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李晓教授认为不寐病机总属“阳盛阴衰,阴阳失调”,与气虚、痰滞及脏腑功能失调密切相关,且临床上常气虚、痰滞夹杂致病。李晓教授在临床上运用益气化痰法治疗不寐病,疗效显著。文章通过介绍李晓教授对不寐病病因病机的理解及运用益气化痰法治疗不寐病的经验,为临床治疗不寐病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中医治疗不寐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耿洪娇 《河南中医》2016,(10):1758-1761
外感、内伤皆可导致不寐,不寐病机复杂,后世医家发展了脏腑学说及五脏神理论,更全面认识不寐病机,体现了不寐病机的复杂性,突出了中医治疗不寐辨证论治的准确性。中医药治疗失眠疗效确切,副作用少,治疗前景广阔,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但中医药治疗不寐仍有很多不足,如对病机认识不能明确、统一,治疗亦各有侧重,缺乏统一的治疗标准。治疗组方多倾向于大方、复杂方,对《黄帝内经》及《伤寒论》中经典方剂研究及单方运用较少,应进一步完善不足,充分发挥中医药治疗不寐的优势。  相似文献   

3.
从《内经》谈不寐病机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理清不寐的病机以及可行的治疗方案。方法:以《内经》中对不寐的阐释为主要依据,分析不寐之病机,在探讨不寐治疗方案基础上,以实例佐证。结果与结论:不寐的病机实际就是卫气行于阳而不得入于阴,继而导致阳气盛,阴气虚。对不寐的治疗,应当根据《内经》对失眠阐述的病机进行辨证治疗,方能收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4.
通过查阅古籍和检索近十年不寐的相关文献,发现不寐病因病机虽复杂多样,但总与五脏相关,治疗上以调理五脏气血阴阳平衡为出发点,可得到显著疗效,且副作用少,复发率低;现代医学主要通过口服镇静催眠类药物来治疗,若长期服用易产生宿醉状态,影响白天生活,对药物依赖性强,甚则损害肝肾功能,因此,中医治疗不寐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5.
董老结合前人经验,摸索出治疗不寐病的诸多经验方,董老认为不寐病由多种病因引起,对于阴虚所致的不寐病,自拟常用方"养阴枣仁安神汤"有养阴清热安神的功效,治疗阴虚不寐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王志红 《河北中医》2005,27(5):357-357
不寐临床颇为常见。西医治疗离不开镇静安神药,但往往初用时效果好,日久易产生依赖,且易有一定副作用。中医治疗不寐有明显优势,无任何副作用,易被人们接受。兹介绍安神饮辨证施治不寐体会。  相似文献   

7.
目的:学习董秋梅教授以调和营卫为主、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治疗不寐的经验。方法:通过跟诊学习,对董秋梅教授治疗不寐的经验进行总结,并举验案三则进行分析。结果:领会治疗不寐的思路与方法。结论:以调和营卫为主、辨病与辨证结合治疗不寐可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8.
不寐证是临床中常见的内科疾病。本文从冯明清教授多年辩证诊治不寐证的验案入手探析其对不寐证病因病机、病位病性认识及治则治疗经验。导师认为本病病因病机多由脾胃失司而致,病位病性多见脾胃虚实夹杂证候,从而在治则治疗上应本着顾护脾胃调理营卫平和的总纲。其对该病的认识和临证经验多丰富了对不寐证的治疗思路,值得临床工作者借鉴和学习。  相似文献   

9.
总结韩祖成从心、肝论治不寐病的经验。不寐病病位主要在心,与肝脏关系密切。韩祖成认为情志不畅是不寐病的关键病因,心神受扰是基本病机,进而导致阳盛阴衰,阴阳失交出现不寐。临床上韩老师通过审证求因,辨证论治,从中医整体观念出发,自拟方剂解郁安神方、理气安神方、五心简方,分别治疗肝经郁热证、肝郁脾虚证、心火亢盛证型不寐,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是儿童常见的精神疾病,临床发现多数患儿存在不同程度的睡眠问题,即中医所称的"不寐"。"不寐"致患儿心神失守,影响患儿认知,导致记忆力下降、脾气暴躁、冲动易怒,加重ADHD患儿核心症状。临床中以肝阳上亢者最易出现"不寐",而"不寐"病位在心,故治疗时着重平肝潜阳、养心安神,可有效提升患儿睡眠质量,提高认知能力,改善注意力不集中及冲动的症状。  相似文献   

11.
不寐为临床常见病,名老中医浦家祚教授善用调和法治疗不寐。本文试从调和法的理论渊源、不寐的病因病机及浦老调和法治疗不寐的经验等方面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12.
不寐是当今社会普遍存在的健康问题,张喜奎教授多年来在临床上对不寐患者的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总结张喜奎教授治疗不寐的临床经验。其认为不寐病机主要为阴阳不交、心肾不交、肝气郁结、少阳枢机不利、热扰胸隔导致心神不宁。临床可根据辨证情况分别治以滋阴潜阳、滋阴降火、疏肝解郁、和解少阳、调和营卫等方法,同时治疗中更加注意强调顾护胃气,随症加减,在不寐病的治疗中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不寐症的发病率逐渐升高,人们对不寐的认识也更加深刻。不寐的具体表现有失眠、易醒、睡眠质量不足等,长期的不寐会导致健忘、乏力、精神不振,影响生活质量。着重分析运用桂枝汤治疗营卫失和型不寐的医案,对不寐具体病因、病机、临床治疗思想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4.
中医学认为睡眠多受神的主宰,五神不能安舍于五脏可引起不寐病的发生。五神脏理论的运用开拓了中医治疗不寐病的思路。本文基于五神脏理论探讨中医疗法在不寐病治疗中的应用,旨在为该病的治疗提供诊疗思路。  相似文献   

15.
赖新生教授治疗不寐有独到见解,认为阴阳失调是不寐主要病机,其临证以辨证论治为准则,通督养神、引气归元为治疗要法,针药结合治疗不寐,临床有较高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不寐亦称“失眠”或“不得眠”、“不得卧”、“目不暝”.是指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病证.不寐的临床表现是多种形式的,有的是难以入寐,有的是寐而易寤,而有的是寐而不稳,或寤后不能再寐,甚至整夜不能入寐.不寐一病,病在心,病源在肝肾,与肺脾(胃)有关,故不寐可从五脏论治.  相似文献   

17.
从不寐病因病机的论述入手,搜集相关文献,并总结不寐的治疗进展,同时探讨未来治疗不寐的新方向,为不寐的深层次研究提供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18.
钮静  申青艳 《北京中医药》2019,38(3):239-241
韦云教授独创"三分法",运用中医药治疗不寐病,临床疗效显著。通过理论梳理及病案总结,介绍"三分法"治疗不寐病的辨治思路,以更好地总结、继承、发扬韦云教授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  相似文献   

19.
介绍汤毅教授治疗不寐的学术思想。汤教授运用辨证、辨体、辨病的三维辨治疗法治疗不寐。辨体调理灵活应用,辨证治疗注重调理脾胃,辨病用药特色辛散升发。阐述了助眠汤剂煎服法的特殊要求,善于应用助眠颗粒剂。  相似文献   

20.
周芳 《河南中医》2011,31(9):979-980
邱明义教授治疗不寐时辨证与辨病相结合,调理脏腑之阴阳,除施方处药外还十分注重患者自我精神调摄的作用.以柴胡温胆汤治疗胆胃不和、痰热内扰型不寐,以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少阳邪气弥漫型不寐,以丹栀逍遥散治疗肝郁化火型不寐,以黄连阿肢汤治疗阴虚火旺、心肾不交型不寐,均获佳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