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无痛性亚急性甲状腺炎1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无痛性亚急性甲状腺炎(PST)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甲状腺炎,由于病前多无上呼吸道感染史,无颈部的疼痛,而多以甲状腺毒症为最初表现,临床上易误诊为甲亢。现将我院收治的12例PST病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血清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和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测定对甲状腺疾病的临床诊断意义。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0月到该院进行甲状腺疾病诊疗患者185例为研究组,同期该院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通过比较桥本甲状腺炎甲亢、桥本甲状腺炎甲减、Graves病控制、Graves病未控制、单纯性甲状腺肿和健康对照组人员的血清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和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水平,研究相关指标在甲状腺疾病中的阳性率。结果桥本甲状腺炎甲亢和甲减的TgAb、TPO-Ab水平与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Graves病、单纯性甲状腺肿及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减患者的TgAb、TPO-Ab略高于甲亢患者,但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raves病控制与未控制患者的TgAb、TPO-Ab水平和阳性检出率均高于单纯性甲状腺肿患者和健康对照组,未控制患者TgAb、TPO-Ab水平高于已经控制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性甲状腺肿患者的TgAb、TPO-Ab水平和阳性检出率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gAb、TPO-Ab对鉴别桥本甲状腺炎患者和非桥本甲状腺炎患者的临床价值较高,能在一定程度上反应病情控制情况,为治疗方案的确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桥本甲状腺炎(HT)临床误诊的原因并探讨其诊治方法.方法 对本院2000年10月至2004年12月2 435例临床诊断为甲状腺腺瘤、甲状腺癌、结节性甲状腺肿或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的病理组织切片进行回顾性病理分析.结果 52例临床表现为甲状腺无痛性肿大、甲状腺功能正常,可有甲亢或甲低的表现,血清甲状腺球蛋白抗体和微粒体抗体阳性的桥本甲状腺炎患者被临床误诊为甲状腺腺瘤、甲状腺癌、结节性甲状腺肿或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结论 桥本甲状腺炎临床表现复杂,临床医生对其应有充分的认识,对临床诊断为甲状腺腺瘤、甲状腺癌、结节性甲状腺肿或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患者应结合常规甲状腺功能检查、血清甲状腺球蛋白抗体和微粒体抗体检查、B超检查、电化学疗法检查和甲状腺穿刺活检等辅助检查,以避免误诊和漏诊.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亚急性甲状腺炎的误诊原因及防范误诊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1例亚急性甲状腺炎误诊病例临床资料。结果本组误诊为急性咽炎4例,Graves病3例,急性淋巴结炎2例,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甲状腺癌各1例。10例经甲状腺功能、甲状腺131碘吸收率、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等检查确诊,误诊为甲状腺癌者经手术病理确诊。确诊后分别予以非甾体类药物、糖皮质激素或小剂量甲状腺激素治疗,后症状缓解。结论亚急性甲状腺炎因早期症状不典型,误诊率较高,甲状腺131碘吸收率、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AITD)患者血清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及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的含量变化及两抗体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AXSYM全自动免疫发光分析仪对77例甲状腺功能亢进、38例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44例桥本甲状腺炎和58例正常对照的血清TGAb和TPOAb含量进行检测分析。结果甲状腺功能亢进组、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组和桥本甲状腺炎组的TGAb、TPOAb的含量和异常率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将甲状腺功能亢进组、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组和桥本甲状腺炎组三组间的TGAb、TPOAb含量和异常率相比较,可以发现含量和异常率呈上升趋势(P<0.05)。结论 AITD患者的血清TGAb和TPOAb含量存在明显异常升高,两者是临床诊断AITD有用的实验室指标。  相似文献   

6.
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又称桥本甲状腺炎(Hashimoto'sThyroiditis)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患,多见于青、中年女性。临床上因表现为结节性甲状腺肿,易误诊为甲状腺腺瘤、甲状腺癌等,而误行手术治疗。1988~1996年,我们手术治疗甲状腺结节性疾病726例,术后病理证实桥本甲状腺炎29例,25例均因误诊而手术,误诊率86.2%。为引起同道注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5例均为女性;年龄19~58岁,其中35岁以上21例。病程20天~7年,平均14个月。…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Anti-TPO)、甲状腺球蛋白抗体(Anti-Tg)、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Anti-TSHR)在桥本氏甲状腺炎和Graves病中的临床意义,为临床提供诊断治疗辅助指标及客观依据.方法 分别检测桥本氏甲状腺炎和Graves病组及正常对照组血清中Anti-TPO、Anti-Tg、Anti-TSHR浓度,观察3个抗体检测结果的差异水平.结果 桥本氏甲状腺炎、Graves病组与正常对照组血清中Anti-TPO、Anti-Tg浓度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Graves病发作组的Anti-TSHR 血清浓度水平及阳性率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而Graves病缓解组Anti-TSHR 测定值及阳性率明显低于发作组.结论 Anti-TPO、Anti-Tg在桥本氏甲状腺炎致病中起重要作用,而Anti-TSHR对于Graves病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以作为诊断Graves病的特异性指标,并对提示Graves病复发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李潘良 《浙江临床医学》2007,9(9):1253-1253
甲状腺炎在临床上比较少见,外科医生对该类疾病不十分熟悉,容易发生误诊。本文报告作者遇到4例以甲状腺肿块为主要表现的甲状腺炎的治疗情况,并结合文献复习甲状腺炎的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特点及诊断,以减少误诊误治.方法 回顾分析亚急性甲状腺炎误诊为上呼吸道感染1例的临床诊治经过.结果 本例因间断发热、咽部不适1周就诊,按上呼吸道感染予抗感染及抗病毒治疗5d无好转,转上级医院查甲状腺吸碘率明显下降,超声检查示双侧甲状腺弥漫性不均匀回声伴散在无回声区,诊断为亚急性甲状腺炎,予泼尼松治疗2个月痊愈.结论 以间断发热、咽部不适为首发症状的亚急性甲状腺炎极易误诊为上呼吸道感染,但两病的治疗方法截然不同,临床应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0.
吕鸣  周观彦  周锐 《临床医学》2013,33(5):115-116
亚急性甲状腺炎(subacute thyroiditis,SAT),是临床常见的甲状腺疼痛性疾病,临床表现多变,首发症状不一,就诊时处在不同病程时期,临床表现多样化,所以误诊情况时有发生,甚至实施了不必要的手术治疗。现将2007年至2012年19例误诊的原因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本研究19例患者中男3例,女16例,男女比例为  相似文献   

11.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7):4036-4037
选取我院经治的甲状腺疾病患者106例进行分析,对患者行超声诊断检查,观察记录检查结果并和病理学诊断及实验室诊断结果相比对。结果超声诊查下,患者中有甲状腺瘤32例,弥漫性非毒性甲状腺肿30例,Graves病16例,甲状腺癌14例,桥本甲状腺炎10例,亚急性甲状腺炎4例,其中甲状腺瘤误诊3例,弥漫性非毒性甲状腺肿误诊1例,Graves病患者出现2例误诊,甲状腺癌患者出现1例误诊,桥本甲状腺炎误诊1例,误诊率为7.55%,准确率为92.45%。其结果和病理学诊断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十分相近,差异在P>0.05内。对于甲状腺疾病患者而言,进行超声诊断的准确率较高,并且给病人带来的创伤小,能够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因此应用价值良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小金胶囊联合左甲状腺素钠治疗高碘地区桥本甲状腺炎伴结节的效果及对甲状腺抗体与甲状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河北省黄骅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桥本甲状腺炎伴结节患者10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2例。对照组应用左甲状腺素钠,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小金胶囊。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有效率;治疗前后两组甲状腺相关抗体指标水平差异及变化;治疗前后两组甲状腺功能: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游离甲状腺素及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差异及变化;两组治疗的安全性。结果研究组有效率为94.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8%(P<0.05)。治疗后研究组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水平、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与对照组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水平及游离甲状腺素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研究组促甲状腺激素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未出现严重的4级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左甲状腺素钠联合小金胶囊治疗桥本甲状腺炎伴结节,可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改善甲状腺功能及甲状腺抗体功能,且不会增加患者发生相关不良反应的风险。  相似文献   

13.
亚急性甲状腺炎又称De Quervain病,是临床上比较少见的一种疾病,发病率约为4.9/10万。我院于2004-2006年共收治2例,皆误诊。现结合文献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亚急性甲状腺炎又称Dequervain甲状腺炎、巨细胞性甲状腺炎、肉芽肿性甲状腺炎,近年来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亚急性甲状腺炎病程介于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与慢性甲状腺炎之间,临床特点为甲状腺肿大、疼痛,伴有发热甚至高热,若不积极正确治疗,可导致永久性甲状腺机能减退.由于该病临床变化多样,易误诊、漏诊.现对本科收治的亚急性甲状腺炎26例作一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15.
亚急性甲状腺炎误诊为甲亢9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亚急性甲状腺炎的误诊原因,对亚急性甲状腺炎尽早作出诊断,降低误诊率。方法:通过临床病例资料及患者回访,回顾性分析2000/2006年门诊及病房收治的初诊时被误诊的甲亢9例,总结误诊原因。结果:本组中有3例在1~3个月内痊愈,余6例中2例住4~5个月内痊愈。结论:本组误诊原因多是由于询问病史不详、查体不仔细、对相关辅助检查结果分析欠准确等原因造成,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6.
散发性无痛性甲状腺炎和甲亢的实验室诊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散发性无痛性甲状腺炎 (sporadic type of painless thyroidi-tis,SPT)多经历甲状腺毒症期、正常甲状腺素血症期、低甲状腺素血症期及恢复期的临床过程。由于 SPT的发病症状和甲亢(Graves disease,GD)极为相似 ,以致临床上易误诊为 GD。本文通过对 SPT和 GD病进行了一些实验室指标检查 ,旨在了解SPT的实验室检查特征 ,为临床提高鉴别诊断依据。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1SPT组 ,32例 ,均为我院内分泌科 2 0 0 0~ 2 0 0 1年就诊患者 ,其中男 7例 ,女 2 5例 ,平均年龄 4 1.5岁 ,女患者无产后 1a发病史 ,以区别于产后甲状腺炎。 2 …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摄碘率与甲状腺显像对无痛性甲状腺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875例未治疗的甲状腺毒症患者进行甲状腺激素、甲状腺自身抗体、摄碘率与甲状腺显像检查。对其中86例无痛性甲状腺炎与1789例Graves病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875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甲状腺功能亢进表现,如心慌、多汗、紧张、失眠等。86例无痛性甲状腺炎患者无突眼表现。所有患者甲状腺功能测定符合甲状腺功能亢进表现,而86例无痛性甲状腺炎摄碘率极低、甲状腺显像均为不显影。结论:要避免将无痛性甲状腺炎误诊为Graves病,有必要进行摄碘率与甲状腺显像检查。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检测在甲状腺功能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用全自动微粒子发光法分析206例甲状腺疾病患者血清中的TGAb、TPO-Ab水平。结果甲状腺功能亢进组、甲状腺功能减退组及桥本甲状腺炎组与单纯性甲状腺肿组及健康对照组比较,TGAb和TPO-Ab定量检测值及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小于0.01),单纯性甲状腺肿组与健康对照组的TGAb和TPO-Ab定量检测值及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联合定量检测TGAb和TPO-Ab有助于甲状腺疾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测定在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中的应用。方法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130例Graves甲亢患者、117例桥本氏甲状腺炎患者、43例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患者、29例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34例单纯性甲状腺肿患者、24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及63名对照者血清TPOAb的浓度,作出TPOAb诊断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对各组TPOAb的浓度及阳性率进行比较。结果 ROC曲线下的面积为0.867,在cut-off值为33.51 IU/mL时,TPOAb诊断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的敏感性为82%,特异性为89%;组间比较显示TPOAb浓度和阳性率在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70.203,P<0.05;χ2=236.593,P<0.05)。两两比较显示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各组与非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 4),而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02 4)。结论 TPOAb的测定在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散发性无痛性甲状腺炎(SPT)多以甲状腺毒症就诊,很容易误诊为Grdves病。两者的病情转归及治疗方法不同,故应充分认识该病,以免造成误诊误治。现就我院自1991年以来收治的20例SPT作一临床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