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观察针灸配合推拿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将14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4例,采用针灸配合推拿手法治疗;对照组64例,只采用推拿手法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治疗结果.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7.62%,对照组为90.63%,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针灸配合推拿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显著提高疗效,且越早治疗,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2.
定点复位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定点复住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4例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随机分为整复手法治疗组52例和腰椎牵引对照组52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优于腰椎牵引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手法与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将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骨盆牵引法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86.7%,对照组83.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后随访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0.0%和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有积极治疗意义.  相似文献   

4.
手法配合牵引、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明军  谈建新  李文建 《光明中医》2011,26(8):1629-1631
目的观察中医手法配合牵引、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60例,对照组60例。治疗组采用中医手法配合牵引、针刺,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对照组采用中医手法配合牵引,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两组均治疗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7%;对照组总有效率88.3%;两组总疗效对比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手法配合牵引、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优于中医手法配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针刀配合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采用针刀配合整脊手法治疗,对照组38例采用针灸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00%,对照组为81.5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刀配合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韦氏脊柱整合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将103例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2例用韦氏脊柱整合手法治疗,对照组51例用常规推拿手法治疗.结果:经过2个疗程的治疗,治疗组有效率为100%,对照组为72.5%,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韦氏脊柱整合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可...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电针结合牵引推拿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将16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4例,治疗组采用电针结合牵引推拿手法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单纯牵引和推拿手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6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95%(P0.05)。结论:电针结合牵引推拿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手法配合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6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0例,分别采用手法配合电针和腰椎牵引法,治疗10次。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91%,对照组为86.67%,P<0.05。结论:手法配合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较单纯腰椎牵引为优。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硬膜外麻醉下手法复位治疗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运用日本骨科学会下腰痛评分法(M-JOA),将60例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治疗组在硬膜外麻醉下手法复位,对照组单纯手法复位,观察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评价手法复位术后3d、1月的疗效.结果:术后一月治疗组改善率为68.48%明显高于对照组46.4%;按分级疗效,治疗组有效率83.33%,对照组有效率50.30%,改善率和有效率治疗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麻醉下手法复位是治疗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一种有效的保守治疗方法,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整脊推拿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12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推拿手法,观察组应用常规推拿法及整脊推拿手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突出腰椎间盘大小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5.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6%(P〈0.05);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突出腰椎间盘大小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整脊推拿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是安全可靠的保守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手法及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对比观察,探索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最佳治疗方法。方法:将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成手法组和针疗组,手法组60例采用手法治疗,针疗组60例采用针刺疗法治疗,观察两组治疗疗效的差异。结果:手法组总有效率为86.67%,针疗组疗效总有效率为73.33%,手法组明显优于针疗组(P〈0.01)。结论: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简便、临床疗效高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2.
为观察俯卧位均衡牵引下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选择符合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标准的患者2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00例,对照组100例,分别进行均衡牵引下手法与单纯手法治疗,对总疗效及腰曲变化值、骨盆倾斜变化值的影响进行对照观察,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两组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93%)高于对照组(73.00%),两组腰曲变化值、骨盆倾斜移位改善情况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P〈0.05)。表明均衡牵引架牵引下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伴有腰曲变直及骨盆倾斜者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捏骨手法治疗网球肘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将150例网球肘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100例采用捍骨手法,对照组50例采用局部封闭,观察其有效率.结果 治疗组及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100%和54%.两组的疗效有明显性差异(P<0.01).结论 捏骨手法治疗网球肘较局部封闭痊愈效率更高.  相似文献   

14.
宫廷正骨手法治疗肩周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丰 《四川中医》2010,(8):101-102
目的:观察宫廷正骨手法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75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91例,宫廷正骨手法治疗;对照组84例,口服双氯芬酸钠,痛点行曲安奈德+利多卡因封闭治疗。结果:治疗组痊愈60例,有效29例,无效2例,治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65.9%,97.8%;对照组痊愈37例,有效31例,无效16例,治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44.0%,80.9%。两组治愈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宫廷正骨手法治疗肩周炎疗效显著,治愈率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平乐郭氏荣肌法治疗儿童创伤后肘关节僵直的康复疗效,为确定规范手法操作规程及临床推广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择创伤后肘关节僵直儿童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治疗组以平乐郭氏荣肌法治疗,对照组以传统手法治疗,均1次/d,15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4个疗程后采用肘关节屈伸活动度和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疗效。结果:最后治疗组32例,对照组31例坚持治疗,两组患者肘关节屈伸活动度和HSS肘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90.63%,对照组总有效率:70.97%.结论:平乐郭氏荣肌法规范化操作规程治疗儿童创伤后肘关节僵直的康复疗效明显优于传统手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针灸对于因腰椎间盘突出症行髓核摘除术后病人功能恢复的临床疗效,评价针灸在辅助治疗因腰椎间盘突出症导致的下腰痛的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已行髓核摘除并椎间植入的患者69人分为两组,针灸组35人术后常规治疗并采用针灸辅助功能恢复,电针刺激肾俞、大肠俞、八醪、秩边、委中,华佗夹脊穴等穴位,并电刺激秩边、委中两穴位,委中予以拔罐,15天一疗程,平均7.36疗程;对照组34人只行常规康复治疗,以JOA评分评价手术前后的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年的平均临床恢复率,针灸组分别为49.93%,90.31%,95.08%;对照组分别为26.24%,63.42%,71.36%。两组统计分析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灸对于行髓核摘除并Cage椎间植入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的术后功能恢复有确实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赵启  赵利敬  袁帅  赵明宇 《河南中医》2020,40(3):459-462
目的:观察“筋滞骨错”理论指导下腰腹联合手法治疗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failed back surgery syndrome,FBSS)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8月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颈肩腰腿痛科收治的FBSS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手法配合中药塌渍治疗,治疗组给予平乐正骨“筋滞骨错”理论指导下的腰腹联合手法配合中药塌渍治疗。治疗1个疗程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下腰痛评分系统(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对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治疗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IL-1β水平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有效率90.0%,对照组有效率76.6%,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筋滞骨错”理论指导下腰腹联合手法治疗FBSS临床疗效高于常规手法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技术改良后的手法II(改善髌骨下骨骨板压力刺激为主)治疗髌骨软化症的疗效。方法:将100例髌骨软化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普通手法I组(对照组)50例和改良技术后的手法II组(治疗组)50例。治疗2周后分别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40例,好转10例,治愈率为80%;对照组临床治愈32例,好转18例,治愈率为64%,两组有效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技术改良后的手法II治疗髌骨软化症有良好的疗效,治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龙氏正骨手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颈椎X线片及动脉血液流速的影响。方法:将20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100例,治疗组采用龙氏正骨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推拿疗法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颈椎X线片、双侧椎动脉和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颈椎X线影像、双侧椎动脉及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龙氏正骨手法治疗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颈椎X线片中颈椎生理曲度、棘突偏歪、寰枢关节紊乱及双侧椎动脉、基底动脉血液流速改善明显,其临床疗效显著优于传统推拿疗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中医针灸推拿加牵引治疗老年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Lubar Intervertebral Disc Protrusion,LIDP)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腰部关节活动度的改善情况。方法:选取选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重庆市第十三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血瘀型LIDP患者120例,依据就诊序号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均60例。对照组采用牵引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医针灸推拿法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疼痛程度、腰椎功能及腰部关节活动度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2组VAS评分、ODI指数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比较治疗前,治疗后2组患者腰部关节活动度均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医针灸推拿加牵引法可显著提高老年血瘀型LIDP患者的临床疗效、可显著改善患者腰部疼痛、腿部麻木、行走障碍和直腿抬高等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的腰部关节活动度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