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吴平  谢华琴 《护理学报》2009,16(22):59-60
目的探讨马铃薯片外敷联合全科治疗仪照射治疗PICC致机械性静脉炎的效果。方法将126例PICC致机械性静脉炎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观察组用新鲜马铃薯削成薄片外敷联合全科治疗仪照射治疗30~60 min,3~4次/d;对照组用50%硫酸镁溶液湿热敷静脉炎部位,3~4次/d。均连续治疗3 d。结果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马铃薯片外敷联合全科治疗仪治疗PICC致机械性静脉炎疗效满意,是治疗机械性静脉炎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京万红和喜辽妥联合TDP理疗外敷治疗小儿PICC术后机械性静脉炎的疗效.方法 将P1CC术后出现机械性静脉炎的血液肿瘤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京万红加喜辽妥外敷联合TDP神灯理疗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喜辽妥外敷治疗,观察两组机械性静脉炎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6%.结论 京万红加喜辽妥外敷联合TDP神灯理疗能有效治疗小儿PICC术后机械性静脉炎.  相似文献   

3.
高益琴  李丽 《护理与康复》2012,11(4):369-370
目的观察如意金黄散外敷联合红外线照射预防PICC致机械性静脉炎的效果。方法将行PICC置管术的108例患者采用抽签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观察组置管后第1~3天行如意金黄散外敷+红外线照射,对照组置管后第1~3天行红外线照射,观察两组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为7.41%,对照组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为22.22%,x2=4.70,P<0.05。结论如意金黄散外敷联合红外线照射能有效预防PICC后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预防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PICC)导致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的方法。方法:选择在我科行化疗和PICC置管术的恶性肿瘤患者84例,将其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用盲穿标准操作程序置入PICC,对照组采用微波理疗照射治疗;观察组采用地塞米松注射液湿敷联合微波理疗照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PICC置入术后7 d内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地塞米松注射液湿敷联合微波理疗照射预防机械性静脉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艾灸联合中药四黄散外敷治疗PICC术后机械性静脉炎的疗效.方法 将63例PICC术后出现机械性静脉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艾灸联合中药四黄散外敷,对照组予50%的硫酸镁湿敷,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治愈29例,对照组治愈20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07,P〈0.05).结论 艾灸联合中药四黄散外敷能有效治疗PICC术后机械性静脉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赛肤润预防PICC置管后机械性静脉炎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09年6月住院PICC置管病例275例,以2008年1月至2008年10月的105例未采取预防机械性静脉炎措施的置管病例为对照组;2008年10月至2009年6月170例采取穿刺处上方喷涂赛肤润预防机械性静脉炎的置管病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置管病例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发生机械性静脉炎10例,观察组发生机械性静脉炎2例,观察组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赛肤润预防PICC置管后机械性静脉炎具有显著性效果,可减少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虎力散外敷联合手臂运动治疗经外周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置管患者机械性静脉炎的效果。方法将43例PICC置管所致机械性静脉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2例和对照组21例,观察组患者静脉炎给予虎力散外敷联合手臂运动法;对照组患者静脉炎给予喜辽妥药膏外敷法。比较两组患者静脉炎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机械性静脉炎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为66.7%,两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虎力散外敷联合手臂运动治疗PICC所致静脉炎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湿热敷配合赛肤润对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术后预防及治疗静脉炎的效果.方法 通过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对PICC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对照组患者在PICC术后不作任何处理,实验组在PICC术后24 h给予湿热敷及配合赛肤润涂抹,并辅以按摩,观察1周,记录静脉炎发生的情况;对于发生静脉炎的患者两组病例采用湿热敷及配合赛肤润涂抹,并辅以按摩.结果 对照组静脉炎发生率为21.9%,实验组为6.6%,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病例的治疗有效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一例因静脉炎而拔管.结论 湿热敷配合赛肤润涂搽局部是预防及治疗癌症化疗病人PICC术后静脉炎的理想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如何湿热敷才能更有效治疗PICC机械性静脉炎.方法 将PICC机械性静脉炎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采取湿敷时间:湿热敷从早上8时至晚上睡前;对照组采取湿热敷时间:上午8时至于12时,下午3时至6时,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PICC患者出现Ⅰ、Ⅱ期机械性静脉炎时,采取观察组湿热敷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0.
两种方法治疗PICC置管后机械性静脉炎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两种方法治疗PICC置管后机械性静脉炎的效果。方法将58例PICC置管后发生机械性静脉炎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实验组采用氢化可的松外敷联合神灯照射,对照组采用50%硫酸镁湿敷。结果实验组在治疗PICC置管后机械静脉炎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氢化可的松外敷联合神灯照射治疗PICC置管后机械性静脉炎的效果显著。从而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其操作方法简单,疗效肯定,可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青敷膏治疗PICC置管机械性静脉炎的效果。方法将102例PICC置管并发机械性静脉炎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观察组在机械性静脉炎处外敷青敷膏,按照中药敷药标准。对照组外敷50%硫酸镁溶液浸湿的纱布。3 d后观察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机械性静脉炎疗效好于同期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敷膏能有效缓解PICC置管机械性静脉炎。  相似文献   

12.
戴蓉  余春华 《华西医学》2012,(5):753-754
目的观察使用特定电磁波(TDP)照射对预防老年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后机械性静脉炎的效果。方法 2010年1月-12月将120例行PICC的肿瘤科老年患者根据登记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进行PICC常规护理;观察组在PICC常规护理基础上于置管24 h后加用TDP治疗,2次/d,20~30 min/次,连续使用7 d。观察两组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8.33%,对照组2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应用TDP能有效预防和减少PICC所致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PICC穿刺后应用水胶体敷料预防机械性静脉炎的效果.方法 选取需行PICC置管的患者2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39例,在同一PICC穿刺置管方法的基础上,观察组采用水胶体敷料处理,对照组采用常规处理方法,比较两组对机械性静脉炎的预防效果及整体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静脉炎总发生率为6.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9.4%(P<0.05);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9.3%,对照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2.8%,观察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PICC穿刺后应用水胶体敷料能有效预防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护理效果,改善护患关系,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频谱仪照射配合硫酸镁湿敷预防外周置人中心静脉导管(PICC)致机械性静脉炎的效果.方法 将84例行PICC的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各42例,仅实验组接受预防性措施,于置管后第1天开始,2次/d,30 min/次,连续3 d,观察2组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比例. 结果实验组发生比例为4.76%,对照组发生比例为19.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频谱仪照射配合硫酸镁湿敷可有效预防PICC所致的机械性静脉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水胶体敷料在预防早产儿PICC置管术后机械性静脉炎的效果观察。方法:选择2013年9月~2014年9月PICC置管患儿作为对照组,置管成功后按新生儿PICC置管后常规护理;选择2014年10月~2015年10月PICC置管患儿作为观察组,置管成功后,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同时于PICC置管贴膜上方予水胶体敷料沿血管走向外贴至股静脉处。观察两组患儿机械性静脉炎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发生机械性静脉21例,观察组发生机械性静脉炎7例,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水胶体敷料可有效预防早产儿PICC置管术后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PICC致机械性静脉炎的预防措施。方法将80例行PICC的肿瘤患者按置管序号单双数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术前采用地塞米松肝素钠混合液浸泡导管,术后24h于穿刺部位上方近心端(沿血管走向)2~10cm处给予75%酒精湿敷。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置管。观察1周内两组穿刺部位机械性静脉炎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为5.0%,对照组发生率为22.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地塞米松肝素钠混合液浸泡导管联合术后酒精湿敷,可有效预防PICC所致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具有操作简单、价格低廉、效果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地奈德乳膏外涂治疗PICC置管后所致机械性静脉炎的疗效。 方法 将80例PICC置管后发生机械性静脉炎的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40例用地奈德乳膏外涂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50%硫酸镁湿敷治疗,观察2组机械性静脉炎的治愈时间和有效率。 结果 观察组治愈机械性静脉炎的平均时间比对照组短,而且治愈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 结论 地奈德乳膏治疗PICC置管后所致机械性静脉炎,可以缩短治愈时间,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药酒湿敷防治肿瘤患者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致机械性静脉炎的效果。方法将269例接受PICC穿刺患者按置管日期的单双日随机分为观察组123例和对照组146例,观察组于置管后4h开始中药酒局部湿敷,每日3次;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gq对照组发生静脉炎的患者又随机分成中药酒组和硫酸镁组,观察两组静脉炎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静脉炎的发生率3.25%低于对照组13.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6,P〈0.05);中药酒湿敷组治愈率高于硫酸镁组治愈率。结论中药酒湿敷可有效防治PICC所致的机械性静脉炎。  相似文献   

19.
吕友红  薛敏芬 《护理研究》2013,27(19):1974-1975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联合水胶体敷料预防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术后机械性静脉炎的效果。[方法]将116例病人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8例。试验组置管时采用地塞米松稀释液浸润PICC导管后再行插管,插管后穿刺点上方8cm~10cm处外贴水胶体敷料;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浸润导管后再行插管。观察两组病人PICC置入术后7d内静脉炎的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2例病人发生机械性静脉炎,对照组13例发生机械性静脉炎,两组静脉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塞米松联合水胶体敷料可以有效预防PICC置管术后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硫酸镁湿热敷联合氦氖激光照射治疗PICC静脉炎效果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硫酸镁湿热敷联合氦氖激光照射治疗PICC静脉炎的效果。方法将56例PICC静脉炎患者按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常规组采用50%硫酸镁湿热敷,实验组采用50%硫酸镁湿热敷联合氦氖激光照射治疗。结果实验组治疗PICC静脉炎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用50%硫酸镁湿热敷联合氦氖激光照射治疗PICC静脉炎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