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祖国医学书上所说的「乳痈」和「乳岩」,大多是指妇女们在乳部所患的一种疡症,这两种疡症的性质是不同的:乳痈:陈远公曰:「乳上生痈,先疼后肿,寻常发热,变成疡痈……」又曰:「……故乳痈乃阳症也……」。冯鲁瞻曰:「乳痈者,俗呼曰吹乳,……焮痛胀溃,稠脓涌出……」。所以乳痈初起,在乳房部忽有红肿坚硬之块,全身症状必伴有形寒壮热而疼痛,是为阳症。乳岩:陈远公曰:「……乳岩出现无数小疮口,如管如孔,如蜂窝状,肉向外生,经年累月不愈……」。陈  相似文献   

2.
乳痈的防治     
乳痈,指乳房患痈肿脓疡。乳痈虽男女老幼均可发生,但以产妇哺乳期为常见。由于乳汁蓄积雍聚或哺乳时乳头损伤,感染细菌邪毒而发病。过去中医典籍称为外吹乳痈、妒乳、吹奶等,西医称为急性乳腺炎,是妇女产后的  相似文献   

3.
乳痈为哺乳期妇女最常见的外科疾患,由于乳部组织的特殊,往往不易内消,且容易造成乳瘘及继发性脓疡。笔者从1963年6月到现在一年中共治疗各种类型乳痈84例,疗效尚感满意。爱分析于后,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析乳痈的病因病机,介绍了姜兆骏教授以清热解毒、通乳消肿、疏肝清胃法治疗初期乳痈的经验,提示治疗关键在于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灵活用药,使未成脓之肿疡消散于无形,以求减少乳母痛苦。  相似文献   

5.
我们以湖北中医学院熊魁悟教授治疗疖肿的祖传秘方为基础,研制成平疡止痛膏用于临床治疗疖肿、乳痈,收到满意疗效。药物制备及使用:平疡止痛膏由生川草乌各50克,乳没各25克,桃仁90克,大黄100克,白芷、  相似文献   

6.
著名老中医龚志贤,在50余年的临床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医疗经验,有不少独到学术见解。现将跟师学习时,龚老师讲述的诊治乳痈经验,整理介绍如下: 乳痈多见于产妇。丹溪曰:”乳房阳明所经,乳头厥阴所属”。故本病每因肝气郁结,胃热壅滞而成。《医宗金鉴》治痈有分经脉依气血多寡立法之论。阳明为多气多血之经。大法血多者破其血,气多者则行其气。仙方活命饮乃治痈疡之首方,以行气活血、溃坚破结为主,具散瘀消肿,排脓生肌之效。此方立意与乳痈病位、归经及病机多所吻合,故余治乳  相似文献   

7.
陈跃玲 《光明中医》2007,22(10):76-77
乳痈是指乳房患痈肿脓疡,现代医学称本病为急性乳腺炎.是妇女常见的乳房疾病之一,好发于产后一周左右,或产后3-4周,尤以初产妇为多见.笔者数年来运用推拿疗法治疗本病,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一、乳痈乳痈有外吹乳痈与内吹乳痈二种.外吹乳痈患者为产妇,与哺乳有直接关系;内吹乳痈患者为孕妇,由胎气过旺而成.(一)外吹乳痈:病因:产妇乳头破损,外结黄盖,阻止乳汁外流;或产妇乳多、乳浓,乳络不通;或断乳后  相似文献   

9.
盆腔炎从“胞脉痈疡”论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女性盆腔附件属中医胞脉之系,其炎症与中医外科之体表疮疡、肿疡、溃疡及体内脏腑组织间的内痈、内疡可视为同属之类,故提出将现代医学中盆腔炎命名为中医学"胞脉痈疡";将外科"消、托、补"三大内治法则援用于"胞脉痈疡"的分期治疗中。  相似文献   

10.
中医药内外兼治乳痈35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中医药治疗乳痈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以中药内服配合揉抓排乳手法或火针洞式烙口加提脓药捻引流法治疗乳痈患者35例.结果:中药内服配合揉抓排乳手法或火针洞式烙口加提脓药捻引流法治疗乳痈均Ⅰ期治愈.结论:中医药治疗乳痈方法简便,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乳痈分内吹、外吹两种,妇女妊娠期发生的名内吹,产后发生的名外吹,本文讨论外吹,即现代医学的急性乳房炎。患者常为产后哺乳期妇女,初产妇尤多见。乳痈发病原因,中医学认为:①毒邪侵袭:《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论内外吹乳:“外吹者,由乳母肝胃气浊,更兼子吮乳睡熟,鼻孔凉气袭入乳房与乳凝结肿痛……”《疡科心得集》辨乳痈乳疽论:“有因新乳之子……含乳而睡,热气吹入乳房,凝滞不散,以致结核化脓而成者。”上面所说“凉气”、“热气”,即通常所称“毒邪”,实即致病细菌。热气即热毒;凉气类寒,寒郁化热亦成热毒;可认为二者指的都是热毒之邪,此为乳  相似文献   

12.
四妙汤是中医外科常用方剂之一,在《和剂局方》和陈自明的《外科精要》中名神效托里散。《本草纲目》谓本方:“治痈疽发背、肠痈、乳痈、无名肿毒,焮痈寒热,不问老幼虚实眼之,未成者内消,已成者即溃”。笔者在学习《外科正宗》一书时,感到其列症详,而论治精在加减运用四妙汤上,恰到好处。现就此书“肿疡主治  相似文献   

13.
外吹乳痈的推拿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吹乳痈是指哺乳期内乳房局部的急性疾病,现代医学叫"急性乳腺炎".在临床上也以此类乳痈为最多.自2001年以来,应用推拿治疗乳痈患者21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乳发治验     
周忠介 《河北中医》2002,24(8):585-586
乳痈为新产妇常见外科疾病之一 ,如果不及时治疗最易化腐酿脓。“痈之大者名发” ,故乳痈之甚者又称“乳发”。乳发与乳痈名异实同 ,乳痈失治可转化为乳发。乳发其病变范围广 ,病情临床表现严重 ,所以处理方法与一般乳痈不同。据临床观察分析 ,乳发之因多由乳痈治疗失时或失当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消痈乳康汤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消痈乳康汤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两次,配合外治法辅助治疗.结果 痊愈率达87.5%,平均治疗时间89.4d.结论 消痈乳康汤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6.
正乳痈可以分为内吹乳痈及外吹乳痈,妊娠期乳痈为内吹乳痈,哺乳期乳痈为外吹乳痈[1-3]。外吹乳痈变化较快,多以局部的红肿热痛伴发热为主要症状,治疗常以清热解毒为主,然而不可忽视产后多瘀、多虚、多寒的特性[4],陈鹏教授总结出在乳腺炎初起即乳痈郁滞期即以中药轻清郁热,截断病程,又不伤正。  相似文献   

17.
急性乳腺炎系乳房的急性化脓性感染疾病,属中医学“乳痈”范畴。中医把怀孕期间乳痈称为“内吹乳痈”,产后的乳痈称为“外吹乳痈”,既非孕期,又不是产后,所患乳痈称为“非哺乳期乳痈”。本文将临床最常见的“外吹乳痈”的辨证施护方法及临床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正> 传囊乳痈是产后哺乳期乳痈溃后的一种并发症.初起多由乳头破碎,外受风邪,内有肝胃蕴热,乳汁积滞,乳络受阻引起乳痈.继则因失治、误治或因乳房下垂,脓腔在下,溃口在上,引流不畅,脓液积聚,而成袋脓和传囊.因此脓液淋沥不尽,疮口久不愈合,而成瘘(窦道).笔者试将乳痈溃后,并发袋脓、传囊、成瘘(窦道)等,统称为传囊乳痈.现将本院从81年1月至82年12月收院治疗的16例较复杂的传囊乳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汤礼共 《光明中医》2007,22(4):26-27
乳痈西医称为急性乳腺炎,是产妇哺乳期小儿"隔奶"时常见病.笔者于2003年2月至今,对早期乳痈,全身症状较轻者,单用鹿角、麦芽煎;对全身症状明显者,用瓜蒌牛蒡汤加减,同时配合热敷,吸乳法共治疗26例早期乳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透脓散加味治疗产后缺乳66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透脓散出自《外科正宗》一书,由黄芪、当归、穿山甲、皂角刺、川芎组成,具有托毒溃脓的功效,前人多用于痈疡肿痛、正虚不能托毒等症。笔者临床用之治疗产后缺乳66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