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散剂是将原料药物与适宜辅料经粉碎后均匀混合制成的干燥粉末状制剂,分为口服散剂和外用散剂.本文通过查阅散剂的相关中医古籍文献,系统梳理散剂发展历史,将其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并总结宁波市中医院制剂室在中药散剂成产过程中,对制剂成品微生物水平进行有效控制的管理体会。方法:通过对中药散剂的制剂过程清洁程序管理,规范中药饮片的制剂前处理管理,加强粉碎设备的清洁养护工作管理及加强制剂人员的业务素质培训等几个方面分别展开探讨。结果与结论:宁波市中医院制剂室中药散剂成品的微生物合格率大大提高,为医疗机构制剂室的生产能力的提高及中药传统剂型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3.
丸、散剂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它是祖国医药学宝库的组成部分。汉·张仲景在《伤寒论》、《金匮要略》中共载方三百余首,法度严谨,制剂别具匠心,被后世称之为“经方之祖。”历代医家颇为重视中药的炮制与制剂。笔者仅就丸、散的制作,谈粗浅体会。散剂,是中医临床常用剂型之一。据了解,占临床用药的1/4。散  相似文献   

4.
本文梳理了中药散剂从萌芽、诞生、繁荣到临床应用逐步减少的历史沿革。列举了中药散剂内服、外用的临床应用。对散剂制备工艺进行概述,结合研究者们在散剂研究过程中的创新及建议,总结了包含 粉碎、干燥、混合、掩味及抑制挥发、灭菌的制剂工艺发展成果。探讨了贯穿中药散剂制剂工艺、质量标准、临床应用(如患者依从性)中制约散剂规模化生产的主要问题。展望了散剂将走入更多医院、家庭为患者解除病痛的发展趋势,以期提高散剂的制剂水平和质量控制,促进散剂的规范化、标准化发展。  相似文献   

5.
脐用升白散系纯中药制剂,以血竭、肉桂等力原料,经传统和现代加工工艺制取的散剂。以健脾和胃、温中散寒、回阳通脉为原则,外用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药粉剂敷脐配合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41例随机分为脐疗治疗组与中医综合疗法对照组,两组均予对症治疗,对照组予中药、中药制剂静滴、中药灌肠、中药离子导入;治疗组加用辨证选方之中药散剂敷脐。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粉剂敷脐配合中医综合疗法能有效地达到整体排毒、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目的,同时能降低尿蛋白,改善血液流变性。  相似文献   

7.
张巍云  梁鹦 《中成药》2004,26(9):i022-i023
中药散剂,是传统剂型之一,在我国最早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中已有散剂的记载.散剂的特点在古书中也早有论述:"散者散也,去疾病用之."即药物粉碎后,比表面积增大,具有易分散、奏效快的特点,并能产生一定的机械性保护作用.因此,散剂在现代药物制剂中仍有一席之地.如我院的自制制剂慢萎散,是根据我院消化科老专家的经验方研制而成.在临床应用中有独到的疗效.但是,由于医院制剂的生产条件、生产技术相对落后,为手工操作,而且制剂品种多,批生产量小,中药饮片染菌现象普遍,给散剂的质量控制带来一定的困难.按照2000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要求,中药散剂的口服制剂,其细菌总数每克不得超过30000个,霉菌总数不得超过100个.为了有效地控制散剂的卫生质量,笔者以慢萎散为例,对中药散剂的染菌途径进行了卫生实验检测.  相似文献   

8.
杨颖 《陕西中医》2007,28(1):104-105
安阳市中医院儿科是河南省中医管理局重点专科,其儿科煮散剂以疗效卓著,施治灵活和“廉、便、验”的特点在全省乃至全国享有盛誉。现将煮散剂介绍如下。1煮散剂是指将原药材粉碎成一定程度的颗粒,依据处方调配,以水或酒为溶媒,进行煎煮去渣得液的一种剂型[1]。煮散剂具备了散剂  相似文献   

9.
中药穴位透皮给药治疗冠心病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穴位透皮给药是中医外治法的特色。近年来,采用中药穴位透皮给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为进一步深入研究中药透皮给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作用与疗效,现综述如下。穴位透皮给药的制剂均以散剂、膏剂、贴膏为主。常用活血化瘀、宽胸理气、通络止痛等药物,选胸前阿是穴、心俞、膻中穴、厥阴俞、内关  相似文献   

10.
消肿止痛散是我院中医伤骨科多年来治疗跌打损伤性疾病的一种自制外用散剂,经10多年临床应用证明,本制剂不但对骨骼伤及软组织损伤所引起的局部肿胀疼痛等常见病有明显疗效,近年来治疗痛风性关节炎也取得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1处方白芷、天花粉、黄柏、大黄、片姜...  相似文献   

11.
中药散剂历史悠久,疗效确切,药材利用度高、节省药物资源、服用方便、起效迅速、易于加工、贮存简单,易被患者接受,是我国古老的剂型之一。文章通过追踪中药散剂的历史溯源,阐述散剂目前的研究现状,介绍了散剂的制剂方法、自身特色、临床在各科疾病的应用情况及存在问题。建议深度挖掘古籍中散剂经典名方、验方,探索其配伍思维和用药规律,进一步完善散剂的制备工艺,提升其制剂水平和质量控制,对提高临床使用率和疗效具有重要意义。结合中医药理论与实际,整合与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加强中药散剂的开发及应用,提高宣传力度,传承和发展传统散剂的自身特色优势,提高其临床使用率,拓宽其应用范围。散剂的广泛应用,可充分利用中药资源,对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中药散剂势必是中医药事业未来的一个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目前在医院的自制药品中经常用到的塑料包装有塑料瓶和小塑料袋。塑料瓶用于灌装液体制剂,塑料袋用于包装散剂和水丸等,制剂包装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制剂的质量,在制剂的塑料包装中存在的问题尚待解决。  相似文献   

13.
外用中医药制剂治疗烧伤的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将分别介绍近年外用中医药油剂、混悬及液体剂、膏剂、酊剂、散剂和膜剂六种烧伤剂型的配方,制备,临床应用及疗效.总结中医外用制剂的优势和不足,充分展示中医药外治烧伤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
本文根据中医治疗风热感冒的经验,运用现代中药制剂技术,设计了“银翘饮”口服液的生产工艺;制订了质量标准。该工艺克服了“散剂”、“片剂”的缺点,经过279例临床观察,总有效率达84.32%。  相似文献   

15.
李晓云 《河南中医》2009,29(4):334-334
运用小青龙汤加减治疗寒饮咳喘,按中医辨证分为初期、缓解期、恢复期,调整用药,并以散剂愈其后而巩固疗效,不失为汤剂、散剂合用的一种好方法。  相似文献   

16.
当归为常用中药,以当归为原料的制剂约十余种。本文对临床行之有效的当归注射剂、片剂、浸膏剂、冲剂、酒剂、膏剂、汤剂、丸剂、散剂、滴眼剂等制剂工艺及临床疗效作一介绍,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中医所称“衄血”,包括通常所说的鼻出血和牙齿出血两种病症。对于它们的治疗,内服汤剂每需根据不同病因进行辨症施治。笔者在临床上以枯矾制剂作为外用亦每能取得良好的疗效,现介绍于下: 1.制剂(液剂、散剂两种): 枯矾液:枯矾,加蒸馏水搅拌溶解,制成5%、10%和20%溶液(必要时加热助溶),过滤即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药煮散剂联合中医外治疗法治疗小儿泄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32例泄泻病患儿,根据中医辨证给予中药煮散剂水煎口服,并配合中医定向透药治疗及中药膏药穴位贴敷治疗,治疗3d后统计疗效。结果:治愈89例,好转43例,治愈好转率为100%。结论:中药煮散剂联合中医外治疗法治疗小儿泄泻疗效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比较逍遥散与同方汤剂治疗肝郁脾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42例肝郁脾虚证患者随机分为散剂组和汤剂组,其中散剂组20例,给予逍遥散,每次3 g,每日3次,口服;汤剂组22例,给予逍遥散同方汤剂,水煎服,每日1剂;两组疗程均为4周。分别于治疗前后记录两组患者中医症状评分,判定中医主要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降低,且散剂组优于汤剂组(P<0.01)。散剂组便溏不爽症状总有效率为80.00%,汤剂组总有效率为40.91%,散剂组明显高于汤剂组(P<0.05),其余症状的总有效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逍遥散及同方汤剂两种剂型均可改善肝郁脾虚证患者临床症状,但散剂疗效优于汤剂。  相似文献   

20.
曹鹏  赵云 《国医论坛》2011,26(4):45-45
火丹粉(苏药制字Z04000443)是我院的外用制剂,本制剂使用时用凉开水或丝瓜汁调匀成糊状外敷患处即可。为了有效控制本品的质量,确保其疗效,特制定本散剂主要药物的理化鉴定检测方法,从而为临床提供疗效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