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术,目前一般选择气管内全身麻醉。本文旨在探讨瑞芬太尼、异丙酚脉泵注与气管内吸入异氟醚全麻两种麻醉方法在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比异丙酚麻醉与异氟醚吸入麻醉用于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10月—2021年12月于京山市人民医院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异丙酚麻醉,观察组给予异氟醚吸入麻醉,对比2组患者麻醉效果、认知功能、苏醒质量、疼痛程度。结果 观察组麻醉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2 h、4 h、12 h、48 h认知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苏醒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2 h、4 h、12 h、48 h疼痛程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过程中选择异氟醚吸入麻醉可缩短患者苏醒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改善患者疼痛程度、认知功能,整体麻醉效果较好,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3.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全麻与硬膜外麻醉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术)中施行静脉吸入复合全麻和硬膜外麻醉的麻醉效果。方法:统计分析1000例LC术的临床麻醉效果与不良反应。结果:两种麻醉方法都取得了较好的麻醉效果,但各有利弊。结论:硬膜外麻醉较静吸复合麻醉在麻醉中和麻醉后的管理上更简单方便,病人恢复快,术后仍有一定的止痛作用,并能减轻病人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我院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麻醉处理的临床经验。方法目前我院共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260例,对术前准备,麻醉方法的选择、术中监测、术后疼痛及恶心呕吐等并发症的处理等方面的经验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全部病例采用静脉吸入复合全麻,麻醉手术平顺,苏醒迅速,术后并发症少。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合理的麻醉方法的选择,严密的术中监测,积极的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是此类手术麻醉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王慷 《吉林医学》2015,(8):1587
目的:对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在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胆囊结石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麻醉效果展开分析。方法:将92例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合并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6例。采用芬太尼与异丙酚联合对对照组患者实施麻醉;采用瑞芬太尼与异丙酚联合对观察组患者实施麻醉。结果:观察组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期间麻醉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应用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麻醉,具有理想的麻醉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全静脉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效果和差异。方法 ASAⅠ~Ⅱ级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瑞芬太尼、异丙酚、司可林全静脉麻醉组(R组)和芬太尼、异丙酚、司可林全静脉麻醉组。每组20例。观察指标有围术期的麻醉效果。麻醉终止给药后的患者清醒时间、拔管时间。苏醒后疼痛程度评分。结果 瑞芬太尼麻醉作用强于芬太尼,停止输液注后作用消退快于芬太尼。结论 瑞芬太尼较芬太尼更适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麻醉。  相似文献   

7.
谭海峰 《河北医学》2016,(4):610-612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应用靶控输注异丙酚与吸入异氟醚两种不同麻醉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40例,并随机的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0例,给予该组靶控输注异丙酚进行全凭静脉麻醉,对照组20例,给予该组吸入异氟醚诱导麻醉,术中监测两组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平均动脉压、心率等指标.结果:在进行麻醉的过程中两组患者的DBP、SBP、HR值均会发生变化,但是对照组患者各项值的变化受外界的影响较大,血液动力学波动较明显,而观察组患者受外界影响较小,术中血液动力学较为稳定;观察组患者的诱导时间、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均比对照组要短,两组进行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采用靶控输注异丙酚进行静脉麻醉术中患者的血液力学动力性稳定,患者在术后苏醒的时间较短,效果明显优于吸入异氟醚麻醉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靶控输注异丙酚(target-controllde infusion,TCI)全凭静脉麻醉和异氟醚吸入麻醉二种不同方式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I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应用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30例择期行LC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二组。TCI组(T组)(n=15);设定诱导时靶浓度为4μg/ml,术中维持异丙酚靶浓度为3.0~3.5pg/ml。异氟醚组(Ⅰ组)(n=15):采用3%异氟醚吸入诱导、1%~25%维持。术中监测心率(heart rate,HR)、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平均动脉压(meam arterial pressure,MAP)等指标。结果 T组诱导时间与Ⅰ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T组生命体征维持相对平稳,术后苏醒T组明显优于Ⅰ组。结论 TCI全凭静脉麻醉方法用于LC术,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术后患者苏醒迅速,明显优于异氟醚吸入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与开腹胆囊切除术(OC)对伴有肥胖病人的效果对比,确定手术原则。方法:对87例伴有肥胖症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或开腹胆囊切除术病人,统计术中、术后一般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分为LC组和OC组进行对比。结果:LC组术中、术后一般情况中大部分指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指标都优于OC组。结论:在充分的术前准备和丰富的手术经验前提下,对一般肥胖患者实施胆囊切除术首选LC。  相似文献   

10.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应用已日趋广泛,高血压病也是常见病。我们选用异丙酚静脉复合麻醉用于高血压病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于拔管前用硝酸甘油滴鼻,观察术中血压、心率变化,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在基层医院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时,实用可行的快速诱导气管内插管麻醉方法。方法:本院2004年2月至2005年5月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300例,以套管针进行静脉穿刺,选异丙酚、琥珀胆碱注射液行静脉快速诱导气管插管,1%普鲁卡因复合液静脉滴注,间断吸入异氟醚维持麻醉。结果:300例手术者均取得满意效果,对心血管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反应极小,苏醒快,且省时省力,安全可靠。结论:在基层医院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选用快速诱导气管内插管,以普鲁卡因静脉滴注、间断吸入异氟醚麻醉维持,是一种安全可行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2.
异丙酚是一种新型的静脉麻醉药,临床应用较广,可用于全身麻醉诱导及维持。2002年将异丙酚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诱导以及全身麻醉维持,旨在探讨异丙酚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呕吐的影响,并与氟哌啶作比较。  相似文献   

13.
全子宫切除术联合胆囊切除术8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腹腔镜技术行全子宫切除术联合胆囊切除术。方法:分析我院近5 a行全子宫切除术联合胆囊切除术8例,其中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加经腹全子宫切除术(LC+TAH)4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加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LC+CISH)4例。结果:8例均手术顺利,平均手术时间139.2 min,术后平均住院7 d,无并发症,效果满意。结论:全子宫切除术联合胆囊切除术不增加病人痛苦,同时切除多个病变脏器,特别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加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住院时间短,费用低,美容效果好。  相似文献   

14.
修晓光  邓海峰  杨雪梅 《黑龙江医学》2007,31(6):440-441,465
目的 比较瑞芬太尼-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和异氟醚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术后恢复及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方法 择期全麻下行LC手术病人3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心肺功能正常,随机分成R组(瑞芬太尼-异丙酚麻醉组)和Ⅰ组(异氟醚麻醉组),各15例。记录基础值、麻醉诱导后、插管后1min、5min和气腹时、气腹后5min,拔管时的动脉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a)和拔管时间、清醒程度及术后恶心、呕吐的情况。结果 术中R组生命体征维持相对平稳,术后苏醒R组明显优于Ⅰ组,且术后发生恶心、呕吐的病人数R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 瑞芬太尼-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方法用于LC术,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术后患者苏醒迅速,且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明显降低,明显优于异氟醚吸入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的应用方法和效果评价。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40例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两组,每组20例,七氟烷组全程持续吸入七氟烷做麻醉诱导,对照组采用丙泊酚持续静脉泵入,两组在麻醉诱导后均采用瑞芬太尼静脉泵入,记录两组麻醉诱导前后和术后的各项指标以分析临床效果。结果:两组麻醉过程顺利,麻醉诱导效果好,无明显不良反应,术中各时间段及术后心血管各因素的变化无明显差异(P〉O.05),七氟烷组的苏醒和拔管时间比对照组短,拔管后即刻的Steward苏醒评分七氟烷组比对照组高。结论: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的效果良好,术中心血管功能平稳,麻醉起效时间及苏醒时间短,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临床麻醉的理想组合。  相似文献   

16.
赵宇斌 《吉林医学》2013,34(11):2110-2111
目的:合理选择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或小切口(直视微创)胆囊切除术(DMC)两种术式,提高胆囊切除手术的安全性、降低LC开腹手术率、减少术后并发症。方法: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硬膜外麻醉下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DMC)。结果:经筛选行LC587例,术程安全顺利,无1例中转开腹,术后恢复期患者呼吸道症状轻微;DMC术中发现胆囊周围广泛粘连76例,其中mirizzi综合征5例(术中延长切口2~3 cm,避免了LC术式时重新切口的损伤),平均手术时间延长5~10 min。结论:合理选择LC/DMC两种术式,可明确提高胆囊切除术的安全性、降低LC开腹手术率,可减少术后呼吸道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具有手术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已被临床广泛使用。本观察拟将异丙酚静脉全麻与异丙酚静脉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血液动力学、术后苏醒的影响作比较观察,以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18.
宋杰  唐丛林 《当代医学》2011,17(1):69-70
目的探讨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在高血压病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高血压病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用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总结分析患者的呼吸、循环、血流动力学和应激反应情况,并观察有无并发症。结果所有病例取得了良好的麻醉效果,术中生命体征平稳,术后苏醒快。所有患者术后均无缺氧、呼吸抑制、呼吸道梗阻及低血压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在高血压病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用,术中血压稳定,麻醉效果好,术后恢复快,无并发症,是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9.
由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创伤小、术时短、术后痛苦轻及恢复快等优点,已日益被广大患者所乐于接受,笔者应用两种不同的硬膜外置管方法用于LC的麻醉,旨在比较其麻醉效果的优劣。  相似文献   

20.
硬膜外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硬膜外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临床应用及可行性。方法:硬膜外麻醉辅以静脉麻醉用于LC3200例。结果:3133例麻醉效果满意,67例因硬膜外麻醉失败或肌松效果差改气管内全麻。结论:硬膜外麻醉辅以静脉麻醉用于LC是可行的,对ASA I-II级手术时间在2h内,麻醉效果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