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应用过继性免疫疗法治疗人类晚期恶性肿瘤的研究,现已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从应用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LAK细胞)进行过继性免疫治疗,到目前已发展至应用自身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进行肿瘤的过继性免疫治疗。我们在人脑胶质瘤浸润淋巴细胞的分离、制备及体内...  相似文献   

2.
目的回顾性分析脑胶质瘤术后三维适形放疗的疗效。方法16例脑胶质瘤术后患者,8例行常规放疗+三维适形放疗,8例单行三维适形放疗。肿瘤剂量(57.72±10.33)Gy。结果低分级脑胶质瘤(Ⅰ、Ⅱ级)1、2、3年生存率为100%(6/6)、100%(6/6)、83.3%(5/6),高分级脑胶质瘤(Ⅲ、Ⅳ级)1、2、3年生存率为80%(8/10)、70%(7/10)、50%(5/10)。结论采用三维适形放疗治疗脑胶质瘤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是控制肿瘤生长及延迟复发的重要辅佐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在最大可能保留胶质瘤邻近脑运动功能区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27例邻近脑运动功能区胶质瘤患者的临床及磁共振成像(MRI)资料,并行双手对指fMRI成像.结果 27例中9例激活的功能区主要位于水肿灶内,环绕肿瘤表面;11例见激活功能区移位分散,部分位于肿瘤范围内;5例激活功能区较少,范围也较小,2例未见明显功能区激活,而对侧功能区激活明显.结论 fMRI对邻近脑运动功能区胶质瘤患者的术前评价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有利于尽可能地保留肿瘤周围的脑运动功能区.  相似文献   

4.
恶性脑胶质瘤预后很差 ,手术加放疗后的平均存活期不满 1年。在手术后抗肿瘤药物化疗可经口服、肿瘤局部注射、肌肉注射、静脉注射途径 ,均可获得一定治疗效果。为了提高肿瘤局部药物浓度、减低全身毒副作用、延长药物作用时间提高治疗效果 ,我们采用了超选择性导管化疗术 ,即在数字减影机监视下 ,将微导管置入脑动脉至肿瘤供应血管 ,采用动脉内持续灌注化疗从而使化疗效果得到进一步提高。1 临床资料我院自 1998年 2月开展该项工作以来共收治 8例脑恶性胶质瘤病人 ,其中 1例作超选导管化疗术3次 ,1例 2次。 8例中年龄 17~ 5 2岁 ,平均 36…  相似文献   

5.
张晴  戴慧 《中国现代医生》2022,60(24):49-53
目的 探讨肿瘤电场治疗(tumor treating fields,TTFields)高级别脑胶质瘤患者的近期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10月杭州市肿瘤医院收治的8例经病理确诊的高级别脑胶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手术后均进行Stupp方案放化疗及TTFields,观察TTFields治疗效果、依从性和不良反应,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8例患者开始使用TTFields时,2例为复发病例,6例为新诊断的高级别脑胶质瘤病例。使用TTFields的时间均≥2个月,治疗的中位依从性为91.5%。根据神经肿瘤反应评价(response assessment in neuro–oncology,RANO)标准,至随访结束时8例患者佩戴TTFields后疾病进展2例,疾病稳定6例。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12.7个月。2例出现1~2级局部接触性皮炎,无3~4级不良反应。结论 TTFields能够有效改善高级别脑胶质瘤患者的预后,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活检术诊断脑胶质瘤的价值,并评价其对脑胶质瘤恶性度分级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脑胶质瘤20例的临床资料,比较立体定向活检与手术的病理情况。结果:立体定向活检诊断脑胶质瘤20例,肿瘤位于额叶10例、颞叶5例、顶枕叶3例、多发2例。手术病理同样诊断为脑胶质瘤者18例,诊断符合率为90%(18/20)。二者对脑胶质瘤恶性度分级符合率为72.2%(13/18),而立体定向活检结果对其恶性度低估率为27.8%(5/18)。结论:立体定向活检术诊断脑胶质瘤较为安全、可靠,但对其恶性度分级的准确性尚须进行新的评估。  相似文献   

7.
黄妹宾 《广西医学》1997,19(3):516-517
应用LAK细胞/IL-2治疗肿瘤患者的副反应观察及处理广西医科大学一附院高干外科黄妹宾近年来,以LAK细胞(用淋巴因子激活的肿瘤杀伤细胞)/IL-2(白细胞介素-2)为代表的肿瘤过继免疫疗法已较广泛应用于临床(1)。我科从1994年4月至1995年1...  相似文献   

8.
PET/CT与磁共振灌注成像在脑胶质瘤分级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目的不同级别的胶质瘤其临床进程、治疗方法、预后等情况有很大差异,对患者术前准确预测胶质瘤的级别十分重要。目前,利用^18氟-脱氧葡萄糖(^18F—nuorodeoxyglucose,^18F-FDG)PET/CT显像和磁共振灌注成像(perfusion weighted imaging,PWI)进行脑胶质瘤的术前分级,被认为是一种大有希望的方法。文中探讨^18F—FDGPET/CT显像与PWI在脑胶质瘤分级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18例疑诊为脑胶质瘤的患者在治疗前行^18F—FDGPET/CT显像和PWI,分析^18F—FDGPET/CT图像,计算出标准提取值(standardizaduptakevalue,SUV)、肿瘤白质比(lesion—to—white matter ratio,L/W),磁共振灌注指标相对脑血容量(relative cerebral volume,rCBV)值由肿瘤与对侧正常脑白质的CBV相比后得出。分析SUV、L/W、rCBV这3个半定量指标在脑胶质瘤分级诊断中的优劣。结果18例患者中WHO Ⅱ级7例、Ⅲ级6例、Ⅳ级5例。SUV和rCBV半定量参数不能区分WHOⅡ级和Ⅲ级患者,L/W在上述3级患者间差异均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结论^18F.FDGPET/CT显像及PWI能提供常规MRI所不能获取的信息,在胶质瘤的分级诊断中均有一定作用,其中L/W可能具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替尼泊甙(VM26)和卡氮芥(BCNU)分别联合口服环己亚硝脲(CCNU)治疗脑胶质瘤的疗效。方法:对27例脑胶质瘤手术切除后,采用微导管进行超选择脑动脉灌注法分组灌注VM26(A组)和BCNU(B组),并且两者联合口服CCNU,化疗后,依肿瘤实际体积的变化和平均生存时间观察疗效。结果:A组有效率12/15,B组有效率4/12,A组和B组平均生存时间分别为25.3个月和21.1个月(P<0.05)。结论:超选择脑动脉灌注VM26联合口服CCNU治疗脑胶质瘤疗效高,毒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级别脑胶质瘤患者手术前、后外周血 T 淋巴细胞免疫细胞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该院收治的80例颅脑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胶质瘤57例,其他肿瘤23例;胶质瘤按照 WHO 分级标准分为低级别组19例和高级别组38例,另选择同期在该院体检的健康人群50例作为对照组。抽取对照组、其他颅脑肿瘤组和胶质瘤组术前1 d 、术后1周静脉血,检测外周血 T 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并分析不同级别脑胶质瘤与预后的关系。结果对照组外周血 CD3+、CD4+、CD4+/CD8+显著高于其他颅脑肿瘤组和胶质瘤组,CD8+显著低于其他颅脑肿瘤组和胶质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其他颅内肿瘤组比较,胶质瘤组外周血 CD3+、CD4+、CD4+/CD8+显著降低,CD8+显著升高,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手术前、后低级别组 CD3+、CD4+/CD8+均显著高于高级别组,CD8+显著低于高级别组(P<0.05);组内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周 CD3+、CD4+/CD8+升高,CD8+显著降低(P<0.05)。低级别组中位生存期31个月,高级别组中位生存期13个月,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4+/CD8+>1组中位生存期为34个月,CD4+/CD8+<1组中位生存期为17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胶质瘤患者免疫功能受到抑制,肿瘤恶性程度越高,免疫抑制作用越明显;T 淋巴亚群水平检测可以作为脑胶质瘤恶性程度及预后的评价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1.
李刚  田志刚 《医学综述》1998,4(7):346-348
<正>过继细胞免疫治疗(Adoptive Cellular Immunotherapy)亦称继承性细胞免疫治疗,是一种通过给荷瘤机体输注抗肿瘤免疫效应细胞,从而能够直接或间接地杀伤肿瘤细胞的方法.目前用于过继免疫治疗的抗肿瘤效应细胞主要有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LAK)细胞、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抗CD_3单抗激活的杀伤细胞(CD_3AK)、细胞毒性T细胞(CTL)、自然杀伤细胞(NK)及单核巨噬细胞等,其中LAK细胞和TIL等已进入临床应用阶段,CTL和NK细胞作为最有前途的抗癌效应细胞,正在进行临床前期研究.脑胶质瘤是神经系统肿瘤中发病率最高的肿瘤,它的特点是呈浸润性生长.因此手术难以完全切除,其术后的平均存活期约为1年.尽管近年来脑胶质瘤的治疗已有很大提高,但其总的预后并没有明显改善.恶性肿瘤的过继免疫疗法为脑胶质瘤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方法,并取得了一定的疗效.本文就脑胶质瘤过继免疫治疗的现状及进展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伽玛刀对脑胶质瘤的治疗效果。方法自1999年1月至2007年1月经伽玛刀治疗且有明确病理诊断和完整随访资料的脑胶质瘤病例284例,其中男性158例,女性126例,年龄9~88岁(平均38.2岁),周边剂量12-18Gy(平均15.3Gy)。结果284例随访3—84个月(平均13.4个月)。159例低度恶性胶质瘤影像复查结果:消失24例(15.09%),缩小30%以上66例(41.51%),无变化34例(21.38%),恶化35例(22.01%),控制率为78%。125例高度恶性胶质瘤影像复查结果:近期及远期有效率分别为80%和45.6%,6、12和24个月生存率分别为85.6%、69.6%、43.2%。107例(37.7%)患者于治疗后出现放射性水肿。结论伽玛刀治疗脑胶质瘤,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长生命。对体积较小的低恶度胶质瘤的疗效明确,对高恶度脑胶质瘤,可控制肿瘤的生长,但易复发。  相似文献   

13.
局部免疫治疗脑胶质瘤徐培坤,李汉杰,杨次文脑胶质瘤的局部免疫治疗是一种新开展的疗法。我科1992年7月~1993年5月期间对16例脑胶质瘤患者行肿瘤切除后使用了白细胞介素-2(IL-2)局部治疗。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性别与年龄男性13例,女3例...  相似文献   

14.
应用脂质体转染技术构建能表达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因的重组逆转录病毒。采用鱼精蛋白促进法,将重组病毒介导TNF-α基因转染人脑胶质瘤浸润淋巴细胞(GIL)。在体外,转染后的GIL(TNF-α/GIL)的抗肿瘤活性比GIL+IL-2强2~5倍。在荷瘤裸鼠体内,TNF-α/GIL能显著抑制肿瘤生长。因此,TNF-α基因转染的人脑胶质瘤浸润淋巴细胞(TNF-α/GIL)是脑胶质瘤免疫基因治疗的一种有效的效应细胞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人脑胶质瘤浸润淋巴细胞的分离培养测活。方法运用不连续密度离心的方法从人脑胶质瘤瘤体中分离到肿瘤浸润淋巴细胞,并对其进行体外培养。结果28d左右肿瘤细胞完全死亡,肿瘤浸润淋巴细胞扩增50~100倍,经介入性放射技术超选择性灌注到肿瘤的供血动脉,取得治疗肿瘤的最佳效果。结论为治疗脑胶质瘤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6.
观察33例脑胶质瘤(A组)手术标本中抽取胶质瘤浸润淋巴细胞(GIL),在体外经IL-2激活、培养、扩增3~4周后,经Ommava管回输入肿瘤术后残腔,并配合以放疗、化疗。与同期仅以手术及放、化疗的胶质瘤33例(B组)对照,结果显示:A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95.45%、91.67%和84%,死亡病例平均生存期为27.5个月,显著高于B组(89.47%、81.87%和58.33%,17.44个月)。说明从胶质瘤手术标本中提取GIL,在体外经IL-2激活、培养、扩增后再回输入肿瘤手术残腔,配合放化疗,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脑胶质瘤综合疗法。  相似文献   

17.
应用脂质体转染技术构建能表达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因的重组逆转录病毒。采用鱼精蛋白促进法,将重组病毒介导TNF-α基因转染人脑胶质瘤浸润淋巴细胞(GIL),在体外,转染后的GIL(TNF-α/GIL)的抗肿瘤活性比GIL+IL-2强2 ̄5倍,在荷瘤裸鼠体内,TNF-α/GIL能显著抑制肿瘤生长,因此,TNF-α基因转染的人脑胶质瘤浸润淋巴细胞(TNF-α/GIL)是脑胶质瘤免疫基因治疗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多模态显微外科手术在脑胶质瘤复发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探索脑胶质瘤复发后的诊疗模式。  方法  收集昆明某三甲医院神经外科2017年9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术后脑胶质瘤复发后再手术的患者资料2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用KPS( Karnofsky 神经功能评分)进行临床疗效评估,用影像学资料评价肿瘤切除程度、复发脑胶质瘤的病理变化对比、术后的辅助治疗、随访患者的生存期等总体疗效。通过 Graphpad Prism软件进行作图、数据分析。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分析术前及术后KPS评分的差异。  结果  28例研究对象的术后影像学观察结果:肿瘤全切的21例,次全切的5例,肿瘤活检的2 例。并发症患者22例。出院前的临床症状较术前有所改善24例(改善率 85.7%)。术前KPS平均评分(66.07±7.37)分;术后1月KPS平均评分(72.14±11.00)分,对比术前的 KPS 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患者术后病理显示肿瘤恶性程度进展8例。经术后随访证实28例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7.98±6.42)月,最长生存时间24月。  结论  多模态、多技术联合应用的显微外科手术是复发脑胶质瘤的相对微创且有效的治疗方式,效果良好,可用作复发脑胶质瘤手术切除的选择术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恶性脑胶质瘤是神经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约占颅内肿瘤的45%,手术根治性差,术后极易复发。对复发性脑胶质瘤虽可再次手术,但术后再次复发的几率较大,而仅采用放疗的姑息疗法患者生存期仅数月,且生存质量不高。替莫唑胺(TMZ)为咪唑四嗪类的新型口服化疗药,可通过血脑屏障,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浓度为血浆浓度的30%~40%,能有效地延缓肿瘤增值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方法62例手术后恶性脑胶质瘤患者头颅常规放疗Dr60Gy/30f/42天,同时每日服用TMZ75mg/m^2,直到放疗结束。随后用TMZ辅助化疗6疗程,150~200mg/m^2/d×5天,每28天重复。结果1年、2年、3年生存率分别是73.3%(22/30)、23.3%(7/30)、6.7%(2/30),中位生存期24个月。结论放疗联合TMZ化疗,通过有效的护理,提高了恶性脑胶质瘤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20.
目前,脑胶质瘤的常规治疗尚不能显著改善患者预后,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开始关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脑胶质瘤中的治疗作用。本文主要综述了免疫检查点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1(PD-L1)、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T细胞免疫球蛋白和黏蛋白分子-3 (TIM-3)、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蛋白(LAG-3)、T细胞免疫球蛋白和ITIM结构域蛋白(TIGIT)、B7-H4和T细胞激活抑制物免疫球蛋白可变区结构域(VISTA)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和作用机制,总结了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临床治疗中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