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了解护理人员工作压力与心理状况及其相互关系,为有效地减轻和改善工作压力对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目标抽样的方法抽取某综合医院护理人员532名,采用自制一般资料调查表和护理人员工作压力源量表、心理健康症状自评量表(SCL-90)调查护理人员基本情况、工作压力状况及心理状况。结果工作压力分析发现,护理人员工作压力5个维度中,患者护理方面得分(2.73±0.62)分、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2.61±0.61)分,居于前2位。SCL-90中护理人员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3个因子得分分别为(1.80±0.50),(2.07±0.55),(1.82±0.52)分,均高于常模[(1.37±0.48),(1.62±0.58),(1.65±0.5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7.37,15.43,6.49;P〈0.01);SCL-90其他各因子护理人员得分也均高于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护理人员不同性别之间心理健康各因子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编制、职称护理人员之间心理健康得分比较,40岁及以上护理人员、正式在编人员、主管护师及以上人员的躯体化因子得分较高(P〈0.05),40岁以下人员、非正式在编人员及主管护师职称以下人员的人际关系、焦虑、敌对、恐怖因子得分较高(P〈0.05);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职称、患者护理、管理及人际关系、护理专业及工作四个方面是影响护理人员心理健康水平的主要因素,重要性顺序为职称〉护理专业及工作〉患者护理〉管理及人际关系。结论护理人员工作压力大,心理状况欠佳,医院护理管理者应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三级甲等医院精神科男护士的主要工作压力及应对方式。方法采用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95名精神科男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不同职称精神科男护士的工作压力得分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时间分配及工作方面得分主管护师高于护士、护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2.5±2.5)分比(8.7±3.7)分比(9.8±3.9)分;F=4.311,P〈0.05]。在工作压力来源的时间分配及工作方面上,已婚男护士的得分[(10.6±3.8)分]高于未婚男护士[(7.8±3.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198,P〈0.01)。高工作年限与低工作年限男护士在工作压力源的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得分[(14.9±4.3)分比(13.04±4.3)分]、时间分配及工作方面得分[(10.8±3.6)分比(8.5±3.8)分]、患者护理方面得分[(19.3±7.0)分比(16.1±6.8)分]、管理及人际方面得分[(13.34±5.5)分比(10.7.4±5.5)分]方面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2.230,-3.021,-2.229,-2.268;P〈0.05)。不同职称、工作年限、婚姻状况、学历、年龄的精神科男护士应对方式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职称、已婚、工作年限长的精神科男护士工作压力较大。精神科男护士应学会自我调节,释放内心压力,多采用积极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102名NICU护士进行心理健康水平的测评,与中国常模比较,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SCL-90症状自评量表测评显示102名NICU护士在总分(145.13±34.35)分、总均分(1.61±0.38)分、阳性项目数(2.00±2.66)分、高于常模的(129.96±38.76)分、(1.44±0.43)分、(24.92±18.41)分(t分别为4.579,4.608,-86.940;P〈0.01),其中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及睡眠饮食情况等因子得分均高于常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仅人际关系一项得分与常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学历的NICU护士在精神病性的因子得分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是否拥有子女在敌对的因子得分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ICU护士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学历程度及有无子女对NICU护士心理健康状况有影响,应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进行心理卫生干预,以促进NICU护士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大学生乙肝患者心理健康状况,为做好心理疏导及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102例大学生乙肝患者进行调查与统计。结果澳抗阳性学生SCL-90的各项因子得分均高于全国常模,其中躯体化得分[(1.62±0.50)分比(1.37±0.48)分]、强迫得分[(1.90±0.43)分比(1.62±0.58)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9.92,5.53;P〈0.05);其他因子包括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精神病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大学生乙肝患者在躯体化、抑郁和恐怖3个因子分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因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区域大学生乙肝患者在人际关系、强迫、焦虑、抑郁、恐怖、精神病性因子得分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因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学生乙肝患者心理健康状况较差,需要有区别地开展各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切实提高他们的心理应对能力和自控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北京市二级精神病专科医院护士工作倦怠与压力水平现状及两者相关性。方法采用工作倦怠量表(MBI)、工作压力源量表对北京市2家二级精神病专科医院的119名精神科护士进行调查。结果不同一般资料护士工作怠倦、工作压力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精神科护士工作倦怠各维度得分均低于MBI常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9〈0.01)。工作倦怠总分及情绪枯竭与护士压力源总分及各维度呈正相关(r=0.194~0.627,P〈0.05或P〈0.01)。去人格化倾向与除工作量及时间分配以外其余4项呈正相关(r分别为0.227,0.326,0.224,0.294,0.291;P〈0.05或P〈0.01)。个人成就感仅与管理及人际关系呈负相关(r=一0.323,P〈0.01)。精神科护士工作压力源5个维度由高至低依次为工作环境及资源方面(2.43±0.921)分、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2.42±0.839)分、工作量及时间分配(2.40±0.892)分、患者护理方面(2.37.4-0.673)分、管理及人际关系方面(1.82.4-0.708)分。结论建议医院管理者应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或消除护士工作压力源,重视应对工作倦怠的技能培训,缓解护士工作倦怠情况,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临床护士工作压力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减轻临床护士工作压力,提高其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抽取本地区二级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及乡镇卫生院在岗的临床护士共640名为研究对象,采用护士一般情况调查表、中国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比较不同机构类型和不同科室护士工作压力情况及本组护士与中国常模SCL-90得分差异,并分析影响因素。结果640名护士工作压力总均分为(2.83±0.55)分,属于中等程度的压力。综合医院护士工作压力(3.19±0.52)分大于专科医院(2.91±0.47)分和卫生院(2.78±0.4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28.359,P〈0.01);ICU、儿科护士工作压力(3.174-0.69),(3.10±0.63)分高于其他科室(2.81±0.74)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6.046,P〈0.01);SCL-90得分显示,本组护士人际关系(1.69±O.56)分与中国常模(1.65±0.51)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91,P〉0.05);其他因子如躯体化(1.72±0.46)分,抑郁(1.75±0.63)分,偏执(1.58±0.59)分等及总分(149.2±45.3)分均高于中国常模(1.37±0.48),(1.50±0.59),(1.43±0.57),(129.96±38.7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15.461,8.679,5.447,9.836;P〈0.01);护士心理健康状况与工作压力有关,工作压力与机构类型、科室、年龄、学历、职称、婚姻状况、经济条件、强迫症状,抑郁、焦虑等因素均有关(r分别为1.236,1.332,1.321,1.121,1.321,1.265,-1.346,1.412,1.614,1.351;P〈0.05)。结论基层护士存在中等的工作压力,对护士的心理健康造成影响,护士工作压力与多方面的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及采取的应对方式,以指导护理干预,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法选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并应用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对120例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本组患者SAS评分高于与国内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0.72±10.77)比(29.78±10.07)分,t=11.127,P〈0.01],SDS评分明显高于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本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应对方式得分与全国常模比较,面对得分明显低于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6.08±3.88)比(19.48±3.81)分,t=2.046,P〈0.05];回避、屈服得分明显高于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CHF患者大多伴有焦虑、抑郁情绪,且应对方式不良。帮助他们克服负性情绪,改变应对方式,可以延长患者生命并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抗震救灾部队任务转换期官兵心理状态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调查抗震救灾部队官兵从第一个阶段到第二个阶段的转换期的心理状态。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选取122名抗震救灾的官兵,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试,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任务转换期战士SCL-90因子得分除人际关系敏感、偏执、精神病性3个因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因子得分均显著高于常模(P〈0.05或P〈0.01)。干部SCL-90所有项目得分与常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战士与干部SCL-90得分在躯体化、强迫和焦虑3个因子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震救灾任务转换期战士的心理健康状况低于平常,而干部与平常无异。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不同学历护士婚姻质量的状况。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哈尔滨市2所三级甲等医院的1250名护士进行Olson婚姻质量问卷调查。结果本组护士的婚姻满意度得分为(33.28±5.42)分,低于美国常模(37.04±7.0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94,P〈0.05),婚姻质量的其他9项因子得分均低于美国常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科学历护士婚姻满意度得分(32.42±6.23)分低于大专学历护士(36.24±6.3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34,P〈0.05),高于中专学历护士得分(31.20±5.3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96,P〈0.05);大专学历护士婚姻满意度得分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t=32.05,P〈0.05);不同学历护士其他9项婚姻质量因子得分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士的婚姻质量整体偏低,不同学历护士的婚姻质量也有所不同,管理部门应根据护士的教育程度开展心理咨询和婚姻指导,改善护理人员的婚姻质量,进而提高护士的生活质量和护理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新护士工作压力源与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性,为护理管理措施的制定提供相关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北京市3家三级甲等医院155名工作不满1年新护士,采用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测评,对其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新护士的心理健康总分(53.03±46.33)与常模总分(129.96±38.7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31,P〉0.05)。在临床新护士工作压力源项目方面,工作量及时间分配问题得分最高为(2.71±0.71)分,其次是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的问题,得分为(2.51±0.61)。新护士工作压力源各个因子与心理健康状态(即SCL-90总分)呈正相关(P〈0.01);新护士值夜班与压力源呈正相关。新护士倒夜班数与工作量和护理专业方面带来的压力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项均无明显差异。不同科室护士在“工作量”“工作环境”及“管理及人际关系”等压力源及压力源总分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3.06,0.7254,2.920,2.920;P〈0.01)。结论工作方面的压力对新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管理者应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减轻新护士的工作压力,同时关注新护士的心理需求,使其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精神科男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应对方式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对某三级甲等精神专科医院100名精神专科男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并分析两者间的相关性.结果 共发放调查问卷100份,收回有效问卷95份,有效回收率为95%.精神科男护士SCL-90总分为(156.06±58.72)分,其中躯体化(1.66±0.71)、抑郁(1.70±0.78)、焦虑(1.56±0.71)、敌对(1.76±0.79)、恐怖(1.54±0.51)因子得分皆高于全国男性常模组(129.96±38.76),(1.38 ±0.49),(1.51±0.60),(1.41±0.44),(1.48±0.56),(1.23±0.37)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330,3.865,2.435,2.662,3.514,5.920;P<0.01);精神科男护士消极应对维度得分(10.36±3.87)明显低于国内常模(30.26±8.70)分,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16,P<0.01);护士的消极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水平呈正相关(P<0.05),而积极应对方式与SCL-90各因子呈负相关(P<0.05).结论 三级甲等医院精神科男护士心理健康水平与应对方式密切相关,护理管理部门应重视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引导护士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新疆中职护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中职护生心理健康干预提供针对性依据。方法随机抽取新疆某中职卫生学校护理专业309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运用一般情况调查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艾森克人格问卷进行测试。结果新疆中职护生症状自评量表(SCL-90)阳性检出率中强迫症状最高,占72.5%;新疆中职护生的SCL-90量表总均分为(2.08±0.56)分,高于全国常模(1.75±0.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25,P〈0.01),各因子得分也均高于全国常模(P〈0.01)。女生抑郁评分为(2.13±0.73)分、焦虑(2.08±0.72)分,恐怖(1.93±0.74)分,均高于男生(1.604-0.33),(1.66±0.52),(1.42±0.3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4,-2.12,-4.68;P〈0.05)。维族护生在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恐怖和精神病性上的得分均高于汉族和回族护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CL-90的各维度与人格量表中精神质和神经质呈正相关(P〈0.05),与掩饰性呈负相关(P〈0.05)。结论新疆中职护生心理健康状况整体较差,亟须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加强新疆中职女护生和民族护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传染科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及其与人格和应对方式的相关关系.方法 采用随机抽取西安市4所三甲医院传染科护士98名和内科护士118名,分为研究组(传染科护士)和对照组(内科护士),两组护士均接受症状自评量表(SCL-90)调查,研究组护士另加测艾森克人格量表(EPQ)、应付方式问卷(CSQ),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研究组SCL-90各因子与中国常模女性健康成人比较,人际关系敏感、偏执评分均低于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2,2.95,P<0.05或P<0.01).其余各因子与中国常模健康成人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的SCL-90各因子得分和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采用求助的应对方式与SCL-90中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呈负相关(r=-0.28,-0.29,P<0.05或P<0.01),采用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的应对方式与SCL-90绝大多数因子呈正相关(P<0.05或P<0.01);研究组EPQ的P维度除与SCL-90的恐怖、偏执、精神病性三个因子呈正相关性(r=-0.26,0.34,0.28,P<0.05或P<0.01);研究组EPQ的N维度与SCL-90的各因子均呈正相关(P<0.01),E维度与SCL-90的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因子均呈高度负相关(P<0.05或P<0.01).结论 西安市4所三甲综合医院传染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良好;西安市4所三甲综合医院传染科护士心理健康问题与内科护士之间无差异;西安市4所三甲综合医院传染科护士心理健康与人格和应对方式均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照料者的心理应激状况并提出对策,为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提供良好家庭环境。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应对方式问卷(CSQ)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300名精神分裂症患者照料者进行心理应激状况调查,并分析三者的相关性。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照料者检出心理问题者检出率为63.0%;心理问题者SCL-90总分为(157.79±29.52)分,明显高于国内常模的(129.96±38.76)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9.50,P〈0.01);心理问题者CSQ中解决问题和求助因子评分分别为(6.16±2.18)分和(4.19±1.77)分,明显低于非心理问题者(8.19±2.37),(5.71±1.9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7.54,6.96;P〈0.01),而心理问题者自责、幻想、退避以及合理化因子评分分别为(5.86±2.59),(5.44±2.57),(5.88±2.75),(4.71±2.80)分,明显高于非心理问题者的(4.25±1.49),(3.63±2.03),(4.18±1.82),(3.23±1.42)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5.99,6.35,5.81,5.19;P〈0.01);心理问题者SSRS总分为(35.67±5.34)分,明显低于非心理问题者(41.81±6.5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8.85,P〈0.01);除客观支持维度外,SCL-90与SSRS和CSQ各维度均具有相关性(P〈0.01)。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照料者存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是导致心理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医务工作者应积极采取各种途径给予其心理救助,帮助其维持心理健康,以便为精神分裂症患者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康复环境。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专业技术和职业心理综合培训对妇产科护士身心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 对53名妇产科护士进行专业技术与职业心理综合培训,根据压力源问卷调查的结果设计内容,于综合培训前及半年后均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心理卫生量表对护士进行评分.结果 妇产科护士工作压力主要来源于工作风险、护患关系、工作繁重及业务能力不足.经过综合培训,SCL-90总均分、阳性项目数与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精神病性因子7项评分比培训前显著降低(P<0.01或P<0.05).心理卫生量表总分及心理满足、信心充足3项评分比培训前显著升高(P<0.01).结论 有针对性的专业技术与职业心理综合培训有助于舒缓妇产科护士的身心压力,提高身心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手术室护士心理健康情况及压力源情况,并研究了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 list 90,SCL-90)及中国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对103名手术室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手术室护士SCL-90各因子得分从高到低顺序为强迫症状(1.99±0.44)分,敌对(1.88±0.36)分,抑郁(1.81±0.35)分,人际关系敏感(1.75±0.30)分,焦虑(1.64±0.38)分,偏执(1.60±0.35)分,躯体化(1.57±0.53)分,恐怖(1.36±0.47)分及精神病性(1.35±0.35)分,除精神病性维度外,其余各因子得分与总均分均高于全国常模(P<0.05)。不同职称的手术室护士SCL-90量表总均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30,P<0.01)。除工作环境及资源维度外,不同职称的手术室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各因子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室护士护理专业及工作(r=0.69),工作量及分配(r=0.65),工作环境及资源(r=0.61),患者护理(r=0.60)、管理及人际关系(r=0.74)得分与SCL-90量表的总均分均呈正相关(P<0.01)。结论 手术室护士心理健康情况不佳,其中护师职称的情况最差;手术室护士心理健康情况受工作压力的影响,且不同职称的护士工作压力源不同。故对手术室护士进行心理干预时,应针对其压力来源的不同采用相应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护理人员开展巴林特小组活动的实践,以提高护理人员对自我的认知,降低负性情绪,用积极的方式来处理护患关系。方法 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便利抽样选取某院临床护理人员65名,对其在巴林特小组培训前后的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 list-90,SCL-90)、应付方式问卷(the coping strategies ques tionnaire,CSQ)测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活动后护理人员的躯体化症状、强迫、人际关系敏感和恐怖等因子分下降,与活动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人员的应对方式趋于积极的成熟的方式,更多的采用"解决问题"、"求助"等,而"退避"等应对方式显著减少,与活动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缓解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以及情绪管理时,采用巴林特小组形式的培训可以帮助护理人员处理护患关系中的负面情绪,从而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达成和谐的护患关系,对减轻护理人员的职业压力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精神科和综合科护士的应付方式是否存在差异.方法 采用应付方式问卷、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护龄在5年以上的精神科和综合科护士分别进行现场调查,两组量表的各因子分比较均采用t检验.结果 精神科护士应付方式问卷中的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4个因子分均显著低于综合科护士(P<0.05-0.01),但解决问题因子...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儿科护士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2018年10-11月,方便抽样法选取重庆某三级甲等儿童医院381名儿科护士为研究对象,使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量表、90项症状清单(symptom checklist-90,SCL-90),对其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及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结果儿科护士社会支持总分与SCL-90总分及除偏执外的各因子分呈负相关(r=-0.20^-0.10,均P<0.05),积极应对方式与SCL-90总分及各因子分呈负相关(r=-0.32^-0.19,均P<0.01),消极应对方式与SCL-90总分及各因子分呈正相关(r=0.19~0.26,均P<0.01)。路径分析结果显示,社会支持对积极应对方式有正向预测作用(路径系数β=0.45,P<0.01),对SCL-90总分的直接效应不明显(路径系数β=-0.04);积极应对方式对SCL-90总分有负向预测作用(路径系数β=-0.31,P<0.01),消极应对方式对SCL-90总分有正向预测作用(路径系数β=0.28,P<0.01)。结论积极应对方式在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社会支持通过促进积极应对方式来提高个人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