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建立分析CD3+、CD4+和CD8+ T细胞Vβ亚家族中免疫抑制性受体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1)分子免疫表型的方法,从而了解人体外周血T细胞谱系中PD-1表型细胞的分布频率。方法:收集健康个体(HI)外周血10例,利用抗CD45、CD3、CD4、CD8、PD-1等多色荧光流式单抗,以及T细胞受体(TCR)Vβ谱系试剂盒[IOTest® Beta Mark TCR Vβ Repertoire Kit,共8管,每一管均为FITC和PE偶联的复合抗体(A~H),每一管复合抗体包含3个TCR Vβ亚家族的抗体],检测T细胞亚群TCR Vβ亚家族中PD-1的分布情况。结果:在10例HI的检测中,CD3+、CD3+CD4+和CD3+CD8+ T细胞亚群中检测的24个TCR Vβ亚家族总和符合试剂盒所提供的Quick Reference Card数据,初步结果显示,HI中CD3+ T细胞主要优势TCR谱系是Vβ2、Vβ3、Vβ8、Vβ9、Vβ5.1、Vβ13.1和Vβ13.2;而在CD3+CD4+ T细胞中的优势利用主要集中在Vβ2、Vβ3、Vβ8、Vβ9、Vβ5.1和Vβ13.1;在CD3+CD8+ T细胞中则主要为Vβ1、Vβ2、Vβ3、Vβ9、Vβ13.1和Vβ13.2等亚家族。进一步分析显示PD-1+细胞在HI的CD3+、CD3+CD4+和CD3+CD8+ T细胞24个TCR Vβ亚家族中均可以检测到,PD-1+细胞在T细胞各亚群中分布频率有个体差异,在CD4+ T细胞中,以Vβ5.2+ T细胞的分布频率较高,而在CD8+ T细胞中,以Vβ11+和Vβ13.6+ T细胞的分布频率较高。结论:本项工作利用健康人样本成功建立了多色荧光流式细胞术检测T细胞亚群TCR Vβ谱系中免疫抑制性受体PD-1分子免疫表型的方法,为进一步应用于分析白血病等病人TCR Vβ谱系的免疫抑制特点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分析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1/程序性死亡蛋白-1(programmed death ligand-1/programmed death-1,PD-L1/PD-1)在老年胃癌患者外周血CD8+T淋巴细胞中表达情况,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同一时期90例老年胃癌患者(具有不同临床分期)及90例老年健康体检者,分别采取新鲜外周血后经流式细胞仪检测血中CD8+T淋巴细胞表面PD-L1/PD-1表达情况,结合老年胃癌患者的临床分期,分析PD-L1/PD-1在不同胃癌分期中的表达意义.结果 PD-L1/PD-1在老年胃癌患者外周血CD8+T淋巴细胞呈高表达,相较于老年健康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043,P<0.05);外周血CD8+T淋巴细胞的PD-L1/PD-1阳性表达均随着临床分期的增加而增加,呈明显的正相关性(r=0.883,P<0.05);外周血CD8+T淋巴细胞的PD-1阳性表达随着临床分期的增加而增加,两者之间呈正相关性(r=0.811,P<0.05);临床分期较晚的老年胃癌患者外周血CD8+T淋巴细胞PD-L1/PD-1表达比其他相对较早的临床分期老年胃癌患者显著上升(t=4.377,P<0.05).结论 PD-L1/PD-1信号通路异常在老年胃癌患者病变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外周血CD8+T淋巴细胞PD-L1/PD-1的表达对评判患者的预后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背景:研究证实,很多恶性肿瘤患者体内CD4+CD25+调节性T细胞存在高表达,近期也有研究发现,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同样表现出高比例表达。 目的:分析老年初诊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表达特点。 方法:纳入初诊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92例,将年龄在60岁以下者设为中青年组(n=22),年龄在60岁以上者设为老年观察组(n=70)。在老年观察组中,32例经规范化疗后完全缓解,设为完全缓解组;将余下38例设为老年组,依据FAB分型标准,分为M2 6例、M3 19例、M4 7例、M5 6例。另选择同期体检健康人群42名作为正常对照组。抽取受试者外周静脉血,检测CD4+CD25+调节性T细胞表达情况。 结果与结论:老年组、完全缓解组CD4+CD25highFOXP3+调节性T细胞比例高于正常对照组(P < 0.01),并且老年组CD4+CD25high FOXP3+调节性T细胞比例高于完全缓解组(P < 0.01)。老年组、完全缓解组CD4+FOXP3+T细胞比例高于正常对照组(P < 0.01),并且老年组CD4+ FOXP3+T细胞比例高于完全缓解组(P < 0.01)。老年组CD4+CD25high FOXP3+调节性T细胞与CD4+ FOXP3+T细胞比例高于中青年组(P < 0.01)。老年组不同分型间CD4+CD25high FOXP3+调节性T细胞和CD4+ FOXP3+T细胞比例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 > 0.05)。Pearson相关性检验结果显示,老年初诊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外周血CD4+CD25high FOXP3+调节性T细胞比例和CD4+ FOXP3+T细胞比例呈正相关(r=0.87,P=0.019)。表明老年初诊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CD4+CD25+调节性T细胞比例高于健康人群和中青年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干细胞;骨髓干细胞;造血干细胞;脂肪干细胞;肿瘤干细胞;胚胎干细胞;脐带脐血干细胞;干细胞诱导;干细胞分化;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4.
背景: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发病过程中,CD4+CD25+T调节细胞对机体免疫反应可能起着一定的调节作用。 目的:观察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免疫分型及外周血CD4+CD25+T调节细胞的变化情况。 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对35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进行免疫分型,并检测外周血CD4+CD25+T调节细胞的数目,与18名健康对照作比较。 结果与结论:急性B细胞淋巴细胞白血病22例,急性T细胞淋巴细胞白血病13例;22例急性B细胞淋巴细胞白血病中CD19的阳性表达率最高(100%),而13例急性T细胞淋巴细胞白血病中CD7阳性表达率最高(100%)。急性B细胞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外周血CD4+CD25+T调节细胞和急性T细胞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但均高于健康对照(P < 0.05)。表明急性B细胞淋巴细胞白血病中CD19阳性表达率最高,急性T细胞淋巴细胞白血病中CD7阳性表达率最高,同时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外周血CD4+CD25+T调节细胞水平显著增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过敏性鼻炎(AR)患者外周血2型辅助T(Th2)细胞白细胞介素18(IL-18)、 IL-18结合蛋白亚型a(IL-18BPa)和IL-18受体α(IL-18Rα)的表达水平及过敏原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大籽蒿花粉过敏原粗提液(ASWE)和梧桐花粉过敏原粗提液(PPAE)、室尘螨过敏原粗提液(HDME)激发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和免疫磁珠分选后的CD4+ T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上述标本CD4+ Th2细胞中IL-18、 IL-18BPa和IL-18Rα的表达,BioPlex检测血浆IL-4的水平,并分析其与IL-18+ Th2细胞比例的相关性。结果 与正常对照相比,AR患者外周血CD4+ Th2细胞中IL-18+细胞的比例增加,IL-18的平均荧光强度(MFI)增强;IL-18Rα MFI降低。过敏原可直接诱导分选后的HC CD4+ Th2细胞表达IL-18和IL-18Rα, AR患者CD4+ Th2细胞表达IL-18Rα。A...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程序性死亡分子1 (PD-1)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CD4+和CD8+T细胞上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51例SLE患者和38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表面PD-1表达水平,比较SLE稳定组、活动组和健康对照组以及狼疮肾炎组和无狼疮肾炎组之间CD4+和CD8+T细胞表面PD-1表达的百分比,并分析其与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数据的相关性.结果 SLE活动组CD4+T细胞PD-1表达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和不活动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LE活动组、稳定组CD8+T细胞PD-1表达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狼疮肾炎患者CD4+PD-1+和CD8+PD-1+T细胞分别高于无狼疮肾炎患者(P<0.01).SLE患者中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抗核小体抗体阳性组外周血CD4+和CD8+T细胞PD-1表达水平均高于对应阴性组.SLE患者CD4+和CD8+T细胞PD-1表达百分率与SLE疾病活动度指数(SLEDAI)、尿蛋白定量呈正相关,与补体C3呈负相关.结论 SLE患者外周血CD4+和CD8+T细胞PD-1表达异常,与SLEDA1和自身抗体产生有明确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一种检测HIV-1特异性CD4+T细胞亚群功能的活化诱导标记法(activation-induced markers,AIM),从而更有效地评价HIV-1抗原特异性CD4+T细胞免疫应答水平。方法:选取12例未经抗病毒治疗的HIV-1慢性感染者及6例未感染HIV-1的健康人,分别以基于多色流式细胞术的AIM法和细胞内因子染色法(intracellular cytokine staining,ICS)检测抗原特异性T淋巴细胞功能,并探讨两种方法用于评价HIV-1感染者抗原特异性T细胞免疫应答的能力。结果:AIM法检测HIV-1慢性感染者中HIV-1抗原特异性PD-1+CD25+CD4+T、CD69+CD200+CD4+T、CD69+ICOS+CD4+T细胞阳性的比例为11/12、8/12和7/12,检测CD69+ICOS+CD8+T、CD137+CD69+CD8+T、PD-1+CD25+CD8+、OX40+PD-1+CD8+T细胞阳性的比例为8/12、8/12、7/12、7/12。ICS法检测HIV-1抗原特异性IL-2+CD4+T、IFN-γ+CD4+T、TNF-α+CD4+T细胞阳性的占比为2/12、2/12、0;IFN-γ+CD8+T、TNF-α+CD8+T、IL-2+CD8+T细胞阳性的占比为12/12、10/12、5/12。结论:AIM法在评价CD4+T细胞功能方面更为敏感,可作为ICS法的补充,两种方法联合使用可更全面地评估抗原特异性T淋巴细胞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CD45-CD31-PDPN+细胞群与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IL-1β、IL-6、TNF-α和IFN-γ的关系。方法:选取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56例RA患者和63例健康体检者。根据实验室正常参考范围将ESR、CRP、RF、抗CCP抗体与4种细胞因子的检测结果分为阴性组与阳性组,比较外周血中CD45-CD31-PDPN+细胞群的比例与4种细胞因子、ESR、CRP、RF和抗CCP抗体的关系。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t检验、χ2检验对指标进行组间比较,CD45-CD31-PDPN+细胞群的比例与年龄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RA患者的CD45-CD31-PDPN+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PD-1(programmed death-1)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外周血CD4+ CD25high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Tr)和CD4+ CD25lowT细胞上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51例SLE患者和38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CD4+ CD25high Tr和CD4+ CD25lowT细胞表面PD-1表达水平,同时收集SLE患者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数据,比较SLE稳定组、活动组和健康对照组以及狼疮肾炎组和无狼疮肾炎组之间CD4+ CD25 high Tr和CD4+CD25lowT细胞表PD-1表达的百分比,并分析其与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数据的相关性.结果 (1)SLE活动组和稳定组外周血CD4+ CD25 high Tr和CD4+ CD25lowT细胞的百分率均低于对照组.(2)SLE活动组和稳定组外周血CD4+ CD25 highTr表达PD-1的百分率均高于对照组.SLE稳定组和对照组外周血CD4+ CD25lowT细胞表达PD-1的百分率均高于活动组.(3)狼疮肾炎患者外周血CD4+CD25highTr表达PD-1的百分率高于无狼疮肾炎患者.而狼疮肾炎患者CD4+ CD25lowT细胞表达PD-1的百分率低于无狼疮肾炎患者.(4) CD4+CD25high PD-1+T细胞百分率与SLEDAI评分呈正相关;CD4+ CD25high Tr、CD4+CD25lowPD-1+T细胞百分率与SLEDAI评分呈负相关.结论 SLE患者外周血中CD4+ CD25high Tr、CD4+ CD25lowT细胞以及它们表面PD-1表达异常,并且与疾病活动性相关,PD-1/PD-L1信号通路可能对CD4+CD25highTr、CD4+CD25lowT细胞的数量和功能有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信号素4A(Sema4A)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表达水平,探讨Sema4A对SLE患者T细胞的影响。方法:(1)收集37例SLE患者为实验组,28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ELISA检测血浆中可溶性Sema4A的浓度,流式细胞术(FCM)分析各组外周血细胞中CD3+CD8-IFN-γ+(Th1)、CD3+CD8-IL-4+(Th2)、CD3+CD8-IL-17+(Th17)细胞在Th细胞中的占比;(2)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和免疫磁珠法分选SLE患者及健康体检者外周血CD4+T细胞后加入抗人CD3和抗人CD28,并在有或无人重组Sema4A蛋白/抗Sema4A抗体的条件下培养5 d后,采用FCM检测CD4+T细胞膜上CD25的表达;在上述相同培养体系中加入荧光染料CFSE,同样培养5 d,采用FCM检测CD4+...  相似文献   

11.
背景:现已证实,天然生成的调节性T细胞在维护机体免疫稳态、抑制炎性反应、抗移植排斥、抑制抗肿瘤免疫应答以及防治自身免疫病中都有重要的功能和作用。 目的:探讨静脉输注过氧化氢对BALB/c小鼠CD4+CD25+Foxo3+ 调节性T细胞的影响。 方法:取BALB/c小鼠12只,随机分为两组。H2O2处理组小鼠尾静脉注射含有H2O2的PBS;PBS组小鼠静脉注射无菌PBS。分别在注射2周后处死小鼠,采集小鼠外周血、脾脏和胸腺,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中CD4+CD25+ Foxp3+T细胞比例。 结果与结论:H2O2处理组小鼠外周血和脾脏CD4+Foxp3+ T细胞比例、CD4+Foxp3+/CD4+细胞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小鼠(P < 0.05)。提示静脉注射H2O2能上调小鼠外周血和脾脏内CD4+Foxp3+调节性T细胞的比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程序性死亡受体1/程序性死亡配体1信号各组分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4+ CD28-T细胞表面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以及单核细胞表面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的表达;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外周血中可溶性程序性死亡受体1(sPD-1),可溶性程序性死亡配体1(sPD-L1)和干扰素-γ(IFN-γ)的浓度.结果 与稳定性心绞痛(SA)和正常对照组(HC)相比,ACS患者CD4+ CD28-T细胞表面PD-1和单核细胞表面PD-L1的表达明显上调(P<0.05),外周血中sPD-1、sPD-L1和IFN-γ的水平显著升高(P<0.05).其中,sPD-L1和IFN-γ的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772,P<0.05).sPD-1和IFN-γ的水平无相关性(r =0.306,P<0.05).结论 ACS患者体内CD4+ CD28-T细胞过量产生的IFN-γ是单核细胞表面PD-L1表达上调和外周血sPD-L1水平升高的原因之一,为进一步研究CD4+ CD28-T细胞的增殖活化和防治ACS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CD163在人不同类型的慢性根尖周炎组织中CD68+细胞的表达,分析在人不同类型的慢性根尖周炎组织中CD68+细胞的表达情况。方法:45名受试者按根尖周炎类型分为3组(健康对照组、慢性根尖脓肿组和根尖周囊肿组),每组15名。免疫荧光双染色法观察根尖周标本中CD68+-iNOS+和CD68+-CD163+细胞在各组标本中的表达情况,计算双阳性细胞的平均密度。结果:(1)3组标本中CD68+-iNOS+和CD68+-CD163+细胞密度差异显著(P<0.01);(2)慢性根尖脓肿组标本中CD68+-iNOS+细胞密度高于根尖周囊肿组(P<0.01),而两组间CD68+-CD163+细胞密度无显著差异(P>0.05);(3)慢性根尖周脓肿组中CD68+-iNOS+/CD68...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death ligand-1,PD-L1)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外周血B细胞上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51例SLE患者和38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CD19+B细胞表面PD-L1的表达水平,比较SLE稳定组、活动组和健康对照组以及狼疮肾炎组和无狼疮肾炎组之间CD19+B细胞表面PD-L1表达阳性细胞的百分比,并分析其与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数据的相关性。结果:SLE活动组和稳定组CD19+PD-L1+B细胞百分率均低于健康对照组,活动组又低于稳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狼疮肾炎患者CD19+PD-L1+B细胞百分率低于无狼疮肾炎患者(P<0.05)。SLE患者CD19+PD-L1+B细胞百分率与SLEDAI评分、尿蛋白定量、呈负相关,与C3呈正相关。SLE患者中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抗U1snRNP抗体、抗核小体抗体阳性组外周血B细胞PD-L1表达水平均低于对应阴性组,且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SLE患者外周血CD19+B细胞表达PD-L1下降,与病情活动性和抗体产生有很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体外恶性胸/腹水中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大量培养扩增方法并初步研究其分子表型及功能特征。方法 无菌操作条件下抽取恶性肿瘤患者胸/腹水,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淋巴细胞,采用γ干扰素(IFN-γ)、抗CD3多克隆抗体OKT3和白细胞介素2(IL-2)为基础的联合方案扩增TIL,并记录其细胞形态及扩增速度。采用流式细胞术动态检测扩增淋巴细胞的分子表型T淋巴细胞亚群中淋巴细胞激活信号分子F7(SLAMF7)、CD45RO、颗粒酶B(GZMB)、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CD57阳性细胞比例,CCK-8法检测其对肿瘤的杀伤能力。结果 在本培养方案中,TIL细胞培养至第26天状态良好,第30天开始增殖速率下降。CD4- CD8+ T细胞及CD8+ CD56+ T细胞比例随培养时间的延长逐渐提高,CD4+ CD8- T细胞的比例逐渐下降,CD4+ CD25+ T细胞始终保持低水平状态。与扩增前相比,SLAMF7、...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肝细胞肝癌(HCC)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和配体以及γ干扰素(IFN-γ)水平的变化。方法 采集15例早期HCC患者、13例进展期HCC患者和12例健康人(对照组)的外周血并分离PBMC。流式细胞术检测PBMC中PD-1、PD-L1和PD-L2的表达,ELISA检测血清中IFN-γ的水平,利用Pearson相关系数法和One-way ANOVA分析PD-1与IFN-γ的相关性。结果 进展期HCC患者外周血CD3+T细胞和CD19+B细胞中PD-1、PD-L1和PD-L2的表达水平和血清IFN-γ水平显著高于健康人群和早期HCC患者,HCC患者外周血CD3+T细胞和CD19+B细胞PD-1、PD-L1表达水平与IFN-γ呈正相关。结论 肝癌患者PBMC中PD-1、PD-L1和PD-L2分子表达增加,且PD-1、PD-L1与IFN-γ水平有关联。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Graves病患者131I治疗前后外周血各淋巴细胞亚群和CD4+CD25+ Foxp3+调节性T细胞含量以及相关基因Foxp3mRNA表达水平的测定,探讨131I治疗方法是否可以通过改变调节性T细胞的含量从而改善Graves病患者的免疫功能异常。方法:采集30例Graves病患者131I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的外周血,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CD3+、CD3+CD4+、CD3+CD8+、CD3-CD19+、CD3-CD16+CD56+淋巴细胞亚群及CD4+CD25+ Foxp3+调节性T细胞的百分率,Real-TimePCR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Foxp3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和治疗前相比,Graves病患者131I治疗1个月后外周血CD3+CD4+T细胞和CD3-CD19+B细胞百分率都明显减少(P<0.05),CD3-CD16+CD56+NK细胞百分率明显增加(P<0.05),CD3-CD8+T细胞、CD4+CD25+ Foxp3+调节性T细胞百分率和Foxp3mRNA的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结论:131I不能通过增加调节性T细胞的含量而改善Graves病患者的免疫耐受障碍,但可以通过减少CD4+T和B淋巴细胞的含量和增加NK细胞的含量来控制过度的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18.
背景:CD4+CD25+调节性T细胞功能降低、数量下降已被公认为是肾病综合征患儿免疫失调的重要表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免疫调节功能,可上调CD4+CD25+调节性T细胞,抑制淋巴细胞增殖,并已在许多免疫性疾病方面成功应用。 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大鼠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影响。 方法:自SD大鼠分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体外传代培养及鉴定后制备细胞悬液。30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3组,生理盐水组和干细胞移植组尾静脉注射阿霉素建立阿霉素肾病大鼠模型,干细胞移植组注射阿霉素当日尾静脉射干细胞1×107;正常组不做处理。 结果与结论:①与正常组比较,生理盐水组大鼠均出现肾病综合征表现,以腹水、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胆固醇血症为特征;干细胞移植组较生理盐水移植组则有明显改善(P < 0.05)。②造模第28天,干细胞移植组和生理盐水组大鼠造模后外周血CD4+CD25+Treg/ CD4+ Treg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 < 0.05);干细胞移植组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③造模第28天,干细胞移植组大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FoxP3mRNA的表达显著高于生理盐水组和正常组(P < 0.05)。提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阿霉素肾病综合征模型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上调FoxP3在组织局部的表达而诱导CD4+CD25+Treg产生有关。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干细胞;骨髓干细胞;造血干细胞;脂肪干细胞;肿瘤干细胞;胚胎干细胞;脐带脐血干细胞;干细胞诱导;干细胞分化;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19.
目的:检测胃癌患者术前术后外周血细胞表面PD-L1的表达,探讨其表达改变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44例胃癌患者术前术后和18名健康志愿者外周血标本,流式细胞术检测CD3+ CD4+ T、CD3+ CD8+ T 细胞表面PD-1 和PD-L1 以及CD14+单核细胞表面PD-L1 的表达。结果:与健康志愿者相比,胃癌患者外周血CD4+ T 和CD8+ T 细胞表面PD-L1 表达无显著差异[(11.1±6.4)% vs (9.8±5.6)%,P =0.453 2;(13.9±12.0)% vs (12.0±7.1)%,P =0.558 9],而CD14+ 单核细胞表面PD-L1 表达水平显著增加[(29.2±16.7)% vs (17.5±9.7)%,P=0.007 3]。但胃癌患者术后CD4+ T 细胞和CD8+ T 细胞表面PD-L1 的表达均显著高于术前水平[(15.8±8.2)% vs (11.1±6.4)%,P= 0.001 5;(22.5±13.3)% vs (13.9±12.0)%,P =0.000 2],而术后外周血CD14+单核细胞PD-L1 表达水平并无显著变化[(33.8±17.3)% vs (29.2±16.7)%,P=0.082 8]。同时,胃癌患者手术前后外周血CD4+T 和CD8+T 细胞表面PD-1的表达无统计学差异[(25.6±9.9)% vs (26.9±8.9)%,P=0.505 5;(26.5±14.6)% vs (29.9±10.4)%,P=0.118 7]。结论:PD-L1 可作为监测原发性胃癌患者的免疫功能和预后评估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20.
背景:越来越多的实验在分析免疫耐受标志,以期能够更好地辅助患者进行移植后免疫抑制治疗。 目的:分析肾移植后患者外周血中CD4+ CD25+ CD127low/-调节性T细胞在肾移植免疫耐受中的作用。 方法:采集62例肾移植后患者(急性排斥反应组22例,移植稳定组40例)及20例健康对照者的外周抗凝血,经免疫染色,应用流式细胞仪分析CD4+ CD25+ CD127low/-调节性T细胞所占CD4+ T细胞百分含量,同时采用ELISA方法检测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2和白细胞介素10的质量浓度。 结果与结论:移植稳定组中CD4+ CD25+ CD127low/-调节性T细胞所占CD4+ T细胞百分含量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和急性反应排斥组(P < 0.01);CD4+ CD25+ CD127low/-调节性T细胞百分含量与白细胞介素2呈显著负相关(P < 0.05),与白细胞介素10呈显著正相关(P < 0.01)。提示CD4+ CD25+ CD127low/-调节性T细胞在肾移植后免疫耐受的机制中发挥了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