中期 ,…  相似文献   

11.
公元4世纪的《肘后备急方》记录中开始有骨折包扎术,唐代蔺道人于公元840年提出骨折治疗的四大原则:整复骨位、夹板固定、功能锻炼和药物治疗。到19世纪比利时军医AnfoniusMathigsen开始用石膏绷带治疗骨折,1973年我国骨科专家朱通伯将我国传统的小夹板和石膏绷带技术发扬光大。进入21世纪后,由于科技的迅猛发展,出现了高分子石膏、树脂绷带等新型材料更是将外固定技术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12.
最早的关于动脉瘤的文献记载始于希腊的天才医学家Galen(公元 131~ 2 0 0年 ) ,他在对猿类及其他动物行解剖学研究描述“当动脉发生扩张后 ,这种病变叫做动脉瘤”。在16世纪荷兰解剖学家Vesalius第一次描述了人体的腹主动脉瘤。从 19世纪初 ,外科医生开始尝试对腹主动脉瘤进行外科治疗 ,至今已历经了近二百年的发展 ,大致可分为姑息性治疗、根治性治疗、微创治疗三个阶段。1姑息性手术治疗阶段 (19世纪初~ 2 0世纪 40年代 )著名英国外科医生Cooper(176 8~ 1841) ,在 1817年的 1例髂动脉瘤手术中被迫结扎腹主动脉止血 …  相似文献   

13.
21世纪的创伤研究   总被引:61,自引:4,他引:57  
20世纪是人类物质文明和医学发展最快的一个世纪,许多过去原因不明的疾病现在能从分子水平上找到根源;一些过去认为的不治之症现在已有了新的疗法;过去造成尸横遍野的烈性传染病现在已得到有效的控制;导管技术“无孔不入”,外科手术已无“禁区”;新的诊疗技术层出不穷,医学的进步为人类健康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创伤却是另一回事。尽管20世纪在创伤救治方面取得了很大进步,但伤亡人数却不断上升。在20世纪初的美国,创伤是第7位死因,到60年代即升为第4位,其中34岁以下的人群中,创伤是第1位死因。在我国,创伤和中毒在1957年居第9位,197…  相似文献   

14.
从19世纪、20世纪到21世纪,人类社会经历了由工业革命时代、信息技术时代跨入生命科学时代的历程。20世纪末,有关生命科学的两大最前沿性课题同时取得了重大进展,即干细胞研究和基因工程,1999年、2000年的美国《科学》杂志连续将二者列为年度十大科学成就,这实际上是把生命科学在新世纪的发展方向摆在了科学家们面前。著名科学家E.B.Wilson早在1925年就说过:“每一个生命科学问题的关键必定存在于细胞”。在当今选择生命科学发展方向的时刻,重温这句名言意义更为重大,真正的有识之士已经将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5.
2014年,北美放射学会年会(RSNA2014)迎来了它的100岁诞辰,学会为此举办了形式多样的纪念活动来庆祝自己100年的历程.经过一百年的发展,目前RSNA会员人数达到了54290位,会员遍布全世界,包括北美地区38579名、南美洲3459名、欧洲6798名、亚洲3782名、非洲834名及澳洲838名,使其成为世界上规模和影响力最大的影像学专业学会.今年大会的主题是“A Century of Transforming Medicine”——“医学变革的世纪征程”,也是对100年来放射学发展的世纪之路的深刻诠释.  相似文献   

16.
什么是新发传染病? 2003年的SARS与2004年的禽流感对人类的新攻击,提醒我们务必关注一个事实——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世界范围内发现和确认的新传染病已达40余种!不少预防医学专家认同这样一个观点:当今世界突现传染病事件的频率正在增大.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进入了第10年即2009年,对于潜水生理医学专业,是值得纪念的一年.因为2009年是何尔登(John Scott Haldane,1860-1936)潜水安全减压理论正式实行的100周年.  相似文献   

18.
为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 5 0周年、迎接新世纪 ,经中华医学会、中国科协、新闻出版局审阅批准 ,本刊于 1999年出版了纪念增刊一册。刘玉清等 2 0余位著名专家教授回顾了建国 5 0年来医学影像学发展历程与成就 ,展望了 2 1世纪医学影像学发展的前景 ,内容丰富、资料翔实 ,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和启迪意义。本期主要论文有 :《2 1世纪医学影像学的展望》、《继往开来 再创新绩———为纪念建国 5 0周年而作》、《我国影像技术学的进展——— 5 0年成长历程回顾》、《中国神经影像学发展的回顾与展望》、《心血管系统放射学 5 0年的回顾与展望…  相似文献   

19.
谨慎开展颅内脑动脉狭窄的血管内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6 8年 ,“介入放射学之父”Dotter报道了首例血管成形术。但直至 1974年 ,Gruntzig介绍了球囊成形术导管后 ,才真正标志着血管成形术 (PTA)时代的到来。首例血管内支架的临床应用———腔静脉内支架植入术 ,报道于 1984年。自 2 0世纪 90年代起 ,PTA和内  相似文献   

20.
伽玛刀脑外科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二十一世纪神经外科的发展方向是微创手术和微侵袭 ,195 1年Leksell教授提出了立体定向放射外科的概念 :在立体定向技术引导下 ,将电离辐射单次、大剂量聚焦于颅内靶点 ,达到毁损或切除病灶的目的。 196 8年 ,Leksell和BorjeLarsson合作 ,发明了第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