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间充质干细胞-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2(MSCsFGF2)基因治疗对脂多糖诱导的急性肺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 40只雄性C57/B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急性肺损伤组、MSCs组、MSCs-FGF2组,每组10只。应用脂多糖建立小鼠急性肺损伤模型,观察4组小鼠肺组织病理改变、计算肺损伤评分、计算肺组织湿重与干重比值,计数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中性粒细胞数量,实时PCR方法检测小鼠肺组织FGF2 mRNA表达,Western印迹法测定小鼠肺组织FGF2蛋白表达,ELISA法测定小鼠BALF中TNF-α和IL-6浓度。结果与急性肺损伤组小鼠比较,MSCs-FGF2组小鼠肺组织病理改变明显减轻、肺损伤评分明显降低(P0.05)、肺组织湿重与干重比值明显降低(P0.05)、BALF中中性粒细胞数量明显降低(P0.05)、肺组织FGF2 mR NA及蛋白表达量明显增加(P0.05)、BALF中TNF-α和IL-6浓度明显降低(P均0.05)。结论 MSCs-FGF2基因治疗对脂多糖诱导的急性肺损伤小鼠有确切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藤黄酸(GA)对脂多糖(LPS)所致小鼠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尾静脉注射LPS(4 mg/kg)建立小鼠急性肺损伤模型。实验将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模型组(model组)、藤黄酸组(GA组)和藤黄酸预处理组(GA+LPS组),6 h后测定肺湿/干重比值(W/D);检测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检测肺泡灌洗液(BALF)中蛋白含量和白细胞计数;ELISA检测肺匀浆中白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结果模型组小鼠肺W/D、MPO活性、BALF中蛋白含量和白细胞数量均增加,肺组织IL-1β和TNF-α水平升高(均P0.01);藤黄酸预处理可减轻LPS引起的以上指标变化(均P0.05)。结论 GA可减轻LPS诱导的急性肺损伤,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肺组织IL-1β和TNF-α的含量、抑制中性粒细胞在肺部的聚集和减轻肺部水肿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后期过敏原刺激对小鼠气道炎症及AHR的影响。方法 6~8周龄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Mock组、RSV组、OVA组及R+O组。检测各组小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细胞总数及分类计数;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肺部病理损伤;全身体积描述记法检测小鼠气道反应性;ELISA检测BALF中IL-4、IL-5、CXCL10、CCL5、CCL20的水平。结果 R+O组小鼠BALF中炎症细胞总数、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分类计数较其他3组均显著增高(P0.05);R+O组小鼠肺组织病理评分及AHR较其他3组亦显著增高(P0.05);BALF中各处理组IL-4、IL-5较Mock组明显增高(P0.05),但处理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R+O组CXCL10水平较其他3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 RSV感染后期接受OVA刺激可致CXCL10表达增加,进而促使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募集,加重小鼠气道炎症及AHR。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纤维胶凝素(ficolin)在poly(I:C)联合LPS刺激诱导的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6~8周龄SPF级C57BL/6小鼠和ficolin基因敲除小鼠分别随机分组,连续2 d滴鼻50μg/d poly(I:C),然后50μg/d滴鼻LPS 1 d,构建poly(I:C)和LPS联合刺激诱导的急性肺损伤小鼠模型,单独刺激或滴鼻PBS为对照组;HE染色检测肺组织病理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每组小鼠肺组织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的比例变化;Western blot检测每组小鼠肺组织和RAW264.7细胞中C3的表达变化和活化情况。结果:成功建立了poly(I:C)联合LPS刺激诱导的急性肺损伤小鼠模型。联合刺激组小鼠肺脏病理损伤加重,肺泡融合和弥漫性损伤,大量炎症细胞浸润;其中中性粒细胞和间质巨噬细胞比例显著提高,肺泡巨噬细胞比例显著降低。联合刺激增加小鼠肺组织和RAW264.7细胞中补体C3的表达和酶解活化,而敲除ficolin可明显降低联合刺激诱导的C3活化,并减少间质巨噬细胞募集和肺泡巨噬细胞耗竭,改善急性肺损伤。结论:Ficolin可通过激活补体加重poly(I:C)联合LPS刺激介导的肺脏炎症和急性肺损伤,是重症肺炎潜在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白藜芦醇(RSV)通过减弱中性粒细胞迁移和浸润改善脂多糖(LPS)诱导的急性肺损伤(ALI)。方法 :将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RSV组、模型组及模型+RSV组(LPS+RSV),模型组和LPS+RSV组采用LPS诱导小鼠ALI模型,RSV组和LPS+RSV组以40 mg/kg RSV灌胃,连续灌胃7 d。末次给药后,收集小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检测BALF中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和蛋白含量,评估肺组织髓过氧化物(MPO)活性,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损伤,检测肺组织和BALF中炎症细胞因子、趋化因子的表达。体外培养中性粒细胞,分别以1μg/mL LPS、1μg/mL RSV处理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中性粒细胞凋亡、趋化因子受体(CXCR2、Mac-1)表达,活性氧荧光探针(DCFH-DA)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评估中性粒细胞趋化性和迁移能力,免疫印迹检测核因子NF-κB p65磷酸化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LPS+RSV组BALF中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数、蛋白量、TNF-α、IL-6及CXCL2表达降低,肺组织MPO活性、TNF-α、IL-1β、IL...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山柰酚是否通过下调转录因子NF-κB信号通路的表达而保护感染猪源甲型H9N2流感病毒引起急性肺损伤的小鼠。方法:猪源甲型H9N2流感病毒感染BALB/c小鼠建立急性肺损伤模型,山柰酚干预后检测肺湿重与干重比,观察肺组织的病理学变化,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内炎性细胞数量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含量同时检测肺组织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以及丙二醛(MDA)含量,Western blot检测小鼠肺内NF-κB P65的表达,ELISA检测小鼠肺组织匀浆细胞核提取物中NF-κB P65和NF-κB P50的核转位。结果:山柰酚能降低小鼠死亡率,改善肺组织的病理学变化和肺水肿程度,并能降低肺内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等炎性细胞的数量同时降低TNF-α、IL-6、IL-1β和MDA的含量,抑制MPO的活性并升高SOD的活性。另外,山柰酚可以下调NF-κB P65的表达增加细胞核提取物中NF-κB P65和NF-κB P50的核转位。结论:山柰酚通过下调NF-κB信号通路的表达从而降低猪源甲型H9N2流感病毒所致急性肺损伤小鼠的炎症程度和氧化应激损伤,最终减轻流感病毒所致的急性肺损伤。  相似文献   

7.
1-磷酸鞘氨醇受体2抑制脂多糖诱导的急性肺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1-磷酸鞘氨醇受体2(S1P2R)对脂多糖(LPS)诱导的急性肺损伤(ALI)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野生小鼠和S1pr2-/-小鼠经气管滴注LPS,建立急性肺损伤动物模型。LPS注射24 h时观察肺组织的病理改变,测定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的蛋白浓度、总细胞数、中性粒细胞的比值及TNF-α、IL-6细胞因子的表达。为了观察S1P2R在肺损伤中的作用机制,LPS注射10 min前野生小鼠和S1pr2-/-小鼠经尾静脉注射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L-NAME,LPS注射12 h时,再观察肺的病理组织学变化以及BALF中的蛋白浓度,总细胞数及TNF-α、IL-6细胞因子表达的变化。结果: 与野生小鼠比较,S1pr2-/-小鼠恶化LPS诱导的急性肺损伤,BALF中的蛋白浓度、总细胞数,中性粒细胞比值及炎症细胞因子表达显著增加。而L-NAME的预处理显著抑制在S1pr2-/-小鼠LPS诱导加重的急性肺损伤。结论: S1P2R通过抑制NO合成,维持血管屏障,从而抑制急性肺损伤。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白藜芦醇在脂多糖(LPS)诱导的急性肺损伤(ALI)小鼠中的作用,以及白藜芦醇对小鼠肺组织NOD样受体蛋白3(NLRP3)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小鼠分为对照组,ALI模型组(经气管滴注5 mg/kg的LPS建立小鼠ALI模型),白藜芦醇干预组(经腹腔注射30 mg/kg白藜芦醇,2 h后,经气管滴注5 mg/kg的LPS)。检测小鼠呼吸功能;HE染色及病理评分观察小鼠肺组织形态的变化;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总蛋白、总细胞数及中性粒细胞数目,并观察中性粒细胞的活化; ELISA检测BALF中IL-1β和IL-18的蛋白水平;real-time PCR检测小鼠肺组织IL-1β、IL-18、nlrp3、asc及pro-caspase-1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IκB的蛋白表达。结果白藜芦醇可改善ALI小鼠的呼吸功能;减轻LPS诱导的肺部病理损伤;降低ALI小鼠BALF中IL-1β和IL-18的蛋白水平(P0.05);减少ALI小鼠肺组织NLRP3、ASC、pro-caspase-1的表达,增加IκB的蛋白表达(P0.05)。结论白藜芦醇可能抑制NLPR3炎性反应小体活化后产物的表达,最终可减轻LPS诱导的小鼠ALI。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西乐葆对重症肺炎小鼠炎症反应及肺组织中膜联蛋白A1(ANXA1)/N-甲酰肽受体(FPR2)通路的影响。方法:采用肺炎克雷伯杆菌感染构建重症肺炎小鼠模型。选用BALB/c小鼠12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西乐葆低剂量组(1.5 mg/kg)、西乐葆中剂量组(3 mg/kg)、西乐葆高剂量组(6 mg/kg)和地塞米松组,每组20只。分离并计数肺泡灌洗液(BALF)中的炎症细胞;测定小鼠肺指数和肺组织湿重/干重(W/D);ELISA法检测肺组织中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和IL-6、IL-1β、TNF-α水平;HE染色检测肺组织病理学变化;TUNEL法检测肺组织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ANXA1、FPR2蛋白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肺组织结构破坏严重,肺泡大小不等,肺泡间隔增厚,可见明显充血,并伴有大量炎症细胞浸润,小鼠肺指数、细胞凋亡率、W/D、MPO活性、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巨噬细胞数量及IL-6、IL-1β、TNF-α水平显著升高(P<0.05),ANXA1、FPR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西乐葆各剂量组及地塞米松组小鼠肺泡壁和肺泡间隔结构得到一定程度的修复,炎症细胞浸润减少,小鼠肺指数、细胞凋亡率、W/D、MPO活性、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巨噬细胞数量及IL-6、IL-1β、TNF-α水平显著降低(P<0.05),ANXA1、FPR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西乐葆可明显促进ANXA1/FPR2通路表达,减轻重症肺炎小鼠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0.
亚硝酸钠减轻脂多糖诱导的小鼠急性肺损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明确亚硝酸钠对急性肺损伤(ALI)的治疗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用脂多糖(LPS4mg/kg)气道滴入制备小鼠ALI模型。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LPS模型组、亚硝酸钠4.8nmol/L、48nmol/L、480nmol/L治疗组。测定肺湿/干重比值、肺通透性,常规细胞形态学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白细胞数量变化,苏木精曙红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改变,用试剂盒检测肺组织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一氧化氮(NO)含量及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结果:腹腔注射4.8nmol/L、48nmol/L亚硝酸钠可明显降低LPS诱导的ALI小鼠肺湿/干重比值;减少BALF中的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的比例;降低肺毛细血管通透性;改善肺组织病理变化;降低肺组织TNF-α/IL-10比值、抑制总NOS活性及诱导型NOS(iNOS)活性的增加。480nmol/L亚硝酸钠对LPS诱导的ALI小鼠肺组织上述指标除NOS活性外,均无显著影响(P0.05)。与对照组相比,480nmol/L亚硝酸钠显著增加了肺组织NO水平。结论:低、中剂量亚硝酸钠能够对抗LPS诱导的小鼠急性肺损伤,低剂量亚硝酸钠还原产生的NO对iNOS活性的抑制及下调TNF-α/IL-10比值可能在ALI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丹酚酸B(SAB)能否减轻脂多糖(LPS)诱导的急性肺损伤。方法将48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气管滴注LPS)、SAB低/中/高剂量干预组、莱菔硫烷阳性对照组,检测肺湿/干重比(W/D)值;检测肺泡灌洗液(BALF)中蛋白浓度;HE染色法评价肺组织病理损伤;ELISA检测BALF中TNF-α、 IL-1β和IL-6的含量,检测肺组织MPO、SOD的活性和MDA含量;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中Nrf2、NQO1、HO1、Keap1、NF-κB及p-NF-κB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肺组织产生病理性变化,W/D值、BALF中蛋白质浓度、炎性细胞因子含量明显升高(P0.05),急性肺损伤模型建立成功。与模型组比较,SAB干预组的各指标值发生显著变化(P0.05);减轻LPS诱导的急性肺损伤小鼠氧化应激,且呈浓度依赖性增强,同时降低Keap1的表达(P0.01);升高Nrf2、NQO1和HO1的表达(P0.01);抑制LPS诱导的NF-κB的表达和NF-κB的磷酸化。结论 SAB可以减轻LPS诱导的小鼠急性肺损伤。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resveratrol)对急性肺损伤(ALI)小鼠肺泡上皮钠离子通道(ENaC)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对照(control)组、LPS组、RES组和PP242组,每组6只。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BCA法测肺泡灌洗液(BALF)中蛋白含量,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炎性因子水平;流式细胞计量术检测BALF中性粒细胞比例;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α-ENaC蛋白表达和SGK1磷酸化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肺组织α-ENaC mRNA转录水平。结果 1)与对照组相比,LPS组肺组织损伤明显,BALF中性粒细胞比例、蛋白含量和炎性因子水平明显升高(P0.05),肺组织α-ENaC表达和SGK1磷酸化水平显著下调(P0.05);2)与LPS组相比,RES组肺损伤明显减轻,BALF中性粒细胞比例、蛋白含量和炎性因子水平明显降低(P0.05),伴α-ENaC表达和SGK1磷酸化水平显著上调(P0.05);3)与RES组相比,PP242组肺损伤明显加重,BALF中性粒细胞比例、蛋白含量和炎性因子水平明显升高(P0.05),同时伴α-ENaC表达和SGK1磷酸化水平显著下调(P0.05)。结论 SGK1介导的α-ENaC上调机制参与了RES对ALI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黄岑苷干预对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大鼠肺组织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表达的影响。方法 SD大鼠45只,随机分为对照组、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组(TRALI)和黄岑苷干预组(造模前3d,每日经腹腔注射0.2ml的黄芩苷溶液,50mg/kg),每组15只。制模完成后处死大鼠,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学改变,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检测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比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各组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IL-10、IL-1β、TNF-α的含量。免疫组织化学与Western bolt检测大鼠肺组织中iNOS的表达。结果 TRALI组大鼠肺组织肺泡间隔增厚、肺间质充血及肺泡腔可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正常组大鼠肺组织结构清楚,肺泡壁结构完整,肺泡内未见炎性细胞渗出。TRALI组BALF细胞总数与中性粒细胞比例、IL-10、IL-1β与TNF-α的含量比正常组显著升高,给予黄岑苷干预后,则显著降低。TRALI组大鼠肺组织iNOS阳性表达水平显著升高,给予黄岑苷干预后,则显著降低。结论黄岑苷对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与降低肺部炎性因子表达减轻炎性反应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短期香烟烟雾暴露联合poly(I:C)刺激对小鼠肺部免疫应答及干扰素表达的影响。方法:BALB/c小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熏烟组、poly(I:C)组和熏烟联合poly(I:C)组。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总细胞数及细胞分类计数;普通光镜下观察各组细胞形态;荧光定量PCR检测肺组织细胞因子、趋化因子和干扰素及干扰素刺激基因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熏烟联合poly(I:C)组总细胞数计数、巨噬细胞与中性粒细胞计数明显升高(P<0.05),且熏烟联合poly(I:C)组巨噬细胞计数高于poly(I:C)组;与poly(I:C)组比较,熏烟联合poly(I:C)组小鼠气道灌洗液巨噬细胞体积较大,呈圆形或不规则形,细胞质较多空泡;与对照组相比,熏烟联合poly(I:C)组小鼠肺组织中性粒细胞趋化因子CXCL1(P<0.05)、CXCL2(P<0.01)和淋巴细胞趋化因子CCL2(P<0.01) mRNA表达升高,肺组织IL-1β、IL-6、TNF-α 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1),肺组织IFN-β(P<0.01)、IFN-γ(...  相似文献   

15.
探索酸性物质吸入性肺损伤的机制。120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稀盐酸(HCl)吸入组和生理盐水(NS)吸入组。实验小鼠经导管滴注0.1mol/L HCl/NS(1μl/g体重)至左肺,吸入后30min、2h、6h和24h分别检测小鼠的呼吸功能(Penh)(除外30min、肺湿干重比值(W/D)、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的白细胞计数和蛋白浓度,观察肺组织病理学改变;免疫组化研究小鼠左肺炎性细胞浸润变化;免疫印迹检测小鼠左肺肺组织炎性因子水平。12hHCl组的呼吸功能(Pehn)严重受损(P0.01vs NS组),肺W/D明显高于其它时间组(P0.05)和对照组(P0.01vs NS组);BALF蛋白含量和白细胞总数在6hHCl组达到峰值(P0.05vs其它时间组,P0.01vs NS组);炎性因子IL-1β、TNF-α、NF-κB和IL-6在左肺组织中表达随HCl刺激时间逐渐升高,12h后表达量降低,24h时继续下降;HCl刺激30min即出现嗜中性粒细胞肺组织浸润,而巨噬细胞和T淋巴细胞出现相对较晚。研究通过吸入稀盐酸模拟吸入性肺炎小鼠模型,发现吸入性肺炎早期即有大量炎性因子,随后出现白细胞升高而巨噬细胞增多出现较晚;大量炎性因子均参与了整个疾病发生发展过程。另外,实验经气管单侧滴注法获得单侧吸入性肺炎的模型,更符合临床吸入性肺炎的特点,为临床深入研究吸入性肺炎制作了很好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在减轻脂多糖(LPS)致大鼠急性肺损伤(ALI)中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脂多糖组(LPS组,腹腔注射LPS 5 mg/kg)和右美托咪定+脂多糖组(LD组,腹腔注射右美托咪定25μg/kg+LPS 5 mg/kg)。6 h后,收集左肺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ELISA检测BALF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取右肺组织进行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学变化,并进行肺损伤评分;计算肺组织湿重/干重(W/D)的比值;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中HGMB1、TLR4和TLR2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LPS组中肺损伤评分、W/D比值、BALF中IL-1β、IL-6、TNF-α的含量明显升高(P0.05),且肺组织中HMGB1,TLR2,TLR4的表达上调(P0.05);与LPS组相比,LD组中各指标变化显著减轻(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能够减轻LPS致大鼠急性肺损伤,可能与HGMB1和TLRs蛋白表达的抑制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Wortmannin对急性肺损伤模型小鼠肺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核转录因子-кB(NF-кB)表达的影响。方法 3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急性肺损伤组和Wortmannin处理组。采用腹腔注射LPS(10 mg/kg)建立小鼠急性肺损伤模型,对照组腹腔注射同体积的生理盐水,Wortmannin处理组则于造模前2 h腹腔注射Wortmannin(1.4 mg/kg)。LPS注射后6 h处死大鼠,计算肺组织湿/干重(W/D)比值,Western blot方法检测三组小鼠肺组织内VEGF和NF-кB的表达变化,RT-PCR方法检测三组小鼠肺组织内VEGF mRNA和NF-кB 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急性肺损伤组小鼠肺组织VEGF和NF-кB蛋白和mRNA表达产物的平均光密度值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而Wortmannin处理组显著低于急性肺损伤组小鼠。结论 Wortmannin能抑制急性肺损伤小鼠肺组织VEGF和NF-кB表达。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辛伐他汀对内毒素诱导的急性肺损伤大鼠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45只10周龄成年SD雌性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对照组(Control)、急性肺损伤模型组(ALI)和辛伐他汀治疗组(BFTT),检测支气管灌洗液中总细胞和嗜中性粒细胞数量及肺组织湿/干重量;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学改变;ELISA方法检测BALF中IL-1β、IL-6和TNF-α水平以及肺组织中SOD和MDA的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HMGB1、TLR4和NF-κB的表达。结果 辛伐他汀治疗降低ALI大鼠W/D比值、BALF中的嗜中性粒细胞、总细胞数量及MDS活力,升高SOD活力;改善ALI大鼠肺组织病理变化,抑制HMGB1、TLR4和NF-κB蛋白表达。结论辛伐他汀可以抑制内毒素引起的急性肺损伤,该作用可能与抑制HMGB1/TLR4/NF-κB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大潮气量机械通气对大鼠肺组织白介素-1β(IL-1β)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A组)不行机械通气,常规通气组(B组)VT为8ml/kg,大潮气量通气组(C组)VT为40ml/kg。机械通气2h后处死动物,采用考马斯亮蓝染色法测定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总蛋白的水平,光镜下行白细胞计数,同时测定肺湿干重比值(W/D)和中性粒细胞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采用ELISA法检测IL-1β水平,RT-PCR法检测IL-1βmRNA含量。结果通气2h后,与对照组相比,大潮气量通气组BALF中总蛋白、白细胞计数、肺W/D、MPO、IL-1β和IL-1βmRNA表达均显著增加(P0.05或P0.01),而B组上述各项指标的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潮气量机械通气可引起大鼠急性肺损伤,诱导IL-1β表达增加。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建立急性肺损伤(ALI)大鼠模型,初步探讨lipo-PGE1对ALI的拮抗作用机制。方法: 将雄性SD健康大鼠45只随机分成3组,A:对照组;B:LPS模型组;C:lipo-PGE1+LPS治疗组,各组分1、2和4 h 3个时点各5只观察肺组织变化,计数肺泡灌洗液(BALF)细胞数和分类,ELISA法测血清细胞因子IL-1β、TNF-α、IL-12、IL-10的浓度。结果: 模型组肺组织肉眼观体积增大,肺表面色泽暗红,可见包膜下点状、片状出血,充血、水肿明显,BALF中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及血清中IL-1β、TNF-α和IL-10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治疗组临床表现及肉眼观肺组织充血出血情况明显轻于模型组,BALF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和血清IL-1β、TNF-α浓度显著低于模型组,IL-10浓度明显高于模型组。结论: 前列腺素E1可以通过降低肺血管的通透性,减少中性粒细胞渗出,同时下调炎症因子的表达来拮抗LPS诱导的急性肺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