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目的比较新法与旧法治疗重危型肾综合征出血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980年1月至2002年12月我院收治的552例重危型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以治疗方法的改进时限分为旧法组310例(1980年1月至1987年12月)与新法组242例(1988年1月至2003年12月),旧法组发热期静脉滴注维生素C,低血压休克期给予快速晶体液扩容,少尿期给予利尿剂或等待肾功能自然恢复。新法组发热期给予病毒唑、赛庚啶及654-2,以抗病毒、抗过敏及改善微循环,低血压休克期给予晶胶结合扩容和纳洛酮等治疗,少尿期联用心得安和酚妥拉明,或单用维拉帕米治疗。结果新法组与旧法组疗效比较,热程、低血压休克纠正时间、少尿持续时间及血压、肾功能恢复正常时间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01)。结论新法治疗重危型肾综合征出血热疗效明显优于旧法。  相似文献   

2.
两种方法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目的 比较旧法与新法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 (HFRS)的疗效。方法  1980年 1月至 1987年 12月用旧法治疗 172 1例。即 :发热期单纯静脉补液 ;低血压休克期用晶体液快速扩容等治疗原发性休克 ;少尿期消极等待肾功能自然恢复 ,严重病例腹膜透析治疗。 1988年 1月至 2 0 0 0年 12月用新法治疗 85 6例。即 :发热早期用赛庚啶、65 4 2及病毒唑 ;低血压休克期用晶体和胶体液结合扩容、活跃微循环等治疗原发性休克 ,若休克难以纠正时联用纳洛酮与地塞米松和 /或阿拉明与多巴胺 ;少尿期联用心得安与立其丁或单用异搏定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 (ARS)。结果 总越期率分别为62 15 % (10 0 8/162 2 )和 72 0 7% (5 65 /784) ,χ2 =2 2 .6112 ,P <0 .0 0 1;肾功能恢复正常所需天数分别为 :13 .1814± 2 .3 0 5 6d和11.5 612± 3 0 689d ,t=14 .3 681,P <0 .0 0 1;病死率分别为 7.90 2 % (13 6/172 1)和 5 .2 5 7% (4 5 /85 6) ,χ2 =6.0 3 2 8,P <0 .0 2 5。结论 新法疗效明显优于旧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患者的疗效。方法108例HFR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53例,发热期静脉滴注维生素C等;低血压休克期给予快速晶体液扩容等治疗;少尿期给予利尿剂或等待肾功能自然恢复。治疗组55例,发热期给予病毒唑、赛庚啶及654-2以抗病毒,抗过敏及改善微循环;低血压休克期给予晶胶结合扩容,改善微循环和纳洛酮等治疗;少尿期联用心得安和酚妥拉明,或单用维拉帕米治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在发热期治疗后热程平均少1. 13d、P<0. 01,越期率(超越低血压休克期和少尿期之和)增加17. 80%、P<0. 05;在低血压休克期抗休克治疗后0.5h、1h和2h休克纠正率分别升高30. 05 (P<0. 05 )、21. 21% (P<0. 05 )和21. 72% (P<0. 05 ),难治性休克发生率降低5.30%、P>0. 05;在少尿期少尿持续时间平均少1. 63d、P<0. 01,血压正常分别为15和8例、P<0. 05;肾功能恢复正常时间数平均少1. 32d、P<0. 01,病死率下降3. 91%、P>0. 05。结论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两种方法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原发性休克患者的疗效。方法1980年1月至1987年12月用旧法治疗1195例,给予快速晶体液扩容等治疗。1988年1月至2002年12月用新法治疗608例,给予晶胶结合扩容、改善微循环和纳洛酮等综合治疗。结果新法组与旧法组相比,治疗后1h、2h休克纠正率分别升高23. 52% (p<0 01 )和25 03% (p<0 01);难治性休克降低3 05% (P<0 01);超越少尿期升高为4 46% (P<0 05);病死率降低3 65% (P<0 05)。结论新法组疗效明显优于旧法组。  相似文献   

5.
肾综合征出血热少尿期患者治疗的回顾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元平  邓天君  邓慧琳  帅世全 《四川医学》2004,25(11):1204-1205
目的 回顾研究两个阶段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 (HFRS)少尿期患者的疗效。方法  1980年 1月至 1987年12月用旧法治疗 110 9例 ,给予速尿、利尿合剂等治疗 ,或消极等待肾功能自然恢复 ,严重病例腹膜透析治疗 ;1988年 1月至 2 0 0 2年 12月用新法治疗 5 60例 ,给予心得安 10~ 2 0mg、3次 /d ,联合酚妥拉明 0 .6mg/kg加入 2 5 0~ 5 0 0ml液体中滴入、1~ 2次 /d ,或单用维拉帕米 40~ 80mg、3次 /d。结果 旧法组与新法组少尿持续时间 (天 )分别为 5 .62± 2 .12天和 3 .0 8±1.5 1天、t =2 4.780 5、P <0 .0 0 1;进入多尿早期所需天数分别为 8.69± 2 .2 1天和 6.15± 1.83天、t =2 2 .82 12、P <0 .0 0 1。肾功能恢复正常所需天数分别为 14 .2 9± 1.95天和 12 .66± 1.82天、P =15 .980 4、P <0 .0 0 1。病死率分别为 5 .77%(64 /110 9)和 3 .93 %(2 2 /5 60 )。结论 新法组疗效明显优于旧法组。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病毒唑、赛庚啶和山莨菪碱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 (HFRS)发热期患者的疗效。方法  10 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 5 3例 ,给予单纯静脉补液及口服维生素。治疗组 5 5例给予病毒唑、赛庚啶和 65 4-2以抗病毒、抗过敏及改善微循环。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住院后热程 (天 )分别为 3 0 4± 1 45和 4 17± 1 95、t =3 43 9、P <0 0 0 1,超越低血压休克期与少尿期之和百分率分别为 78 18% ( 4 3 /5 5 )和 60 3 8( 3 2 /5 3 )、χ2 =4 3 67、P <0 0 5 ,病死率下降了 3 91%。结论 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病毒唑、赛庚啶及654-2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发热期患者的疗效.方法 1980年1月~1987年12月1 494例为对照组,仅给予单纯静脉补液及口服维生素.1988年1月~2000年12月687例为治疗组,发热早期用病毒唑、赛庚啶及654-2以抗病毒、抗过敏及改善微循环.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同时超越低血压休克期及少尿期分别为18.78%(129/687)和13.79%(206/1 494)、χ2=8.629、P<0.005,超越低血压休克期分别为37.70%(259/687)和31.46%(470/1494)、χ2=8.027、P<0.005,超越少尿期分别为39.88%(274/687)和33.60%(502/1494)、χ2=8.347、P<0.005,入院后热程(d)分别为3.04±1.26和4.05±1.44、t=15.757、P<0.001,病死率分别为4.66%(32/687)和7.56%(113/1494)、χ2=6.687、P<0.01.结论两组病例在性别、年龄、职业和病程上均无明显差异,且治疗组重危病人多(P<0.001),但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8.
纳洛酮与地塞米松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原发性休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天君  邓慧琳 《四川医学》2004,25(8):903-904
目的 研究纳洛酮和地塞米松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 (HFRS)原发性休克的疗效。方法 将 110例原发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 5 6例予以纳洛酮 0 .8~ 1.2mg、静脉缓慢注射 ,之后 1.2~ 1.6mg加入 2 5 0ml液体中滴注 ,每分钟 2 0~ 3 0滴 ;地塞米松 2 0mg、静脉注射。对照组 5 4例予以阿拉明 2 0~ 3 0mg与多巴胺 40~ 60mg加入2 5 0ml液体中滴入 ,每分钟 15~ 3 0滴。结果 治疗后 1h休克纠正率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为 89 2 9% ( 5 0 /5 6)和 68.5 2 %( 3 7/5 4) ,P <0 0 0 5 ;越过少尿期率分别为 14 .2 9% ( 8/5 6)与 3 .70 % ( 2 /5 4) ,P <0 0 5 ;肾功能恢复正常天数分别为 12 .96±1.76天和 14 .75± 1.92天 ,P <0 0 0 1;病死率分别为 3 .5 7% ( 2 /5 6)和 12 .96% ( 7/5 4) ,P <0 0 5。结论 纳洛酮与地塞米松治疗HFRS原发性休克疗效明显优于阿拉明与多巴胺  相似文献   

9.
邹继田 《安徽医学》1996,17(6):58-58
<正> 我院1993~1995年内科ICU病房收治的休克患者24例,对其不同休克期血糖变化进行了监测,报告如下。 对象与方法 一、观察对象 均为住院休克患者,共24例,其中男16例,女8例,年龄15~82岁。休克类型为低血容量性休克9例,感染性休克7例,心源性休克3例,过敏性休克5例。所有病例人院时已进入休克中期,表现为苍白,皮肤湿冷,反应迟钝,脉搏细弱者20例;伴尿少或无尿者15例,伴昏迷者5例。入院后立即给予吸氧、扩容、升压及改善微循环等抗休克和抗感染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道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流行性出血热(BHF)118例患者治疗后未出现低血压休克期和少尿期112例,即越期率为94.9%。其中发热期入院的84例,未出现低血压,少尿期83例,即越期率为98.8%。说明期使用本品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重症肺炎合并休克早期654-2疗效观察.方法97例患儿分为两组:实验组56例,常规扩容并用654-2的综合疗法;对照组41例,给予常规扩容处理,统计微循环改善时间.结果两组患儿微循环改善时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重症肺炎合并休克早期患儿采用常规扩容并用654-2的综合疗法,可使患儿早期脱离危险,降低肺炎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12.
低血压休克多发生于发热后期,它是流行性出血热的第一关,它继发于发热期,是少尿期肾功能衰竭的先导和加重因素,处理好休克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本病的低血压休克主要是“中毒性失血浆性休克”,针对这一发病原理,其低血压休克的治疗原则是:积极迅速扩容,恢复有效血容量,维持机体内环境的平衡为主,同时对酸中毒,心功能不全,血管舒缩功能紊乱,DIC等改变,采取相应治疗,并应力争血压在4小时内稳定回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流行性出血热 (EHF)少尿期脑水肿的治疗方法 ,观察血液透析联用白蛋白治疗EHF少尿期并发脑水肿的疗效。方法 :治疗组 50例患者给予血液透析和白蛋白治疗 ,对照组 30例给予 2 5%甘露醇导泻 ,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清钾、钠、氯、尿素氮与白蛋白的水平 ,症状体征改善状况及病死率 ,并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经 2次透析及白蛋白治疗后 ,症状体征明显好转 ,3次治疗后全部消失 ;血钾、钠、氯、白蛋白显著升高 (P <0 .0 1) ,尿素氮明显下降 (P <0 .0 1)。治疗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 ,但两者比较无显著差异 ( χ2 =2 .35,P >0 .0 5)。结论 :血液透析联用白蛋白 ,可有效治疗EHF少尿期并发脑水肿  相似文献   

14.
纳洛酮辅助治疗感染性休克7例临床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琦  孙治梅  高萍 《宁夏医学杂志》2000,22(11):681-681
为了观察纳洛酮在治疗感染性休克的疗效。对收治的 17例感染性休克分治疗组 7例 ,对照组 10例 ,在抗感染、扩容、纠酸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等常规治疗上 ,治疗组加用纳洛酮 0 .4~ 0 .8mg 5 %葡萄糖 5 0ml静滴 ,其血压、病情趋于稳定时间 (2 .2 1± 2 .75小时 )较对照组 (9.13± 3.12小时 )明显缩短 ,差异显著 (P <0 .0 0 1)。  相似文献   

15.
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临床分5期;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恢复期。少尿期可随低血压休克期接通而来,也可与低血压休克期重叠发生。24h尿量少于400ml为少尿,少于50ml为无尿。少尿期一般发生于5~8病日,持续时间约2~5d,短者仅1d,长者可达19d以上。尿中有血和膜状物者为重症。据统计在此期死亡于合并症的人数占57.5%。故加强少尿期护理颇为重要,本文报道22例HFKS少尿期护理的几个重要环节。1临床资料22例HFRS少尿期患者中男16例,女6例,年龄13~58岁,平均年龄37岁。少尿ldg例持续sd少尿1例,无尿4例,少尿30…  相似文献   

16.
王喜宁  李瑛  马羽萍 《医学争鸣》2002,23(8):755-755
1 临床资料 我院 1992 - 0 1/ 2 0 0 0 - 12共收住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 2 86 0例 .合并非酮症性高渗性糖尿病昏迷 (NHDC)共 30例 ,占 1.0 5 % .临床符合全国规定的 HFRS及 NHDC诊断标准 .年龄 17岁 1例 ,2 5~ 35岁 2 6例 ,5 0~ 5 5岁 3例 .其中发热、低血压及少尿三期重叠 4例 ,低血压期 2例 ,少尿期 4例 ,少尿移行阶段和多尿早期 2 0例 ;中型 6例 ,危重型 2 0例 ,重型 4例 .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意识改变 ,其中表情淡漠或反应迟钝 2 8例 ,意识模糊 2 4例 ,嗜睡 10例 ,昏迷 14例 ,有脑膜刺激征 18例 ,有癫痫样抽搐 18例 ,30例均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应用大鼠脾损伤非控制性出血性休克模型探讨低压及低压扩容复苏治疗非控制性出血性休克的可行性。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 5 0只 ,在大鼠脾损伤模型复制成功后随机等分为 5组 ,组 1 :假手术组 ;组 2 :休克未处理组 ;组 3:常压复苏组 (急救期控制MAP在 80mmHg以上 ) ;组 4 :低压复苏组 (急救期控制MAP在 6 0mmHg±5mmHg) ;组 5 :低压扩容复苏组 (急救期输入硝普钠 5 μg·kg- 1 ·min- 1 ,同时输液控制MAP在 6 0mmHg± 5mmHg)。结果  1~ 5组平均存活时间 (min)分别为 1 80、73.5 0± 8.0 4、1 1 4 .30± 31 .33、1 4 6 .70± 2 8.0 7和 1 71 .6 0± 1 5 .74 ,除组1、组 5外 (P =0 .0 6 71 ) ,其余各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2~ 5组的急救期出血量 (ml·kg- 1 )分别为 :3.79± 1 .39、1 7.4 1± 8.88、8.6 7± 4 .5 9、1 0 .33± 4 .31 ,其中组 3出血量明显高于其他各组 (P <0 .0 1 ) ;组 4、组 5与组 2比较出血量明显增多 (P <0 .0 5 )。结论 在非控制性出血性休克治疗中 ,低压及低压复合适量硝普钠扩容复苏方法可改善组织代谢 ,提高生存时间 ,是更为理想的复苏方法  相似文献   

18.
我院近年来在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肾衰上取得了满意效果 ,现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74例患者中 ,男 68例 ,女 6例 ;年龄 2 1~65岁 ,以青壮年为多。入院时发热期患者 38例 ,体温38 0℃~ 39 8℃ ,低血压期 3例 ,少尿或无尿者 8例 ,2 4小时尿量均不足 40 0ml,所有病例均有不同程度三痛 (头痛、眼眶痛、腰痛 )或三红 (面、颈部及上胸部皮肤红 ) ,肾功能改变 ,尿中有红细胞及管型 ,蛋白 (+ +~ + + + + )其中 9例尿内有膜状物。1 2 治疗方法 :所有病例入院后均给予川琥宁 60 0mg加入5 %葡萄糖液 2 5 0ml;丹参 2 0mg加…  相似文献   

19.
现将我院近两年收治的 42例老年重型肾病综合征出血热 (HFRS)分析讨论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男 2 4例 ,女 18例 ,年龄 6 0~ 78岁 ,平均6 5 .3岁。1.2 临床资料 诊断与分型依据卫生部 1987年颁发的《流行性出血热防治方案》。发热期入院 2 4例占 5 7.4% ,低血压休克期入院 4例占 9.5 2 % ,少尿期入院 14例占 33.33%。临床分型 :重型 32例占 76 .19% ,危重型 10例占 2 3.81%。血清尿素氮 (BUN)平均 2 4.7± 10 .2mmol/L ,肌酐 (Cr)平均 412± 32 6 .6umol/L ,血清转氨酶升高者 36例。少尿或无尿平均3.5天…  相似文献   

20.
<正> 一般资料 25例中男16例,女9例;年龄21~75岁,平均42.48岁。入院病日为3~10病日,平均5.56病日。入院病期为休克、少尿2期重叠21例,发热、休克、少尿3期重叠4例。入院前休克时间5~18h,平均7.28h。临床表现为严重外渗型13例,紫绀型6例,烦躁不安型2例,腔道出血型4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