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 毫秒
1.
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联用技术(UPLC-Q-TOF-MS)对川西吊石苣苔的化学成分进行定性研究。采用Waters ACQUITY UPLC-BEH-C18S色谱柱(2.1 mm×100 mm,1.7μm),以0.1%甲酸水-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10~400 nm,ESI负离子模式进行检测,根据精确分析量及碎片信息,结合数据库匹配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川西吊石苣苔中共鉴定出57个成分,其中42个苯乙醇苷类成分,5个苯甲醇苷类成分,6个黄酮类成分,4个其他类型化合物,其中有43个化合物为苦苣苔科中首次发现,并初步推测了1个新苯甲醇苷类化合物。该研究首次对川西吊石苣苔化学成分进行整体研究,为该植物的深入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中药材》2017,(4)
目的:建立UPLC-MS/MS同时测定苦苣苔科植物中7个苯乙醇苷类成分的方法,分析比较桂林产半蒴苣苔属植物中苯乙醇苷含量差异。方法:采用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100 mm×2.1 mm,1.8μm),以0.1%甲酸溶液(A)-0.1%甲酸乙腈溶液(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0.6 m L/min;柱温40℃;采用电喷雾离子源,负离子检测方式,得到相应的提取离子流图,以峰面积进行定量。结果:7个苯乙醇苷类成分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值均大于0.9990,方法精密度、重复性和稳定性的RSD值均小于3.5%,加样回收率在97.1%~103.2%,RSD均小于3.6%。14种半蒴苣苔属植物中7个苯乙醇苷在组成和含量上有一定差异。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对寻找高含量苯乙醇苷类资源植物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车前草中总苯乙醇苷和毛蕊花糖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车前草中总苯乙醇苷含量。HPLC测定毛蕊花糖苷含量,色谱柱为ODS2 C18(4.6 mm×1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甲酸溶液(13∶87),流速为1 mL/min,检测波长为332 nm,柱温为30℃,进样量为10μL。结果不同产地车前草中总苯乙醇苷含量范围为1.03%~3.47%;毛蕊花糖苷在0.006 2~1.55 m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加样回收率为98.9%(RSD=1.6%),不同产地车前草中毛蕊花糖苷的含量范围为0.18%~0.56%。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方法操作简单、稳定性好、重复性较好,可用于不同产地车前草中苯乙醇苷类成分及毛蕊花糖苷的含量测定,为车前草的质量控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贵州不同地区番石榴叶药材中金丝桃苷和异槲皮苷变化进行研究,探讨番石榴叶药材有效成分与产地相关性变化,为番石榴叶药材生产和质量保障提供数据支撑。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Agilent XDB-C18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甲酸(13∶87),柱温为25℃,检测波长为257nm;流速1.0m L/min,测定贵州不同地区番石榴叶药材中金丝桃苷和异槲皮苷含量。结果:通过方法学考察,HPLC检测番石榴叶中两种黄酮苷含量,实验准确可靠,方法简便易行;在同一时段内,不同产地番石榴叶中两种黄酮苷变化较大,不同产地药材质量差异明显。结论:建立了番石榴叶药材两种黄酮苷的检测方法,方法准确可靠、简便易行;贵州不同区域产番石榴叶药材中两种黄酮苷的含量差异明显,靠近河谷的罗甸沟亭乡所产番石榴叶药材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5.
UPLC-MS/MS法测定不同产地浮萍中9种核苷类成分的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樊修和  吴启南  蒋征  吴达维  王红  邵莹 《中草药》2015,46(21):3253-3257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法(UPLC-MS/MS)同时测定浮萍中9种核苷类成分的方法,分析比较不同产地样品中9种成分的差异。方法采用Waters XbridgeTM Amide色谱柱(150 mm×4.6 mm,3.5μm);以0.1%甲酸的水(A)-0.1%甲酸的乙腈(B)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为0.5 m L/min;柱温30℃,采用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检测方式,得到相应的提取离子流图,以峰面积进行定量,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9种核苷类成分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值均大于0.998 9,方法精密度、重复性和稳定性的RSD值均小于3.5%,加样回收率在94.4%~101.9%,RSD在1.73%~3.58%。不同产地浮萍药材中9种核苷在组成和量上均有差异,其中2′-脱氧尿苷、2′-脱氧肌苷在13个产地样品中量均较低,以胞嘧啶最低;尿苷、肌苷、黄嘌呤量较高;13个产地中安徽黄山浮萍中9种核苷总量最高。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为浮萍药材的质量标准制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中药材》2019,(4)
目的:建立UPLC-MS法同时测定黄芪中黄芪皂苷Ⅰ、黄芪皂苷Ⅱ、黄芪皂苷Ⅲ、黄芪甲苷、毛蕊异黄酮、毛蕊异黄酮苷、芒柄花苷、刺芒柄花素、7,2′-二羟基-3′,4′-二甲基异黄烷、3-羟基-9,10-二甲氧基紫檀烷10种化合物的含量。方法:采用Phenomenex Kinetex C_(18)色谱柱(100 mm×2.1 mm,1.7μm);流动相为0.1%甲酸溶液(A)-含0.1%甲酸的乙腈(B);ESI负离子模式扫描。结果:10个化合物在各自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0),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6.6%~104.5%。不同批次的黄芪中化学成分含量不同,部分成分含量之间有相关性。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为黄芪植物的鉴定和质量标准完善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测定木豆叶中牡荆苷含量的HPLC方法,研究不同产地及品种木豆叶中牡荆苷的含量差异。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木豆叶中牡荆苷的含量。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1%冰醋酸(29:71);检测波长:330 nm;流速:1.0 mL/min;进样量:10μL;柱温:40℃。结果:牡荆苷在0.0016~1.01μg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6.523%,RSD为1.85%。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木豆叶中牡荆苷含量的测定。不同产地及品种木豆叶中牡荆苷含量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8.
《中药材》2015,(12)
目的:研究贵州苗药吊石苣苔的挥发油成分。方法:利用索氏提取法、超声辅助提取法,分别通过石油醚、乙醇来提取吊石苣苔挥发油,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进行测定,结合计算机检索技术对分离出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并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石油醚超声辅助提取法效果最佳,共检出36个成分,鉴定出19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81.219%,主要成分为:反式角鲨烯(22.157%)、γ-谷甾醇(21.900%)、正三十一烷(8.319%)、豆固醇(6.876%)、油酸酰胺(6.290%)、维生素E(3.892%)、菜油甾醇(3.223%)、植物醇(2.727%)。结论:该研究为石吊苣苔的进一步开发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不同产地川射干中总黄酮和射干苷的含量差异,为寻找优质药材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产地川射干药材中总黄酮的含量,以射干苷为指标性成分,在265nm波长处进行测定。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产地川射干药材中射干苷的含量,色谱条件为:色谱柱Waters BEH C_(18)(50×2.1mm,1.7μm),流动相乙腈-0.1%磷酸(15:85),流速0.4ml·min~(-1),检测波长265nm,柱温35℃。结果:不同产地川射干中总黄酮含量为83.3~168.0mg·g~(-1),射干苷含量为33.4~86.1mg·g~(-1),10个产地川射干药材中,总黄酮和射干苷均以成都地区含量最高。结论:不同产地川射干中总黄酮和射干苷的含量存在一定差异,应注意产地对药材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建立UPLC-MS/MS法同时测定百合知母汤中菝契皂苷元、王百合苷C、知母皂苷AⅢ、芒果苷、新芒果苷、王百合苷A、王百合苷B、知母皂苷BⅢ、异芒果苷、知母皂苷BⅡ的含量。方法 分析采用Agilent Poroshell 120 EC-C18色谱柱(3.0 mm×150 mm, 2.7μm);流动相水(含0.1%甲酸)-乙腈(含0.1%甲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5 mL/min;柱温30℃;电喷雾离子源;正负离子扫描;多反应监测模式。结果 10种成分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8 1),平均加样回收率95.65%~106.5%,RSD 1.2%~5.5%。结论 该方法准确、灵敏、快速,可用于百合知母汤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1.
高素英  贾飞  曾苏 《中国药学杂志》2005,40(16):1251-1253
 目的建立LC/MS/MS测定人血浆中茚地那韦的浓度。方法以利托那韦为内标,采用10 mmol·L-1乙酸胺缓冲液(pH 4.10)-含0.1%甲酸的乙腈溶液(20:80)为流动相,以ZORBAX Eclipse XDB-C8色谱柱为分析柱,通过电喷雾电离源(ESI),以选择离子反应监测(SRM)方式进行检测。用于定量分析的离子反应分别为m/z 614.4→421.2(茚地那韦)和m/z 721.3→296.0 (利托那韦)。结果茚地那韦线性范围0.009~30.0 mg·L-1,定量下限为(0.010±0.001)mg·L-1(n=5)。日内、日间精密度(RSD)小于4%,平均回收率大于90%。结论本法专属性强,样品处理方便,灵敏度高,适用于茚地那韦临床药动学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人血浆中染料木素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方法(HPLC/MS/MS)。方法血浆样品中加入内标物橙皮苷,用固相萃取法处理,采用AglientC18色谱柱(150mm×2.1mm,3.5μm)分离,以甲醇-10mmol·L-1乙酸铵溶液-乙腈(70∶20∶10)为流动相,流速180μL·min-1,质谱在正离子多反应监测模式(MRM)下进行特征母-子离子对信号采集,以m/z271.0→243.0(染料木素)和m/z611.2→303.2(橙皮苷)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染料木素在3~1000ng·mL-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r=0.9995,定量下限为3ng·mL-1,日内、日间RSD均小于10.73%(n=5),方法回收率在98.92%~104.30%。结论该方法简便、灵敏,适用于人体内染料木素血药浓度测定及临床药物动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龙胆苦苷尿药浓度的液质联用测定方法(LC/MS/MS).方法以咖啡因作内标,固相萃取法处理尿样.色谱柱:RESCEK C8柱(150 mm×2.1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10 mmol·L-1醋酸铵缓冲液(pH=6.5)-乙腈(50:40:10),流速为0.2 mL·min-1.样品经电喷雾离子源(ESI)正离子化后,通过三级四极杆串联质谱仪,采用多反应离子监测方式测定龙胆苦苷(m/z 374.1→195.2)和咖啡因(m/z 195.2→138.2)浓度.结果尿液中龙胆苦苷在30~9000 ng·mL-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80),方法回收率为91.10%~96.21%,提取回收率为100.52%~103.83%,日内、日间精密度均<10%.结论该方法灵敏、准确、快速、特异性强.  相似文献   

14.
方翠芬  马临科  陈勇  李鑫健  方丽  祝明 《中成药》2012,34(5):883-887
目的 建立中药材中113种农药残留量的测定方法,并用该方法测定了菊花中的农药残留量.方法 菊花样品经高速均质器提取、石墨化碳-氨基固相萃取柱(SPE)净化后,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RRLC/MS/MS)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 经方法学验证,113种农药重复性和精密度良好,回收率在72.3% ~ 115.2%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5%,检测限大多低于0.001mg/kg,符合农药多残留测定要求.与农药质谱数据对照,发现菊花中农药残留有13种之多.结论 本方法前处理简便、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菊花样品中农药残留的筛查和定量测定.  相似文献   

15.
清开灵注射液HPLC/UV/MS/MS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建立一种HPLC/UV/MS/MS清开灵注射液(板蓝根,栀子,金银花等)指纹图谱研究方法,为其质量控制提供新思路。方法:采用Phenom enex Luna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分别为0.1%甲酸水溶液和乙腈梯度洗脱,流速0.5 mL/m in;采用电喷雾离子阱质谱(ESI-ITMS)分析,正、负离子二级扫描。结果:得到分离度和重现性良好的HPLC/UV/MS/MS指纹图谱,对其指纹图上13个色谱峰进行了初步定性,成功鉴别了新绿原酸、绿原酸和异绿原酸3个异构体。结论:本方法建立了清开灵注射液HPLC/UV/MS/MS指纹图谱,为中药复杂体系的分析及其质量控制提供了一种有效、可靠的模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建立测定人血浆中秋水仙碱浓度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方法 血浆加入内标氢溴酸东莨菪碱后经固相萃取处理,采用Ecilipse XDB-C18柱(150 mm×2.1 mm,5μm)分离,流动相为甲醇-10 mmol·L-1醋酸铵缓冲液(含2%甲酸)(60∶40),流速为0.22 mL·min-1.样品在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中经辅助气化电喷雾离子源(ESI)源离子化后以多反应离子监测方式测定.结果 秋水仙碱在0.1~10 ng·mL-1线性良好(r=0.9965),检测限为0.1 ng·mL-1,相对回收率为96.4%~100.0%,提取回收率为70.1%~94.4%,日内、日间变异(RSD)均小于15%,色谱峰保留时间为2.5 min.结论 此方法灵敏、准确、快速、特异性强,适用于秋水仙碱的血药浓度测定和药代动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建立测定人全血中百草枯浓度的高效液相串联质谱电喷雾检测法 (LC/MS/MS) 。 方法 以 Waters 公司 C18 反相柱( Symmetry C18 column , 4.6 mm × 50 mm , 5 μ m )为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 - 水(含 0.3% 三氟醋酸) =5 ∶ 95 ,流速为 0.3 mL·min-1 ,以乙腈沉淀蛋白法提取百草枯。样品经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化后,通过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仪,采用选择反应监测( SRM )对百草枯( <> m/z 185.2 → 169.1 )进行测定,并将此法应用于临床监测患者血中百草枯浓度。 结果 百草枯的高( 5 mg·L-1 )、中( 1.25 mg·L-1 )、低( 0.08 mg·L-1 ) 3 个质量浓度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 71.80% , 70.77% 和 77.84% ,日内( <> n =5 )、日间( <> n =3 ) RSD 均小于 15% ;分析方法的最低定量限为 0.04 mg·L-1 。线性范围为: 0.04 ~ 10 mg·L-1, 回归方程为 <> y =10 200<>x+309 , <> r =0.998 8 ( <> n =8 )。 结论 该方法灵敏、准确、简单、快速,可用于临床检测患者血中百草枯浓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串联质谱(UHPLC-Q-Exactive Orbitrap MS/MS)技术对川乌中生物碱类化学成分进行快速鉴定的方法。方法 采用ACQUITY UHPLC BEH C18柱(2.1 mm×100 mm, 1.7 μm)色谱柱,以0.1%氨水(A)-乙腈(B)为流动相;洗脱程序为0~3 min,0~15% B;3~10 min,15%~40% B;10~16 min,40%~70% B;16~20 min,70%~90%进行梯度洗脱,柱温35 ℃,流速为0.3 mL·min-1,进样量2 μL,正离子模式扫描。结果 最终从川乌中鉴定了141种生物碱类成分。其中单酯型生物碱37种,双酯型生物碱21种,三酯型生物碱2种,醇胺型生物碱80种及其他类生物碱1种。结论 该研究所建立的定性分析方法可系统快速地识别川乌中生物碱类化学成分,并为川乌的作用机制研究和产业开发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LC/MS/MS法测定人血浆中人参皂甙-Rd浓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远辉  冯怡  曾星  杨柳  刘奕明  黄羽  孙静  周丹  梁伟雄 《中药材》2006,29(9):928-931
目的:建立液相色谱-质谱(LC/MS/MS)法测定人血浆中人参皂甙-Rd浓度。方法:血浆样品采用固相萃取法处理。用电喷雾离子化和正离子多离子反应监测(MRM)方式检测人参皂甙-Rd(m/z 964.6→767.5;964.6→325.3),内标物:龙胆苦甙(m/z374.1→195.1;357.1→195.1)。结果:人参皂甙-Rd的最低定量限为3.00 ng/m l;线性范围为3.00~5000.00 ng/m l;方法回收率在81.01%~83.39%范围,日内、日间变异系数(RSD)均小于15%。结论:该法准确、灵敏、特异,适用于血浆人参皂甙-Rd浓度的测定。  相似文献   

20.
《中成药》2017,(10)
目的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仪联用技术(UPLC-Q-TOF MS/MS)分析参芪降糖颗粒化学成分。方法该复方甲醇提取液的分析采用Waters ACQUITY UPLC■BEH C_(18)色谱柱(2.1 mm×100 mm,1.7μm);流动相0.1%甲酸水-乙腈,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3 m L/min;柱温30℃。再通过质谱保留时间、精确分子量、特征碎片离子等信息鉴定所得成分的结构。结果从中共鉴定出98个化合物,主要包括皂苷、黄酮、木脂素等。结论该方法稳定可靠,可为参芪降糖颗粒的药效物质基础研究及质量控制建立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