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精神病患者家属健康教育需求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精神疾病一般病程长 ,复发率高 ,由于精神病人的平均住院日明显缩短 ,患者出院后仍需长期的治疗和护理 ,而多数患者自知力差 ,缺乏自我护理能力 ,出院后其所需的照顾多由家属承担。有文献报道[1] ,家属对精神疾病知识掌握的水平 ,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他们对待患者的态度。因此对精神病患者家属的健康教育显得越来越重要。目前我们对家属的健康教育大多数是医护人员认为家属应该了解的知识 ,而他们自己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有关精神病的知识 ,仍然缺乏研究。这就有可能降低患者家属学习知识的积极性 ,影响学习的效果。我们对精神病人家属进行了健…  相似文献   

2.
50例癌症患者家属的焦虑心理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通过对50例癌症患者家属的调查,了解到家属在患者发病不同阶段的焦虑心理的变化程度,发不同家属的不同态度和行为对病人的活动和预后至关重要,提示在病人发病不同时期应对家属进行相对应的护理。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对恶性肿瘤患者及其患者家属采取心理护理干预措施,提高其生存质量的方法。方法与结果分析恶性肿瘤及其家属的心理特征,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及时解决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家属对癌症有比较正确的认识,祛除"癌症不可治"观点,帮助家属树立正确的态度对待患者的疾病,做好陪护工作。结论心理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改善患者及其家属的负面心理,提高患者及其家属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邱小芩  陈小兰 《医学信息》2007,20(12):2097-2100
目的对接受经导管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家属的焦虑状况进行调查,以了解家属的心理焦虑水平,提高护理人员对加强家属心理支持的认识,提高护理质量,更好的满足患者及家属的护理需求。方法应用Zung(1971)编制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自制问卷,对72例患者家属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患者家属SAS分值高于国内常模,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家属焦虑情绪发生率为74.4%;女性家属焦虑程度明显高于男性;不同年龄组患者家属焦虑状况水平不同。1-8岁组患者家属焦虑评分最高。结论经导管介入质量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家属普遍存在焦虑情绪。护理人员在护理患者的同时,必须兼顾患者家属,为他们提供必须的心理帮助,增强他们的信心,体现以人为本,全面护理的理念。  相似文献   

5.
痴呆患者经济负担及相关因素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痴呆患者的经济负担及其相关因素。方法:自行设计痴呆患者经济负担调查表,对46例患者家属进行调查。结果:①痴呆患者与痴呆相关的总花费平均1296±736元/月,其中非医疗费用600±502元/月(47.07%),医疗费用703±533元/月(52.93%)。②经济负担大小与简明精神症状检查表(MMSE)得分呈负相关。③不同MMSE 得分者的总费用、非医疗费用、每天需照顾的时间有显著差异,而医疗费用差异不明显。④伴有痴呆相关的行为及精神症状的患者总费用、医疗费用、非医疗费用、照顾时间均与不伴这些症状者有显著差异。结论:痴呆患者的经济负担大小与认知损害的程度及有无伴发精神行为障碍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居家照顾痴呆患者的配偶的心理和照料负担以及相关因素。方法:在北京城区,按就诊线索收集42例痴呆患者,由经培训的调查员进行入户调查。42例资料齐全,无遗漏。主要调查工具包括对痴呆患者的评定工具:临床分级量表、简明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痴呆病人日常生活能力(ADCS-ADL)、阿尔茨海末氏痴呆病理行为问卷(BEHAVE-AD);对照顾者的评定工具: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SDS)、照顾者负担问卷(CBI)、痴呆相关知识技能问卷。结果:照顾者的负担重(CBI总分30.7±15.1),他们抑郁情绪(SDS平均分为38.8±8.0,40分以上者42.9%)和焦虑情绪明显(SAS平均分为34.3±8.0,40分以上者23.8%);照顾者对疾病的知识和照顾技能缺乏,有26.2%的照顾者认为痴呆是正常衰老或可治愈的,有57.1%认为患者病情可以好转或能够维持现状。总负担与焦虑(r=0.51,P<0.01)和抑郁(r=0.38,P<0.05)以及患者伴有精神行为异常的严重程度有关(r=0.40,P<0.01);而且照顾者的焦虑情绪与知识技能有关(r=-0.48,P<0.01)。结论:照顾者的心理负担重,焦虑和抑郁情绪明显;照顾者对疾病的知识和照顾技能缺乏;总负担与焦虑和抑郁以及患者伴有精神行为异常的严重程度有关,而且照顾者的焦虑情绪与照顾者的知识技能缺乏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痴呆照料者经济负担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来我院就诊的46例痴呆患者,自行设计《痴呆患者经济负担调查表》,对46例痴呆患者家属进行经济负担调查。结果1伴有精神行为症状((BPSDt=-2.287,P=0.028)、应用抗痴呆药物(t=-3.53,P=0.001)2个因素与医疗费用相关;2简明智力状况检查(MMSEt=-2.910,P=0.006)评分对非医疗费用有影响;3MMSE评分(t=-7.758,P=0.000)和伴有BPSD(t=-4.36,P=0.000)与每日所需的照料时间相关。结论痴呆照料者的经济负担与低MMSE评分、伴有BPSD和应用抗痴呆药物等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崔青松 《医学信息》2010,23(17):3254-3254
血管性痴呆是由于脑血管病包括脑梗塞,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等所致的痴呆综合症,出现痴呆,包括记忆障碍,智力减退,定向障碍,人格障碍。病人表现为记忆,语言,注意力,知觉,逻辑思维等障碍,社交能力,生活自理能力下降,通常伴有人格和情感改变。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上海郊区首发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家庭负担及家属心理健康的状况,及其与患者自知力的关系。方法:研究选取上海市浦东新区南汇精神卫生中心2014年8月-2016年8月的首发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评估患者的基本情况、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量表(ITAQ),家属的基本情况、家庭负担(FBS)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根据患者的自知力的平均得分3.86,分为高自知力水平组(ITAQ3)71例和低自知力水平组(ITAQ≤3)44例,比较高低自知力治疗态度水平下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庭负担和家属心理健康水平。结果:家庭负担得分有95%的阳性率;低自知力首发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的家庭负担在总分、日常活动、娱乐活动、家庭关系、心理健康因子得分上高于高自知力患者组家庭负担得分(t=3.798,3.873,2.913,2.11,2.155;P0.05);在躯体化、抑郁和焦虑得分上,低自知力组的家属得分高于高自知力组的家属得分(t=2.378,2.425,2.737;P0.05)。结论:自知力作为病情因素是首发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的家庭负担和家属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并研究痴呆综合征的临床和CT检查和诊断。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30例有痴呆症状表现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15例。为对照组患者进行MRI检查和诊断,对观察组患者采用CT检查和诊断,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诊断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检查和诊断效果更好,确诊率更高,为93.33%,为后期患者的及时治疗提供了重要的诊断依据,而对照组患者的检查和诊断效果相对较差,确诊率为66.67%,低于观察组,且患者家属的满意度更低,综合比较两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上对痴呆综合征进行临床诊断采用CT检查和诊断的方式更为有效,可以提高患者的确诊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肾移植患者及家属性心理和性行为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肾移植患者及家属性心理和性行为调查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肾脏移值中心郑军华,闵志廉,朱有华,何长民,齐隽随着肾移植数量和质量的不断提高,移植患者的生命质量已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对100例肾移植患者及家属的性行为及性心理进行了调查,现报告如下。方法与...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家属康复心理疏导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按患者住院时间的先后,随机将培护家属分心理疏导的观察组和未经疏导的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配合治疗的态度更积极,情绪更稳定,护理满意率更高,住院时间更短,两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家属经过心理疏导能提高髋关节置换术住院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满意率,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心外科ICU重症患者家属焦虑的常见症状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重症患者护理中。我们往往忽视与患者家属的交流,更无暇顾及对家属焦虑心情的反馈。医学模式的转变,对患者心理影响的调节因素中。最受重视的就是社会支持,而家属正是患者最重要的看护者和社会支持来源,家属焦虑程度的高低不仅影响自身的健康。同时也会影响到患者的情绪、救治和康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急危重症患者家属心理需求满足程度。方法采用自制问卷调查表对百色市两家三甲医院共136名急诊危重患者家属进行问卷调查。结果94.12%的家属对患者病情不了解;93.38%家属对治疗方案不满意;而仅7.35%家属从医生方面了解患者病情。结论急诊医护人员在抢救患者的同时应重视家属这一群体的心理需求的满足,以维护其身心健康,帮助其度过心理难关,从而有利于医患纠纷的防范。  相似文献   

15.
脑血管病人家属身心状况调查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脑血管病不仅影响患者自身的生活质量,而且对亲属也是一个严重的“应激因素”,往往给照料者的身心健康带来巨大影响。本文运用抑郁量表对163位病人的主要家属的身心状况调查,发现47.8%出现身心障碍,SDS评分均有较高的水平。根据性及与病人关系的不同,进行相互交叉比较,发现女性家属抑郁水平明显高于男性,而配偶及女儿明显高于儿子。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索半导体绿激光血管内照射治疗血管性痴呆、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住院17例血管性痴呆、13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进行绿激光血管内照射治疗。在治疗前后分别做血流流变学、神经心理测验以及TCD、EEG、EKG等实验室检查比较。结果 治疗后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等血液流学学指标明显下降(P<0.01),神经心理测验MMSE、ADL、HDS等均有明显改善(P<0.01)。结论 半导体激光血管内照射疗法可改善血管性痴呆、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血流流学变指标和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7.
老年期痴呆病人照料者的心身健康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研究对110名痴呆老人的主要照料者(实验组)和110名(对照组)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相匹配的非痴呆老人家属进行了心身健康比较调查。结果表明前组的心理和躯体损害指数均明显高于后组。其影响因素为照料负担、照料者的工作、性别、年龄、文化程度、与被照者的关系及被照料者的性别、年龄、痴呆严重度。表明照料痴呆老人的这种种会引起照料者的心理生理损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精神病患者家属病耻感及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207例住院精神病患者的家属进行调查.结果 51.7%的精神病患者家属存在病耻感.受教育程度不同的患者家属病耻感不同(x2=3.656,P<0.05);不同疾病患者的家属病耻感无显著差异(x2=2.561,P>0.05).结论 病耻感存在于精神病患者的...  相似文献   

19.
半导体绿激光血管内照射治疗老年期痴呆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索半导体绿激光血管内照射治疗血管性痴呆、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效果。对住院6例血管性痴呆、4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进行绿激光血管内照射治疗,在治疗前后分别做血液流变学,神经心理测验以及TCD、EEG、EKG等实验室检查比较。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下降,神经心理测验有改善趋势。半导体绿激光血管内照射疗法可改善血管性痴呆、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和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20.
认知障碍是抑郁症常见症状之一,严重程度有时类似脑器质性痴呆。目前常称作抑郁症痴呆综合征(DSD),即伴发于未查出器质性因素的原发性抑郁障碍的可逆性认知障碍症状群(以往称作“假性”痴呆)。在临床上,痴呆性疾病也可伴抑郁症状,抑郁性障碍和痴呆性疾病也可并存。因此,DSD与上述两种情况有时较难鉴别,本文就有关DSD的研究作一综述。1DSD是客观存在抑郁症与认知障碍的密切关系较为明确。一些随访研究提示,出院时诊断为“痴呆”的病例,数年后随访将原诊断改为抑郁性障碍者约占8~10%。有报道将诊断为痴呆性疾病的病人收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