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 DPN)是糖尿病患者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也是发病率相对较高的一种,能够累及患者神经系统的各个部分,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致残情况,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1]。有研究显示70%左右糖尿病患者会合并出现DPN的临床表现,其发生的机制较为复杂,且临床治疗药物疗效一般,因此多主张联合用药[2]。2009-01-2011-01,我们在甲钴铵注射液治疗的基础上采取灵龟八法开穴针刺联合复方当归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DPN 92例,并与单纯甲钴胺注射液治疗92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2.
李红  李智滨  梁贵廷 《河北中医》2009,31(4):605-606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经神经电生理检查患病率高达90%。2004-12-2008-06,我们采用灯盏细辛注射液联合甲钴胺注射液治疗DPN64例,并与单纯应用甲钴胺注射液治疗56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3.
韩杰  张玉玲 《河北中医》2010,32(1):33-34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41%-91%的糖尿病患者具有不同程度的周围神经损害。2004—02-2008—06,我们采用自拟通经祛瘀汤治疗DPN58例,并与甲钴胺片治疗31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银杏达莫联合甲钴胺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8例DPN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4例采用银杏达莫合甲钴胺治疗,对照组64例单用甲钴胺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0.30%,对照组为54.84%,两组比较,P〈0.01;且治疗组在改善患者肌电图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银杏达莫联合甲钴胺治疗DPN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的主要慢性并发症之一,也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25%~90%,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已存在的神经病变发生率在10%左右。病变可累及感觉神经、运动神经及植物神经,产生疼痛、麻木、运动障碍。弥可保即甲钴胺注射液,是一种内源性辅酶B2。笔者观察了本院2005年8月-2006年3月应用弥可保治疗DPN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目前还缺乏疗效显著的治疗方法。笔者2008-10~2010-04对40例DPN患者采用如意珍宝丸联合甲钴胺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72例患者均为本院2008-10~2010-04  相似文献   

7.
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50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by,DPN)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41%~91%的糖尿病患者具有不同程度的周围神经损害[l].我们运用血府逐瘀汤加减配合甲钴胺片治疗DPN50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羟苯磺酸钙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将60例DPN患者随机分为羟苯磺酸钙联合甲钴胺治疗组(n=30)和甲钴胺对照组(n=30),联合治疗组口服羟苯磺酸钙胶囊0.5 g、甲钴胺片0.5 mg;对照组口服甲钴胺片0.5 mg;均每日3次,疗程12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腓神经传导速度、神经系统症状及体征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63.3%,治疗组在改善运动神经与感觉神经的传导速度、神经系统症状评分及体征评分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羟苯磺酸钙联合甲钴胺治疗DPN疗效优于甲钴胺单一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谷红注射液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临床疗效.方法 将15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5例,2组均采用胰岛素及甲钴胺片(0.5 mg,每日3次)口服作为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谷红注射液辅助治疗,治疗2周为1疗程.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和症状进行对比.结果 治疗组显效29例,有效41例,总有效率90%.对照组显效18例,有效32例,总有效率77%.2组治疗后各周围神经传导速度均明显提高(P<0.05),并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谷红注射液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能有效提高神经传导速度,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复方活血液涂擦结合甲钴胺片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DP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治疗组给予复方活血液涂擦结合甲钴胺片口服治疗,对照组单纯口服甲钴胺片治疗,疗程8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和周围神经传导速度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24%,对照组为45.71%;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腓总神经、腓肠神经传导速度加快(P<0.05,P<0.01),且治疗组腓肠神经传导速度显著快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活血液涂擦结合甲钴胺片治疗DPN可提高临床疗效和周围神经传导速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甲钴胺、贝前列腺素钠口服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DPN患者120例,以完全随机法分为甲钴胺组、贝前列腺素钠组、甲钴胺联合贝前列腺素钠组,规律使用口服药治疗6周,分析临床治疗效果和神经电生理检查指标改变情况。结果治疗总有效率甲钴胺联合贝前列腺素钠组>甲钴胺组=贝前列腺素钠组。治疗前后神经传导速度改善程度甲钴胺组和贝前列腺素组无差别,甲钴胺联合贝前列腺素钠组优于其他2组。结论单用甲钴胺片或贝前列素钠片治疗DPN均有治疗效果,2种药物联合应用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是口服药物治疗DPN的优选方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甲钴胺片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DPN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3例予甲钴胺片治疗,治疗组33例予针刺联合甲钴胺片治疗,比较2组疗效,观察2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积分变化及神经传导速度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9%,对照组总有效率72.7%,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正中神经、腓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均较本组治疗前提高(P0.05),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症状、体征积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甲钴胺片治疗DPN,可有效改善神经症状及体征,提高神经传导速度,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09年1月在我院门诊和住院的糖尿病患者4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0例,对照组20例。对所有患者均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及进行糖尿病的饮食控制,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用甲钴胺治疗,对照组不用甲钴胺治疗。疗程8周。结果:观察组运用甲钴胺治疗,有效率为95.0%;而对照组的有效率为60.0%。而且治疗后,观察组的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的提高大大高于对照组中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的提高。结论:甲钴胺可以有效改善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症状,提高神经传导速度,恢复周围神经功能,而且具有疗效显著,副作用小的优势,是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10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的临床研究,探讨银杏达莫针对DPN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照组患者口服甲钴胺片,研究组采用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甲钴胺片治疗。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经统计学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正中神经、腓总神经的SNCV和MNCV均明显升高(P0.05),研究组治疗后SNCV和MNCV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经统计学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银杏达莫注射液与甲钴胺片联合应用对于DPN的临床治疗具有更好的疗效,且对神经传导速度的改善效果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α-硫辛酸(ALA)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2例DPN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6例予甲钴胺静滴治疗,治疗组16例予ALA静滴治疗,疗程2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神经传导速度(NCV)。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8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6.25%(P〈0.05);两组患者的神经病变主觉症状问卷(Tss)评分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NCV较对照组有显著提高(P〈0.01)。结论:ALA治疗DPN临床疗效明显优于甲钴胺。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7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5例,治疗组采用针灸联合甲钴胺治疗,对照组采用甲钴胺治疗,治疗4星期后判定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的神经症状、体征及神经传导功能都得到明显改善,治疗组改善更加明显,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优于甲钴胺治疗。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neuropathy,DPN)是糖尿病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发病率达60%~90%,主要表现为肢体麻木、疼痛、神经营养障碍等,甚至肌肉萎缩、肢端坏疽.我科根据益气养阴、活血化瘀、通痹止痛的中医理论,采用中医足浴配合甲钴胺片治疗DPN,取得了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8.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lathy,DPN)是Ⅱ型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以神经生理学改变判断病变的发病率可达80%~100%[1],可呈对称性复发性神经病、单神经病或复发性单神经病,可累及感觉、运动和自主神经,临床上多以感觉性症状为主,目前尚无特异性治疗方法.我们收集了2007年3月-2009年3月期间DPN住院患者,采用丹参酮-ⅡA联合甲钴胺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川芎嗪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川芎嗪注射液联合甲钴胺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2003年6月-2006年6月期间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病人126例,在相同的糖尿病治疗的基础上,随机分为对照组63例,给予甲钴胺注射液治疗;治疗组63例,使用川芎嗪注射液联合甲钴胺注射液;疗程均为2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川芎嗪联合甲钴胺治疗DPN疗效明显优于甲钴胺组(P〈0.01)。结论:川芎嗪联合甲钴胺能够更有效减轻DPN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20.
陈专心 《新中医》2019,51(3):49-51
目的:观察当归四逆汤联合甲钴胺片治疗寒凝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72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2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甲钴胺片治疗,观察组给予甲钴胺联合当归四逆汤治疗。观察2组神经传导速度(正中神经、腓肠神经、胫神经)以及疗效。结果:2组治疗前神经传导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神经传导速度均较前改善(P 0.01,P 0.05)。2组治疗后神经传导速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P 0.05)。对照组显效11例,有效12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为63.89%;观察组显效17例,有效1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8.8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当归四物汤联合甲钴胺片治疗寒凝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显著,能够提高患者神经传导速度,改善患者四肢情况,有助于减轻疼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