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简称MM)是骨髓内单一浆细胞株异常增生的一种恶性肿瘤,临床少见病之一。本文将我院1990至2003年所遇3例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学形态特点进行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2.
浆细胞白血病(Plasma cell leukemia,PCL)由Foa于1904年首次报道,是一种非常少见的特殊类型白血病,其特征为异常浆细胞恶性增生,广泛浸润组织和脏器,并在外周血中大量出现.浆细胞白血病可分为原发性浆细胞白血病(Primary plasma cell leukemia,PPCL)和继发性浆细胞白血病(Secondary plasma leukemia,SPCL).作者于2002年在同济医院进修期间收集该院PCL5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原发浆细胞白血病(primary plasma cell leukemia,PPCL)属于高度侵袭性的浆细胞疾病。与多发性骨髓瘤相比,PPCL有其独特的细胞遗传学及分子生物学特征。化疗,新药如硼替佐米,免疫调节剂及造血干细胞移植的联合应用提高了PPCL患者的预后和生存,而不同的遗传及基因表达谱亦与不同预后相关。处于临床试验阶段的部分靶向药物如CD38单克隆抗体和CD138-CAR-T等也为PPCL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本文就近年来PPCL的诊断和治疗的最新进展作一综述,讨论的主要问题包括有PPCL的诊断,PPCL的临床及生化特征,PPCL的治疗及预后和PPCL新药研究现状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浆细胞白血病(PCL)与多发性骨髓瘤(MM)、巨球蛋白血症(WM)的实验室诊断及鉴别方法。方法:12例PCL患者、21例MM患者和5例WM患者,检测其细胞形态学、免疫表型、细胞遗传学后,比较结果。结果:①外周血检查显示,PCL浆细胞〉20%,MM浆细胞少见,WM以淋巴样浆细胞为主。(④骨髓检查显示,PCL以原始、幼稚浆细胞为主(比例为0.65~0.91);MM以骨髓瘤细胞为主(比例为0-21~0.43);wM以淋巴样浆细胞为主(比例为0.02-0.28)。⑧免疫表型检查显示,PCL浆细胞表达B细胞抗原CD20和浆细胞抗原CD38、CD138;MM以表达浆细胞抗原CD38、CD138为主;WM以表达B细胞抗原CD20为主。④3种疾病患者均部分检测到染色体异常,但均无特异的染色体异常。结果表明,细胞形态学、免疫表型检测在这3种疾病鉴别中起主要作用,其中免疫表型具重要意义,细胞溃传学对答别诊断无特异性。结论:采用传统细晌形态学检测的同时,PCL诊断需结合临床及免疫表型检测进行。  相似文献   

5.
<正>浆细胞病(PCD)主要包括多发性骨髓瘤(MM)、意义未明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血症、原发性淀粉样变性、浆细胞白血病、重链病、丙种球蛋白血症及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等。由于单克隆浆细胞异常增殖,正常的多克隆浆细胞增殖受抑制,引起正常多克隆免疫球蛋白的合成和分泌减少,因此血清游离轻链(sFLC)是检测浆细胞病的高敏感指标之一,在临床上已用于浆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两例多发性骨髓瘤和一例多发性骨髓瘤继发浆细胞性白血病进行了电镜观察。结果表明:MM细胞与PCL细胞不存在有诊断意义的超微结构差异,部分MM细胞和PCI细胞胞浆内都出现了丰富的微丝,可能与细胞的来源和分化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7.
浆细胞白血病(PCL)是一种浆细胞克隆增殖的肿瘤,外周血中浆细胞比例>20%或浆细胞绝对值>2.0×109/L,其临床表现为侵袭性的白血病.PCL较罕见,占浆细胞骨髓瘤(PCM)的 1%,可表现为原发性PCL(pPCL)或继发性 PCL(sPCL)[1-2].本文报道1 例临床进展呈高度侵袭性、浆细胞形态呈多形性的sP...  相似文献   

8.
骨髓瘤和浆细胞白血病是浆细胞系的肿瘤,浆细胞白血病较为少见,迅速致命为其临床特征。作者们比较了浆细胞白血病与骨髓瘤的瘤细胞大小与形态的特点。所有病例是1965年到1976年作者们所在研究单位的病人。13例浆细胞白血病中,IgG单株峰型蛋白病人8例,IgD者1例,本周氏蛋白仅4例。13例多发性骨髓瘤病人均无白血病证据。13例浆细胞白血病病人(男12例,女1例),年龄28~74岁(平均52.8岁),以外周血中浆细胞超过或低于20%及计数2000/mm~3又分为两组。13例多发性骨髓瘤(男9例,女4例)年龄35~64岁(平均53.5  相似文献   

9.
目的 旨在了解骨髓涂片及活检在多发性骨髓瘤诊断与疗效判断中的优势与不足,明确骨髓涂片与活检同步检查在多发性骨髓瘤诊断以及治疗观察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二步抽吸-活检双标本取材术,获取骨髓涂片及活检标本,回顾分析283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骨髓涂片及活检结果,对骨髓增生程度、骨髓瘤细胞形态、浆细胞浸润度、增殖模式、骨髓间质病理改变及纤维化情况进行比较研究。结果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骨髓活检的增生程度及浆细胞浸润度明显高于涂片,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1); 骨髓活检对多发性骨髓瘤诊断的敏感度高于涂片,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骨髓活检中浆细胞增殖模式:簇片结节型33例(11.66%)、间质型86例(30.39%)、结节间质型112例(39.58%)、弥漫塞实型52例(18.37%); 骨髓涂片中骨髓瘤细胞形态:小成熟浆细胞型77例(27.21%)、幼稚浆细胞型148例(52.30%)、原始浆细胞型36例(12.72%)、网状浆细胞型22例(7.77%)。结论 骨髓活检能够准确地反映骨髓增生程度、浆细胞增殖模式及浸润度、骨髓纤维化情况; 骨髓涂片骨髓瘤细胞形态清晰、特征典型,容易辨认。骨髓涂片与活检同步检查能够提高多发性骨髓瘤诊断的敏感度及准确率,对于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治疗观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属于恶性浆细胞病,以骨髓中浆细胞恶性增殖和异常积聚为特征,其病因不明。目前已经证实,MM患者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率较一般人群高,而对于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感染情况报道较少,为了解HBV与MM之间的关系,我院对MM患者进行了HBV的相关检测,以期探讨HBV与MM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以黄疸为突出表现的不分泌型多发性骨髓瘤1例报告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附属南方医院张卓群,宋子刚不分泌型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少见类型的浆细胞恶性增生性疾患,仅占多发性骨髓瘤的1~2%[1,2],而以黄疸为突出表现的更为少见。现报道1例。病例报告男,4...  相似文献   

12.
多发性骨髓瘤(muhiple myeloma,MM)是一种发生于中老年的恶性浆细胞肿瘤,约占所有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10%。联合化疗及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虽然提高了多发性骨髓瘤的缓解率并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期,但最终均复发并对化疗产生耐药;而且随着化疗次数的增加,预后越差心。  相似文献   

13.
多发性骨髓瘤(Mm)终末期病症主要表现为:浆细胞系占整个骨髓和急性变成各型白血病。急性变为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较多见,急性变为淋巴细胞白血病、浆细胞性白血病、干细胞白血病者罕见。我们发现一例Mm急性变为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恶性浆细胞病出血与血栓形成的发病机制和处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由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高效免疫调节药物沙利度胺和雷利度胺(1enolidomide)诱发的静脉血栓栓塞事件(VTE)发生率高,引起了对恶性浆细胞病患者VTE的发生率和潜在的病理生理学以及血栓预防措施的关注。而在淋巴增殖性疾患患者出血并发症相对少见。典型的发生在意义未明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病的获得性血管性血友病综合征(AVWS)和原发性淀粉样变相关的获得性凝血异常两者的处理正面临挑战。本文纵览恶性浆细胞病重要的止血相关并发症,并复习了可影响克隆性浆细胞病诊断和治疗处理的其他不常见的出血和血栓性事件。由于这些止血并发症大多数不常见,相关信息来自病例回顾或系列分析。  相似文献   

15.
多发性骨髓瘤是浆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临床表现多样化,早期易误诊。现将我科自2002年以来收治的27例多发性骨髓瘤病例作一临床分析。  相似文献   

16.
多发性骨髓瘤诊治新进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李娟 《实用医学杂志》2005,21(3):225-229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以产生M蛋白的单克隆浆细胞的恶性增生为特点。骨髓中克隆性增生的浆细胞浸润骨骼和软组织,引起骨骼破坏、贫血、肾功能损害等表现。其发病情况:MM约占肿瘤发病中的1%~2%,占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10%。欧美国家年发生率是2~5/10万,我国发病率约1/10万,发病年龄50~70岁,40岁以下者少见,高峰是55岁,男:女=3:1。  相似文献   

17.
<正>多发性骨髓瘤(MM)是造血系统浆细胞来源的恶性肿瘤,复发时大部分患者仍表现为骨髓恶性浆细胞增高、高钙、肾损害、贫血、骨病等骨髓瘤相关的表现。本文报道1例多发性骨髓瘤髓外复发病例,以肝脏、胃肠道、胰腺及腹腔淋巴结等多个少见部位累及为主,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58岁,以“腰痛伴乏力5天”于2018年3月首次入院,既往体健。入院查体:贫血貌。病初检查,  相似文献   

18.
马洪兵  邓承祺 《华西医学》2006,21(4):874-875
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不可治愈的恶性单克隆浆细胞病,目前的治疗包括MP方案或联合其他化疗药物如长春新碱、阿霉素。尽管大剂量化疗和骨髓移植使骨髓瘤患者的缓解期得到一定的改善,然而MM最终将进展到耐药或难治的状态,中位生存期在3年左右,5年生存率不到25%,因此一些新的治疗方法包括沙利度胺、蛋白酶体抑制物PS-341、三氧化二砷等正在研究中。  相似文献   

19.
P16基因甲基化与淋巴细胞-浆细胞肿瘤的发生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常导致基因沉默。P16基因是一定位于9p21的多种肿瘤抑制基因,通过pl6INK4A-cyclinD1-PRb通路维持机体细胞的有序增殖。P16基因甲基化在淋巴瘤、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等多种淋巴细胞-浆细胞肿瘤中被检测到,并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存在一定关系,应用甲基化抑制因子或砷剂去甲基化治疗,恢复基因功能可望成为血液恶性肿瘤治疗的一种新手段。本文就P16基因甲基化机制及P16基因甲基化与淋巴细胞-浆细胞肿瘤(淋巴瘤、急性和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病)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的分子细胞遗传学异常。方法应用CD138单克隆抗体磁珠分选系统纯化23例初治MM患者的骨髓浆细胞,结合一组探针和间期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MM患者13q14缺失、p53缺失以及IgH基因重排的发生率。结果23例MM患者中,10例(43.5%)13q14缺失。阳性率为79%-96%;11例(47.8%)IgH基因重排;7例(30.4%)有13q14缺失和IgH基因重排;所有病例均未检测到p53基因缺失。结论13q14缺失及IgH基因重排在MM患者中的发生率较高;13q14的缺失和IgH基因重排的发生率同疾病进展、预后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