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68例脑梗塞和25例对照者的血清睾酮(T_0)、雌二醇(E_2)及T_0/E_2比值,脑梗塞急性期男性E_2明显增高,女性T_0增高,男性T_0/E_2比值降低,女性T_0/E_2比值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脑梗塞恢复期男女各组T_0、E_2及T_0/E_2比值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本文对性激素与脑梗塞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作者对191例诊断为情感性精神病、精神分裂症、器质性精神病等住院精神病患者(男性70例、女性121例)进行三碘甲状腺氨酸(T_3)吸收试验,甲状腺素(T_4)测定及测定游离甲状腺指数(T_4/T_3:FTI)。检查结果如下:38例(20%)患者中有一种或多种的异常结果:11%T_3异常,9%T_4异常,7%FTI 异常,5例甲状腺机能亢进,7例甲状腺机能减退。女性(25%)甲状腺机能异常较男性  相似文献   

3.
脑梗塞患者性激素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68例脑梗塞和25例对照者的血清睾酮(T_0)、雌二醇(E_2)及T_0/E_2值,脑梗塞急性期男性E_2明显增高,女性T_0增高,男性T_0/E_2值降低,女性T_0/E_2值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脑梗塞恢复期男女各组T_0、E_2及T_0/E_2值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本文对性激素与脑梗塞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抗癫痫药物对甲状腺激素的影响,以往常常是在慢性患者与对照之间进行比较。本文是对新诊断为癫痫的患者,研究其单一抗癫痫药物治疗前及治疗时不同甲状腺指标及血液叶酸值的改变及其意义。全组31例,23例用 CBZ(Carbamazepine)治疗,8例用 VPA(Valproate)治疗。CBZ 组平均年龄35.8岁(17—73岁),平均随访期6.2月(1—12月);VPA组平均年龄27.1岁(16—46岁),平均随访期5.0月(3—10月)。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1、3、6、12月采血测定 T_3(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_4(甲状腺素)、FT_3(游离 T_3)、FT_4(游离 T_4)、rT_3(逆转型 T_3)、TSH(促甲状腺激素)、TBG(甲状腺素结合球蛋白)、T_3树胶吸收及血液叶酸值。结果发现 CBZ 组于治疗1月后 T_4、FT_4及 rT_3持续有意义的减低,3  相似文献   

5.
作者对103例(男63,女40)精神病患者和123例(男48,女75)正常健康人用血清T_2(T_4)-RlACPEG法测血清T_2、T_4的含量。结果表明:1.患者T_3、T_4含量测定值在正常范围内,与L,E Holliter等结论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帕瑞昔布(PS)对经颞、鼻蝶窦入路开颅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及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将择期行经颞、鼻蝶窦入路开颅手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A组、B组及C组,各30例。A组术前20min予以40mg PS静注,B组术毕予以40mg PS静注,C组术毕予以10mL生理盐水静注。比较三组术前(T_0)、术后2h(T_1)、6h(T_2)、12h(T_3)、24h(T_4)及48h(T_5)各时间点的疼痛评分(VAS)、焦虑评分(SAS)、血浆皮质醇(Cor)含量及血清β-内啡肽(β-EP)及术后不良反应。结果 T_1~T_4各时间点,A组及B组的VAS评分、SAS评分、β-EP及Cor浓度均显著低于C组(P0.05),且A组显著低于B组(P0.05);T_5时A组的β-EP及Cor浓度显著低于B组及C组(P0.05);术后48h内,A组、B组的颅痛定使用率及焦虑、躁动发生率均显著低于C组(P0.05)。结论 PS对经颞、鼻蝶窦入路开颅手术患者具有镇痛及抗焦虑作用,能够降低应激反应,且术前给药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颅内表皮样囊肿(EC)的临床与头颅MRI影像表现,以便提高诊断率。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0例EC的MRI表现。全部患者均进行了常规平扫序列T_1WI、T_2WI、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AIR)及弥散加权成像(DWI)、钆对比剂增强扫描(CE-MRI)检查。结果 20例肿瘤脑桥小脑角池12例(左侧7例,右侧5例),桥前池3例,脑实质内2例(右侧枕叶1例,左侧额叶1例,病灶均发生于皮质区或皮质下区),左侧外侧裂池1例,枕大池1例,四脑室1例。其中4例病灶同时受累桥前池、鞍上池、侧裂池及环池等多个脑池间隙;全部病灶均呈囊性改变;13例长T_1WI、长T_2WI信号,4例T_1WI、T_2WI为混杂信号,3例T_1WI、T_2WI均为高信号;11例T_2FLAIR序列检查结果均呈混杂信号,其内可见散在的絮状稍高信号影,6例为低信号,3例为稍高信号;DWI序列检查结果为19例高信号,1例低信号。结论 EC的MRI表现具有特征性,尤其是FLAIR及DWI序列MRI表现有助于对该病的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8.
Galen静脉血栓(附6例报告)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报告6例Galen静脉血栓,均有发病诱因。临床表现为意识障碍及尿便失禁(6例),高颅压(4例),抽搐或去脑强直(3例),智能障碍(3例),中枢热(2例),偏瘫或四肢瘫(2例),精神症状及不自主运动(1例)。头CT示双侧丘脑及底节区对称性低密度,MRI为长T_1、长T_2异常信号,急性期可见CT为高密度,MRI的T_1W、T_2W像均呈高信号的静脉与静脉窦血栓。经内科治疗3例死亡,1例痴呆、2例痊愈。  相似文献   

9.
例1女,36岁。右下肢痛觉减退3年,左下肢无力2年于1974年7月29日入院。查体:胸椎稍后突,右T_6以下痛觉消失,Babinski征(±)。左T_(6~7)平面痛觉减退,下肢肌力Ⅳ级,膝腱、跟腱反射活跃,肌张力增高,Babinski( )。胸椎平片及断层示T_(2~11)椎体及附件融合。T_(5~7)椎弓根间距增宽。管椎上行碘油造影见平T_9偏左呈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右美托嘧定(DEX)与睡眠-清醒-睡眠技术在脑功能区肿瘤唤醒麻醉的临床比较。方法前瞻性纳入40例脑功能区肿瘤病人,按数字表随机分为右美托嘧定麻醉组(DEX组)、睡眠-清醒-睡眠麻醉组(AAA组),每组20例。记录病人入手术室平静后(T_0)、开颅时(T_1)、唤醒前(T_2)、唤醒后5 min (T_3)、再次深度麻醉后15 min (T_4) 5个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以及T_0、T_3、T_4时血糖、乳酸值、皮质醇、IL-6。并记录清醒期间呛咳、躁动、恶心呕吐等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术后统计住院天数。结果相比较T_1,两组MAP在T3时均显著升高(P 0.05);相比较DEX组,AAA组在T_3时MAP显著增高(P 0.05)。两组T_2、T_3时心率均显著高于T_1时(P 0.05);DEX组T_1~T_4时心率均低于AAA组(P 0.05)。两组T_3、T_4时血糖、乳酸值、皮质醇、IL-6含量较T_0时显著升高(P 0.05)。与DEX组比较,AAA组在T_3、T_4时血糖、乳酸值、皮质醇、IL-6显著升高(P 0.05)。与AAA组比较,DEX组围术期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术后平均住院天数显著降低(P 0.05)。结论 DEX麻醉血流动力学更稳定,应激反应更小、唤醒期呛咳、躁动、恶心呕吐发生率更低,同时能够减少住院天数。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脑胶质瘤切除术患者脑氧摄取率(CERO_2)及脑脊液氨基酸的影响。方法选取脑胶质瘤切除术患者60例,以随机单盲法分为试验组、对照组,各30例。全麻基础上,试验组予以右美托咪定,对照组予以等量生理盐水。对比2组麻醉前(T_0)、气管插管时(T_1)、开颅时(T_2)、术毕时(T_3)的血流动力学(心率、平均动脉压)、CERO_2及术前、术后6 h、术后24 h的脑脊液氨基酸[抑制性氨基酸γ-氨基丁酸(GABA)、兴奋性氨基酸天门冬氨酸(Asp)、谷氨酸(Glu)]水平。结果试验组T_1、T_2时心率、平均动脉压水平较T0时降低,且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T_1、T_2、T_3时CERO_2水平较T0时升高,且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术后6 h、术后24 h的脑脊液GABA水平高于对照组,Asp、Glu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应用于脑胶质瘤切除术患者可升高CERO_2,维持血流动力学平稳,改善脑脊液氨基酸表达,起到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各期脑出血MRI诊断及信号演变特征,以提高对本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分析临床确诊的65例脑出血患者MRI影像资料。结果 65例中,超急性早期(6h内)3例,T_1WI为等信号,T_2WI为等信号,T_2Flair为稍低信号,DWI为低信号,周围无水肿;超急性晚期(6~24h)7例,T_1WI为稍低信号,T_2WI为稍高信号,T_2Flair为稍低信号,DWI为低信号,周围轻度水肿;急性期(1~3d)8例,T_1WI为等信号,T_2WI为低信号,T_2Flair为极低信号,DWI为极低信号,周围中度水肿;亚急性早期(4~7d)7例,T_1WI为外高中低信号,T_2WI为低信号,T_2Flair为低信号,DWI为低信号,周围重度水肿;亚急性中期(8~15d)11例,T_1WI为高信号,T_2WI为外高中低信号,T_2Flair为外高中低信号,DWI为外高中低信号,周围中度水肿;亚急性晚期(16~30d)7例,T_1WI为高信号,T_2WI为高信号,T_2Flair为高信号,DWI为高信号,周围轻微水肿;慢性期(1~2个月)7例,T_1WI为高信号,T_2WI为高信号,周围有黑环,T_2Flair为高信号,周围有黑环,DWI为高信号,周围有黑环,病变周围无水肿;残腔期(3个月以上)15例,T_1WI为低信号,T_2WI为高信号,周围有黑环,T_2Flair为低信号,DWI为低信号,病变周围无水肿。结论不同期别脑出血的MRI表现具有特征性,超急性期、急性期出血在T_2Flair、DWI均表现为低信号,而亚急性期出血在T_1WI表现为高信号,慢性期、残腔期T_2WI病变周围有低信号环为特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病(ACVD)患者甲状腺激素及皮质醇变化的机制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方法对62例ACVD患者进行急性期及恢复期血清甲状腺激素及皮质醇测定。结果:①62例ACVD患者血清T_3明显有低于对照组(P<0.001),rT_3及皮质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而T_4及TSH与对照组比较变化不明显(P>0.05);②ACVD重度受损组T_3及T_3/rT_3显著低于轻中度受损组(P<0.05),呈显著负相关,而rT_3及皮质醇显著高于轻中度受损组(P<0.01),呈显著正相关;③ACVD病变临近中线接近丘脑者T_3及T_3/rT_3显著低于皮层等部位病变者(P<0.05),而rT_3及皮质醇显著高于皮层等部位病变者(P<0.01);④ACVD急性期功能缺损程度越重者,T_3/rT_3及皮质醇变化越明显,预后不良;⑤随着病情恢复,T_3及T_3/rT_3明显升高(P<0.01),而rT_3及皮质醇明显降低(P<0.05),而T_4及TSH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ACVD后机体的保护性应激性反应等直接或间接引起下丘脑——垂体功能改变,可能是T_3、T_3/rT_3降低,而rT_3及皮质醇升高的主要原因,可把T_3/rT_3及皮质醇值作为判断病情、估计预后的主要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病(NMOSD)和多发性硬化(MS)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及甲状腺自身抗体的差异。方法检测37例NMOSD患者(NMOSD组)及27例MS患者(MS组)三碘甲腺原氨酸(T_3)、甲状腺素(T_4)、游离T_3(FT_3)、游离T_4(FT_4)、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以及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的阳性率,并选择52名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比较三组间甲状腺激素水平及甲状腺自身抗体的差异。结果 NMOSD组T_3、FT_3水平均显著低于MS组和正常对照组(均P0.05)。MS组和正常对照组间T_3、FT_3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三组间T_4、FT_4、TSH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NMOSD组TPOAb、TGAb阳性率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5)。与MS组比较,NMOSD组TGAb阳性率显著升高(P0.05),两组间TPOAb阳性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S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TPOAb、TGAb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NMOSD患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较MS患者更低,合并甲状腺抗体阳性率更高。  相似文献   

15.
1983年Rongel-Guerra等报导的双相抑郁病人颞叶及额叶核磁共振(NMR)研究表明,锂治疗前质子T_1松弛时间(proton T_1relaxation time)异常增长而锂治疗后开始正常。由此,本文作者假设双相抑郁病人血红细胞可以反映NMR质子T_1松弛时的变化。方法:用RDC标准评定8例抑郁症病人(6例双相、2例单相)。于锂治疗前及治疗1/0周后分别取血样。每例锂剂量为900~180mg/日,于锂治疗第一周后与确定第二质子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大脑静脉系统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thrombosis,CVT)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主要是磁敏感加权成像及T_2*梯度回波序列。方法收集我院11例大脑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病例(6例皮质静脉血栓,4例静脉窦血栓,1例皮质静脉合并静脉窦血栓),分析其病因及影像学特点。结果 11例CVT女3例,男8例,平均年龄(40±21)岁。头部CT及MRI示不同脑叶出血性梗死、窦汇高密度、横窦束带征、静脉窦高信号等。MRV和全脑血管造影术(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示静脉窦血栓形成,皮质静脉血栓或横窦乙状窦先天发育不良。头部MRI的SWI和T_2*序列示静脉窦血栓或皮质静脉区血栓,2例未发现异常。6例SWI和T_2*序列显示静脉血栓一致。2例SWI和T_2*序列阴性病例通过MRV或DSA诊断。结论 CVT是颅内静脉系统的血栓栓塞性疾病,多见于中青年,头部MRI的SWI像和T_2*序列对于皮质静脉血栓诊断非常重要,对于静脉窦血栓形成病例有很大帮助。T_2*和SWI序列可作为颅内静脉血栓形成的常规检查。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T_2加权像(T_2WI)、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air)与磁共振(MRI)三维双翻转恢复序列(3D-DIR)对多发性硬化(MS)患者脑内病变的检测能力。方法收集23例MS患者,采用3.0T MRI分别对23例颅内病变患者行T_2WI、Flair及3D-DIR序列扫描,比较三种序列对MS患者颅内不同部位病变的检出率。结果在总体病灶中,3种方法对皮质病灶及近皮质病灶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_2WI和Flair序列相比,3D-DIR对皮质病灶及近皮质病灶的检测更敏感。结论应用MR3D-DIR序列可以提高MS患者皮质病变及近皮质病变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在颅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8例颅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术前2组均行咪达唑仑、维库溴铵、芬太尼、丙泊酚麻醉诱导;术中观察组行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维持,对照组行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维持。监测2组患者麻醉诱导前即刻(T0)、气管插管前即刻(T_1)、气管插管后即刻(T_2)、切皮即刻(T_3)及拔管即刻(T_4)的HR及MAP;评价患者的苏醒质量;同时,监测患者的脑氧代谢指标。结果2组患者T_1时的HR及MAP指标值较T0时均下降(P均0.05);而在其他时刻,观察组HR及MAP指标值较T0时刻均无明显波动(P均0.05);但在T_3、T_4时刻,对照组HR及MAP指标值均高于T0时刻及观察组(P均0.05)。观察组平均术后睁眼时间、睁眼到定向力恢复时间及拔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均0.05)。另外,监测期间,观察组脑氧代谢指标均无明显波动(P均0.05);但对照组在麻醉维持后30min及麻醉药停用后5min,脑氧代谢指标与诱导前及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在颅脑手术中应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能有效保证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脑氧代谢的稳定,且患者苏醒较快,能更好满足手术要求。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轴位磁共振成像(MRI)对脑桥梗死患者的椎动脉和基底动脉横截面进行分析,探讨脑后循环血流动力学变化对脑桥梗死患者的预后影响。方法 对33例脑桥梗死患者的椎动脉、基底动脉的轴位MR影像进行放大,测量其T_2像圆形黑影直径,并以此作为动脉内径值。T_1像圆形黑影直径为动脉轴流(快血流)横截面直径,将T_1、T_2像圆形黑影不显率及某些同形等(高)信号环的发生率作为慢血流的标志,然后分别进行分析比较。另以76例非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T_2加权像显示,脑桥梗死组左、右椎动脉及基底动脉平均内径分别为(2.75±0.93)mm、(2.58±1.06)mm及(2.95±0.59)mm,小于对照组的(3.58±0.97)mm、(3.01±0.98)mm及(3.55±0.83)mm,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T_1加权像显示,脑桥梗死组各轴流直径为(1.96±0.84)mm、(1.80±0.89)mm及(2.04±O.8)mm,与对照组比较[(2.84±0.94)mm、(2.65±0.81)mm及(3.10±0.89)mm]差异亦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脑桥梗死组和对照组T_1像圆形黑影边周等(高)信号环发生率均大于T_2像。结论 脑桥梗死患者具有椎动脉、基底动脉狭窄及血液轴流减少的倾向。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磁敏感成像(SWI)技术在脑微出血(CMBs)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附属连云港中医院2017-01—2018-12经临床及影像学检查确诊的CMBs患者80例,均行磁共振(MRI)常规序列(T_1WI、T_2WI、T_2FLAIR、DWI)及磁敏感成像(SWI)序列检查,探讨MRI常规序列与SWI序列在CMBs检出方面的差异,同时观察CMBs发生部位差异。结果 SWI序列检出CMBs病灶328个,DWI序列(b=1000)检出率为43.3%,T_1WI检出率为9.8%,T_2WI检出率为15.5%,T_2FLAIR检出率为18.9%,SWI序列对于CMBs的检出率明显高于MRI常规序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MBs病灶发病部位以基底节区为最多,依次为皮层及皮层下、丘脑、脑干、小脑。结论 SWI序列能够高效显示CMBs,且具有特征性表现,监测方面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